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颜色又称“观色法”。
纯度高的银子表面呈雪白色,光泽柔和均匀,久置空气中会因氧化逐渐变暗(生成氧化银),但不会变黑或出现杂色。
民间有“七绿、八黑、九五白”的说法,即含银量 70%呈淡绿色,80%呈黑色,95%以上为白色。
含铅、锡的假银,颜色发青、发灰,表面粗糙无光泽,甚至可能泛青黑色。
镀银或包银(内为铜、铁)的假银,外层银磨损后会露出内层金属,接口处可见明显分层。
听声音又称“掷地法”。
将真银掷于硬地,会发出沉闷、柔和的“卟哒”声,无弹力(因银质地软,落地能量被吸收)。
将假银掷于硬地,含铜的假银发出的声音尖锐短促,落地后跳动剧烈(铜硬度高,反弹力强);含铅、锡的假银发出的声音滞涩暗沉,但弹力较弱,需结合其他方法区分。
试硬度就更简单了,直接上牙咬,或者用指甲划就行。
纯银质地较软,用牙轻咬会留下浅淡的牙印,用指甲也能划出细痕,这个方法普遍适用于碎银和银锭。
含铜、铁的假银硬度高,牙咬无痕迹,甚至可能硌牙;含铅的假银虽软但咬后痕迹发青,且易变形。
火烧法则需要炭火或者火钳作为辅助工具,用炭火或火钳灼烧后,纯银表面仍呈银白色(氧化后可擦净恢复),无变色、起皮现象。
含铜的假银,灼烧后表面变黑(生成氧化铜),且无法擦除。
镀银或包银的假银,高温下镀层脱落,会露出内层金属颜色(如铜的红色、铅的灰黑色等)。
谨慎起见,谢莞娘把前三种方法都用上了。
汪家人的脸色很是难看,他们觉得谢莞娘的这行为,简直就是明晃晃在说他们一家不可信。
可问题是,他们也确实不值得谢莞娘信任。
其中一块看上去坑坑洼洼、仿佛被什么人用钝器击打过的银饼,从外表看似乎除了丑点儿没啥毛病,但谢莞娘往石板上一扔,那动静立马就让人听出不对劲了。
不是真银那种沉闷、柔和的“卟哒”声,而是一种闷响中带有轻微异物碰撞声的杂色音,甚至那银饼落地,还回弹了一小下,这就更不对劲了。
谢莞娘二话不说,拿起那块银饼略微观察了一会儿,然后开口对陈里正的大儿媳道:“嫂子,麻烦借我个剪刀用用。”
陈里正大儿媳闻言,忙回屋拿了自家的剪子给她。
谢莞娘转手就把剪刀递给了站在她身旁默不作声的江远,“阿远,你把这外头的银皮拆开,让我看看这里头到底藏了个啥。”
“好。”江远应一声,拿了谢莞娘递来的剪刀就开始忙活。
对汪家人的人品低劣程度,他也是相当服气了,陈里正堵死了他们空口白牙污蔑谢莞娘的路子,他们就在给的银子和铜板上头做手脚,也难怪谢莞娘会谨慎到,连铜板都亲自从头到尾一个个重新数过。
“哎——”对那里头有什么心知肚明的汪二有,伸出手试图阻止江远下剪子。
陈里正一个冷眼扫过去,“你要是再跟我玩儿这些下三滥的小手段,你们家汪三虎就直接挨板子得了,我也不跟你们家费这功夫了。”
一听这话,汪二有一家顿时表情讪讪。
汪二有厚着脸皮收回手,“就、就这一块,其他的都是没问题的。”
倒不是他们家人还剩了最后一点儿良知,只不过是剩下的那些散碎银子,块头都太小了,他们就算是有继续弄鬼的心,也没继续弄鬼的本事。
在汪三虎被谢莞娘暴打一顿抓了现行之前,他们做梦也没想到,自家还有掏空家底赔钱出去的这一天,自然也不会提前就弄一些成色不足,或者内里包了其他东西的假银备着。
他们小老百姓,攒钱也都是以铜板和碎银为主,把这些拿去钱庄换成银锭什么的,既要担风险又要出手续费,他们也是不乐意的。
也因此,就算他们一家总的积蓄已经有十余两了,但银锭子什么的,却还是一个也没有的。
就那块被他们弄出银饼的碎银,就已经是他们家能找出来的最大的一块银子了。
他们一家四口齐上阵,叮叮咣咣忙活了好一阵,才总算把那块银子弄成薄片,然后又包了一块石头进去。
为了不让人看出明显痕迹,他们还特意把那块夹了心的银饼给砸的坑坑洼洼,结果谢莞娘这恶毒女人,防他们比防贼还狠。
他们预想中的随便数数铜板的数目,随便拿杆秤称一称碎银的重量,到她这儿直接成了亲自上手、多番查验。
汪家人一边在心里咒骂谢莞娘小小年纪,心眼儿就这么多,也不怕多思多虑早早死了,一边却又不得不老老实实认怂。
汪二有一边厚着脸皮挨陈里正的骂,一边摆手示意自己媳妇赶紧再回家拿钱,把缺口补上。
谭杏花倒是看懂了汪二有冲她摆手是个什么意思,可问题是,她家哪还有钱啊?不都拿出来了吗?
汪二有见她傻站着不动,只好出声提醒,“去把你那对银镯子拿过来!”
那块夹了心的银饼,不仅那石头做的心谢莞娘不会要,被他们家砸的乱七八糟的银子外皮,谢莞娘也已经直言拒收。
用谢莞娘的话说,那银皮的里侧都已经嵌进去碎石了,既然他们家爱出这幺蛾子,那他们家就自己留着好了。
事到如今,汪二有也不敢顶着陈里正的怒火,继续跟谢莞娘扯皮了,没奈何,他只能让自家婆娘先把她那对银镯子拿出来了。
那对银镯子是他媳妇生下汪二虎、汪三虎时,他爹娘接连两次奖励她的。
同样的镯子,生了汪大虎和汪四虎的他大嫂也有一对。
只有汪小芝的娘,因为只生了汪小芝这么一个女娃,所以啥也没能捞着。
“这......”谭杏花舍不得,那可是她仅有的两件银首饰啊!
汪二有蛤蟆眼一瞪,“还不快去拿!”
汪三虎也拽着她的袖子哀求,“娘,我不想挨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