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浪书院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序章:黄土下的文明惊雷

2001年2月8日清晨,成都西郊金沙村笼罩在薄雾之中,挖掘机的轰鸣声打破了这片土地的宁静。司机老李操控着机械臂,将铲斗第三次深入土层。突然,一声尖锐的金属碰撞声响起,机械臂剧烈震颤,老李心头一紧,连忙跳下驾驶室查看。拨开表层泥土,白花花的骨头和泛着铜绿的器物碎片赫然显现,他下意识地大喊:\"挖到宝贝啦!\"这声呼喊瞬间穿透工地,正在忙碌的工人们纷纷丢下工具围拢过来,现场顿时一片沸腾。

消息以惊人的速度传开,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专家们第一时间奔赴现场。眼前的景象让经验丰富的考古人员也不禁屏住了呼吸:玉璧、玉璋、青铜器杂乱却有序地散落各处,断裂的象牙残片在泥土中闪着冷光。凭借多年的考古经验,他们敏锐地意识到,这次发现极有可能揭开古蜀文明的又一重大篇章。在随后紧张而细致的清理工作中,令人震惊的发现不断涌现——从机械施工挖出的散土中,竟翻捡、拼接出1400多件能辨认的器物,种类涵盖金器、铜器、玉器、石器、陶器、象牙、骨器等,其数量之多、工艺之精,远超预期。

更奇特的景象还在后面。大片有序摆放的石器堆积区,仿佛是古人专门的加工场所,每一块石器的摆放位置都似乎蕴含着某种规律;数量惊人的野猪獠牙、鹿角堆积区,让人不禁猜测这些物品在当时的用途;还有布满神秘符号的卜甲堆积区,仿佛在无声诉说着古人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其实,早在1995 - 2000年间,在金沙村附近的黄忠小区等地,就已发现商周时期的大型房址、窑址等遗迹。此次金沙村的重大发现,让考古人员确定这两处实为同一大型遗址的不同部分,最终将其命名为\"金沙遗址\"。这个名字,不仅代表着一处重要的考古发现,更成为了探寻成都文明根源的一把关键钥匙。

当太阳神鸟金箔从泥块中展露真容时,整个考古现场陷入了一片寂静。这张金箔外径12.5厘米,厚度却仅有0.02厘米,含金量高达94.2%。四只神鸟首尾相衔,围绕着十二道光芒呈逆时针方向展翅飞翔,线条流畅自然,仿佛蕴含着无尽的生命力。有学者推测,这十二道光芒或许对应着十二个月,象征时间的循环往复;四只神鸟则代表四季更迭,寓意生命的生生不息。这一精妙设计,将古蜀人的天文智慧和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完美地融合在了这方寸之间。

如今,太阳神鸟早已超越单纯的文物范畴,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2005年,它被国家文物局确定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四只神鸟与十二道光芒构成的图腾,不仅印刻在文化遗产保护的官方标识上,更成为中华文明传承的象征。与憨态可掬的大熊猫、庄严雄伟的乐山大佛一同,太阳神鸟成为川西地区尤其是成都最具辨识度的文化名片。大熊猫代表着成都与自然共生的生态底色,乐山大佛彰显着千年沉淀的宗教包容,而太阳神鸟则以其神秘的图腾符号,诠释着这座城市古老而灵动的文明基因。从城市LoGo到地铁标识,从机场壁画到文创产品,太阳神鸟的身影无处不在,它振翅的姿态仿佛在诉说:成都不仅有悠闲惬意的市井烟火,更有三千年文明积淀的厚重底蕴。

在亚马逊雨林的树冠层,蚂蚁正用树叶培育真菌;在非洲草原,象群为寻找水源长途迁徙。当我们将金沙遗址置于全球文明坐标系中会发现:无论是金沙河畔先民以陶制水管构建的\"古代自来水系统\",还是现代生态系统中物种间的微妙平衡,都在诉说着同一个命题——文明如何在发展与存续之间找到支点?就像三星堆与金沙通过金沙河水路协同铸造青铜神树,人类文明的进步从来都离不开对自然规律的理解与顺应。而对于成都而言,金沙遗址正是这座城市文明根系的起点,深深扎根于历史的土壤之中。

