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至诚回头一看,坐在张景城桌子上的男子,想必就是林济青了。话未出口,王怀兰便轻声对王至诚说道:“他是林济青先生,国学大师。”
林济青,生于1886年,原名林则衣,来自山东莱阳,是近代着名学者与教育家。自1924年起,他担任私立青岛大学的教务主任,并担任山东大学文学院院长。
“来,吃点东西。”林济青挥手让老板娘送来三碗羊汤和三个牛肉烧饼。烧饼是用剁碎的牛肉夹在新鲜烙的饼中,羊汤搭配牛肉烧饼,香气四溢,令人垂涎。
王怀兰夹起一块牛肉烧饼,眉头微皱,并不急于享用,转而认真地说:“我想提出一个建议,创建山东大学国学馆,在现有学院和学科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国学院或中国书画科系。”
“国学馆的设立确实是个良策。”林济青放下手中的汤碗,目光闪烁,似乎在思考。“文学院的教授栾调甫曾倡议组建国学研究所,联系美国美孚公司经理寻求捐款,以支持汉学研究。”他抬头看向窗外,眼中流露出一丝忧虑,“但目前我们面临师资不足和经费紧张的困境。”
“我想,如果齐大的国学馆能够成立,情况或许会有所好转。”王怀兰积极说道,眼睛里闪烁着希望的光芒,“我们可以寻求哈燕社的资助,国学所的成立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文学院的资金紧张问题,提升齐大的国学研究地位。”
“这不仅仅是好事。”王至诚插嘴,声音坚定,“到那时,齐大可以再次掀起反对教会奴化教育、收回教育主权的运动。林伯父可以进行适应性的改革。”
“我不是校长,称呼我林教授或林伯父就好。”林济青微微一笑,语气中带着几分亲切。
“林伯父,您将来一定会出任山东大学文理学院院长兼校长的。”王至诚继续说道,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
“这都是早晚的事情吗!”林济青笑着摇头,目光重新聚焦在王怀兰身上,“但确实需要一个有远见的规划。”
就在此时,林济青的视线突然被一抹异样的影子吸引,他环顾四周,注意到张景城桌前的川岛美子正以男装打扮,目光冷漠地注视着他们。此刻,林济青的心中隐隐感到一丝紧张。
“如果东京再次进犯济南,齐大面临罢课潮,局势将愈发严峻。”林济青压低声音,眉头紧锁,“我们必须采取行动,不能让齐大的筹款计划化为泡影。”
王怀兰的脸色顿时变得凝重,“我们不能坐以待毙。若齐大的国学馆得以成立,我们的声音将会更加强大。”
“但是,四大家族的权威依然存在。”王至诚难掩忧虑,“即便我们有志于教育改革,他们也不会轻易放手。”
“可国学研究所必将进入一个极盛时期。”王怀兰坚定道,眼神中透出无畏的斗志。
林济青点了点头,开始详细分析局势。“我们可以借助我的创新办学思路,广泛延揽人才,并可以聘请孔祥熙担任董事长兼名誉校长。”
“孔祥熙了解教育,真的会担任这所大学的校长吗?”王至诚质疑,眉头微皱。
“他的背景不容小觑。”王怀兰回答道,眼中闪现出深思,“他曾创办教育,回国后也曾设立铭贤学堂。而且,财政部长子文是他的妻弟,有了财政支持,办大学便不成问题。”
此时,林济青的目光再次落在老板娘身上,他微微皱眉,低声说道:“我怎么看,这位老板娘怪的,我经常来这里吃饭,今天装作不认识我。”
王至诚凑近林济青的耳朵,轻声问道:“像不像川岛美子?”
林济青一阵惊慌,手里的筷子掉在了地上。
王至诚与林济青的观察不谋而合,王至诚断定是她。而真正的老板娘去了哪里?或被收买,或被挟持,或被驱逐,或被杀害……不管怎样的结果,必须不动声色地离开这里。
林济青站起来要走,被王怀兰拽下。
“镇静!”王至诚在桌子上用手指蘸着茶水写道,以防老板娘注意,打草惊蛇,转移了话题:“我们可以聘任朱经农担任华人校长,邀请老舍、钱穆、顾颉刚等学术名家到齐大执教。”
王怀兰点头称是,声音中透出一丝激动:“而且,我们可以将礼拜堂改为大礼堂,增加不加入宗教的师生数量。”
“济南人才辈出,有孔家村,还有孔祥勉这些崇尚孔学的人,国学研究所的成立将会是一场革新。”林济青目光坚定,内心的渴望油然而生。
他们一同走出饭馆,林济青带着王至诚和王怀兰参观山东大学。阳光洒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校园如公园般美丽,瞬间让王至诚的心情愉悦起来。
“这里的办学模式先进,教学氛围良好,齐大在林伯父的带领下必将声名鹊起!”王至诚激动地说道,脸上洋溢着对未来的期待。
林济青带着爷孙俩来到办公室,舒缓了一口气。林济青忽然面色凝重:“我觉得,真的老板娘或许被川岛美子杀了!”
“这道不可能。”王至诚说,“川岛美子不会因小失大,她一定有更大的阴谋。或许是为了杀我?”
王怀兰说:“她现在还舍不得杀你。”
王至诚突然想起来什么,忙从书画包里取出纸和笔,写了一张纸条,交给林济青,同时说道:“一定到交涉署,想办法转交给蔡公时。”
林济青说:“我和蔡公时也不认识啊!再说,交涉署一定防备森严,那地方不是我们能进得去的!”
“但川岛美子进得去!”王至诚说。
“怎么办呢?”王怀兰也感到焦虑。
三人正为如何给蔡公时送信绞尽脑汁,门被轻轻推开,李天禄校长走了进来,面带微笑,正准备与林济青打招呼。
然而,随之而来的冷风让人不寒而栗,王至诚隐隐感觉到,不远处那道冷冷的目光再次锁定了他们。他的心中一紧,似乎预感到了一场风暴正在酝酿。
“你们在讨论什么呢?”李天禄笑容可掬,却无法掩盖他眼中闪过的警惕。
王至诚望着李天禄,问道:“你觉得蔡公时怎样?”
李天禄说:“中国外史第一人,强烈的爱国心。”
王至诚说:“日本田中义一内阁看到北伐军从鲁南向北全面推进,而军阀张宗昌、孙传芳等残部完全失去抵抗能力,眼看着局面威胁到日本在华北既得利益,使其蓄谋策划满、蒙脱离中国的计划也将落空,遂紧急调兵遣将,阻止北伐军进济南城。”
李天禄说:“小日本够吃豹子胆了!”
王至诚说:“北伐军前锋部队将此情况呈报给北伐军总司令蒋司令。蒋司令认为以外交手段解决为宜,就派蔡公时来济南处理这棘手问题。我们发现日本特高课的川岛美子也来到济南,极有可能在暗杀蔡公时。希望您帮我们……”
李天禄带着王至诚的纸条迅速出发,仿佛一阵风般消失在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