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蟹站在指挥中心的落地窗前,阳光透过玻璃在他脸上投下一道光斑。他眯着眼睛,像是在看窗外那艘正缓缓靠岸的货轮,其实是在看屏幕上跳动的数据流。
“南区反馈良好,居民情绪稳定。”
“西岭站点任务分配无误。”
“北区技能培训完成率98.7%。”
数据一项项刷新,像极了当年送外卖时不断跳动的订单编号。
“这系统比美团还准时。”他嘀咕了一句,转头对身后的技术员道,“小李,你再查一下昨天的统计误差是咋回事?”
“已经查出来了!”小李推了推眼镜,语速快得像是刚吞了一串鞭炮,“是东港那边的终端接口更新没同步,导致部分资源流转记录漏掉了。”
“哦?”黄蟹挑眉,“又是那个‘新旧兼容’的老毛病?”
“对,不过我们已经修复了,还加了个自动校验模块。”小李说着,递上一份报告,“这是修正后的成果汇总,您过目。”
黄蟹接过,扫了几眼,眉头却皱了起来:“等等……西岭站点的能源转化效率怎么涨了三倍?他们那边不是才刚装上新设备吗?”
“这个……我们也觉得奇怪。”小李挠头,“可能是操作流程优化得太好了,或者……他们那边有人特别会玩机械。”
黄蟹沉吟片刻,忽然笑出声来:“有意思。看来我得亲自去一趟,看看是谁在偷偷给咱们系统开外挂。”
会议室里已经坐了不少人,气氛比上一章的冲突现场要温和得多,但也带着点小心翼翼的试探。
“各位,欢迎来到‘阶段性成果汇报大会’。”黄蟹走进来,手里拎着一箱冰镇饮料,往桌上一放,“谁渴了自己拿,别客气。”
一位戴金链子的大哥犹豫了一下,伸手拿了瓶可乐:“你们这总结会还整得挺接地气啊?”
“不然呢?”黄蟹拉开一罐雪碧,“难不成还要敲钟焚香、念个开场咒?”
哄笑声中,气氛缓和不少。
“说正事。”黄蟹收起笑意,调出投影屏,“从合作启动到现在,各区域都取得了不小的成绩。比如东港码头的物流效率提升了40%,西岭站点的能源回收率翻了一番,还有北区那边的培训项目,通过率几乎爆表。”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这些成绩,不是我个人的功劳,而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但——”他话锋一转,“咱们也不能光顾着看数字,还得找问题。”
这话一出,原本轻松的氛围立刻紧绷起来。
“我知道有些人可能不太愿意讲实话。”黄蟹环视一圈,“怕说了问题会被扣帽子,怕影响自己的形象。但我告诉你们,现在不说,等真出了岔子,那就不是面子问题了,是责任问题。”
他敲了敲桌子:“所以,今天谁要是藏着掖着,我就把他名字写进黑名单,下次资源优先级直接排最后。”
这句话说完,整个会议室安静了几秒,然后爆发出一阵低笑。
“好家伙,这是把威胁说得跟玩笑一样顺口。”有人嘀咕。
“我先抛砖引玉吧。”黄蟹打开一个文档,“我在北区检查的时候发现一个问题——有些基层人员对新系统的理解有偏差,导致操作失误频发。这个问题不能怪他们,是我们培训不到位。”
他说完,看了眼坐在角落的技术主管:“老张,这事你们技术组得担责。”
那位老张脸色一僵,但还是点头认了下来。
这一幕让其他人也松了口气,开始陆续发言。
“我们在南区遇到一个问题,就是合作方的权限划分不清晰,有时候不知道该听谁的。”
“西岭那边有个技术瓶颈,虽然暂时解决了,但长期来看可能会拖后腿。”
“北区的任务安排有点乱,资源调配跟不上节奏。”
一个个问题被提出来,黄蟹一边听一边记,偶尔插几句点评,倒也不让人尴尬。
等差不多了,他才合上笔记本:“行了,问题我已经记下来了。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这些教训变成经验,让后面的推进更顺利。”
“所以说,咱这次会议的重点,不是吹牛逼,是找短板。”黄蟹站起身,走到屏幕前,“我现在需要一支专门的团队,把这些问题归类整理,找出共性,提炼出能复制的经验。”
他点了几个名字:“小李负责分类,老张带技术组分析原因,南区代表协助沟通协调。”
“至于那些特别突出的案例——”他笑了笑,“比如西岭那边突然暴涨的能源效率,我打算亲自去看看。”
“您亲自去?”有人惊讶。
“对。”黄蟹点头,“我不信那种增长是偶然,一定有人在背后动了手脚……嗯,我是说动了脑子。”
会议室再次响起笑声。
“总之,这一阶段的合作算是稳住了。”黄蟹转身,看向窗外,“但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
他低头看了眼终端上的加密文件图标——《星脉之眼:能量流动模型》。
“不过嘛……”他嘴角微微扬起,“既然有人想看我能不能撑住内部问题,那我就让他们看得更清楚一点。”
他按下发送键,将一条指令传了出去。
“启动‘古迹监测协议’,代号‘冰山一角’。”
与此同时,某个隐藏在仓库深处的终端屏幕亮了一下,又迅速熄灭。
而此刻的会议室里,没人注意到,黄蟹的手指,在按下发送键后,轻轻摩挲了一下终端边缘——那里有一道细小的划痕,形状像极了一个古老图腾的轮廓。
他低头看了眼,眼神一闪,像是想起了什么,却又很快恢复如常。
“走吧,同志们。”他拍了拍手,“下一阶段的工作,正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