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道赵王应诏诗
张华
大晋应天庆,皇帝受命期。
圣德光宇宙,洪烈荡四维。
出车抚凉裔,使命有赫羲。
肃肃王命集,赫赫简书备。
玉衡正三辰,流光镜八裔。
协气烟煴,惠泽滂霈。
前旆举鸾旗,后乘鸣和鸾。
清晨发皇邑,日夕过首山。
抚军镇西岳,营垒临秦川。
西顾望昆山,属想羡昔贤。
弃重而怀轻,忽苦而忘旃。
四牡曜长路,轻盖若飞鸿。
华轸曜文辀,遗风激兰丛。
仁声振金石,威灵厌鬼方。
夫子茂远猷,款诚寄惠音。
辞诀未及终,前驱已抗旌。
严鼓何嘈嘈,行复观前驱。
……
赏析:
《祖道赵王应诏诗》是张华创作的一首为赵王践行的应诏诗。这类诗歌通常围绕特定的政治事件或人物活动展开,旨在歌颂王朝、赞美出行者,并表达对其使命的期许。此诗通过对晋朝昌盛的描绘、赵王使命的叙述以及出行场景的刻画,展现出宏大的政治背景与庄重的送别氛围。
一、主题思想
1. 歌颂晋朝与皇帝:诗的开篇极力颂扬晋朝顺应天命,皇帝圣德广布、功绩卓着。“大晋应天庆,皇帝受命期。圣德光宇宙,洪烈荡四维”,将晋朝的统治与天命相连,强调其政权的合法性,同时突出皇帝的圣明和伟大功绩,表达对晋朝统治的高度赞美与拥护,为赵王的出行营造出一个光辉、宏大的背景。
2. 强调赵王使命: “出车抚凉裔,使命有赫羲”明确指出赵王奉诏出行是为了安抚凉州边境地区,突出使命的重要性与荣耀性。诗中通过对使命相关的描述,如“肃肃王命集,赫赫简书备”,展现出王命的庄严和正式,表达了对赵王完成使命的期望,体现出赵王肩负着维护国家边境稳定、宣扬王朝德威的重任。
3. 描绘出行场景与氛围:从“前旆举鸾旗,后乘鸣和鸾。清晨发皇邑,日夕过首山”等诗句,生动描绘了赵王出行时的盛大场面。鸾旗高举,车马和鸣,清晨从都城出发,傍晚便经过首山,展现出队伍的威严与行进的迅速。这些描写既营造出庄重、宏大的出行氛围,又暗示了赵王行程的紧凑与肩负使命的迫切性。
4. 表达对赵王的期许: “仁声振金石,威灵厌鬼方。夫子茂远猷,款诚寄惠音”表达了对赵王的期望,希望他在安抚凉州的过程中,既能以仁德之声威震四方,又能凭借威严使远方异族敬畏。同时,期许赵王能展现出卓越的谋略,以真诚之心传达朝廷的旨意,完成安抚边境、宣扬国威的使命。
二、艺术特色
1. 结构清晰,层次分明:诗歌先从晋朝的天命、皇帝的圣德功绩说起,接着点明赵王的使命,再详细描绘出行场景,最后表达对赵王的期望,层次井然,有条不紊地推进主题,使诗歌的逻辑结构严谨,有助于读者清晰地理解诗歌的主旨和情感脉络。
2. 语言庄重典雅:运用了大量庄重、典雅的词汇,如“应天庆”“圣德”“洪烈”“肃肃”“赫赫”等,增强了诗歌的肃穆感和权威性,符合应诏诗的体裁要求,也与诗歌所表达的对王朝、皇帝及赵王使命的歌颂赞美之情相契合,展现出高雅的文学风格。
3. 夸张与渲染手法的运用: “圣德光宇宙,洪烈荡四维”“仁声振金石,威灵厌鬼方”等诗句使用夸张手法,极言皇帝的圣德、功绩以及对赵王仁声威灵的期许,渲染出晋朝的强大与赵王使命的重大,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和表现力,使读者能深切感受到诗歌所营造的宏大氛围。
4. 意象生动,画面感强:通过“前旆举鸾旗,后乘鸣和鸾”“四牡曜长路,轻盖若飞鸿。华轸曜文辀,遗风激兰丛”等描写,运用鸾旗、和鸾、四牡、轻盖、华轸、文辀等意象,生动地勾勒出赵王出行时队伍的壮观场面,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
解析:
1. 大晋应天庆,皇帝受命期。
