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的江南细雨如丝,本该是康熙南巡队伍赏玩烟雨的好时节,然而金陵城外的明孝陵却笼罩着一层诡异的阴云。徐济安站在队伍末尾的马车上,望着前方突然勒马的康熙,手中的罗盘指针正在疯狂旋转。
\"国师,这皇陵的异动究竟是何缘故?\"康熙的声音裹着怒意传来,玄色龙袍在风中猎猎作响。徐济安抬眼望去,只见明孝陵上空乌云翻涌,原本雕刻精美的石兽眼中竟渗出暗红血泪,更诡异的是,守陵士兵今早发现,宝顶前的青铜香炉里插满了带血的乌鸦羽。
徐济安掐指一算,心中暗喜,面上却做出惊恐之色:\"陛下,此乃龙脉异动之兆!恐有奸人蓄意破坏,还请速速回京坐镇,以免祸事蔓延!\"他余光瞥见队伍中杨洪一皱起的眉头,知道这计谋已成功了一半。杨洪一本是钦天监新晋的年轻官员,因多次在朝堂上与徐济安意见相左,早已被这位老国师视为眼中钉。
当夜,南巡队伍在慌乱中启程返京。徐济安趁着夜色潜入皇陵地宫,手中握着从苗疆得来的尸蛊。这种蛊虫以尸气喂养,一旦种下,便能在龙脉中制造出尸横遍野的凶煞之气。\"杨洪一啊杨洪一,这次看你如何辩解。\"他阴笑着将蛊虫埋入地宫东南角的阵眼,那正是龙脉灵气汇聚之处。
与此同时,杨洪一正在自己的营帐中研究白天的异象。案头摊开的《青囊奥语》被烛光映得泛黄,他盯着书中关于龙脉的记载,总觉得哪里不对劲。\"石兽泣血、乌鸦投羽,这般异象虽凶,却不似自然发生......\"他喃喃自语,突然想起白天徐济安眼中一闪而过的得意。
\"杨大人,徐国师请您去主帐议事。\"门外传来侍卫的通报。杨洪一心中警铃大作,却也只能整了整官服,踏入夜色。主帐内,徐济安正捧着罗盘向康熙禀报:\"陛下,方才臣夜观星象,又查探了皇陵龙脉,发现有人在阵眼处动了手脚!\"
康熙脸色一沉:\"是谁如此大胆?\"
徐济安转身看向刚进帐的杨洪一,眼中闪过一丝阴毒:\"回陛下,臣在阵眼处发现了钦天监独有的勘测符纸,还有......\"他从袖中掏出一块刻有\"杨\"字的玉佩,正是杨洪一从不离身之物,\"此物!\"
帐内顿时一片哗然。杨洪一脸色骤变:\"陛下明察!这定是有人栽赃陷害!今日臣一直在营帐中研究龙脉典籍,并未离开半步!\"
\"哼!\"徐济安冷哼一声,\"方才臣派人搜查杨大人营帐,还发现了一本记载邪术的禁书!杨洪一,你还有何话说?\"
杨洪一望向康熙,却见皇帝的眼神已充满怀疑。他突然想起父亲临终前的告诫:\"在这朝堂之上,人心比天象更难测。\"此刻他终于明白,自己太过天真,竟以为凭借学识就能在这暗流涌动的官场立足。
就在局势对杨洪一极为不利之时,帐外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一名侍卫浑身是血地冲进来:\"陛下!不好了!皇陵方向升起冲天黑雾,还有无数白骨从地底爬出!\"
康熙猛地站起:\"速去查看!\"
徐济安心中大喜,知道尸蛊已经生效。他跟着康熙来到皇陵,却见眼前的景象比他预想的还要恐怖。黑雾中,无数惨白的手臂破土而出,每只手上都缠着红色丝线,正是尸蛊控制尸体的标志。守陵士兵们惊恐地大喊:\"僵尸!是僵尸!\"
杨洪一望着这诡异的场景,突然注意到那些白骨的排列方式竟暗合某种阵法。他心中一动,大声喊道:\"陛下,这不是普通的尸变!这些白骨组成的是'血煞困龙阵',若不及时破解,龙脉将彻底断绝!\"