一、古蜀村落:诗意栖居的生存智慧

(一)生态图谱:被时光定格的自然共生

三千年前的金沙村落,宛如一颗镶嵌在龙泉山脉与金沙河之间的明珠,这里是成都平原文明的摇篮。彼时的成都平原,气候温润,植被茂盛,金沙河蜿蜒流淌,河水清澈见底,河畔垂柳依依,柳絮随风轻舞。鹿苑台曾是鹿群的乐园,如今的鹿角坑遗址中,密集排列的水鹿、麂子鹿角化石,无声诉说着往昔的生机。那些灵动的生灵,曾在银杏与楠木交织的林间穿梭跳跃,阳光透过枝叶洒下的金色光斑,勾勒出它们灵动的轮廓。这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景象,奠定了成都人热爱自然、享受生活的性格基础。

在这片土地上,古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随处可见。河边出土的骨鱼镖,刃部的倒刺设计精准而精巧,能够在捕鱼时牢牢勾住猎物;石网坠的重量配比经过精心计算,展现出古人对水流动力学的深刻理解。村落中发现的陶制水管残片更是令人惊叹,这些水管内壁光滑,接口处设计精巧,经检测其材质能有效抵御水流侵蚀。这些被称为\"古代自来水管道\"的设施,与水井、沟渠共同构成了原始的水利系统。其\"因势利导\"的水利智慧,直接影响了后世都江堰\"鱼嘴分水、飞沙堰排沙\"的工程设计理念,成为成都\"天府之国\"美誉的最初注脚。

河边的水磨坊遗址同样展现出古蜀人的创造力。利用水流推动石磨加工稻谷的装置,其原理与现代的水力发电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通过巧妙地利用自然资源,古蜀人实现了生产效率的提升,这种与自然协作而非征服的智慧,如同基因一般,融入了成都文明的血脉之中。

当现代考古学家用3d建模技术还原古蜀村落的生态系统时,眼前呈现出一幅完整而生动的画面:清澈的河流中,鱼儿在石网坠围成的区域穿梭;水磨坊的轮轴在水流冲击下缓缓转动,发出有节奏的声响;鹿群在树林边缘悠闲觅食,偶尔抬头警惕地观察四周。这幅画面与亚马逊雨林中生物间的微妙平衡遥相呼应,都展现出生命对环境的温柔回应,也让我们看到了成都文明中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古老智慧。

(二)烟火肌理:考古地层中的生活史诗

根据碳化稻谷与三角形石犁的出土位置,考古学家还原出古蜀人\"稻作农业为主,渔猎采集为辅\"的生产模式。每天清晨,第一缕阳光爬上竹篱茅舍,田间地头便热闹起来。男人们手持骨耜、石斧,在湿润的田地里翻土播种;妇女和孩童则负责拔除杂草,用竹编的畚箕收集野菜。到了秋收时节,金黄的稻浪中,人们挥舞着石镰收割稻穗,打谷声、欢笑声在村落上空回荡。这种农耕生活的场景,塑造了成都人勤劳、朴实的品质,也成为了成都平原农业文明的源头。

村落边缘的窖穴群,内壁涂抹着防潮的青膏泥,最大的窖穴可储存上万斤粮食。这些地下粮仓,是古蜀人未雨绸缪的见证。在粮食丰收的年份,他们将多余的谷物储存在这里,以备不时之需。这种居安思危的意识,也在后世成都人的生活中得以体现,成为这座城市韧性的一部分。

在手工业作坊区,玉器作坊里的解玉砂颗粒均匀,线切割痕迹显示工匠们已掌握\"以柔克刚\"的玉石加工技术。他们利用解玉砂的硬度,配合麻绳等工具,将坚硬的玉石切割成各种形状。青铜工坊的陶范残片上,夔龙纹的雕刻精度达到毫米级,每一道纹路都清晰细腻,展现出高超的工艺水平。

最令人动容的是骨器作坊里的一个细节:一枚尚未完工的骨针被遗弃在灰烬中,针尖仍保持着打磨后的锐利。通过对现场遗迹的分析,考古学家推测,可能是某位工匠正在制作骨针时,突然被祭祀仪式打断,匆忙间将未完成的骨针遗落。这一细节,让我们得以窥见古蜀人的日常生活,也让我们感受到成都文明中蕴含的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

