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语”揭示的“摇篮”秘辛所带来的震撼尚未平息,那柄闯入“徘徊坟场”的“利刃”已然逼近至足以令“坚垒”基地防御系统产生应激反应的边缘。刺耳的战术警报取代了脉冲星规律的嘀嗒声,成为了基地内部的主旋律。指挥中心内,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主屏幕上那个正以匪夷所思的轨迹穿透重重引力乱流与辐射风暴、稳定向基地坐标逼近的未知光点上。
“速度未减,轨迹预测重合度超过百分之九十八!它目标明确,就是冲着我们来的!”导航官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惊愕。在这片连光线都扭曲的死亡坟场,如此精准且高效的导航能力,远超联盟现有科技水平。
“能量签名持续分析…高度凝聚,结构稳定得不可思议,未检测到任何生命或混沌意识波动…更像是一件…工具?或者武器?”科学官的报告加深了众人的困惑。不是生物,也不是已知的机械造物,那究竟是什么?
雷恩面色冷峻,手指在战术控制台上飞快操作。“所有防御平台,能量输出提升至战斗级别!点防御阵列锁定目标区域!‘暗影之拥’号,前出至第三警戒线,保持隐匿,没有我的命令,严禁开火!”他看了一眼伊芙琳,补充道,“统帅,对方来意不明,但敌意未显,建议先尝试接触。”
伊芙琳微微颔首,目光却未曾离开屏幕。“批准。但做好最坏打算。”她深知,在自身极度虚弱的情况下,任何外来者都可能带来灭顶之灾,哪怕它看起来只是一件“工具”。
就在“暗影之拥”号如同幽灵般悄无声息地滑向预定位置时,那“利刃”般的物体却在距离基地约零点五个天文单位处,毫无征兆地停了下来。它悬浮于一片扭曲的引力漩涡边缘,通体流线型,长约百米,表面光滑如镜,反射着周围星云与脉冲星诡谲的光芒,没有任何可见的引擎喷口或武器模块。
紧接着,一道极其凝练、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定向信息流,以联盟通用语的编码形式,直接投射到了“裁决号”的主通讯频道上:
“检测到符合‘守望者协议’残存波动。识别:秩序侧文明火种(微弱)。识别:摇篮星语接触者(初级)。”
“本机代号:‘巡天’。隶属:摇篮守护阵列——‘净尘’序列。”
“任务:清除摇篮疆域内一切‘噬则者’污染及不稳定因素。”
“根据协议优先级,现对尔等发出质询:一、汇报尔等接触‘青壤’级污染载体详细经过及当前 containment 状态。二、解释尔等激活并解析‘星语’灯塔之方法与目的。三、表明尔等对‘摇篮’及‘源初之海’之立场。”
“警告:任何隐瞒、欺骗或敌对行为,将被视为对‘摇篮’秩序的威胁,触发本机清除协议。”
信息简短,高效,冰冷得如同宇宙背景辐射。
指挥中心内一片哗然!
“摇篮守护阵列?!净尘序列?!”艾妲教授失声惊呼,眼中充满了震惊与狂喜交织的光芒,“它们…它们真的还存在!而且还在执行守护任务!”
