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子里鸦雀无声,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王至诚静静地靠在椅背上,耳边只听见门外逐渐逼近的脚步声。随着脚步声的渐近,他的心跳也随之加速。门外的动静终于停住,王至诚知道,那个人到了。
他屏住呼吸,轻轻打开门闩,猛地拉开房门,眼前的中年男人踉跄着失去平衡,摔倒在地板上。王至诚心中一紧,果然是佐藤松本,他可不想让事情闹得太大。
“老师!怎么会是您啊!快进来!”王至诚故作惊讶,迅速弯腰将中年男人扶起。
佐藤松本刚坐下,便不轻不重地敲打了王至诚的肩膀:“中国人最讲究尊师重道的啊!”
“先生,别忘了您是日本人,而且是日本高级间谍。”王至诚心中冷笑,佐藤松本自从出卖日本无产阶级文学联盟的那一天起,就已经不配做我的老师。
尽管心中不满,王至诚还是保持镇静,热情地端来一杯热茶,恭敬地递给他:“快坐下,喝杯茶。”他一边说着,一边替佐藤松本担心地问道:“你,怎么不在奉天,也来上海了?”
“这要问你自己!”佐藤松本一口茶水飞溅而出,染满了他的脸庞,露出一抹尴尬的表情。
王至诚掏出手帕,随意抛给他,待他用完之后,便轻轻将手帕扔进垃圾桶。他微微一笑:“在我们上海,这是对您这样的‘尊贵’的老师的最高礼节。请理解。”
“老师不喜欢这些繁琐礼节,但我在乎的是你对大日本的忠诚!”佐藤松本的语气变得冷峻,目光如炬地盯着王至诚。
王至诚心中一震,想到自己早已打入日特,便问道:“愚生做错了什么?还望老师指教一二。”
“自你离开上海来到奉天,你为大日本做了什么?有情报吗?”佐藤松本直截了当,眼中闪过一丝不耐。
王至诚摆开双手,心中暗想:这位老师真是心急如焚。“没有嘛?”
“不是鸡毛蒜皮的小道消息,就是过时的,家喻户晓的事情。”佐藤松本语气稍缓,接着问道,“有关奉天的情报呢?”
“我不过东大的书法辅导老师,除了校长在学校的一些工作外,我能掌握他什么材料?我看还是别让我做你们的卧底!”王至诚说着,站起身来,试图用坚定的态度来掩饰内心的不安。
佐藤松本伸手让他坐下,语气缓和:“我没有让你去刺杀他,只是希望你能提供一些有价值的情报。”
“好吧,老师,我这次来上海,就是校长允许的,文艺界正在筹备一个文化联盟。”王至诚终于放下戒心,透露出一点信息。
“这个不算情报了,文化联盟已经在某些报刊上公开这个消息。”佐藤松本的语气重新变得急促。
“老师知道了。”王至诚微微一笑,故作轻松,“急匆匆找到这儿,就是关于文化联盟的事情?”
“想办法,让老师加盟这个联盟。”佐藤松本直言不讳,眼神中透出一丝期盼。
王至诚忍不住笑了:“这不过是一些作家、记者、书画家、戏剧家、教育家等文化教育艺术领域组建的学术组织。您可是日本的文化巨匠,怎么能加盟中国的文化联盟?”
佐藤松本一脸不屑:“你至诚能加入大日本文学联盟了,我为何不能加入中国的呢?”
王至诚意识到佐藤松本是在试探他,便说道:“那倒是传言,我不过写点激进文章,结果被误解。要不是您从中帮忙,我恐怕现在还在日本监狱里。”
“现在老师求你帮我加盟。”佐藤松本的声音带着一丝急切。
“不帮您,就是帮您啊,我尊敬的佐藤先生。”王至诚微微叹息,“这不过是一些文人在酝酿罢了。国府某些右翼人物时时不忘文化围剿,正在调查有关文人墨客,顺时抓捕、关押。他们对中国人如此,岂会放过你日本间谍?”
“这是危言耸听。”佐藤松本皱眉,显然对王至诚的担忧并不在意。
“老师,这可不是危言耸听。郭大作家两年前遭到通缉而被迫流亡日本?就是因为在武汉发表了一篇得罪总司令的文章。”王至诚的语气坚定,眼神中流露出一丝焦虑。
“现在暂时风平浪静,往往这个时候,就是暴风雨来临。国府对查处进步文化甚为重视。”王至诚的每一句话都如同一根刺,刺痛着佐藤松本的心。
突然,佐藤松本的面色一变,猛地从怀中拔出一把无声手枪,直指王至诚的脑门:“别整一些没有的,既然你想撕毁当初我们的合作契约,我就不客气……”
“咚咚,咚!”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断了他的威胁。佐藤松本迅速打开窗户,躲了过去,紧贴在墙壁上,显得极为紧张。
门外,两名士兵连手带脚地踹着房门,洪九大声喝道:“开门!”
“咔嚓!”门锁被几颗子弹打穿,房门应声而开。王至诚和洪九的目光在空中交汇,彼此都在问着:“原来是你?”
“真刀真枪的是来抓我吗?”王至诚眉头一皱,心中不安。
洪九尴尬地挠了挠头,“据我们掌握的情报,你现在酝酿筹建什么文化联盟,我就是来告诉老同学。”
“有这样拿着枪告诉的?”王至诚质问。
“上海国民通讯社、创造社、艺术剧社等被先后查封。”洪九的声音透着无奈与焦虑。
王至诚心中暗想:早在今年2月,反动当局就查封了创造社,要不是共字号提前布放和自己匿名提醒,恐怕创造社和社员必遭灭顶之灾。
洪九打断了王至诚的思绪,急切说道:“凭兄弟的能力,我觉得你不应该留在这里冒险。”
“那你说我应该在哪里高就?”王至诚反问,心中有些不安。
“到‘铁四师’找黑七啊!他一定会念兄弟之情。”洪九的声音带着一丝恳求。
王至诚想起多年来黑七的滔天罪恶,愤怒地说:“我和黑七早已断绝兄弟关系!”
“不去也罢,还是留在东北大学吧!”洪九无奈地说道,“东大刚刚完成运动会,希望你把运动会的圆满成功通过文章报道出去。”
“这个,无须回东大,在这儿便可撰稿。”王至诚急切地说。
洪九一听也觉得有道理,立刻命令跟班在门外守着,然后一五一十地叙述那场盛大的运动会。
张校长亲自来到东北大学现场,见证了中、日、德三国的激烈角逐。学生刘长春在比赛中表现出色,打破了全国百米赛的记录,成为全场瞩目的焦点。
王至诚心中满是激动,立刻祝福道:“希望长春不负众望,在第十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创造历史,成为中国体育界走上世界体坛的第一人!”
洪九走到王至诚的身边,看着他密密麻麻的笔记,语重心长地说道:“希望三天之内见报。”
王至诚突然下了逐客令:“至于我回不回东大,我还要请示校长。”
洪九“好心”地相劝:“不要再跟着他们做事!下一步见着,兄弟就无能为力了。”
“不送!”王至诚说着,仍坐在那儿一动不动。房间里的气氛瞬间变得凝重。王至诚望着洪九带着人走出房门。他知道,这场斗争才刚刚开始,而他将义无反顾地走下去,直面即将来临的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