通过对出土陶器的研究,考古学家发现了更多生活细节。一些陶罐底部留有烟熏痕迹,表明它们曾被用于烹饪;陶制漏斗的内壁残留着稻谷粉末,推测是用于精确播撒稻种。这些看似普通的物品,拼凑出了古蜀人真实而鲜活的生活图景。而这些生活传统,也在岁月的流转中,逐渐演变成了成都独特的市井文化,从饮食到民俗,处处都能看到古蜀生活的影子。

二、精神世界:万物有灵的信仰体系

(一)宇宙观的物质载体

金沙人坚信\"万物有灵\",这种信仰深深融入了他们的生活与艺术创作中,成为成都文明精神内核的重要组成部分。青铜神树高达3.96米,其十二道树枝与太阳神鸟的十二道光芒相互呼应,仿佛在构建一个天地相连的神秘世界。神树分为三层,每层有三枝,枝上有果实、立鸟,还有一条龙从树顶蜿蜒而下。经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其铜锡比例精确控制在8:1,这种高超的冶金技术,与同时期西亚金器的捶揲工艺存在微妙相似,暗示着远古时期跨地域的技术交流。这种开放包容的特质,也在后世成都的发展中得以延续,使其成为一座多元文化交融的城市。

玉琮外方内圆的造型,既象征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又暗合玛雅历法中\"世界由五块平板构成\"的宇宙模型。这些玉琮表面雕刻着精美的神人兽面纹,线条流畅,充满神秘色彩。当考古学家将金沙金面具与古埃及图坦卡蒙黄金面具并置时,发现两者在眼部造型的夸张处理上,都暗含着\"神性超越凡人\"的造像逻辑。金沙的金面具造型独特,双眼呈镂空状,嘴角上翘,仿佛带着神秘的微笑,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祭祀区出土的卜甲上,裂纹的走向被精心记录,这些刻痕与殷墟甲骨文的占卜逻辑一脉相承,却又有着独特的蜀地风格。古蜀人通过烧灼卜甲,根据裂纹的形状和走向来预测吉凶,决定重大事务。这些刻痕不仅是占卜的记录,更是古蜀人探索未知世界的见证,体现了他们对自然和神灵的敬畏之心。

(二)仪式现场的时空重构

根据祭祀区的地层关系和出土文物,考古学家还原出一场三千年前的盛大祭祀仪式:祭司头戴羽冠,手持磨杖——一种由青灰色花岗岩制成的仪式用杖,站在高台上。磨杖表面的螺旋纹在阳光下投射出旋转的阴影,仿佛能打通人与神的通道。民众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带来象牙、玉器等祭品,其中一根长达1.8米的亚洲象象牙,经同位素分析来自云南边境,证明古蜀王国已建立起跨地域的贸易网络。

当祭司用磨杖敲击青铜神树时,产生的共鸣回荡在整个村落。在火光的映照下,人们身着盛装,神情肃穆,口中念念有词,向神灵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祭祀现场摆放着各种精美的礼器,玉璋、玉璧整齐排列,金面具在火光中闪烁着神秘的光芒。

这种仪式的神圣性在墓葬中也得到了延续。编号m128的贵族墓葬底部铺有朱砂,随葬的3件青铜尊、5件玉璧和2件金面具,总价值相当于普通家庭百年收入。墓葬中的器物摆放有序,体现出严格的等级制度。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m127的穷人墓,狭小的墓坑中仅覆盖着残破草席,随葬品寥寥无几。但无论是贵族还是平民,他们的墓葬中都或多或少带有与祭祀相关的物品,体现出对神灵的共同敬畏。这种对自然与神灵的敬畏之心,在成都的历史发展中,逐渐演变成了尊重传统、崇尚自然的文化氛围。

三、工艺体系:技术与美学的双重突破

(一)金属工艺的跨时空对话

金沙青铜器与三星堆一脉相承,却有着更细腻的艺术表达。青铜小立人像虽仅为三星堆大立人像的三分之一,但其衣袍上的云雷纹雕刻精度更高,袖口处的回纹图案每毫米达三道线条。这种工艺精进得益于金沙作为\"工坊与商埠\"的定位——三星堆开采的铜矿通过金沙河运至工坊,工匠们在实践中不断优化泥范法技术。

