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6 年,地球,洪荒开天基地指挥中心
指挥中心穹顶高达三十米,由十二块曲面量子屏拼接而成的全息星图正缓缓旋转,每一颗恒星都按照实时观测数据闪烁着不同频率的光芒。猎户座支旋臂的星域被红色虚线勾勒出蜿蜒的轮廓,代表虫族扩张的幽绿色波纹如同活物般蠕动,正以每天 0.03 光年的速度向太阳系推进。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臭氧味 —— 那是量子计算机集群高速运转时电离空气的产物,混杂着浓缩营养剂的甜腥气,勾勒出一种属于末日时代的独特气息。
孔方佳元帅站在星图前,玄黑色制服肩章上的地球联合军徽章由纳米级钛合金打造,在穹顶光影交错中反射出冷冽的金属光泽。他右手中指上戴着一枚样式古朴的戒指,那是用星盟探测器拆毁的外壳金属残骸熔铸而成。当他指尖轻点虚空时,星图上立刻弹出三个黄色光点,每个光点周围都环绕着不断刷新的数据流:“诸位,虫族前锋已抵达 287 光年外,星盟‘断刃’基地的引力波异常显示,他们正在加大对超级母虫意识的压制。” 他的声音通过骨传导麦克风传遍整个指挥中心,声线中带着长期处于高压环境下特有的沙哑,“我们必须在星盟与虫族的博弈间隙,完成星际殖民的战略布局。”孔方佳再次轻点虚空,星图瞬间切换至悬臂拓扑结构 —— 猎户座支旋臂如同一叶扁舟,夹在英仙座主悬臂与人马座主悬臂之间,其天文学定义的分支标识在量子屏上泛着冷光。
“诸位,请注意星盟势力范围的动态更新。” 孔方佳的声音通过骨传导麦克风传遍指挥中心,声线中夹杂着刚从月球轨道会议返回的疲惫,“根据‘断刃’基地最新截获的引力波通讯,星盟已将英仙座主悬臂 37-49 号星区的监测密度提升至二级战备标准,其等离子轨道炮阵列的充能频率达到每 12 小时一次。”
孙晓司令上前半步,战术目镜同步投射出英仙座主悬臂的防御矩阵模型,红外光线映照下,他左颊那道酸蚀的旧疤泛着异样的淡粉色,这诡异的色泽是某种致命腐蚀物留下的永久标记。“元帅,我们原计划的‘殖民 b 计划’穿越航线,在英仙座主悬臂中段将遭遇至少 17 个星盟监测集群。即便启用零号空间引擎的全功率隐形模式,被主动扫描发现的概率仍高达 89%。” 他调出一组对比数据,代表 “鲲鹏” 级运输舰的蓝色光点在模拟航线中不断被红色警戒圈锁定。
李艳则推了推鼻梁上的全息眼镜,镜架内侧的微型显示屏正滚动着人马座主悬臂的光谱分析数据。她实验室白大褂的袖口沾着新的荧光试剂痕迹 —— 那是凌晨测试暗物质弦涂层时,纳米机器人喷射的示踪剂残留:“刚刚收到激波监测卫星阵列‘望舒’的最新观测报告,” 她手腕翻转,星图右侧弹出一片墨绿色星域,“人马座主悬臂的‘龙骨’星区在持续1年的时间内,未发现任何曲速空间跳跃飞行的痕迹。在星盟的资料上,也基本没有关于人马座的有效信息。”“真很正常,星盟的控制范围在英仙座主悬臂而不在人马座主悬臂,毕竟星盟没有技术能力越过超过1300光年的空旷区域到达人马座主悬臂,这个距离已经远超核聚变动力的距离和核聚变原料比的极限了。使用星盟的核动力是无法进行这么长距离的曲速空间跳跃飞行的。”
欧阳飞参谋长突然敲击控制台,主星图上英仙座与人马座之间的暗物质云带泛起涟漪:“元帅!破解了星盟后勤部队的加密调度数据 —— 他们每月 15 日会对英仙座监测网进行能源重组,而同期英仙座主悬臂的监测频率会下降 43%。” 他的指尖在虚拟键盘上飞舞,调出一段截获的星盟通讯录音,机械合成音重复着 “英仙座非重点防御区” 的指令。
