第四百一十一章 四合院的大学生—棒梗(二)
就在大家都沉默的时候,李援朝说到:“建军年龄都还差点,如果去上大学,容易被人举报。毕竟建军十六岁都没有,没满十六岁原则上是不能下乡的。今年我和建军留下,不参与工农兵大学名额的分配,其他人都去度大学。”
李援朝的话音刚落下,他的那些发小就都不愿意了。其中宋英闹得最欢,宋英说到:“援朝哥,还是我和建军留下吧,你也去上工农兵大学。”
有了宋英开头,其他小伙伴也是一个接一个的愿意留下来。最后李援朝说到:“都闭嘴,也就一年的时间,明年还是有工农兵大学名额的,既然明年还有,也就不要在乎这一年。反正我们还年轻,又不是明天就去死,没必要着急着一年时间。你们都先上,我和建军在贾家村可以再自由的过一年。”
李援朝把小伙伴镇压下去之后,就对着棒梗说到:“棒梗,农机的事情就麻烦你了,我们也不给你钱,我们承诺这次的事情我们几家都欠你们家一个人情。”
棒梗听了李援朝的话,点头笑了笑说到:“援朝,农机的事情交给我,我明天就打电话给我爸,最多三天,农机就会送到公社。今年的工农兵大学名额我们拿定了,谁也抢不走。只是六套农机而已,我爸在轧钢厂奉献了这么多年,这点事情没难度。”
二叔公看到棒梗已经答应了,就说到:“棒梗,既然你已经答应了,那我就直接和公社说六个名额换六套。”
二叔公和棒梗确定之后就走了,让这些知青继续烧烤。知青在二叔公离开之后也没有恢复开始的热闹,大家都被即将到来分离影响了心情。第二天一大早,棒梗就打电话到贾东旭的办公室。
贾东旭接到棒梗的电话很是意外,就开玩笑的说到:“我们家梗哥找我是有是什么事情安排我做啊。”
棒梗对这个经常搞怪的爹也已经习惯了,棒梗有记忆的十多年了,贾东旭就一直是这样。经常叫他梗哥,有时候还叫小当当姐,或是叫小当小棉袄,漏风小棉袄,黑心小棉袄。这么多年下来,贾家的人都已经习惯了。
棒梗没有在意贾东旭的称呼,而是老实的说到:“爸,我这次找你是有正事。昨天二叔公找我说今年公社想要用工农兵大学的名额换农机,一个名额换一套农机,今年公社用六个工农兵大学名额换六套农机。这些名额是给李援朝他们的,他们承诺这个事情办妥之后他们家欠我们家一个人情。”
贾东旭听了棒梗的话,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沉默了一下。贾东旭沉默不是因为事情难办,而是这个事情对他来说很简单。不要说六套农机,就是六十套,六百套他也可以拿到名额。贾东旭知道,除了棒梗,贾家村还有十一个知青,其中三个知青就没有想着回城,反正是老家。那就还剩下八个想要回城的,但是今年名额只有六个,剩下的两个需要到明年才有计划。贾东旭可不想为了几套农机就每年批一个条子,那把他贾东旭这个副部级厂长当成啥了。
贾东旭对着棒梗说到:“棒梗,我就得贾家村除了你还有十一个知青吧,六个名额不怎么够,是不是还需要明年的名额。你问一下你二叔公,那三个贾家的知青有没有上工农兵大学的想法,如果有,那就还要五个名额。你要你二叔公和公社谈一下,预定明年五个工农兵大学名额需要多少农机,我一次给解决了,免得今年高了,明年还要搞。事情啰嗦不说,还容易出问题。”
棒梗听了贾东旭的话,电话都没挂,直接跑到跑遍说到:“二叔公,农机的事情我爸那边没问题,但是我爸想知道我们贾家那几个知青有没有上工农兵大学的想法,如果有预定明年五个名额需要多少农机。如果他们不需要,也需要预定明年两个名额,又需要多少农机。我爸的意思是直接一次性解决,免得总是罗里吧嗦的走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