- 解析:开篇便以宏大的视角,为全诗奠定基调。“应天庆”表明大晋王朝顺应天命,获得上天的庇佑与眷顾,迎来吉庆之运,强调了晋朝政权的合法性与神圣性,如同是上天旨意的体现。“皇帝受命期”进一步指出皇帝正是在这顺应天命的时期接受使命,统治国家,将皇帝的统治与天命紧密相连,凸显晋朝统治的正统地位,也暗示赵王此次出行是在这样一个具有神圣使命的王朝背景下展开。
2. 圣德光宇宙,洪烈荡四维。
- 解析:此句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极力赞颂皇帝的圣明之德。“圣德光宇宙”,言皇帝的品德如同光芒般照耀整个宇宙,突出其品德的高尚与影响的广泛;“洪烈荡四维”,“洪烈”指伟大的功业,“四维”代表四方,意味着皇帝的伟大功绩能够震撼四方,展现出晋朝在皇帝统治下的强大与昌盛。这不仅是对皇帝的歌颂,更为赵王肩负的使命烘托出一个光辉灿烂的王朝背景。
3. 出车抚凉裔,使命有赫羲。
- 解析:明确阐述了赵王出行的目的与使命。“出车”描绘出赵王率领车队出行的场景,显示出出行的正式与庄重。“抚凉裔”表明此次出行是为了安抚凉州边境地区,体现出对边境地区的重视。“赫羲”原指光明盛大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赵王的使命重大且荣耀,突出了他此次任务对于维护国家边境稳定、宣扬王朝德威的重要意义。
4. 肃肃王命集,赫赫简书备。
- 解析: “肃肃”一词营造出王命的庄严、肃穆之感,表明赵王所接受的是严肃而庄重的王命,不容懈怠。“赫赫简书备”,“赫赫”强调简书(即王命文书)的显赫与威严,“备”表示完备,说明王命文书一应俱全,手续完备,体现出此次使命的正式性与规范性,从侧面反映出晋朝政治的严谨与有序。
5. 玉衡正三辰,流光镜八裔。
- 解析:以星宿和光芒为喻,继续歌颂晋朝的统治。“玉衡”是北斗七星之一,代指朝廷的统治秩序;“三辰”指日、月、星,象征着天地间的运行规律。“玉衡正三辰”寓意晋朝的统治如同玉衡星般,能够正确地调控天地间的秩序。“流光镜八裔”,“流光”指光辉,“八裔”指代八方边远之地,意思是晋朝的光辉如同明镜般照耀着八方边远地区,再次强调晋朝统治的光辉广布,影响力深远,突出了王朝的强大与繁荣。
6. 协气烟煴,惠泽滂霈。
- 解析:描绘出在晋朝统治下,天下呈现出的和谐祥瑞之气与皇帝的恩泽广布之态。“协气烟煴”,“协气”即和谐之气,“烟煴”形容气之交融、弥漫的样子,展现出国家内部一片和谐,祥瑞之气弥漫。“惠泽滂霈”,“惠泽”指皇帝的恩泽,“滂霈”意为广大、盛大,表明皇帝的恩泽如大雨般广泛地滋润着天下百姓,体现出晋朝的仁政以及皇帝对百姓的关怀。
7. 前旆举鸾旗,后乘鸣和鸾。
- 解析:生动地描绘了赵王出行队伍的壮观场景。“前旆举鸾旗”,“前旆”指前行的旗帜,“鸾旗”是一种绣有鸾鸟图案的旗帜,为帝王仪仗之一,这里表明队伍前方高举着象征尊贵的鸾旗,显示出赵王出行的规格之高。“后乘鸣和鸾”,“后乘”指后面的车辆,“和鸾”是古代车上的铃铛,挂在车前横木上的称“和”,挂在车架上的称“鸾”,车辆行进时铃铛发出和谐的声音,描绘出整个出行队伍车马行进时的整齐有序与威严庄重。
8. 清晨发皇邑,日夕过首山。
- 解析:此句通过时间和地点的转换,展现出赵王出行的迅速。“清晨”从皇都出发,“日夕”便已过首山,“皇邑”点明出发地为都城,突出了赵王出行的起点的重要性与尊贵性。“首山”在今河南境内,这里用出发与到达的时间之短,路途之长,既体现出队伍行进速度之快,也暗示了赵王行程的紧凑,侧面反映出其肩负使命的紧迫性。
9. 抚军镇西岳,营垒临秦川。
- 解析:进一步阐述赵王的行程与任务。“抚军”表明赵王此次出行带有安抚军队的职责,显示出对军事力量的重视与掌控。“镇西岳”指出目的地为西部的山岳地区(可能指凉州附近具有战略意义的山区),强调了此行对于镇守西部边境的重要性。“营垒临秦川”描绘出赵王到达后,在临近秦川之地建立营垒,表明其军事部署,体现出对边境地区的有效管控,以确保地区的稳定与安全。