泥范法是一种古老的青铜铸造技术,工匠们先制作出器物的模型,然后用泥土包裹模型,待泥土干燥后将其分割成几块,形成外范;再在模型上刮去一层,形成内范。将内外范合在一起,倒入铜液,冷却后即可得到青铜器。金沙工匠在这一过程中,对细节的把控达到了极致,使得青铜器的纹饰清晰,造型精美。

当现代冶金学家复制青铜神树时,发现其分铸套接的工艺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青铜铸造技术有着惊人的相似,都是通过多模块精密组合实现大型器物的成型。青铜神树的制作需要将多个部件分别铸造,然后通过榫卯结构连接在一起,这对工艺的精度要求极高。

金器制作更彰显古蜀工匠的非凡技艺。太阳神鸟金箔采用\"热锻—捶揲—剪切—打磨\"的复合工艺,0.02厘米的厚度需要将金块加热至赤红后反复敲打2000次以上。在这个过程中,工匠需要凭借丰富的经验和精湛的技艺,控制好力度和温度,才能使金箔达到理想的厚度和形状。在金沙出土的金冠带上,联珠纹的排列方式与波斯波利斯宫殿的金饰如出一辙,暗示着通过欧亚草原传来的技术交流。这种对外来技术的吸收与融合,使得成都文明始终保持着活力与创新精神。

(二)玉石加工的灵性注入

玉器在金沙文明中不仅是工艺制品,更是灵性载体。制作玉琮时,工匠们会根据玉石的天然纹理设计造型,一件出土的玉琮上,黑色沁斑恰好形成一只飞鸟图案,这种\"天人共作\"的理念与中国文人画的\"留白\"美学异曲同工。他们尊重玉石的自然特性,巧妙地利用纹理和色泽,将其转化为艺术作品。

线切割技术的运用在金沙玉器制作中达到了极高水平,在一件玉璋的断面上,能看到细密的弧形切割痕迹,每道痕迹的间距仅0.1毫米,这种精度需要工匠持续拉动解玉砂绳锯数小时才能完成。切割过程中,工匠要不断添加解玉砂,控制好切割的速度和方向,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玉石断裂。

更令人称奇的是玉器的功能多样性。除了作为礼器的玉琮、玉璧,还有作为护身符的小玉人、玉蝉。一件雕刻着蝉纹的玉佩,其腹部的穿孔设计恰好符合人体工程学,佩戴时会随着人的动作轻轻摆动,仿佛一只活蝉停留在衣襟上。这些玉器不仅具有实用功能,更承载着古蜀人的信仰和情感。

当考古学家用显微镜观察这些玉器时,发现许多器物的表面都留有工匠指纹,这些跨越三千年的生命印记,让冰冷的玉石有了人文的温度。而这些玉石加工的技艺和理念,也影响了后世成都的工艺美术发展,使其在玉器、漆器等领域独具特色。

四、文明反思:从金沙到未来的生存启示

(一)生态智慧的现代转译

金沙文明的兴衰为当代世界提供了深刻镜鉴。从地层堆积分析,其衰落可能与气候变化、水患侵袭相关,这与玛雅文明因环境破坏而崩溃的命运形成警示。但金沙人\"万物有灵\"的信仰,与现代环保理念中的\"生态整体主义\"不谋而合——他们用磨杖调解部落纠纷的智慧,恰似当代社会用法律平衡发展与保护的努力。

金沙遗址中\"稻田-鱼塘-林地\"的复合生态系统,为成都建设公园城市提供了历史借鉴。如今环城生态带的133平方公里绿地,正是对古蜀\"天人合一\"理念的现代诠释。这片绿地不仅改善了城市的生态环境,也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空间,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遗址出土的碳化水稻样本,经基因测序与袁隆平团队培育的超级稻存在亲缘关系,这种跨越千年的农业智慧传承,让成都平原至今仍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产区。古蜀人在水稻种植方面积累的经验,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在城市更新中,成都保留宽窄巷子、锦里等历史街区的做法,恰似对金沙遗址\"最小干预\"保护原则的生动实践,体现了成都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和传承。这些历史街区不仅保留了传统的建筑风格和文化氛围,还通过合理的开发利用,使其焕发出新的活力。

