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剑的光芒在屋内缓缓消散,叶凌霄靠在木椅上,呼吸依旧急促。沈清璃的手仍紧紧握着他的,掌心传来的温度让他不至于完全被体内那股躁动的力量吞噬。李慕白站在窗边,眉头紧锁地望着外面混乱的街道。
“不能再拖了。”沈清璃低声说,“他需要安静的环境,也需要药。”
“镇上的药铺已经被洗劫一空。”李慕白回过头来,“我刚才绕了一圈,连药材都找不到几味。”
沈清璃沉吟片刻,点头:“我去山脚采些草药。”
“你一个人去?”李慕白皱眉,“外面太乱,说不定还有长老会的人没死透。”
“总得有人去做。”她看了眼叶凌霄,“他撑不了太久。”
李慕白沉默了一会儿,最终还是点头:“我守着他,你快去快回。”
沈清璃披上斗篷,将银针和药囊收好,推门而出。风卷着尘土扑面而来,她拉起衣领遮住口鼻,沿着街巷向小镇外走去。一路上,断壁残垣间不时传来呻吟声,几个伤者蜷缩在墙角,眼神涣散地看着她经过。
她没有停下,直到来到镇外一片荒草丛生的山坡前。这里曾经是采药人的聚集地,如今却只剩下零星几株野草还在顽强生长。她蹲下身,开始仔细搜寻可用之物。
就在这时,一道轻微的脚步声从身后传来。她立刻警觉地转身,却发现一个身穿灰袍的蒙面人正站在不远处,手中握着一封折叠整齐的信笺。
“给你的。”那人声音低哑,听不出年纪。
沈清璃没有伸手接,而是盯着对方袖口——那里隐约绣着一个图案,像是某种古老的图腾,又像是一条盘踞的龙。
“你是谁?”她问。
“别问太多。”那人将信放在地上,后退一步,“看完就知道了。”
话音未落,那人便迅速消失在林间,仿佛从未出现过。
沈清璃犹豫片刻,最终还是弯腰捡起了信。纸张略显陈旧,封口处盖着一枚朱印,印纹模糊不清。她打开信封,抽出里面的信纸,上面只有一行字:
“真相在京郊废弃道观,速往。”
笔迹熟悉得让她心头一震——竟与叶凌霄师尊当年留下的字迹极为相似!
她猛地抬头,四周已无一人。
攥紧信纸,她转身朝小镇疾步而去。
回到屋子时,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叶凌霄仍坐在角落,脸色比之前好了些许,但整个人依旧虚弱不堪。李慕白站在门口,见她回来,迎上前去。
“采到了吗?”
“有更重要的事。”她将手中的信递过去,“你看这个。”
李慕白接过信,扫了一眼,神色骤变:“这字……是他写的?”
“我不知道。”沈清璃摇头,“但我记得,叶凌霄曾说过,师尊每次写密函都会用一种特殊的墨水,干涸后会在火光下显现隐藏文字。”
“那就试试。”李慕白当即将信纸拿到烛台前。
果然,随着火光映照,纸张上浮现出一行新字:
“若你看到此信,说明你已接近真相。切记,勿信皇陵之下所藏之物,真正的答案在京郊废弃道观。”
沈清璃深吸一口气:“我们必须去京城。”
李慕白点头:“昆仑已毁,线索也只剩这一条。”
两人对视一眼,随即走向叶凌霄。
他睁开眼,目光有些涣散,但意识还算清醒。
“你们决定了?”他低声问。
“嗯。”沈清璃握住他的手,“我们要去京城。”
叶凌霄沉默片刻,轻轻点头:“好。”
三人开始收拾行囊,准备出发。就在他们即将离开房间时,包裹中的残剑忽然发出一声微弱的嗡鸣,剑身泛起淡淡的红光,指向北方。
沈清璃注意到这一幕,眉头微蹙:“它……在指引方向。”
“也许,它知道些什么。”李慕白低声说。
“那就跟着它的方向走。”沈清璃坚定地说。
他们悄然离开小镇,踏上前往京城的路途。
夜色渐深,风越来越大,吹得树叶沙沙作响。三人沿着山路前行,脚步虽缓,却坚定无比。
走了约莫半个时辰,沈清璃突然停下了脚步,捂住胸口,脸色瞬间变得苍白。
“你怎么了?”叶凌霄立刻扶住她。
“蛊毒……”她咬牙忍痛,“好像加重了。”
叶凌霄眉头一皱,立即让她坐下,取出银针。
“忍一下。”他说着,手指翻飞,银针精准地刺入她的几处穴位。
沈清璃闭上眼,感受着体内的真气逐渐平复。可就在她以为情况好转时,手腕上那道原本淡青的龙形纹路却变得更加清晰,隐隐泛着幽光。
叶凌霄注意到了这一点,神情凝重。
“这条纹路……是不是越来越明显了?”他问。
沈清璃点点头,却没有多说什么。
“先压制住蛊毒再说。”李慕白在一旁提醒。
叶凌霄继续施针,直到确认沈清璃的气息平稳下来,才收回银针。
“谢谢。”她轻声道。
叶凌霄摇头:“是我该谢谢你。”
远处,一只黑鸟掠过树梢,振翅声惊起一群栖息的夜枭。风吹得更急了,仿佛有什么东西正在逼近。
他们彼此交换了一个眼神,继续向前走去。
残剑的红光始终未曾熄灭,在黑夜中如一盏微弱的灯,为他们指明方向。
而京城,正静静地等待着他们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