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的琉璃瓦在暴雨中泛着冷光,豆大的雨点砸在瓦片上,发出密集的脆响。太医院偏殿内,药炉中升腾起袅袅白烟,石膏的清苦与附子的辛辣气味交织,和着空气中未散的血腥味,令人作呕。杨洪一倚在斑驳的木椅上,脸色苍白如纸,他伸手撕开染血的衣襟,露出胸前结痂的镇魂符——三日前在紫禁城那场惊心动魄的尸群之战中,一枚尸蛊虫卵穿透皮肤,此刻正沿着锁骨缓缓爬向心脏,带来阵阵钻心的刺痛。
\"大人,沧州送来的新尸检报告...\"药童跌跌撞撞地冲进殿门,怀中的卷宗被雨水浸湿,边缘还染着暗红的血迹。他一个踉跄,油纸包着的断指滚落在地,指节处凝结的黑痂里渗出诡异的荧光粉,在昏暗的烛光下泛着幽光。
杨洪一强撑着起身,用银针挑起粉末,凑近烛火仔细端详。银针瞬间泛起一层黑雾,他瞳孔骤缩:\"春瘟病毒裹着断脉散的雪松香,这是把活死人的毒和瘟疫结合了!\"想到此处,他不禁倒吸一口凉气。春瘟本就传染性极强,而断脉散又是徐家祖传的阴毒之药,二者结合,简直是要将整个京城化作人间炼狱。
更鼓敲过三更,雨势愈发猛烈。杨洪一在堆积如山的医书中翻找线索,忽然,一本破旧的《伤寒论》残卷从书架上滑落。他弯腰拾起,书页竟自动翻开在\"四逆汤\"条目:\"附子、干姜、炙甘草,此乃专治四肢厥冷的圣方。\"杨洪一眼睛一亮,可当指尖划过下一页的批注时,眉头又紧紧皱起:\"此汤性热,若遇温病发热,犹如抱薪救火。\"
窗外突然炸响惊雷,闪电照亮了药柜上排列整齐的药罐。石膏、黄连、绿豆...杨洪一的目光在药罐间游移,脑海中不断思索着各种药材的特性。他猛地想起昨日解剖的女尸,其心脉处既有春瘟病毒侵蚀留下的红斑,又有断脉散造成的黑色结节。
\"有了!\"杨洪一猛地拍案而起,墨汁飞溅,溅上了刚绘制的经脉图。他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温清并用!以石膏一斤清瘟热,附子三钱回阳气,再用绿豆浆解雪松香之毒!寒热相济,或许能破解这诡异的病症!\"他抓起算盘,飞快地拨动算珠,计算着药材的配比,每一个动作都透着决绝与急切。
然而,话音未落,殿门\"哐当\"一声被狂风撞开。康熙的贴身侍卫浑身浴血地闯进来,盔甲上还滴落着浑浊的尸水,腰间的令牌在烛光下泛着冷光。\"杨大人,皇上...皇上开始咳血了!\"侍卫的声音带着难以掩饰的惊恐。
杨洪一心中一紧,快步上前。瞥见对方靴底沾着的荧光粉,与断脉散的毒粉如出一辙,他顿时恍然大悟——原来宫墙下的排水渠,早已被药王会的人洒满毒药。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阴谋,他们要从水源入手,将整个皇宫乃至京城都拖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五更时分,御药房内一片忙碌。药碾子的声响混着压抑的咳嗽声,此起彼伏。杨洪一亲自守在药炉旁,眼神专注地盯着锅中翻滚的药汁。终于,他将熬好的汤药分成三碗:纯白的石膏汤、漆黑的附子汁、碧绿的绿豆浆。当他把三色药汁倒入同一药罐时,诡异的一幕发生了——药汁竟诡异地分层不混,宛如太极阴阳图中嵌着一点碧色,透着神秘莫测的气息。
\"这是...三花聚顶汤?\"一旁的老太监捧着药罐,手剧烈地颤抖着。罐底沉淀的药渣里,隐约可见尸蛊幼虫的残骸,这让人心惊肉跳的景象,暗示着这碗药的不简单。
杨洪一突然想起徐济安玉瓶底的暗文,心中警铃大作。他抓起药杵,狠狠砸碎药罐。碎裂的陶片上,赫然烧着与南海商船同款的水波纹。\"快!把药渣送去刑场!\"他一边大喊,一边扯下墙上的《京畿水路图》,用朱砂圈出南海漕运的必经港口,\"徐济安的胞弟就在'回春号'上,他们想用断脉散污染大运河!\"
可话音未落,御膳房方向突然传来凄厉的惨叫。十七名太监同时暴毙,他们的指甲缝里都嵌着雪松香。这残酷的现实,如同重锤一般,敲打着杨洪一的心。他知道,时间已经不多了。
巳时三刻,刑场中央的炼丹炉突然发出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冲天而起的绿烟中,弥漫着令人作呕的腥臭味。杨洪一望着浓烟,突然想起昨夜在药渣中发现的密信:\"当三花聚顶汤遇见尸蛊王,便是断脉症解药现世之时。\"他心中一动,猛地撕开康熙的衣襟,用银针刺破皇帝心口的紫斑——那里果然埋着一枚蛊王卵,此刻正随着药香疯狂蠕动,仿佛在叫嚣着要破体而出。
\"皇上恕罪!\"杨洪一咬牙将滚烫的石膏汤灌进皇帝口中,同时把附子汁涂在蛊卵上。冰火交加的剧痛让康熙猛然暴起,龙袍被汗水浸透。然而,奇迹发生了——蛊卵在石膏的寒凉中收缩,又在附子的热力下膨胀,最终\"啵\"地一声爆裂,黑血四溅,溅满龙袍。
千里之外的南海,\"回春号\"商船的甲板上,徐济安的胞弟正将最后一箱断脉散推入海中。当药箱破裂的瞬间,海水突然沸腾,无数尸蛊幼虫浮上水面,它们的背甲上都刻着与三花聚顶汤相同的图案。船头的神秘人突然狂笑起来,他撕开衣襟,露出与杨洪一相同的镇魂符:\"原来你也中了尸蛊,杨大人!\"这突如其来的话语,如同一记惊雷,在杨洪一心中掀起惊涛骇浪。
夕阳西下,余晖洒在太医院。杨洪一在阴暗的地窖中发现了一个惊天秘密——三百口棺材整齐排列,里面躺着的,都是与他同样中了尸蛊的太医。最深处的金棺上,刻着徐济安的笔迹:\"温清并用法,不过是为尸蛊王寻找宿主的幌子。\"棺中躺着的,竟是三十年前被认为早已病逝的太医院院首,他心口的蛊王卵,正与杨洪一体内的虫卵遥相呼应,仿佛在诉说着一个跨越数十年的阴谋。
紫禁城的角楼响起夜巡的梆子声,夜色渐浓。杨洪一端着新熬的三花聚顶汤,朝着乾清宫走去。药罐里的三色药汁终于融为一体,呈现出诡异的暗紫色。他想起南海传来的密报,徐济安胞弟的尸身被冲上岸时,口中衔着半片龟甲,上面刻着:\"药王会的真正主人,是三百年前的蛊神。\"而在他自己的袖中,那枚从康熙体内取出的蛊卵,正在悄然孵化,一场更大的危机,似乎正在黑暗中缓缓逼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