孔方佳的瞳孔在三重光谱中倒映出复杂的战略图景,他双指在星图上划出两道弧线:“调整战略优先级:原‘殖民 A 计划’重新定义为猎户座佯攻行动,按原定方案建造三个可放弃式前哨站,强化电磁信号模拟以吸引星盟注意力。” 红色虚线迅速勾勒出英仙座边缘的诱饵点,“新增‘殖民 c 计划’—— 目标人马座主悬臂‘龙骨’星区,这将是地球文明的核心隐秘殖民地。不过殖民b计划也依然按照之前计划继续进行,计划中殖民b计划依然属于隐秘殖民地性质不变。Abc都是方舟计划的一部分。”
指挥中心内响起压抑的吸气声。孙晓的战术目镜突然弹出技术提示,他快速浏览后抬头道:“元帅,人马座航线需要穿越宽度达 1200 光年的‘星尘暗海’,英仙座航线,也需要穿越超过500光年的‘星尘暗海,以人马座航线为例,常规曲速航行需耗时 22 标准年,即使用零号空间引擎进行连续跃迁,能量消耗也将超出‘鲲鹏’级运输舰的冗余设计值 170%,这将使引擎过热损坏。”
“所以我们需要‘星尘冲浪’技术。” 孔方佳调出一段实验录像,画面中测试飞船在暗物质云团中穿梭时,船首的零号空间扭曲场呈现出奇异的共振状态,“李艳博士的团队发现,当零号空间引擎与暗物质弦产生频率耦合时,可借助星尘暗海的自然空间曲率进行超动力跃迁,能耗降低至常规跃迁的 1\/20,相当于利用其本有的曲率构建了一条低能耗的高速路。”
这时李艳上前一步,全息屏上浮现出暗物质弦的振动模型:“殖民b计划但需要解决两个关键问题:第一,‘星尘暗海’中的高能粒子云团会干扰零号空间稳定器,测试数据显示故障率高达 34%;第二,” 她调出英仙座星区的加密星图,坐标参数处布满乱码,“星盟在‘烽火’星区周边布置了至少三层量子纠缠伪装坐标,真实宜居带的定位误差可能超过 50 光年。”
欧阳飞突然指向星图左下角:“这里!星盟早期探测器残骸中解析出的‘绿色走廊’数据,其光谱特征与英仙座‘烽火’星区的某片星团高度吻合。” 他放大显示一组模糊的引力波测绘图,七个类太阳恒星的恒星系排列成诡异的直线。“也许,星盟也有自己的隐秘殖民地星球,而且就在‘烽火’星区”,孔方佳看着这个星图喃喃说到。
孔方佳的目光骤然锐利:“孙晓,‘拓荒者’部队需增加深空考古学与空间拓扑学特遣队,他们的首要任务是破解星盟的坐标伪装。李艳,立刻启动‘星尘冲浪’引擎的量产线,优先保障‘盘古号’与‘女娲号’两艘旗舰的改装。陈凯,构建英仙座监测网的实时干扰模型,我们要在星盟换防的 72 小时窗口期内完成殖民b舰队集结,先不考虑‘烽火’星区,而是进入不在星盟控制范围的更远的‘凤骨’星域。”
孔方佳的目光落在星图边缘的黄色警示框 —— 那里标记着星盟在英仙座主悬臂布置的三层量子纠缠伪装坐标。“艳子,” 他转向身旁的李艳,“能否用星盟提供的‘熵减合金’废料,制作一批虚假的引擎核心?”李艳推了推全息眼镜,镜架上的荧光试剂痕迹尚未完全擦去:“完全可行。我们可以在合金中植入模拟离子推进器能量波动的量子芯片,” 她调出三维模型,“这种伪装能让星盟的引力波探测器误以为我们使用的是常规核聚变动力。”
就在此时,通讯终端突然爆发出刺耳的蜂鸣,米尔的能量体影像以罕见的不稳定状态出现在指挥中心 —— 他周身的能量光晕以每秒 67 次的频率剧烈脉动,这是星盟逻辑系统过载的典型反应。“孔方佳元帅!” 米尔的声音在众人脑海中炸响,“星盟监测到贵方‘鲲鹏’级运输舰集群正在进行异常能量充能,解释一下!”
