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飞快,小三子就两岁了,现在会自己走路,家里条件一直不好,所以他个子又长的慢,一直比同龄人看着个子小。
为此老母亲也觉得,很对不起这三子,因为他一直没什么奶水,小孩几乎都是饿着长大的,哪里长得了大个子。
所以学说话学走路都比都比别人晚,好在这小孩还很懂事,挺乖的也不怎么闹腾。
两个哥哥都去上学,他就自己一个人乖乖在家。
他们两口子都要去地里干活的时候,就把家里的门关起来,让他自己在家玩。
这一天,村里来了一个卖货郎,是那样挑个扁担,然后里面有一些针线,纽扣,还有拨浪鼓什么的,一些乡下人需要用的到小玩意。
小三子听到外面卖货郎的叫卖声,就自己偷偷的跑了出去。
他跟在人家卖货郎后面,卖货郎也没注意,就这么一直走着走着,谁知道转身一看,后面竟然跟了一个小娃娃。
他眼睛滴溜一转,刚好他家没有儿子,他就想着,不然把这个孩子带回去做自己儿子也不错。
就准备把孩子,放在他的那个腰锣里面去。
他那鬼鬼祟祟的眼神,还有一看就不正常的动作,被经过的吴老头看到,他就问他:“喂你干嘛的?那是你家孩子吗?”
卖货郎心虚的说着:“哎,对,是我家孩子。”
吴老头又问:“那你家孩子几岁啦?叫什么名字啊?”
卖货郎看着这娃子,他也不知道几岁,他就随便说:“嗯,三岁了叫二蛋。”
吴老头听他说话,有点结结巴巴,感觉还是不对劲。
他就喊来附近的人问道:“你们知道这小孩子是谁家的吗?他说是他的,我怎么看着不像啊?”
这时就围过来好些人,对着那个卖货郎指指点点。
把那个卖货郎急得满头大汗,气势汹汹说着:“你这人多管什么闲事,走开,我要回家了。”
听他这样说,吴老头更不服气了:“我看你就不像什么好人,走跟我去大队说清楚。”
卖货郎听他这样说,吓得魂都快飞了,赶紧丢下孩子就要跑。
这时候又有经过的村民,有一个认出来这小孩,“咦,这不是老李家的小三子吗?”
一听他这样说,大家就问他:“你认识这个小孩子?”
“好像是老李家的小三子,他们家小三子就是这样,个子小小的,瘦瘦的,一直都是长不大一样。”
大家就叫人去地里找李钱生他们,一到地里就有人喊道:“李老汉,李老汉!赶紧回家看看,你家小三子是不是不见啦?”
李钱生被他这样喊,有点不高兴,他觉得别人喊他名字比较尊重他。
喊他李老汉,就觉得他还像以前单身汉的感觉一样。
他愤愤不平的说道:“你家孩子才不见了呢。哼!”
王桂兰也在一旁干活,她听着说三子不见了,刚开始也没在意。
后来想想会不会,真的是三子不见了,她就赶忙丢下自己手上的活,去家里看看孩子还在不在家。
一回到家,她傻眼了,三子竟然自己把门偷偷的打开,跑出去了。
这下把她急得满头满脸都是汗,哭的脸都涨的通红,“我的三子,三子,你到哪去了?”
这时就从旁边走来一个小妇人说:“我们在村东头看见一个卖货郎,带着一个小孩想要跑,后来被大家拦住了。
哎呦,你赶紧去看看,那是不是你家三子呀?”
王桂兰听到那人这样说,着急忙慌就冲出去,找他的宝贝三子。
他刚生下来的时候,因为他不是女孩,对他挺失望的。
后来想着反正生都生了,就好好的养着吧。
养着,养着最小的儿子,肯定是最疼爱的啦。就对这个孩子特别关爱,特别疼爱。
这要是突然没了,她的老命不得没了啊,想着想着眼泪就不禁的一直流。
她一个劲冲到村东头,看那卖货郎,被人给拉着不让走。
旁边有个小娃子,那不就是自己家的小三子吗?