但这狂喜很快被信息内容所蕴含的冰冷意味所冲淡。这个自称“巡天”的守护者,其态度绝非友善,更像是一个严格乃至冷酷的执法者。它称“青壤号”为“污染载体”,并明确将“清除”列为任务目标。而他们对“星语”的接触和解析,显然也在其监控和审查范围之内。
“它把我们也视为需要评估的‘不稳定因素’…”雷恩的声音低沉,带着强烈的戒备,“回答必须万分谨慎。一个失误,可能招致的不是援助,而是攻击。”
如何回应,成为了摆在幸存者面前又一个关乎生死存亡的抉择。坦诚相告,可能暴露自身的虚弱和内部隐患,风险未知;有所隐瞒,一旦被这显然具备高超探测技术的“巡天”识破,后果不堪设想。
伊芙琳迅速权衡利弊。对方掌握着绝对的信息和力量优势,欺骗成功的可能性极低。而“摇篮”和它所代表的力量,是他们对抗“织网者\/噬则者”的唯一希望。坦诚,或许是唯一能争取到转机的途径。
“回复它。”伊芙琳做出了决定,语气沉稳,“信息内容如下:第一,如实汇报‘青壤号’遭遇‘液态掠食者’(询问其是否即‘噬则者’衍生体)的经过,以及我们目前利用初步破译的星语频率进行抑制的现状,强调我们正竭力控制污染,并寻求彻底净化方法。第二,说明我们是在绝境中偶然探测到星语信号,为寻求生存与对抗‘噬则者’之法而进行解析,并无恶意。第三,明确声明我们秩序联盟的立场始终是守护秩序、对抗吞噬,我们视‘源初之海’为秩序基石,渴望了解并修复‘摇篮’体系,共同对抗威胁。”
她顿了顿,补充道:“在信息末尾,以我的名义,正式请求与‘摇篮守护阵列’建立联系,并寻求针对‘噬则者’污染及当前困境的技术援助。”
信息被精心措辞并发送了出去。每一秒的等待都如同一个世纪般漫长。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等待着“巡天”的裁决。
片刻之后,“巡天”的回复抵达,依旧简洁冰冷:
“信息接收。初步评估:风险等级‘高’,但存在合作基础。”
“确认:‘液态掠食者’为低阶‘噬则者’衍生体——‘清道夫’变种。尔等所采用抑制频率有效但原始。”
“基于‘守望者协议’延伸条款,在‘继承者’缺失情况下,应对具备秩序倾向、且掌握初步摇篮知识的文明火种提供有限度援助。”
“现传输‘青壤’级污染标准净化蓝图(简化版)及基础‘星语’语法模块。警告:净化过程存在风险,需严格遵循指引。掌握基础语法后,可尝试接入‘星语’网络公共数据库(权限受限)获取更多信息。”
“本机将继续执行净尘任务。尔等需在十个标准循环内,证明自身具备控制内部风险及有效利用摇篮知识之能力。届时将进行二次评估,决定是否引导尔等接触更高层级守护序列。”
“勿尝试追踪本机信号源。完毕。”
随着信息一同传来的,是两个结构极其复杂、但逻辑严密无比的数据包。
没有讨价还价,没有更多解释,只有不容置疑的告知与有条件、有时限的“援助”。
压力,瞬间转移到了幸存者自己身上。
“十个标准循环…”艾妲立刻带领团队开始解析那两个数据包,脸色前所未有的凝重,“净化蓝图涉及的能量操控精度和物质重组技术远超我们现有水平!而掌握基础星语语法,仅仅是获得查阅公共数据库的资格…”
“这是考验。”伊芙琳看着那悬浮在远方的、如同冰冷法官般的“巡天”,目光锐利,“也是机会。它给了我们一个方向,和一丝微光。能否抓住,就看我们自己了。”
“坚垒”基地瞬间进入了另一种模式的极限运转。所有资源向技术突破倾斜。艾妲团队分秒必争,一边尝试理解并复现那简化版的净化蓝图,搭建专用的净化设备;一边疯狂学习基础星语语法,试图尽快获得那可能蕴含着无尽知识的数据库访问权。
雷恩则负责维持基地的绝对稳定与安全,确保在技术攻关期间不出现任何内部动荡或外部干扰。对“青壤号”的隔离提升至最高级别,所有参与净化设备建造的人员都经过了最严格的精神状态审查。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在第五个标准循环时,净化设备的原型机在数次失败后终于搭建成功。首次对隔离区边缘轻微污染样本的净化测试…取得了成功!那顽固的暗银色印记在特定频率的能量场下被彻底分解、还原为了惰性基本粒子!
希望,真正地开始闪耀。
然而,就在众人准备对“青壤号”进行首次小范围净化尝试的前夕,负责监控星云深处引力波脉冲的团队传来了紧急报告——那规律的“心跳”脉冲,频率突然提升了百分之三十,并且…强度也在缓慢而持续地增强!
仿佛那沉睡在星云深处的未知存在,被“巡天”的到来,或是被基地内部正在进行的、与“摇篮”相关的能量活动…所惊动!
利刃尚悬于顶,城内危机未除,而更深的巢穴,似乎正缓缓苏醒。
星火的抉择,从未如此艰难,也从未如此关键。他们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证明自己的价值,化解内部的毒瘤,同时,还要警惕那来自更深邃黑暗的、即将睁开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