在文物保护领域,金沙的实践同样具有前瞻性。遗址中发现的青膏泥防潮技术,与现代博物馆的恒温恒湿系统原理相通;陶制水管的接口设计,启发了考古发掘中\"最小干预\"原则的应用。当荷兰用生态化堤坝抵御洪水时,其设计思路与金沙人利用地形修建灌溉系统的智慧一脉相承。这些都表明,金沙文明的生态智慧,对现代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二)文化认同的精神纽带

金沙出土的玉琮、金冠带等礼器,其纹饰中的云雷纹、鸟形图腾,在成都汉代画像砖、唐代三彩釉陶上以变体形式反复出现。太阳神鸟金箔的十二道光芒,更演变为成都城市LoGo的核心元素,印刻在地铁标识、城市雕塑之上。这种文化符号的千年延续,如同dNA般深深植入成都的城市肌理。

在语言与艺术层面,古蜀人祭祀时使用的“傩戏”唱腔,与川剧高腔的拖腔技巧存在韵律上的暗合,仿佛是跨越时空的和声。川剧演员在舞台上甩动水袖时,那灵动的轨迹恰似太阳神鸟展翅的弧线;变脸时瞬息万变的色彩,又与古蜀祭祀中神秘莫测的仪式氛围遥相呼应。而遗址中发现的陶制纺轮,其形制与成都老茶馆竹编茶具的纹理如出一辙,从生产工具到生活美学的一脉相承,让每个触摸竹编的成都人,都能感受到指尖传来的千年温度。

如今,太阳神鸟与大熊猫、乐山大佛共同构筑起成都文化的立体标识。在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巨型LEd屏幕循环播放着“三巨头”的影像——憨态可掬的大熊猫抱着竹叶悠然自得,乐山大佛在三江交汇处静沐晨光,太阳神鸟则以动态特效环绕飞翔,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旅客。城市街道上,以三者为主题的艺术装置随处可见:宽窄巷子的砖墙雕刻着太阳神鸟与熊猫嬉戏的场景,锦江边的雕塑群将大佛的慈悲面容与神鸟的灵动线条融合,这些公共艺术作品不仅美化了城市空间,更成为市民与游客共同的文化记忆锚点。

每年春节在金沙遗址举办的太阳神鸟灯会,已成为全城狂欢的文化盛典。3d mapping技术将青铜神树化作光影巨幕,投射出古蜀祭祀的宏大场景;数以万计的彩灯组成熊猫灯阵、大佛灯组,与太阳神鸟主题花灯交相辉映。当夜幕降临,整个遗址公园宛如穿越时空的梦境,百万市民与游客穿梭其中,在璀璨灯火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博物馆开发的“金沙少年考古队”研学项目,让孩子们穿上迷你考古服,手持微型工具,在模拟遗址区寻找“文物碎片”。当他们用放大镜观察仿制的太阳神鸟金箔,听着讲解员讲述古蜀文明故事时,一颗颗文化传承的种子已悄然种下。

在文创产业领域,三大文化符号的融合碰撞催生了无数创意产品。武侯祠旁的锦里古街,店铺里陈列着熊猫造型的太阳神鸟书签,大佛轮廓勾勒的丝巾,还有将神鸟纹样与熊猫憨态结合的毛绒玩具。这些文创商品不仅是纪念品,更是文化传播的载体。在国际展销会上,印有成都三大文化标识的产品总是备受青睐,外国友人捧着熊猫玩偶,佩戴着太阳神鸟饰品,惊叹于古老文明与现代设计的完美结合。

当国际游客在金沙遗址博物馆触摸复制的金面具,在熊猫基地见证大熊猫的憨态,在乐山大佛脚下感受其庄严时,他们触摸到的不仅是历史文物,更是成都这座城市三千年来未曾断裂的精神血脉。这三大文化标识,如同三股强大的精神纽带,将古与今、中与外紧密相连,让成都在现代化进程中始终保持着独特的文化气质。它们不仅是成都递向世界的名片,更是每个成都人心中的文化图腾,时刻提醒着这座城市的根脉所在,以及文明传承的永恒使命。

