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1月,冰天雪地,寒风呼啸,白雪覆盖着北京整个城市,仿佛连时间都在这个寒冷的季节中停滞。
随着火车的轰鸣声逐渐减弱,列车缓缓驶入了北京站台。王至诚透过窗户,望见外面纷飞的雪花在寒风中舞动。列车的刹车声刺耳而清脆,伴随着一阵轻微的颤动,车轮在铁轨上停稳,最后一声叹息似的“咔嚓”响起,标志着旅程的结束。
站台上,寒风刺骨,白雪覆盖在铁轨上,犹如一层洁白的绒毯。王至诚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肩上的书画包,缓缓地走出了车厢。
站台上人来人往,旅客们匆匆忙忙,脸上写满了归属与期待,而他却在这生机勃勃的人潮中感受到了一丝孤独。
这里是一个陌生而又熟悉的地方。脚下的雪发出轻微的咯吱声,透着一股厚重的文化底蕴。王至诚望向远处的协和医院,心中暗自祈祷,愿他的医术能够为梁启超带来一丝希望。
接着,他换搭一辆客车,直奔北京协和医院。
两年前,王至诚从《晨报》上读到梁启超发表的《我的病与协和医院》一文,文中披露了轰动一时的“梁启超被西医割错腰子”案,梁启超为协和医院辩护,力图为中医正名:“我盼望社会上,别要借我这回病为口实,生出一种反动的怪论,为中国医学前途进步之障碍。”时光荏苒,梁启超的病情愈加严重,他仍然拒绝中医的治疗,最终选择了协和医院。
此行的目的,除了是看望这位心中的偶像,王至诚更希望借此机会展示他的医术。梁启超的电报早已传至奉天大帅府的张学良,约见王至诚。对他而言,这既是一次承诺,也是一场挑战。
当他走进病房,目光在病床上游走,那里躺着的是他心目中的巨人。梁启超的夫人王桂荃,以及孩子们梁思诚、林徽因夫妇,还有四子梁思达、五子梁思礼、三女梁思颖、四女梁思宁,正围绕在床前,气氛凝重。
王至诚一声不响地站在门口,心中对梁启超的敬仰油然而生。
“思达,思颖、思宁、思礼。”梁启超微微睁开眼睛,声音虚弱却坚定。他把几个年纪小的儿女叫到床前,低声道:“学习不必太求猛进,像装罐头样子,塞得越多越急,不见得便会受益。”
此时,王至诚走了过去,心中满是崇敬。他想起1927年在北京清华学校聆听梁启超演讲“书法指导”的情景,热烈的掌声至今回响在耳畔。
梁启超精彩地演讲:“书法是最优美最便利的娱乐工具,可以让人独乐,也可以在任何时刻、任何地方练习。”这次难得的经历让王至诚对书法的热爱更为坚定,也让他明白了文化的传承与责任。
“至诚来啦,坐吧。”梁启超微笑着,仿佛在试图驱散那股病痛带来的阴霾。
王至诚激动地握住梁启超的手,认真说道:“听了您那次讲座,我明白了学习书法没有时间、区域的限制,我们需要穿越中国书法史,驰骋于大江南北。”
“大家误解了我的意思,‘新史学’并不是要抛弃传统。”梁启超言语间透露出他对文化传承的执着,“南帖北碑,书家应各取所长。”
王至诚看着他,心中既感动又惆怅:“您应该多休息。”
“您和超儿要好好的,为国为民!”梁启超突然提高了嗓门,随即又是一声绝望的长叹,“我将不久矣。”
王至诚的心如刀绞,他想起当年在日本帝国大学留学的经历,梁思诚对他的关心与帮助宛如亲生父母。此刻,他的声音变得坚定:“至诚想您活着,医好您的病!”
“至诚兄,你出来一下。”梁思成把王至诚叫到门外,神色凝重。
“您能医好父亲的病,您没看见父亲危在旦夕?”梁思成的声音中透着焦虑。
1928年11月27日,梁启超被紧急送往北京协和医院。经过柏格兰教授的亲自诊断,发现他的痰中隐藏着一种罕见的病毒,这让他的病情显得尤为棘手。
“你不记得我去日本留学时见到的伯父吗?他不是好好的吗?”王至诚问道,心中燃起一丝希望。
“我的父亲一直身体很好。”梁思成的声音压抑而无力。
“中医讲究对症下药,我观察了伯父的气色,他需要针灸和汤药配合治疗,坚持一段时间,方可控制。”王至诚试图说服梁思成。
“父亲由柏格兰教授亲自诊断,刘瑞恒医生主刀。”梁思成犹豫道,“父亲不是我一个人的父亲,我相信你,他们呢?”
“伯父面色苍白,形容枯槁,双目黯淡,像是经历着断食的折磨。”王至诚焦虑地说道。
“你怎么知道?”梁思成惊讶地问,似乎对于王至诚掌握的情况感到不可思议。
“父亲的病情一直保持沉默,甚至连我们都不知道。”林徽因缓缓走来,泪水盈满眼眶,“我和梁思成新婚不久,却不知公公是在硬撑着。”
“父亲在安慰我们,声称他的病情并不严重。”梁思成说,声音中透着无奈与悲伤。
“公公为了不让孩子们担心,总是强打精神。”林徽因的声音微微颤抖。
王至诚心中愈发坚定:“这一切不是梁思勋一直陪伴吗?如果不予针灸,继续使用机械的西医术,最坏的结果可能在新年之前……”
“父亲的病连西医治不了,而且到这个时候……”梁思成的声音低沉,似乎在犹豫。
“翁瑞午、葛月潭先后传授我推拿和针灸,我也曾医过陆小曼的顽疾,治好赵一荻的颈椎和肩周炎……”王至诚试图让梁思成相信,“如果能缓解伯父的病,那就看他造化了,但至少能让伯父减少痛苦……”
林徽因的眼中闪烁着泪光,忽然插嘴:“至诚,我相信你。也许这是我们最后的机会,父亲太倔强了,他需要一个坚强的信念。”她的声音如同寒风中的一丝温暖,令王至诚感受到了一股力量。
“为了您父亲的生命,我们不能放弃任何可能性。”王至诚转向梁思成,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我会尽全力而为,尽管这条路充满荆棘,但我相信中医的力量。”
“我会支持你。”梁思成终于点了点头,虽然眼中仍有犹豫,但心中的担忧似乎被希望所替代。
“让我们一起为伯父的康复而战!”王至诚的声音坚定而有力,仿佛在冰雪中燃起了一丝希望的火焰。他的决心不仅是对梁启超的承诺,也是对自己信念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