她看到小三子,就一个飞扑过去,把三子紧紧的抱在怀里。
“我的小三子呀,你怎么自己跑出来了,你可把老娘给吓死了。”
然后就在那里嚎啕大哭,旁边看热闹的人都跟着伤心,都骂那卖货郎不是东西。
李钱生这时候,也悠悠的走过来一看,还真是自己家三子。
他也没好气,看着那个卖货郎气势汹汹质问道:“你这卖货郎倒是不得了,还想拐骗人家的孩子。
跟我去大队,要将你绳之以法,看你以后还敢不敢。”
说着他就拉着那卖货郎的衣服,就要往大队走。
卖货郎这下可急的直跳脚,孩子没拐到,还惹得一身骚。
他连忙解释说道,“没有,没有,我只是看你家孩子跑出来,我想给他找找看,他的家人在哪里,结果就被人家误会了。”
他说的像真的一样。
吴老头就把经过跟大家说:“我明明看着你,想要把孩子放到腰罗里面,然后要走的样子。
我问你,你还说是自己家孩子,现在又说这样的谎,你骗鬼呢?”
就这样,一群人呼啦啦地,把这个卖货郎送到大队长那里。
大队长看到他这样,就叫他以后再也不许来我们村里面卖东西。
然后再给老李家,一些赔偿才放他走,要不然就直接送公安。
卖货郎想着,就赔一点钱吧,不然去公安局他可是会有案底的。
这样肯定不好,他就赔了身上所有的钱给了老李家,虽然是所有的钱,加起来也就几块钱。
王桂兰忙不迭带着三子,给吴老头磕头说:“今天要不是您,我们家三子可能就没了。 您的大恩大德,我们一辈子不会忘。”
吴老头连忙说着:“都是一个村里的,谁看到都会这样做的,不用客气。
以后把孩子看好了,不能在被那缺心眼的人拐了去。”
王桂兰又向大家鞠了一躬说道:“谢谢大家的帮忙,不然孩子这会都不知道到哪里去了。”
大家都说没事,都是一个村的,谁都会这样做的。
李钱生拿着这些钱,还心有余悸,回到家以后,再也不敢把孩子一个人丢在家里了。
这三子差点就没了,当年虽然不喜欢他这个儿子,后来也认命了儿子就儿子吧。
两个哥哥放学回来,听到王桂兰说的这些,也是吓得心惊肉战。
自己家弟弟,自己还是疼爱的,虽然当年是想要个妹妹。
后来没有生到妹妹,时间久了,也还是对这个弟弟有感情了。
老大今年已经14岁,像个大人样,他说:“我很快就要读完初中,初中毕业我就去外面打工,然后帮家里减轻负担。”
老父亲却不赞同的说:“你的成绩那么好,不能轻易辍学。
我们再努力一点,把你高中供出来,读一个中专或者什么的也不错,以后有个稳定的工作。”
听老父亲的话,老大也觉得自己还是要读书比较有出息。
但是这个学费真的是压力很大,一家人都缩衣减食的,也很难拿出这笔钱。
老父亲跟老娘,都年龄越来越大了,母亲还身子一直都没恢复好,一直都是病怏怏的样子。
他怎么舍得他们两个,再那么努力,去赚钱给自己的学费。
就毅然而然的说:“我读完初中,就直接去外面打工挣钱。”
王桂兰却坚持说道:“傻孩子,你去外面挣钱,也挣不了多少钱。
如果我们在发狠一点,努力一点,把你供出来。
以后不是更能为家里,减轻负担吗。
以后你是家里的顶梁柱,才可以帮忙照顾好两个弟弟。”
听母亲这样说,老大的心里也知道,自己的父母虽然没什么本事,但是对自己的子女还是很好的。
虽然父亲的脾气不怎么好,动不动就喜欢打人骂人,但是吃喝拉撒还是管着大家的。
他在心里暗暗发誓,不管怎么艰难,都要把这个书念下去,找一份稳定的工作。
把家里两个弟弟抚养长大,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二弟现在也十岁了,也在上小学,快要上完了。
他也想着,自己快点读书出来帮家里减轻负担。
他现在也不会,动不动就骂弟弟是烦人精,有空还会帮忙带着弟弟。
一家人虽然过着很苦,但是还是挺温馨的。
王桂兰看着自己生的三个儿子,个个都这么懂事听话,虽然自己身体不好,但是也很欣慰。
她想着,只要把老大供出来,自己以后日子就好过了。想着多挣一点,多种一点东西卖钱,这样以后才可以有好日子过。
小小的三子,坐在一旁看着他们说话,像个小大人一样。
他一直听着看着,好像还听懂了似的。也没哭,也没闹,还时不时点点头,把大家逗的眉开眼笑。
外面忽然有人来他们家喊道:“李老汉,快去地里看看,不得了了。”
一家人面面相觑,不知道发生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