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蟹刚合上终端,准备回房间休息时,耳边突然响起一阵急促的蜂鸣声。他皱了皱眉,以为又是哪个区域的数据系统抽风了。
结果一看,是他的私人通讯器在震动。
屏幕上跳出来一行字:“南区广场突发冲突!部分居民对合作方式表达不满,现场情绪激动,有肢体冲突迹象。”
“啥?这才刚推进完一轮,怎么又来?”黄蟹一边抓外套一边嘀咕,“我这是当上了调解员还是居委会主任啊?”
助理小跑过来:“黄总,要不要调安保队过去控制场面?”
“别。”黄蟹摆手,“这种事不能靠压,得靠聊。”
他说着已经快步往外走,嘴里还念叨着:“上次用果酱饼安抚西区,这次说不定能用煎饼摊子搞定南区。”
到达南区广场时,场面比预想中热闹多了。
人群围成一个圈,中间有几个穿着工装的人正和一群本地居民吵得不可开交,有人挥舞着手臂,有人拿着扩音喇叭喊口号,还有几个小孩骑在父亲脖子上,一脸兴奋地跟着起哄。
黄蟹站在外围扫了一眼,发现这冲突可不是单纯的资源分配问题,而是关于“合作方式”的根本分歧。
“我们不是反对合作!”一个戴眼镜的大叔举着牌子大声说,“但我们不想变成总部的附庸!”
“你们的技术再牛,也不能让我们放弃自己的管理方式!”另一个老太太也不甘示弱。
黄蟹听了一会儿,大概明白了——这些人并不是不支持联盟,而是担心自己原本的生活节奏、管理结构会被外来规则彻底取代。
“这不是技术问题,是文化认同问题。”他在心里叹了口气,“这群人需要的不是补偿,是尊重。”
他走上前,拍了拍旁边一根路灯杆,声音不大但刚好能让周围听见:“各位,我是黄蟹,联盟这边负责协调工作的。”
人群一顿,不少人转头看他。
“我知道你们怕什么。”他继续说道,“怕被吞并、怕失去自主权、怕以后说话没人听。”
人群中有人点头,也有人冷哼。
黄蟹咧嘴一笑:“那我问一句,你们现在开会的时候,是不是还能自己决定谁坐主位?”
“当然!”一个穿皮夹克的男人叫道,“这是我们祖上传下来的规矩!”
“那就对了。”黄蟹一摊手,“联盟不是要改掉这些,是要把这些规矩整合起来,形成一套大家都能接受的新秩序。”
“可你们的系统……”有人迟疑开口。
“系统只是工具。”黄蟹指了指自己胸口,“真正做决策的是人,是你们自己选出来的代表。”
他顿了顿,忽然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终端,点了几下。
“这样吧,我给你们看个东西。”
屏幕亮起,上面是一张动态地图,标注着联盟各个区域的治理模式、权力划分、资源流动路径。
“你们看,南区保留了自治权,西区有独立预算审批流程,北区的工人委员会也有发言权。”黄蟹指着地图解释,“联盟不是统一管理,是多元共治。”
人群安静了些。
那个戴眼镜的大叔皱眉:“你说的倒是好听,但我们怎么保证不会变质?”
“很简单。”黄蟹眨眨眼,“监督机制。”
他随手调出一份文档:“这是我起草的《区域自治保障条例》,里面有明确的权力边界、监督程序、以及违反条款后的问责机制。”
“而且——”他话锋一转,“你们可以推选一名‘观察员’,直接进驻总部监察室,全程参与决策过程。”
这句话一出,全场哗然。
“真的假的?”皮夹克男人瞪大眼睛。
“当然是真的。”黄蟹耸肩,“我不怕你们盯着我,就怕你们不信任我。”
气氛开始松动。
戴眼镜的大叔沉吟片刻,忽然问道:“你为什么愿意这么做?明明可以直接强推协议。”
黄蟹笑了:“因为我不是来当老板的,我是来搭平台的。平台越开放,大家才能玩得越嗨。”
这句话说完,人群中有人低声笑了一下,紧接着笑声扩散开来。
老太太放下扩音喇叭,眯着眼打量黄蟹:“小伙子,你是真心这么想的?”
“真心。”他一本正经地说,“要是哪天我变了卦,你们随时可以把我挂墙上鞭策。”
“噗。”老太太忍不住笑了,“你这小子,还挺有意思。”
冲突最终平息下来。
人群渐渐散去,广场恢复了平静。
黄蟹站在原地,看着最后一拨人离开,忽然注意到角落里有个身影一闪而过。
那人穿着深色外套,帽檐压得很低,走路姿势很轻,像是刻意避开了监控镜头。
黄蟹眯起眼。
他不动声色地朝那边走去,边走边掏出终端,调出刚才的监控记录。
果然,在冲突最激烈的时候,这个人曾多次出现在不同位置,似乎在观察什么。
“看来……有人对这场冲突背后的东西更感兴趣。”黄蟹低声自语。
他没有追上去,而是把这段录像保存下来,打算回去让助理查查这个人的身份。
“今天算是稳住了局面。”他拍拍裤子上的灰尘,转身往回走。
夜风吹得有点凉,但他心里却暖了不少。
毕竟,比起硬碰硬,他更喜欢用脑子解决问题。
不过……
他回头看了一眼那个消失的方向,嘴角微微扬起。
“有人想看看联盟到底能不能撑住内部矛盾,那我就让他们看得清楚一点。”
脚步坚定,背影拉长,消失在广场尽头。
远处的灯光闪烁,像极了一场还未落幕的棋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