余韵:磨杖上的文明刻度

在金沙遗址博物馆的恒温展柜中,那支青灰色的磨杖静静陈列,杖身上的螺旋纹如同时间的刻度。2016年在高阶祭司墓葬中发现它时,其顶端的磨损痕迹显示出频繁使用的痕迹。学者推测,这支磨杖不仅用于祭祀仪式,还可能在划定疆域、调解纠纷时使用,这种“一物多用”的智慧,恰似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中“综合解决方案”的古老版本。

当我们摩挲磨杖上的刻痕,会发现它们与亚马逊雨林的年轮、非洲草原的迁徙路线一样,都是生命对时间的记录。从成都平原的黄土到亚马逊的树冠,从青铜器的范模到卫星遥感的图像,人类始终在寻找文明存续的密码。金沙的启示或许在于:真正的进步不在于征服自然的能力,而在于像太阳神鸟那样,在永恒的飞翔中保持平衡——正如那四只神鸟首尾相衔,告诉我们发展与保护从来不是单选题,而是相互成就的循环。

在博物馆的园林区,乌木林静静伫立。60多根乌木形态各异,有的笔直如剑,直插云霄;有的弯弯曲曲,似在诉说古老的故事。这些形成于3000至年前的乌木,不仅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更是解读古成都生态环境和文化基因的重要密码。如今,这里已成为网红热门拍照打卡点,斑驳的纹理、历经千年的沧桑感,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与千年文明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沿着金沙遗址向外辐射,以太阳神鸟为灵感的文创产业蓬勃发展。在青羊区的非遗工坊里,绣娘将金箔上的神鸟纹样绣进蜀绣丝巾,丝线交织的十二道光芒在阳光下流转;武侯祠旁的创意市集上,设计师把大熊猫憨态与太阳神鸟的线条结合,打造出萌态可掬的联名玩偶;乐山的工匠则将大佛的轮廓与神鸟元素融入竹编,编制出兼具两地特色的艺术摆件。这些文化符号不再是博物馆中的静态陈列,而是化作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让古老文明在现代生活中焕发新生。

每逢周末,金沙遗址博物馆的青少年活动中心总是热闹非凡。孩子们戴着特制的“考古手套”,小心翼翼地清理“模拟遗址坑”中的“文物”,当某个孩子成功拼合出微型太阳神鸟金箔模型时,欢呼声瞬间响起。这些未来的城市主人,正通过亲手触摸历史,将古蜀文明的基因悄然植入心中。与此同时,在成都举办的国际非遗节上,太阳神鸟标志与世界各地的文化遗产标识共同闪耀,见证着成都从古蜀文明中心到世界文化交流枢纽的华丽转身。

夜幕降临,九眼桥的灯火次第亮起,酒吧驻唱歌手的旋律中,既有现代流行音乐的节奏,又隐约带着川剧高腔的韵味。不远处的太古里,玻璃幕墙折射出璀璨光芒,与千年前金沙祭祀时的篝火遥相呼应。这两座跨越时空的“灯塔”,一座照亮了古蜀先民的精神世界,一座指引着现代成都的繁华之路,共同勾勒出这座城市独特的文明图谱。而太阳神鸟金箔所承载的,早已超越了一件文物的价值,它如同文明的火种,从古蜀的祭祀台传递到现代的国际舞台,在与大熊猫、乐山大佛的交相辉映中,持续照亮着成都走向未来的文化征程。

