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如血,映照在小镇的一处咖啡馆的窗户上。王至诚的心情却如同这血红的天色一般悲重,辗转反侧。他脑海中浮现出戴雨农离去时的尴尬神情,以及靖尧与陌生的汪寿华之间那不易察觉的联系。
王至诚虽然无法完全理解靖尧与汪寿华等人所参与的国家与民族大事,但他隐隐感到,他们身处的境地危机四伏,波云诡谲。
与此同时,在蒋司令的暗中操控下,青帮头目杜月笙正在为汪寿华设下一个精心安排的宴会。阴险的微笑挂在他的唇角,目光闪烁,似乎在思索如何将这位前工会领袖引入更深的泥潭。
“有机密大事商议。”杜月笙低声自语,手指在桌面上敲击,像是在为即将到来的阴谋打节拍。
汪寿华,生于1901年,浙江诸暨人,曾任上海总工会的代理委员长。他的经历让他在工人运动中积累了丰富的指挥经验。在1927年3月21日爆发的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中,汪寿华指挥得当,经过30多个小时的激战,成功地击败了北洋军阀的部队,基本控制了上海。然而,这场胜利并没有换来他应有的安宁,而让他成为敌人的眼中钉。
在蒋司令阴险政治的重压下,汪寿华感受到越来越大的压力。蒋司令在得知汪寿华的影响力后,暗中谋划解除劳工的武装,利用青帮一手操控,试图将一切都归罪于工人纠察队。他的策略如同一张无形的网,逐渐逼近。
4月1日,蒋司令授权拜把子兄弟杨虎与上海的大亨黄金荣、杜月笙、张啸林暗中勾结,利用青帮子弟冒充工人纠察队无恶不作,企图散布谣言,挑拨离间。面对这样的局面,汪寿华深感事态严重,毅然决定会见蒋司令,以求得一个明确的答案。
“你必须谨慎,汪兄。”共字号上海区委书记罗亦农担忧地对汪寿华说道,“蒋司令不会善罢甘休,他的每一步都谋划已久。”
“我明白,”汪寿华点点头,眉头紧锁,“但不面对他,我们就无法真正了解他们的意图。”
就在此时,杜月笙派人送来的请柬打破了这份沉静。汪寿华的心中升起一丝警觉,果然,这是蒋司令的授意,宴会的背后隐藏着更大的阴谋。
面对敌人的诬蔑和挑衅,汪寿华领导上海总工会采取了反击措施,戳穿国字号右派的阴谋,不顾个人安危,于27日毅然面见蒋司令。蒋司令提出外交方面要工会听军事当局指挥,汪寿华没有答复。而当4月11日杜月笙派人送来“请柬”的时候,他猜到了是蒋司令的授意,机敏的汪寿华立即向组织作了汇报。
“去还是不去?”中共上海区委的领导机关对此产生了分歧。有人认为赴宴可以探知敌情,但也有人担心汪寿华的安全。罗亦农对汪寿华再次劝告:“汪兄,安全第一,不要冒这个险。”
就在汪寿华陷入两难之际,顾顺章急匆匆赶来,神情凝重:“汪兄,请留步!”
汪寿华转过身,心中五味杂陈,顾顺章的出现让他感到一阵不安。“凤鸣,你在担心什么?”
“我听说杜月笙在宴会上会有重要的军事安排,他的真正目的是试图拉拢一些重要人士,以联合对付工人运动。”顾顺章的声音低沉而严肃,眼神中流露出一丝焦虑。
“我必须去。”汪寿华坚定地说道,目光中透着不屈的信念,“我不能让他们的阴谋得逞。”
“可是,汪兄……”顾顺章试图劝阻,但汪寿华已决心已定。他转身,毫不犹豫地向会议室走去,准备向组织汇报他的决定。
会议室内,紧张的气氛如同弥漫的烟雾,令人窒息。汪寿华站在众人面前,心中满是沉重与坚定。他的脸庞在微弱的阳光下显得异常苍黄,但眼神却如同一团燃烧的火焰,透出无畏与决心。
“汪兄,我们支持你的决定。”顾顺章终究还是点头,尽管心中仍有不安,但他明白汪寿华的勇气与责任。周围的同事们纷纷低头,交换着紧张的眼神,似乎在默默祈祷着这场会议的结果。
“我必须去!”汪寿华的声音铿锵有力,仿佛空中打出一声响亮的霹雳。他扫视着每一位同伴,仿佛在用自己的坚定感染着他们。他知道,面对即将到来的宴会,自己必须洞察敌情,才能为工人运动争取一线生机。
“你真的认为这是明智之举吗?”一位年轻的同事忍不住问道,声音中透着不安。
“明智与否,或许不再是我能选择的。”汪寿华微微一笑,尽管那笑容中透出几分苦涩,“我们不能让蒋司令和杜月笙的阴谋得逞。若是我们退缩,未来的工人运动将会被他们的谣言淹没。”
他的话语如同一把锋利的刀刃,劈开了众人心中的犹豫,众人不由得被他的决心所震撼。顾顺章的眉头紧锁,心中五味杂陈,他深知汪寿华所面临的危险,但面对如此坚定的汪寿华,他的心中也不禁燃起了一丝斗志。
“汪兄,你的安全最为重要。”罗亦农开口劝阻,“若你出事,我们所有人的努力将会付之东流。”
“我明白,你们的担忧我都感受到了。”汪寿华的语气柔和中却透出不屈,“但若我们连面对敌人的勇气都没有,又如何能领导工人们争取更好的未来?”
就在这时,一丝电闪雷鸣般的紧迫感窜入空气,汪寿华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似乎在为他内心的挣扎与坚定伴奏。他的每一个字都如同炮弹般发出,击打在同伴们的心中,激起一阵层层涟漪。
“我不愿意在历史的洪流中成为一个旁观者。我想在这场斗争中做出我的贡献,我不想在未来的某一天告诉我的孩子们,曾经的我在关键时刻选择了退缩。”汪寿华的声音愈发坚定,随着他的发言,空气中的紧张感也渐渐变得厚重,仿佛在为这场即将到来的斗争预热。
“去吧,汪兄。”罗亦农终于放下心中的担忧,他的声音中多了一分沉稳,目光中闪烁着对汪寿华的敬佩与支持,“我们会在你身后,支持你的每一个决定。”
“谢谢你们的信任。”汪寿华微微一笑,心中涌动的情感让他倍感沉重。他知道,自己肩负的不仅是个人的使命,更是众多工人和支持者的希望与信任。
随着汪寿华的决定,会议室内的气氛逐渐凝聚成一种不可逆转的力量。他的坚定不仅点燃了同伴们的斗志,更将他们的心紧紧相连。就在那一刻,所有的担忧与不安仿佛都化作了同一种信念——无论前路多么艰险,他们都将携手并肩,迎接即将到来的挑战。汪寿华的心中,既燃起了不屈的斗志,也夹杂着对战友们深切的感激与愧疚。他知道,未来充满变数,但他将无畏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