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太极殿。
朝会刚开始,御史周勉就出列弹劾长公主干预吏部考核,安插亲信。这正是五皇子一党的试探。姜雁冷眼旁观,注意到五皇子姜琮虽然表面不动声色,眼中却闪烁着志在必得的光芒。
\"皇妹,可有此事?\"皇帝转向姜雁,语气听不出喜怒。
姜雁从容出列:\"回父皇,儿臣确实举荐了几位官员,但皆是按才录用,绝无私心。\"她取出一份奏折,\"这是儿臣整理的举荐名单及各人政绩,请父皇过目。\"
皇帝浏览奏折,面色渐缓:\"朕看这些人选确实得当。周爱卿,你有何话说?\"
周勉额头冒汗:\"这......微臣只是风闻......\"
\"风闻奏事,非御史之道。\"姜雁冷冷道,\"倒是本宫近日听闻户部盐税账目有异,周御史既为言官,为何不查?\"
朝堂上一片哗然。户部尚书杜文晋立刻出列辩解,声称盐税账目清清楚楚,绝无问题。
\"是吗?\"姜雁轻笑,\"那为何三月份扬州盐税入库数目,与地方上报差了整整三万两?\"
杜文晋脸色大变——这正是太子一党暗中截留的数额。
皇帝敏锐地察觉到异常:\"雁儿,此事当真?\"
\"儿臣不敢妄言。\"姜雁呈上另一份奏折,\"这是扬州刺史密奏,与户部存档对照,请父皇明鉴。\"
太子姜玧站在一旁,脸色阴晴不定。他没想到姜雁会突然发难,更没想到她竟掌握了如此确凿的证据。
朝会最终以皇帝下令彻查盐税告终。杜文晋被暂时停职,周勉因\"风闻奏事\"被罚俸半年。姜雁大获全胜,却无喜色——她知道这只是开始。
退朝后,五皇子姜琮在长廊拦住了姜雁:\"皇姐今日好手段。\"
姜雁淡然一笑:\"五弟过奖。本宫只是尽臣子本分。\"
\"是吗?\"姜琮眯起眼,\"皇姐近来收的那位谋士,似乎很有些本事。不知能否引荐?\"
姜雁心头一紧,面上却不显:\"不过是个懂些诗书的病弱女子,哪有什么本事。\"
\"病弱女子能在一夜之间找出户部账目破绽?\"姜琮意味深长,\"皇姐可要小心,别被有心人利用了。\"
\"多谢五弟关心。\"姜雁冷冷道,\"本宫自有分寸。\"
回到公主府,姜雁直奔听雪轩。申珺正靠在窗边软榻上读书,脸色仍苍白如纸,但精神好了许多。见姜雁进来,她放下书卷欲起身行礼。
\"别动。\"姜雁快步上前,\"感觉如何?\"
\"好多了。\"申珺轻声道,\"朝会还顺利吗?\"
姜雁在她对面坐下,将朝堂上的交锋一一道来。说到五皇子最后的威胁时,申珺眉头微蹙:\"他盯上我了。\"
\"不必担心。\"姜雁语气坚定,\"在公主府,没人能动你。\"
申珺摇头:\"殿下,五皇子比太子更危险。太子贪权但愚蠢,五皇子却心思缜密,善于隐忍。\"
\"我知道。\"姜雁沉吟,\"但眼下我们最大的威胁仍是太子。你父亲查到的那些证据......\"
申珺猛地抬头:\"殿下怎么知道?\"
\"你高烧时说漏了嘴。\"姜雁直视她,\"关于密信,太子通敌的事。\"
申珺手指攥紧了被角,指节泛白。良久,她长叹一声:\"先父确实查到太子与北境戎狄暗中往来,以军饷换取对方退兵,制造自己'退敌有功'的假象。御史府大火前,他已将证据藏好,只有我知道在哪里。\"
\"在哪里?\"姜雁急切地问。
申珺却摇头:\"现在还不是取出的时候。证据一旦现世,太子必会狗急跳墙。\"她顿了顿,\"殿下,我有一事相求。\"
\"但说无妨。\"
\"请殿下加强对北境的监视。\"申珺声音低沉,\"我怀疑太子不仅贪腐,还可能......谋反。\"
姜雁倒吸一口冷气。若真如此,事情远比她想象的严重。
\"我会安排。\"她郑重承诺,\"你安心养病,这些事交给我。\"
申珺却突然咳嗽起来,姜雁连忙递上茶水。待咳喘稍平,申珺直视姜雁:\"殿下,恕我直言,您对太子过于宽容了。政治斗争不是请客吃饭,您一味忍让,只会让他得寸进尺。\"
姜雁一怔,没想到申珺会如此直白:\"朝局复杂,不是非黑即白。太子毕竟是储君,若无确凿证据就贸然出手,只会适得其反。\"
\"证据就在那里!\"申珺难得激动,\"殿下难道要等到刀架在脖子上才反击吗?\"
话一出口,申珺就意识到失态了。她垂眸道歉:\"恕我僭越。\"
姜雁没有立即回应。她走到窗前,望着院中初绽的海棠,半晌才道:\"我明白你的心情。但为君之道,讲究制衡。太子有错,自有父皇处置。我若越俎代庖,反而会引发朝局动荡。\"
申珺沉默。这是她们第一次政见相左。她理解姜雁的顾虑,却无法苟同——血海深仇,岂能等待?