方浪书院推荐阅读:快穿渣女万人迷结婚生娃快穿:被攻略了,新男主他很会撩我的能力藏不住了帝女临安策秋凉了,婆家该灭门了!重生主母手执刃,侯府满门上西天我开了一间精灵饲育屋全员团宠郡主别太坏快穿:绑定大佬后不辜道者从诡异大陆开始军爷以身许国,军嫂许他也许家[射雕同人]妖女盛气凌妻摄政王带娃娇宠野玫瑰穿书后,恶毒女配携带空间发大财寻龙藏珠重生婚宠:总裁撩上瘾一晚情深,首席总裁太危险我家有直男被弃鬼宅?玄学大佬的直播间火了引她深爱弑天刃面甜心黑小白菜,重生八零撩了狼小姑娘腰细身软,三爷诱吻成瘾毕业后,我回村种地直播四合院:随身一个成长空间四方飘摇逃婚后,她在古代养殖创业暴富了滨城霸主:虐妻悔途剑修小师妹,她六艺全通灵异万界人在奥特:吾乃雷奥尼克斯摆烂吃瓜:满朝文武嘻嘻?不嘻嘻直播算命:遇到亲生父母人偶们的舞台剧这个法师怎么比战士还能打冷面大理寺少卿,天天热脸把我宠扮演舔狗后,深陷修罗场超兽武装:轮回者的系统八零娇妻妩媚,高冷学神食髓知味堂堂女大学生,你说我是阴间使者不灭钢之魂林有德摄政王的王妃狂炸天修仙大佬异世养夫记命格被夺后,她被五个哥哥争着宠重活一世避祸为上清穿:病弱贵妃的荣宠路终极一班:抓住这只丁小雨
方浪书院搜藏榜:我在末世拥有了躺平生活恭送道友飞升偷偷招惹重生七零美女画家拿捏工程师神算疯玫瑰,撩得恶犬贺爷心尖宠LOL:快苟到世一上,你玩实名制?综影之我在清剧里想摆烂美漫:什么年代了还当传统蝙蝠侠葱茏如叶八零换亲女配?我靠签到系统杀疯青鲤修仙记摆烂后我重生了福天记等穗抽芽等爱开花茵绝遥全家重生,五岁萌宝被全京城团宠我爹是皇上鬼帝狂妃倾天下在朝堂被偷听心声后,他们都颠了梦回花国娘子别走,为夫一定认真背夫纲现实世界里的爱丽丝我用重生埋葬他勾魂的眼神末世重生,只想囤粮摆烂度日非人世界的人类生活普通人快穿指南八零年代探案日常情逢对手就是爱你,小糯米梦初迷离总有叹惋穿成末世文漂亮女配,男主宠上瘾全民武道:我以诡魂凶兽为食逃荒海岛,奶包福运绵绵赶海发家小马宝莉:马格分裂的公主炮灰好像变了你好呀,作文民国聊斋杀穿诡片世界前任求着我回去先离后爱,前妻在恋综市场杀疯了云阁飞梦穿成修仙界的凡人公主后我登基了高门军官灭妻:要她改嫁送她进监人在武动,开局签到药老戒指我看上了哥哥的战友尘世长生仙爱我吧,稳赢契约新妻怀孕出逃除我以外,全队反派厉少你前妻带崽来抢家产啦
方浪书院最新小说:略施耳光,乡下来的真千金竟是玄门老祖暴走的崩铁医女荒山种田忙,灵泉空间粮满仓她不伺候后,京圈太子们急疯了退亲分家别想拦,手握空间忙赚钱女配被男主们读心后,人设崩了莲花楼之开局捡到他一寸相思综影视:素锦的百世历劫前世机缘被抢?惊!小师妹更强了亲爱的沈老师,请回头炮灰穿书后,被毒舌师弟盯上了好孕娇娇茶又媚,母凭子贵夺凤位试婚娇奴庶女上位日常团宠妹妹三岁,全球大佬争着宠快穿惊大姥她开局捡虐文系统奥特:变身少女的进化之率难逃!惹上偏执恶徒还想跑?不服就揍,小丧尸她理直气也壮快穿之我的对象竟然是最大反派我怎么不知道我和街头混混有崽啦资本家真千金觉醒,极品全被虐哭寂寞繁生双生魂记资本家小姐下乡,科研撩夫样样行!郡主回京后,皇子们哭着喊姑奶奶锦堂春退婚后,王妃带崽嫁皇叔离婚后她火爆全球,携子下跪不原谅回望之风云骤起港综:东星四九仔,爆兵扎职精灵:重生小智缘起城都成就梦想克苏鲁迷城,我能无限死亡回档!港片太子:女厕藏枪认错人那个修仙走后门的凡人疯了蔺总,太太说她捞够就离婚!王爷心塞,王妃每天只想复仇重生之虎镇星河都穿越了多捞点,养我祖国怎么了欧皇?我吗?也就十连出金吧星铁:幼崽任务即刻执行侠骨忠魂:君无痕的家国征程红楼之黛改红途疑似已经大结局重生之茶道女王A爆全场人间朝暮我长生聊斋:兰若寺收美妖,点化聂小倩道域天殇穿成准皇后她想方设法逃离后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