孔方佳与李艳交换了一个眼神,后者立刻在战术台调出虚假的引擎参数。“米尔观察者,” 孔方佳的语气刻意放缓,“我们正在测试一种新型的‘等离子共振引擎’,灵感来源于贵方早期探测器的能量稳定技术。” 他故意让背景音中混入 “惊雷” 系统模拟的离子束充能噪音,“这种引擎能将核聚变效率提升至常规水平的 300%。”
米尔的能量体骤然收缩成光团,显然在解析数据的真伪。“等离子共振?” 他的声音带着金属摩擦的疑虑,“星盟数据库中没有任何文明能在核聚变燃料比超过 1:27 的情况下维持稳定反应。”
“所以我们称之为‘概念性技术’。” 孔方佳调出一组虚构的实验失败数据,“目前最大的技术瓶颈是能量约束环的材料强度,” 他指向屏幕上裂开的合金模型,“这也是我们请求星盟提供更多‘熵减合金’技术参数的原因。”
米尔的能量光晕频率降至每秒 42 次,这是 “初步信任” 的信号。“星盟可以开放‘熵减合金’的分子键加固技术,” 他的影像边缘泛起幽紫波纹,“但作为交换,贵方必须允许星盟技术人员参观‘等离子共振引擎’的测试现场。”
指挥中心内的空气瞬间凝固。孙晓悄悄按下战术台上的紧急加密按钮,孔方佳则露出恰到好处的为难表情:“非常感谢贵方的技术支持,但引擎测试涉及地球联合军的最高机密程序,” 他调出《星际文明联盟技术保密公约》的全息文本,“根据第 17 条,预备观察成员有权拒绝任何可能泄露核心技术的参观请求。”
米尔的能量体沉默了整整一分钟,这在星盟的交流中极为罕见。最终,他的光晕稳定在每秒 28 次:“星盟接受贵方的保密要求。但请注意,任何可能引发星际争端的技术突破,都必须第一时间向星盟报备。”
结束与米尔的通话,孔方佳目光重新投向星图:“启动‘殖民 A 计划’的公开部分 —— 将位于猎户座支悬臂边缘的三个前哨站坐标提供给星盟,” 他划出红色虚线,“就说这是用于测试‘等离子共振引擎’的资源采集点。”
“那‘殖民 b’和‘殖民 c’计划呢?” 欧阳飞参谋长调出人马座航线图,“‘星尘暗海’的高能粒子云团可能干扰量子通讯。”“使用星盟提供的‘量子磁性骨骼锚定’技术进行改造,” 孔方佳调出基因测序图谱,“李艳博士已经证明,当该技术与脑机接口联动时,可以构建一条基于生物电信号的隐秘通讯链路。”
三日后,洪荒开天基地的航天港内,十二艘 “鲲鹏” 级运输舰组成的殖民 b 舰队正在进行最后的物资装载,另十二艘曲战三型空天战舰和四艘曲战二型空天母舰作为护卫编队也准备完毕。孔方佳站在观景窗前,看着机械臂将刻有 “资源采集” 字样的钛合金舱体吊装至舰腹 —— 这些舱体内部实则装载着反物质动力的殖民舱。
“元帅,米尔的通讯请求。” 通讯官的声音带着紧张。孔方佳深吸一口气,接通通讯。米尔的能量体影像出现在舷窗外,他的光晕以每秒 35 次的频率脉动:“孔元帅,星盟注意到贵方殖民舰队的物资装载量,远超常规资源采集任务的需求。”
“米尔观察者有所不知,” 孔方佳指向运输舰侧面的伪装散热口,“等离子共振引擎的测试需要消耗海量的氘氚燃料,” 他调出虚假的燃料消耗曲线,“这些物资足够支撑舰队在英仙座边缘进行为期五年的连续测试。”米尔的目光扫过舰队阵列,最终落在旗舰 “盘古号” 的引擎喷口:“星盟将派遣监测船对测试过程进行远程观察。”
“欢迎贵方的技术监督。” 孔方佳的语气坦然,“但根据《预备文明协作协议》第 9 条,星盟监测船必须保持在 1 光年以外的安全距离。”通讯结束后,孙晓走到孔方佳身边:“元帅,星盟监测船的跃迁坐标已解析 —— 他们正前往猎户座支悬臂我们通报的殖民A星区,那里距离我们的殖民b的真实航线还有 470 光年。”
孔方佳看着运输舰和战斗舰依次滑入太空,舰体表面的紫金涂层在阳光下泛起诡异的量子隧穿光泽:“通知‘殖民b’编队,启动‘星尘冲浪’引擎,进入暗物质云团后立刻切换至全频隐形模式。通知殖民A的舰队出发,他们将采用非隐身模式确保星盟能注意到。”
当殖民 b 舰队消失在 “星尘暗海” 的高能粒子云团中时,孔方佳转向李艳:“现在启动‘殖民 c’计划 —— 让‘女娲号’旗舰搭载首批基因种子库,前往人马座主悬臂的‘龙骨’星域,等殖民b舰队一个月后抵达预定空域,殖民c就将出发。”
一个月后,洪荒开天基地收到 “盘古号” 发来的加密通讯 —— 殖民 b 舰队已成功穿越 780 光年的 “星尘暗海”,在英仙座主悬臂的 “凤骨” 星区发现三颗类地行星和一批可用资源星。孔方佳看着全息屏上蔚蓝的星球影像,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告诉他们,尽快建立初级殖民基地,注意隐蔽自己,同时注意监测星盟的动向”。然后孔方佳转过身,对孙晓说到,“孙司令,开始执行‘殖民c’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