匣内的黄绸衬布上,一个剑形的凹痕清晰可见。萧安国的手指抚过凹槽边缘,身子微微发抖,情绪逐渐失控。
\"天诛府镇守的三神器之一天丛云剑失窃...\"他攥紧衬布的手背青筋暴起,龙纹肩章突然泛起红光,\"王修元监守自盗,够你们王家灭门了!\"
异管局的特勤立刻将我围了起来,我正要反驳,萧安国耳边凭空出现一道符咒,他看后挥袖震碎符纸,腰间通讯器同步响起:\"天诛府急报!镇守八咫琼勾玉与八咫镜的二位天尊遇害,请萧安国局长即刻前往天诛府勘验。”
现场骇然,但还没等我明白怎么回事,萧安国就甩出拘魂索缠住我的脖子:“把王尚关到十八号炼狱,严加看管。”
旁边的萧霆见状急忙跑过来求情:“爸,念在世交的份上,手下留情,事情还没调查清楚,不能伤了王尚性命啊。”
萧安国回手一巴掌:“放肆,异管局还轮不到你指手画脚,涉嫌盗走神器、杀害天尊,哪条都是万死之罪,现在王修元是唯一嫌疑人,有王尚在,就不怕王修元不出现。”
我正欲挣脱锁链,忽然一道金光闪现,锁链应声而断。
就见谢袁二老手持判官笔和赶山鞭缓步从外面走了进来,面色略显疲惫:“安国太草率了吧,令尊如在世,恐怕要打你屁股喽。”
\"谢老慎言!\"萧安国突然甩出三张紫符冲我而来。
袁爷爷的赶山鞭抽在地面,七十二道地裂直逼萧安国脚下:\"三神器对应天地人三才,天丛云剑主杀伐,八咫镜掌时空,八咫琼勾玉定阴阳。如今三器皆失...\"
他鞭梢指向东北方,\"侍神宗这是要卷土重来,逆转国运,你作为十二天尊之一,又是异管局一把手,不想着破案,怎么先内斗起来!\"
萧安国见状,真炁收敛:“我岂不知?但这院子法阵未破,天丛云剑却不见了,不是监守自盗是什么?其余两个神器的镇守者是谁,只有咱们十二尊知晓,而能杀的了崔、顾二位天尊的,咱十二个人里,也只有大天尊王修元做得到吧?”说完,萧安国满眼怒火的瞪着我。
他们的对话,除了萧霆以外,我们三个听得都是一愣一愣的,天诛府十二天尊我们还没明白是怎么回事,这又整出来个谢袁萧三人也是十二尊之一,而我爷爷更是什么大天尊?我爷爷不是个老混蛋吗?怎么成了天尊?还是大天尊?
谢爷爷长叹一声:“安国,我和你袁叔刚从天诛府赶回来,关于神器丢失和天尊被害的事,现在还是由你亲自回天诛府实地勘验为好,至于修元,你可以质疑,但王尚你决不能动,在事情没有调查清楚之前,王尚由我俩看管,我们以天狩十二尊的名义做担保,如果证实王修元所为,他们爷孙交由你们处置,我们绝无二话。”
听谢爷爷这么说,萧安国虽怒不可遏但也无话反驳,当即下令异管局特勤封锁营台镇,将我家团团包围,如无异管局命令擅动者,一概格杀。下完命令,萧安国带着萧霆坐着直升机就离开了。
螺旋桨的轰鸣声逐渐消失,袁爷爷当即挥动判官笔把院子又布置了法阵并安排了仙家值守,法阵刚闭合,谢袁二老同时一口老血吐出。
我们急忙将他二人掺回中堂,“这小子要再磨叽一会,我都怕忍不住吐他脸上了。”袁爷爷擦拭着嘴角上的血苦笑道。
“你们说的天诛府十二天尊,最近我经常听到,我爷爷到底是什么人?你们又是什么人?我又是什么人啊?”我近乎哭腔的高声质问着二老。
二老互视一眼,长叹一声:“哎,也该让你们知道真相了,以后恐怕就没机会了。”谢爷爷便从天诛府天狩十二尊讲起。
据传自阪泉之战后至东汉为止的两千六百多年间,异人与凡人混居世间,归人皇及律法管辖。
所谓的天诛府,起源于东汉时期, 东汉顺帝元年(公元142年)正月十五太上老君降临蜀地,传授张道陵“正一盟威之道”,自此张道陵创道教,称祖天师,统摄天下异人事。
至此异凡彻底分界,异人界有自己的行事之道,不再与凡人混淆,但无论异人还是凡人,离经叛道者,都会被归于魔。
至东汉末年,先后有张角、于吉、左慈等利用道教的名义蛊惑人心,导致天下大乱,诸侯征伐不断,生灵涂炭,白骨累累,一时间阴阳失衡,妖魔丛生。
此时祖天师早已位列仙班, 而道统衰微,时任张天师自顾尚且不暇也无力处理俗世,于是便选择座下心腹弟子入俗世组建另一套班子专司处理异人界之事,这就是天诛府的前身,后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王朝更迭频频,门阀垄断,出现了崔卢李郑、王谢袁萧、顾陆朱张等十二大望族,称为“十二世家”。
十二世家皆心怀济世救民之愿,便将天师道成立的那套班子命名为“天诛府”,由十二世家共同坐镇,各司其职,后因佛教传入中土,道统一脉凋零,于是天诛府鼓励世人修道拨乱,一时间民间修行盛起,以至于妖魔邪祟式微,天诛府威望日盛,十二世家世袭主理天诛府的制度也在当时得以确立。
公元690元,武后登基称帝,年号天授,因武后笃信佛教,便废道教而尊佛教为国教,此时十二世家的李氏便是李唐宗亲,天诛府不但多次暗助李氏子孙反武还多次粉碎了武后的各种杀戮阴谋,最大限度的护住了李唐王室血脉,民间百姓尊称十二世家为“天授十二尊”,但武朝的内卫等特务机构无孔不入,天诛府也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被疯狂镇压,一时元气大伤而隐迹天下。
明太祖时期,朱元璋为了抬高自己的身价,谎称自己是“天授十二尊”朱氏的后裔并听从青田先生刘伯温之言敕旨重建天诛府,改“天授十二尊”为“天狩十二尊”,意为奉旨狩猎阴阳,又授意太子朱标作为朱氏后裔成为“天狩十二尊”之首,总督阴阳秩序,而命燕王朱棣统领锦衣卫,监管天下臣民,由两个最信任的儿子分领阴阳,从而加速了政权的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