10. 西顾望昆山,属想羡昔贤。
- 解析: “西顾望昆山”,当赵王向西眺望时,能看到昆仑山。昆仑山在古代文化中常象征着神秘、高远和伟大,这里可能暗示着西部边疆地域的广袤与重要,也为诗歌增添了一种宏大而神秘的氛围。“属想羡昔贤”,赵王此时心中联想起往昔的贤能之士,表达出他对古代贤才的羡慕与敬仰之情,同时也暗示他希望能像昔贤一样,在此次使命中建立功勋,为国家做出卓越贡献。
11. 弃重而怀轻,忽苦而忘旃。
- 解析:此句表现出赵王为了完成使命,所秉持的一种精神态度。“弃重而怀轻”,这里的“重”和“轻”并非单纯指重量,而是指个人的得失、利益等,意味着赵王为了使命,能够放下个人看重的东西,以轻松的心态面对。“忽苦而忘旃”,“旃”同“之”,表示赵王能够忽视旅途的辛苦,全身心投入到使命中,突出了赵王对使命的坚定与执着,以及为国家利益无私奉献的精神。
12. 四牡曜长路,轻盖若飞鸿。
- 解析:再次描绘赵王出行队伍在路途中的情景,展现出队伍的气势与速度。“四牡曜长路”,“四牡”指四匹雄马拉的车,“曜”有照耀、明亮之意,形容四匹雄马在漫长的道路上奔驰,光彩照人,突出了马匹的健壮与出行队伍的威风凛凛。“轻盖若飞鸿”,“轻盖”指轻便的车盖,整个车辆如同飞鸿般轻快前行,形象地比喻出车辆行驶速度之快,如同飞鸿掠过,进一步强调了出行的迅速与顺畅。
13. 华轸曜文辀,遗风激兰丛。
- 解析:细致刻画了赵王出行车辆的华丽与队伍经过时的情景。“华轸曜文辀”,“华轸”指华丽的车后横木,“文辀”指有花纹的车辕,描绘出车辆装饰精美,光彩夺目,显示出赵王身份的尊贵与出行的豪华。“遗风激兰丛”,队伍经过时留下的风,吹拂着兰草丛,营造出一种优美的意境,同时“兰丛”在古代文化中常象征着美好的品德,这里暗示赵王的出行如同清风过兰丛,所到之处皆能传播美好的品德与影响。
14. 仁声振金石,威灵厌鬼方。
- 解析:表达了对赵王此次使命的期望,希望他能以仁德和威严震慑四方。“仁声振金石”,“仁声”指仁德的名声,“振金石”表示声音如同敲击金石般响亮,意味着赵王以仁德治理边境,其仁德之名能够如金石之声般响亮传播,威震远近。“威灵厌鬼方”,“威灵”指威严的神灵或威望,“厌”有压制、威慑之意,“鬼方”在古代常指代远方的少数民族或边疆地区,希望赵王凭借威望能够威慑边疆地区,使远方异族敬畏,确保边境的安宁与稳定。
15. 夫子茂远猷,款诚寄惠音。
- 解析:继续对赵王表达期许。“夫子”指赵王,“茂远猷”称赞赵王具有卓越的长远谋略,希望他在处理边境事务时,能够展现出高瞻远瞩的智慧,制定出妥善的策略。“款诚寄惠音”,“款诚”表示真诚,“惠音”指好消息,期望赵王能以真诚之心对待此次使命,将朝廷的善意和恩泽传递到边境地区,并带回边境地区安宁、稳定的好消息,表达了对赵王顺利完成使命的美好祝愿。
16. 辞诀未及终,前驱已抗旌。
- 解析:描绘出饯行时的场景,体现出赵王行程的紧迫。众人与赵王的辞别之语还未说完,前方的先导队伍已经高举旗帜出发了。“辞诀未及终”突出了饯行时的匆忙与不舍,“前驱已抗旌”则生动地展现出队伍行动的迅速,从侧面反映出赵王肩负使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容不得过多耽搁。
17. 严鼓何嘈嘈,行复观前驱。
- 解析:以行军的鼓声收尾,营造出一种紧张而宏大的氛围。“严鼓何嘈嘈”,“严鼓”指急促的战鼓,“嘈嘈”形容鼓声喧闹,通过对鼓声的描写,渲染出军队出征时的紧张气氛。“行复观前驱”,人们前行又看到了前方队伍高举的旗帜,暗示着赵王的队伍渐行渐远,但那壮观的场面依然留在人们的视野中,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也展现出队伍出征时的有序与威严。
……
句译:
