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时节的暴雨冲刷着\"江临县国营罐头厂\"的锈铁门,陈志远抹去脸上的雨水,指尖触到门牌上剥落的红漆。这座五十年代苏联援建的厂房像头搁浅的钢铁巨兽,破碎的玻璃窗后隐约可见停滞的生产线轮廓。
\"资产评估报告有问题。\"苏晓梅的声音混着雨声传来。少女撑着的黑伞向陈志远倾斜,自己半边肩膀已经湿透,手里紧攥的账本却滴水未沾。她翻到折角的那页:\"固定资产折旧多算了17%。\"
厂区深处突然传来金属撞击声。张建军从破碎的窗户探出头,工装沾满红褐色的污渍:\"老陈!快来看!\"工程师的声音在空荡的厂房里激起回音,像在呼唤沉睡的幽灵。
罐头车间里弥漫着腐烂水果的甜腻气息。张建军的手电筒光束停在一台锈蚀的庞然大物上——意大利产的真空封罐机,铭牌上的\"1968\"字样依稀可辨。工程师激动地拍打机器外壳:\"当年最先进的!只要换个密封圈...\"
\"能生产军用罐头。\"突然插入的男声让所有人转身。郑局长不知何时出现在车间门口,草帽下的眼睛闪着精光,\"七十年代这里负责战备物资。\"
雨水顺着墙缝渗入,在水泥地上汇成细流。陈志远蹲下身,指尖掠过地板某处——几不可见的轮胎印通向隐蔽的后门。前世赵明辉就是通过这个罐头厂,将走私家电伪装成食品运输。
谈判在厂办会议室进行。县代表团的搪瓷缸在桌上排成一列,蒸腾的热气模糊了他们警惕的表情。当陈志远提出全资收购时,主管工业的副县长差点打翻茶杯:\"私企收购国营厂?这...这不合政策!\"
\"合资经营。\"楚明月适时推过设计图。设计师今天穿了件米色西装套裙,发梢还沾着雨水,指尖点在方案标题上:\"罐头厂技术改造项目\"——这个名头在当下政策里属于鼓励类。
老会计的算盘珠子突然停了:\"按这个算法,县里占股51%?\"他狐疑地看向陈志远,不敢相信对方愿意让出控股权。
\"但经营管理权归我们。\"苏晓梅轻声补充。少女翻开附件条款,某行小字写着\"县国资派员监督但不干预经营\"。这是周雅从体改委搞来的最新政策解读中找到的灰色地带。
窗外的雨声渐密。郑局长突然摘下草帽,露出额角的弹痕:\"厂子后面那扇门,通赵家的仓库吧?\"这句话像记闷雷,炸得县领导们面色惨白。
签约前夜的清查中,张建军在锅炉房发现了真正的宝藏——三台日本产的高温灭菌釜,被煤灰掩埋得只露出阀门。工程师用改锥刮去铭牌上的污垢时,手指微微发抖:\"八十年代最新款...赵家居然拿来当摆设!\"
秦雪的发现更惊人。女医生在医务室档案柜里找到批七十年代的体检记录,其中几页被特意标记——这些工人全都接触过某种特殊涂层材料。\"难怪...\"她对着紫外线灯观察变色的纸页,\"赵家想用罐头箱运显像管。\"
暴雨在签约当天奇迹般停了。阳光穿透云层,照射着厂门口新挂的\"红星食品有限公司\"铜牌。陈志远剪彩时,听见人群里传来压抑的啜泣——几个白发老工人正摸着重启的生产线掉泪,他们身上的工装洗得发白,却依然别着当年的\"先进生产者\"徽章。
复工仪式上,楚明月设计的\"新产品\"引发轰动。当流水线上滚下首批\"青龙山野果罐头\"时,围观群众发出惊叹——标签上的插画正是设计师当年在希望小学教孩子们画的家乡风景。最绝的是瓶盖内的防伪标识:用赵家查封的激光设备刻的微缩地图,显示原料采集的精确位置。
\"这叫透明溯源。\"楚明月向客商解释时,余光瞥见几个穿喇叭裤的年轻人在偷拍工艺流程。她假装整理头发,实则按下胸针上的微型快门——这些人是赵明辉的马仔,领头的那个手腕上有鹰形纹身。
销售奇迹在三天后出现。当省报头版刊登《退伍军人集体就业典范》的报道后,军区后勤部的订单电话直接打爆了刚安装的总机。罐头厂的老传达员不得不翻出尘封多年的军用通讯录,用暗语呼叫当年的老战友:\"喂,老班长?你们要的'炮弹'能供货了!\"