气氛一时凝滞。最终姜雁起身:\"你好好休息,我晚些再来看你。\"
走到门口,她忽然回头:\"对了,我已吩咐厨房准备你爱吃的清蒸鲈鱼和百合粥。多少用些,养好身子才能继续......\"她顿了顿,\"继续我们的计划。\"
申珺心头微暖。姜雁记得她的喜好,这是在释放和解的信号。
\"多谢殿下。\"她轻声道。
姜雁离开后,申珺从枕下取出一把小巧的铜钥匙——这是父亲留给她的最后一件物品。她摩挲着钥匙上的纹路,眼神渐冷。
\"殿下,对不起了。\"她喃喃自语,\"有些路,我必须独自走完。\"
窗外,春雨又悄然而至。
皇家诗会的请帖送到公主府时,申珺正在听雪轩的小药圃里修剪一株白芍药。春雨过后,阳光正好,她苍白的脸上难得有了些血色。
\"申姑娘,殿下请您过去。\"青霜站在回廊下轻唤。
申珺放下银剪,拍了拍裙摆上并不存在的尘土:\"可是为了诗会的事?\"
青霜点头:\"殿下说,请您带着那首《春望》的修改稿一同过去。\"
暖阁内,姜雁正在试穿新做的礼服——一件绛红色绣金凤的广袖长裙,衬得她肤若凝脂,贵气逼人。见申珺进来,她转身展示:\"如何?\"
\"殿下穿红色极美。\"申珺由衷赞叹,\"如旭日初升,明艳不可方物。\"
姜雁轻笑:\"你这张嘴啊,比那些翰林学士还会夸人。\"她指了指案几上的请帖,\"三日后皇家诗会,父皇点名要我带你同去。\"
申珺手指微颤:\"陛下知道我?\"
\"你那日春猎的表现,父皇印象深刻。\"姜雁拿起一个蜜饯放入口中,\"再加上我时不时在他面前提起你这位'才女门客',自然引起了他的好奇。\"
申珺垂眸。入宫意味着可能遇见太子,风险与机遇并存。
\"担心遇到太子?\"姜雁仿佛看穿她的心思,\"放心,皇家诗会在御花园举行,人多眼杂,他不敢轻举妄动。况且,\"她意味深长地看了申珺一眼,\"这是个好机会。\"
申珺会意。接近皇帝,获取信任,正是他们计划的一部分。
\"我需要准备什么?\"
\"一首能惊艳全场的诗。\"姜雁眼中闪烁着狡黠的光,\"父皇最爱诗词,尤其欣赏即兴之作。你若能在诗会上大放异彩,对我们的计划大有裨益。\"
申珺沉思片刻:\"《春望》虽工,却少了几分气势。我另作一首吧。\"
\"随你。\"姜雁拿起另一张烫金帖子,\"对了,五皇子送来请帖,邀我明日赴宴。你怎么看?\"
\"鸿门宴。\"申珺不假思索,\"殿下近日查户部账目得罪了他,此时相邀,必有所图。\"
姜雁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但若直接拒绝,反而显得心虚。\"
\"不如称病。\"申珺建议,\"就说春猎后旧伤复发,需要静养。派个得力之人送去一份厚礼,礼数周全,他挑不出错。\"
姜雁若有所思:\"也好。正好趁这几日带你熟悉宫中礼仪,免得诗会上出纰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