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未散,晨曦初现。山林间雾气缭绕,叶凌霄与沈清璃已收拾妥当,踏上前往昆仑旧书阁的路途。
昨夜那道神秘身影虽未留下只言片语,却让他们意识到,这份文件所揭露的真相,早已在暗中牵动多方势力。而他们要做的,是尽快找到更多的证据,揭开“暗月会”背后的真正意图。
山路崎岖,寒风刺骨。两人一路疾行,途中偶遇几头野兽,皆被沈清璃提前察觉并以草药驱散。叶凌霄则依靠风水术辨认方向,避开险地。他们知道,时间紧迫,必须赶在敌人之前找到更多线索。
三日后,他们终于抵达昆仑山脉深处的旧书阁。
书阁建于悬崖之上,依山而筑,古旧斑驳。门前石阶已被岁月侵蚀,爬满青苔。阁内光线昏暗,空气中弥漫着陈年纸张的气息,尘埃在微光中缓缓浮动。
叶凌霄轻推木门,吱呀一声,门扉缓缓开启。
屋内书架层层叠叠,错落有致,却因年久失修而显得杂乱不堪。有些书籍甚至堆放在地上,封面泛黄,边角卷曲。
“先分区域。”沈清璃低声说,“你左我右。”
叶凌霄点头,取出火折子点燃一支火把,将微弱的光明投向幽深的书架之间。
两人开始翻阅查找,每本书都仔细检查封皮、目录和页脚,试图从中找出师尊手札的蛛丝马迹。偶尔遇到破损严重的书籍,他们会停下片刻,用清水轻轻润湿纸张,使其字迹清晰可见。
忽然,沈清璃低呼一声:“这里有一本奇怪的书。”
叶凌霄走过去,接过她手中的旧书。封面中央画着一个由三个圆环交错组成的徽记——正是他们在地下宫殿文件上见过的那个符号。
他翻开第一页,只见扉页上写着几个潦草的字:《龙渊遗录》。
“这不是师尊的手笔。”叶凌霄皱眉,“但或许能提供一些线索。”
他们继续寻找,直到天色渐暗,才终于在最里侧的一排书架后,发现一本灰布包裹的旧册。书脊处隐约可见“凌霄真传”四字,字迹苍劲有力。
叶凌霄双手颤抖地捧起它,仿佛捧起了一段尘封的记忆。
他轻轻拂去封面尘土,翻开首页,熟悉的字迹跃然纸上:
“余一生授徒三人,唯凌霄可承吾志……”
他眼眶微红,声音哽咽。
沈清璃默默站在一旁,没有打扰,只是静静守护。
接下来的时间里,他们轮流阅读手札,逐字逐句地记录下关键信息。随着内容逐渐展开,一段被历史掩埋的往事缓缓浮现。
原来,早在龙渊血案发生前数年,师尊便察觉到皇室与某些修仙门派之间的秘密往来。他曾在密信中提及“暗月会”的存在,并推测其背后真正的操控者极可能是皇族中的某位亲王。
更令人震惊的是,手札中提到,当年围剿龙渊宗门的命令,并非出自皇帝本人,而是由一位名为“影枢”的人代为发布。此人身居高位,身份隐秘,连朝中重臣亦不知其真实面目。
“影枢……”沈清璃喃喃重复,“这个名字从未出现在任何史籍之中。”
“也许,这正是他们想要的结果。”叶凌霄沉声道,“抹去痕迹,掩盖真相。”
手札最后几页,提到一处名为“玄冥渊”的地方。师尊曾亲自前往探查,却发现那里隐藏着一座古老的祭坛,似乎与千年前一场大战有关。他在文中写道:
“玄冥渊之底,藏有古战神残魂。若有人妄图唤醒,必引天地动荡。然今有异象频现,恐有人已在暗中布局。”
“所以,‘暗月会’的目标不只是权力。”沈清璃眼神凝重,“他们想唤醒什么?”
叶凌霄沉默良久,缓缓合上手札:“我们必须去一趟玄冥渊。”
沈清璃点头,正欲开口,忽然听见身后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
她立刻警觉起来,右手已搭上袖中银针。叶凌霄也迅速站起,将手札收入怀中,目光扫向书阁入口。
一道模糊的身影站在门口,身披斗篷,面容隐藏在阴影之下。
“你们已经找到它了。”那人低声说道,语气平静却不容置疑。
叶凌霄盯着来人,缓缓向前一步:“你是谁?”
对方没有回答,只是从斗篷中取出一枚玉简,轻轻放在桌上。
“这是通往玄冥渊的地图。”他说,“但你们必须小心,那里不是终点,而是起点。”
话音刚落,他转身离去,脚步轻盈如风,仿佛从未出现过。
沈清璃快步走到桌前,拿起玉简细看。果然,其中浮现出一条蜿蜒曲折的路线,最终指向地图上的一个黑点——玄冥渊。
“这个人……”她望向门外,“他到底是谁?”
叶凌霄没有回答,只是低头看着手中师尊的手札,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
“无论他是谁,”他低声说,“至少我们现在有了方向。”
沈清璃收起玉简,整理好随身物品:“那就出发吧。”
叶凌霄点点头,将手札小心收好,转身走向门口。
就在他们即将踏出书阁门槛时,沈清璃忽然停住脚步,回头看向那本《龙渊遗录》。
她总觉得,那本书还藏着什么没有被发现的秘密。
但她没有多说什么,只是默默将它放入包袱中。
他们走出书阁,山风扑面而来,吹散了心头的迷雾。
远方,群山巍峨,云海翻涌。
下一程,将是真正的风暴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