康熙看向杨洪一,眼中犹豫不定:\"你有破解之法?\"
\"请陛下给臣一个时辰!\"杨洪一咬咬牙,\"臣需要七十二盏天灯,还有朱砂、桃木剑!\"
徐济安见状,立刻上前阻拦:\"陛下,杨洪一分明是想拖延时间!这等邪阵,岂是他能破解的?\"
就在两人争执不下时,黑雾中突然传来一声凄厉的惨叫。众人定睛一看,竟是白天负责看守皇陵的百户,此刻他的身体正被无数白骨撕扯,鲜血染红了脚下的土地。
康熙脸色铁青:\"够了!杨洪一,朕给你一个时辰。若不能破解,就提头来见!\"
杨洪一领命而去,心中却在飞速盘算。他知道这是自己最后的机会,必须找出真凶,还自己清白。回到营帐,他翻出从皇陵带回的一块白骨,借着烛光仔细查看。突然,他发现白骨指缝间夹着一丝墨绿色的粉末——正是苗疆尸蛊特有的毒粉。
\"徐济安!\"杨洪一握紧拳头,\"果然是你!\"他立刻带着证据去找康熙,却发现御帐外守卫森严,徐济安的亲信正警惕地盯着每一个靠近的人。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杨洪一心急如焚。就在他准备冒险闯帐时,一个小太监悄悄拉住他:\"杨大人,奴才有重要线索。方才徐国师的贴身侍从在河边洗手,奴才有意无意瞥见他手上沾着墨绿色的粉末......\"
杨洪一心中一震,立刻带着小太监来到河边。在一处隐蔽的草丛中,他们发现了一个沾满泥土的小陶罐,里面残留的正是尸蛊的养蛊材料。
\"走!\"杨洪一带着证据直奔御帐,\"是时候揭开真相了!\"
御帐内,康熙正焦急地等待着。徐济安在一旁煽风点火:\"陛下,杨洪一迟迟不回,定是畏罪潜逃了......\"
\"陛下!臣有冤情!\"杨洪一突然闯入,将证据呈了上来,\"这是在皇陵附近发现的养蛊材料,还有证人!徐济安国师才是破坏龙脉的真凶!他栽赃陷害,就是为了除掉异己!\"
徐济安脸色骤变:\"血口喷人!陛下,这分明是杨洪一的狡辩!\"
康熙看着两份证据,眉头越皱越紧。就在气氛剑拔弩张之时,帐外传来一声巨响。众人冲出帐外,只见杨洪一布置的七十二盏天灯已经亮起,桃木剑组成的剑阵在火光中闪烁。更令人惊讶的是,原本汹涌的黑雾正在迅速消散,那些白骨也渐渐沉入地底。
\"陛下,龙脉保住了!\"杨洪一长舒一口气,\"臣方才仔细查探,这'血煞困龙阵'需要在子时三刻以活人献祭才能发动。徐济安选择在南巡期间动手,就是想趁乱嫁祸于臣,然后掌控钦天监!\"
康熙脸色阴沉地看向徐济安:\"国师,你还有何话说?\"
徐济安扑通跪地,冷汗湿透了后背。他知道自己的阴谋已经败露,却仍不甘心:\"陛下,臣也是为了大清江山!杨洪一年轻气盛,若让他继续在钦天监任职,必将扰乱朝纲......\"
\"够了!\"康熙怒喝一声,\"来人,将徐济安打入天牢,听候发落!杨洪一,此次护龙脉有功,朕擢升你为钦天监正,望你日后尽心尽责。\"
\"谢陛下隆恩!\"杨洪一跪地叩首,心中却明白,这场斗争远未结束。在这波谲云诡的朝堂上,他必须更加小心谨慎,才能守护住心中的正义,以及那关乎天下气运的龙脉。
而在天牢之中,徐济安望着铁窗外的明月,眼中闪过一丝怨毒:\"杨洪一,咱们的账,日后再算......\"他的声音在空荡荡的牢房中回荡,仿佛预示着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