1. 大晋应天庆,皇帝受命期。
- 翻译:大晋顺应天命迎来吉庆,皇帝在此时接受上天赋予的统治使命。
2. 圣德光宇宙,洪烈荡四维。
- 翻译:皇帝的圣明之德照耀宇宙,伟大功绩震撼四方。
3. 出车抚凉裔,使命有赫羲。
- 翻译:(赵王)率领车队去安抚凉州边境,这使命光荣而重大。
4. 肃肃王命集,赫赫简书备。
- 翻译:庄严的王命下达,显赫完备的文书亦已准备齐全。
5. 玉衡正三辰,流光镜八裔。
- 翻译:朝廷统治如北斗调控日月星辰,光辉如同明镜照耀八方边远之地。
6. 协气烟煴,惠泽滂霈。
- 翻译:和谐祥瑞之气弥漫交融,皇帝的恩泽如大雨般广泛洒落。
7. 前旆举鸾旗,后乘鸣和鸾。
- 翻译:队伍前方高举绣有鸾鸟的旗帜,后面车辆的铃铛发出和谐声响。
8. 清晨发皇邑,日夕过首山。
- 翻译:清晨从都城出发,傍晚就经过了首山。
9. 抚军镇西岳,营垒临秦川。
- 翻译:(赵王)安抚军队,镇守西部山岳地区,在临近秦川之地安设营垒。
10. 西顾望昆山,属想羡昔贤。
- 翻译:向西眺望能看到昆仑山,不禁联想起并羡慕往昔的贤能之士。
11. 弃重而怀轻,忽苦而忘旃。
- 翻译:为了使命放下个人看重之事,忽视旅途辛苦而一心投入。
12. 四牡曜长路,轻盖若飞鸿。
- 翻译:四匹雄马在漫长道路上光彩照人地奔驰,轻便的车盖如飞鸿般轻快前行。
13. 华轸曜文辀,遗风激兰丛。
- 翻译:华丽的车后横木与有花纹的车辕光彩夺目,队伍经过的风拂动着兰草丛。
14. 仁声振金石,威灵厌鬼方。
- 翻译:仁德的名声如敲击金石般响亮传播,威望能够威慑远方异族。
15. 夫子茂远猷,款诚寄惠音。
- 翻译:您(赵王)具有卓越的长远谋略,希望以真诚之心传递好消息。
16. 辞诀未及终,前驱已抗旌。
- 翻译:辞别之语还没说完,前方先导队伍已高举旗帜出发。
17. 严鼓何嘈嘈,行复观前驱。
- 翻译:急促的战鼓喧闹作响,前行又看到前方队伍高举的旗帜。
……
全译:
大晋王朝顺应天命,迎来吉祥福庆,皇帝在这顺应天命的时期,接受上天赋予的统治天下的使命。
皇帝圣明的品德光芒万丈,照亮整个宇宙;其伟大的功业,震撼四方,影响深远。
赵王奉命率领车队,前去安抚凉州边境地区,这一使命光荣且意义重大。
庄严郑重的王命已然下达,彰显着赫赫威严,与之相关的完备文书也都准备妥当。
朝廷的统治就如同北斗七星中的玉衡星,精准地调控着日、月、星三辰的运行秩序;而王朝的光辉,好似明镜一般,照耀着天下八方的边远之地。
整个国家弥漫着和谐祥瑞的气息,皇帝的恩泽如滂沱大雨,广泛地施予百姓。
赵王出行的队伍中,前方高举着绣有鸾鸟图案的旗帜,后方车辆上的和鸾铃铛,随着行进发出清脆和谐的声响。
清晨时分,队伍从都城启程出发,到了傍晚,便已路过首山。
赵王此去,肩负着安抚军队的重任,镇守西部的山岳地区,并在靠近秦川的地方,安扎营垒。
赵王向西远眺,能望见昆仑山的壮丽身影,此时不禁追思联想,对往昔那些贤能之士心生羡慕之情。
为了完成肩负的使命,赵王放下个人所看重的得失,将旅途的辛苦抛诸脑后,一心专注于使命。
拉车的四匹雄马,在漫长的道路上昂首奔驰,光彩照人;轻便的车盖,疾驰起来犹如飞鸿掠过,轻快敏捷。
华丽的车后横木与雕有花纹的车辕,闪耀着夺目光彩,队伍经过时带起的风,轻轻拂动着路边的兰草丛。
希望赵王以仁德治理,让仁德的名声,如敲击金石之声那般响亮,传播四方;凭借自身的威望,能够威慑远方的异族,使他们心生敬畏。
赵王您有着卓越的长远谋略,希望您带着诚挚的心意,将朝廷的恩泽传递,也带回边境安宁的好消息。
为赵王饯行时,众人的辞别话语还没说完,前方开道的队伍已经高高举起旗帜,开始前行。
军中急促的战鼓,发出嘈嘈的声响,人们一边前行,一边还能看到前方队伍高高飘扬的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