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穿过云层,轻微的颠簸让祁同伟从浅眠中醒来。他调整了一下头枕的角度,舷窗外是翻滚的云海,阳光透过云隙洒下一片金色。空乘人员正推着餐车在过道间穿行,但他只是摆了摆手,要了一杯温水。
温水入喉,祁同伟的思绪又回到了昨天与梁晓峰的会面。那位吕州市长接过精装版《三国演义》时眼中闪过的精光,让他确信梁晓峰已经快速、准确的领悟了自己所希望向其传达的意思!
\"梁市长,令尊当年在抗美援越战场上的表现,我一直很钦佩。\"祁同伟记得自己当时这样说,手指轻轻敲击着那本烫金封面的书籍,\"一个连队打退敌军三次冲锋,最后带着伤员徒步穿越雷区...这种胆识和决断力,现在很少见了。\"
梁晓峰的表情当时就变了。祁同伟注意到他的背脊不自觉地挺直了几分,眼中流露出一种久违的锐利。那是将门虎子听到父辈荣耀时本能的反应。
\"祁书记居然知道这些细节。\"梁晓峰的声音里带着几分惊讶,\"父亲在世时,很少对家人提起战场上的事。\"
祁同伟微微一笑:\"省档案馆里有完整的战史记录。说实话,我每次读到那段,都在想如果换做是我,能不能做出同样的选择。\"
这番对话看似闲谈,实则字字珠玑。祁同伟知道,自梁群峰去世后,梁家的家族影响力已大不如前。但红色血脉,终究是红色血脉,梁群峰与其兄弟,在军方和老干部(群体)、政法系统中依然有不小的人脉关系与影响力。换句话说,梁家所拥有的那些人脉,一直便是赵立春所希望能够争取到的对象!
空乘人员走过来收走了水杯,祁同伟重新闭上眼睛。飞机引擎的嗡鸣声成了最好的思考背景音。他回忆起梁晓峰翻阅《三国演义》时的表情——当手指停在蜀国建立,\"三足鼎立\"格局形成那一章的插图时,梁晓峰的眉毛几不可察地挑动了一下。
\"祁书记送这本书,是有什么特别用意吗?\"梁晓峰当时这样问,眼神已经变得深邃起来。
祁同伟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说:\"梁市长觉得,魏蜀吴三分天下,为什么能维持那么长时间的相对稳定?\"
梁晓峰合上书,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因为任何两方联合,第三方都会立即陷入险境,所以谁都不敢轻举妄动。\"
\"正是如此。\"祁同伟点头,\"平衡往往比统一更持久。\"
这段对话后,两人心照不宣地转移了话题。但祁同伟知道,梁晓峰已经明白了他的暗示——汉东省的政治格局,在梁群峰去世、赵立春上任省委书记后需要重新洗牌,而作为梁群峰的儿子,梁晓峰完全有资格成为第三方力量,而不是必须要依附于赵家班。
飞机遇到一阵气流,轻微的颠簸打断了祁同伟的回忆。他睁开眼睛,舷窗外的云层已经变得厚重起来,预示着前方可能有雷雨区。这让他联想到汉东省目前的政治气候——表面上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
梁群峰虽然已经去世,但他的亲信(部下)遍布汉东各级司法机关。赵立春一直在试图整合这股力量。而梁晓峰作为梁群峰之子,理论上应该与高育良一同成为新一代的“汉大帮”领袖,和赵立春所代表的“赵家班”形成制衡。但这些年里,汉大帮与赵家班之间,却显得有些过于“配合”
祁同伟轻轻敲击着座椅扶手。他送给梁晓峰的那本《三国演义》是经过精心挑选的版本,里面有几处关键章节被他用铅笔做了不易察觉的标记——特别是关于诸葛亮联吴抗魏的部分。这不是要梁晓峰他与自己结盟,而是在提醒他:他们与上级之间,需要保持有某种默契。
\"祁书记,\"梁晓峰在临别时的话言犹在耳,\"这本书我一定会好好研读。说起来,父亲的老首长他,下个月八十大寿,如果您有空...\"
这个邀请意味深长。梁群峰老首长的寿宴,必然会有不少军方和老干部出席,梁晓峰这是在向他释放信号——梁家的政治资源可以成为祁同伟今后的助力。
\"一定到场。\"祁同伟记得自己回答得毫不犹豫,\"正好当面向老英雄请教一些历史问题。\"
飞机开始下降高度,空乘提醒乘客系好安全带。祁同伟调整座椅,脑海中已经勾勒出一幅新的政治版图。上面最不希望看到的,就是地方势力铁板一块,三足鼎立的局面才符合上意。赵立春代表着汉东(官员)本土派,梁晓峰与高育良二人,背后有军方和老干部、汉东政法口的领导干部们支持,而他自己——钟家女婿的身份加上所借助政法系统的根基,完全可以成为第三方力量。
这种微妙的平衡,在未来自己重返汉东时一旦形成,任何一方想要独大都会招致另外两方的联合抵制。更重要的是,这种格局会让中洋感到放心——没有谁能完全掌控汉东,那么中洋的权威就永远是最高的仲裁者。
飞机轮子接触跑道的一瞬间,祁同伟的思路也豁然开朗。他拿出手机,给钟小艾发了一条简短的信息:\"已安全抵达。\"
发完信息,祁同伟望向窗外粤东的土地。这里将是他政治生涯的新起点,未来——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