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清宁先将曹昔的事详尽地记在《鞫狱龟鉴》上,随后另取了一张白纸,提笔落墨。
纤细的手指握着笔杆在纸上写写画画,时不时停下皱眉瞧上一会儿。
竽瑟注意到她再次变得单调的手腕,好奇问道:“郡君,那碧甸子念珠您还给于娘子了?”
温清宁点了点头:“何必夺人珍贵之物。”
方才送客时,竽瑟瞧见温清宁碰了碰于岁守,这会儿腕上又少了念珠想来是那时还回去的。
“郡君好像对于娘子格外宽容?”
竽瑟的话听得温清宁弯了弯唇角:“于我而言,又不是什么大事,何必让一个母亲担忧。”
竽瑟眨了眨眼,有些没有听懂,见她再次提笔,却也安静下来不再发问。
温清宁在空白的纸上写下一个个人名,曹昔、严仕林、陶家主、娄之阳……郑小小。
看到这个名字时,她愣了一愣,抿唇蹙眉,有些纳闷自己为什么会把郑小小的名字写在上面。
按照曹昔的说法,被家人卖掉的郑小小与他们算是同一类人。
她的目光在几个人名间游移,不由得生出些许猜测,而这猜测中又牵出许多疑问。
握着笔杆的手指收紧又放松,如此反复几次后,温清宁将郑小小的名字圈画起来,跟着又在旁边写下一连串的问题。
那厢坐在马车中的于岁守摸着藏在衣袖下的念珠,想起温清宁的耳语:这串念珠待事情了解后再拿出来,莫让令堂担忧。
于岁守扭头望向一直望着自己的母亲,低低地唤了声“阿娘”,声音刚一出口,眼泪便汹涌而出。
曹氏见她终于哭了出来,一直惴惴不安的心彻底落了下来。
她揽着像幼时一样趴在自己怀里哭泣的于岁守,一边轻轻的拍抚,一边思索道:
金刚哭得这般大声,那贼子应该能听到。他如果还有一点良心,;就将罪责全部兜揽过去,不要再连累了自家夫君。
断断续续的哭声自马车中飘出,落入在意之人的耳中。
一个货郎看到迎面行来的马车,忙不迭挑着担子躲到一旁,听到女子哭声忍不住好奇张望,冷不丁对上一双双警告的眼神,看到眼睛的主人不是囚犯就是差役时,急忙缩脖子低头,直到一行人离去才敢抬头。
货郎回头望了眼戴着铁链枷锁的男子,眼神微闪……
笃,笃,笃。
均匀有力的敲门声听得平安一愣:“谁又来了?”
“会不会是族长他们?”竽瑟擦了擦手上的水,就要去开门。
“我去,我去!”平安先小跑着把柴火送进灶房,拦下人去开门。
发财则走到竽瑟身前,暗自戒备。
平安撑着院门,疑惑又警惕地望着站在大门口大汉。
那大汉生的魁梧,大半张脸的络腮胡遮住了他半张脸,头顶的风帽又盖住了剩下的一半。。
他穿着一件半旧的麻色袄子,袄子外又罩了一件拼接的皮半袖,整个人显得臃肿又匪气。
平安看了看大汉,又瞥了眼他身边放着的担子,心底生出一股熟悉感。
然而没等他想明白,便听对面的大汉说道:“我这儿有上好的布帛,都是从长安贩来的时兴花样,你家主人可要看看?”
“贩布?”平安愣了一瞬,下一刻鼓圆了眼睛,张着大嘴,“啊……啊……”
沈钧行拨了拨帽檐,露出眉眼,又问了一遍:“你家主人要不要买些布?”
“要!”
平安咧着一张大嘴,把院门开展,正要上手帮忙挑担子时,被沈钧行拦下。
“我自己来,没有让主家帮忙的道理。”说罢,矮身一托,担子落回了肩膀。
平安侧身避让,待人一进院子,立即关门。
“发财,竽瑟姐,侯爷来了。”
发财在看到人的时候,便已经认出来人身份,当即下拜:“发财见过侯爷。”
竽瑟惊愕,随即慌乱的理了理衣服屈膝见礼:“婢子竽瑟见过侯爷,侯爷万福。”
沈钧行“嗯”了一声,环视整个小院,看到堆满墙的柴火时,下颌微点。
“侯爷,这柴火是发财去弄的,保证把屋子烧得暖暖和和,不叫郡君受凉。”平安说道。
沈钧行点了点头,眼角余光扫见出现在正屋门口的身影,丢下一句:“箱子里是年礼,你们整理出来。”便快步朝人走去。
平安朝发财挤了挤眼,一面挑起担子,一面招呼余下二人往书房去。
竽瑟笑着摆摆手:“我去做饭,你和发财去弄,记得登记造册。”
沈钧行腿长步子大,几乎是一眨眼的功夫就到了温清宁的跟前。
他在半步开外的地方站定,仔仔细细地打量着眼前之人,身形比离开长安时又纤细了许多,身上带着淡淡的药味,是又病了?
沈钧行低低地叹了口气:“病了?”
“前头熬夜,染了风寒。”温清宁轻声回答。
问答结束,二人看着对方陷入沉默。
一个想起离开长安时的谈话,一个则觉得自己贸然上门会不会有些唐突。
温清宁望着面前的男子,目光不由自主地聚集在他右眉处的旧疤上,渐渐有些出神。
沈钧行头一次被一个女子这般盯看,待瞧见温清宁眼底熊一般的自己,不觉有些形秽,暗道也许该换一身衣裳登门。
念头才起,又觉荒唐,他何曾是个在意外貌衣着之人?
这般想着,又担心温清宁会脖子酸,便忍着不自在,不动声色地微微俯身,好让她看得更方便些。
视线中的身量变矮,温清宁忍不住笑了起来,弯起的唇角拉着笑意一点点荡进眼底,又落入心中。
“要不要先去平安他们那屋洗漱换身舒适的衣裳,待用过饭我们再说话?”
出乎意料的话听得沈钧行一愣,紧接着便是心中一软,整个人莫名有一种踏实的感觉。
自母亲离世后,他已经太久没有听过过这种话。
这一刻的沈钧行觉得自己就像一个四处漂泊的散客,终于有了自己的归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