这通电话揭开了一个尘封已久的秘密:七十年代这里确实生产过军用罐头,配方是秦雪父亲参与研发的特殊营养餐。女医生在档案室彻夜翻找,终于在一本《民兵训练手册》夹层里发现了发黄的配方单。
\"蛋白质含量是普通罐头的三倍。\"她将配方递给陈志远时,白大褂上沾着霉斑,\"我爸当年就是因为这个被下放的。\"
盛夏的夜晚,陈志远独自巡视着灯火通明的厂区。车间里飘来野果的清香,夜班工人哼着《咱们工人有力量》的调子。恍惚间,他仿佛看见前世此时的自己——正推着板车在赵家仓库外等活,车上盖着用来伪装罐头的破棉被。
财务室的灯还亮着。苏晓梅正在核算首月利润,算盘珠子在月光下泛着冷光。少女的笔记本摊开着,最新一页写着:\"首月产量突破20万罐,净利润相当于原厂三年总和。\"墨迹未干处有个小小的笑脸,像她此刻抿起的嘴角。
\"郑局长来电。\"她抬头时眼睛亮晶晶的,\"说省里要推广我们的'军民融合'模式。\"
晨会上,张建军带来了意外收获。工程师连夜改装的生产线不仅能做罐头,还能生产简易医疗包——用高温灭菌釜处理的纱布和器械,正适合秦雪筹建的乡村医疗站。
\"还有这个。\"他献宝似的打开铁盒。里面是用果酱瓶改装的注射器密封罐,标签上印着楚明月设计的红十字图案,\"边角料利用,成本可以忽略不计!\"
楚明月突然展开张新图纸:\"我有个更大胆的想法。\"设计师的笔尖在厂区西北角画了个圈,\"把废弃冷库改成冷链仓库,配合我们的物流网...\"
这个提议在下午的董事会上引发激烈争论。老会计们拍着桌子说投入太大,县里派来的监督员则担心影响罐头产量。只有苏晓梅默默算完账,举起一张纸:\"如果砍掉管理层专车...\"
表决结果四比三。当陈志远投下关键赞成票时,窗外传来汽笛声——首批出口东南亚的罐头正在装车,集装箱上\"红星\"两个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变故发生在第二个月圆之夜。陈志远被急促的电话铃惊醒,听筒里张建军的声音带着金属质感:\"老陈,冷库出事了!\"
现场触目惊心。新安装的制冷机组冒着青烟,电线断口整齐得像被利器切断。更蹊跷的是,值班室的监控录像显示,故障前十分钟有黑影闪过——那人手腕上的鹰形纹身,与之前偷拍者一模一样。
\"商业破坏!\"县公安局长气得摔了帽子。但郑局长蹲在电线前观察良久,突然用镊子夹起半截烟头:\"古巴雪茄...赵家老爷子昨晚招待过谁?\"
调查暂时搁置,但生产不能停。张建军带着徒弟们连夜抢修,秦雪则指挥工人用土法保鲜——把医疗包埋在山泉下游的沙地里。月光下,穿白大褂的女医生和工人们一起挥锹铲土的样子,像幅超现实的画卷。
转机来自意想不到的方向。三天后,省科技厅的考察团被暴雨困在厂里。当团长偶然尝到用泉水冰镇的黄桃罐头时,突然瞪大眼睛:\"这口感...你们用的什么防腐剂?\"
\"无添加。\"陈志远指向青龙山方向,\"山泉本身含偏硅酸,是天然防腐剂。\"
这个偶然发现催生了新产品线——\"无菌罐头\"。秦雪父亲留下的配方经改良后,创造出保质期惊人的军用级食品。当首批样品送抵南疆前线时,包裹里还附赠了张建军改装的开罐器——用报废的步枪撞针做的。
秋分这天,陈志远在扩建的研发中心按下启动钮。全新的生产线同时生产着民用罐头、医疗包和军用口粮,每个环节都印着楚明月设计的\"透明溯源\"标识。参观通道的玻璃窗前,来自八省的考察团不断发出惊叹。
\"不可思议!\"某特区代表指着温控显示屏,\"你们用五十年代厂房做出国际标准!\"
苏晓梅的财务报表更令人震撼。收购三个月后,罐头厂不仅清偿了历史债务,还反哺母公司三十万元利润。少女将分红支票交给县代表时,老会计的手抖得像风中的树叶。
而在厂区最偏僻的角落,那个被封存的后门突然发出轻微的响动。月光下,半截雪茄烟灰落在门槛上,冒出一缕几不可见的青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