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浪书院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榷论

张载

夫贤人君子将立天下之功,成天下之名,非遇其时,未易可也。每观前代立功之士,皆有恰逢其会之遇。

且夫贤俊之臣,国之基也;明哲之君,国之桢也。基不固,则栋干倾;桢不直,则栋梁挠。故二者不可不察焉。

昔伊尹之佐成汤,吕尚之翼武王,皆以兴复大业,建不世之功。然此皆有拨乱之才,遭革命之会,应天顺人,以成其勋者也。

逮至春秋之时,诸侯力争,竞相吞灭。当此之际,虽有管、晏之才,而无桓、文之主,亦难以显其能也。故曰:“非其时,虽贤不能自致也。”

秦之末也,豪杰并起,欲图霸业。沛公以雄才大略,宽仁大度,吸引天下之士。张良、陈平之徒,皆为之用。此乃天授之时,而英雄遇合也。

及夫汉室中微,王莽篡逆。光武以帝胄之亲,奋身而起,恢复旧物。邓禹、冯异等,皆能相时而动,辅成大业。此亦遭逢际会,以成其志者也。

自魏氏以来,天下未一,干戈日寻。虽时有俊才,而无英明之主以统御之,故功业不建,名节不立。

今主上圣明,四海归心,方欲兴太平之业,建无疆之祚。此乃贤士立功之秋,而志士骋能之会也。

然欲立功者,必审于己。若智不周务,而强欲为之,犹无楫而欲济于川,无衔而欲御于马,其不陷溺颠仆者,鲜矣。

故君子欲立大功于世,必审时度势,量己而行。若时之未至,藏器于身,以俟其动;若时既至,奋身而起,以成其功。如此,则可以保其名节,而建不朽之业矣。

……

赏析:

《榷论》是张载所着的一篇探讨贤才建功立业与时机、自身条件关系的论说文。文章通过回顾历史事例,阐述了时势、君主与臣子在成就功业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对有志于建功立业者提出了审时度势、量己而行的建议。

一、核心思想

1. 时机的决定性作用:文章开篇点明主旨,强调贤人君子立功成名需遇其时。作者列举伊尹佐成汤、吕尚辅武王,称他们不仅有拨乱之才,更遇上革命之会,应天顺人而建功。春秋时管、晏虽贤,若无桓、文之主则难显其能;秦末刘邦得张良、陈平,光武中兴有邓禹、冯异辅佐,均因恰逢天授之时。自魏氏以来天下未一,虽有俊才却因无英明之主,功业不建。直至当下主上圣明,四海归心,才又为贤士提供了立功时机。这一系列历史事例,反复论证了时机对建功立业的决定性影响。

2. 君臣相辅相成:贤俊之臣为国之基,明哲之君为国之桢,两者缺一不可。作者以基础与栋梁的关系作比,说明君臣关系的紧密及相互作用。只有君臣相得益彰,才能成就大业,如伊尹与成汤、吕尚与武王等组合,皆是君臣相得成就丰功伟绩的典范。

3. 自我审视与行动策略:作者指出,欲立功者不仅需待时,还得审于己。若智谋不足以应对事务,强行而为必将失败,如同无楫渡河、无衔御马。因此,君子应审时度势,量己而行。时机未到,韬光养晦;时机一至,奋身而起,如此方能保名节、建伟业。

二、艺术特色

1. 善用历史典故,增强说服力:文中大量运用历史典故,涵盖从商汤到魏晋的诸多事例,如伊尹、吕尚、管仲、晏婴、刘邦、刘秀及其辅佐之臣等。通过这些丰富且典型的历史事件,具体而生动地论证了作者的观点,使文章论据充实,增强了说服力与可信度,让读者更易理解和接受其关于时机、君臣关系及自我认知在建功立业中的重要性的论述。

2. 比喻生动形象,说理深入浅出:在阐述君臣关系时,以“基不固,则栋干倾;桢不直,则栋梁挠”为喻,将抽象的君臣关系具象化为基础与栋梁的关系,生动形象地表明君臣相辅相成的重要性。在论述自我审视时,用“无楫而欲济于川,无衔而欲御于马”比喻智谋不足却强行行事的荒谬,使道理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让读者对其中蕴含的道理一目了然。

3. 逻辑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文章开篇提出贤才建功需遇其时的核心观点,接着从历史角度论证时机的重要性以及君臣的相互作用,再转而论述个人自我审视和行动策略,最后得出君子应审时度势、量己而行以建功保节的结论。全文逻辑清晰,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各部分紧密关联,形成一个完整且严谨的论述体系。

……

解析:

1. 夫贤人君子将立天下之功,成天下之名,非遇其时,未易可也。

- 解析:此句为全文主旨句,开宗明义地指出,那些贤能的人以及怀有高尚品德的君子,若想要在天下建立伟大的功勋,成就四海皆知的美名,若没有遇到合适的时机,是很难实现的。这里强调了“时机”对于贤才实现抱负的重要性,为后文论述奠定基础。

2. 每观前代立功之士,皆有恰逢其会之遇。

- 解析:紧承上句,作者表明自己常常观察前代那些建立功勋的人,发现他们都拥有恰好碰上合适机会的经历。进一步强调时机的重要性,通过对前代事例的普遍观察,强化“遇时”与“立功”之间的紧密联系,引发读者对后文具体事例的期待。

3. 且夫贤俊之臣,国之基也;明哲之君,国之桢也。

- 解析:此句从人才和君主的角度阐述国家兴盛的要素。贤能杰出的臣子,是国家得以稳固的根基;明智聪慧的君主,是国家能够挺立的支柱。作者运用比喻手法,将臣子比作国家的基础,君主比作国家的支柱,形象地说明了君臣在国家中的关键地位,为下文论述君臣相互配合成就功业做铺垫。

4. 基不固,则栋干倾;桢不直,则栋梁挠。

- 解析:延续上句的比喻,进一步说明君臣关系对国家的影响。如果根基不稳固,那么房屋的栋梁就会倾倒;如果支柱不笔直,那么栋梁就会弯曲变形。以此强调君臣二者必须各安其位、各尽其责,若一方出现问题,整个国家就会陷入危机,从反面论证了君臣和谐对于国家稳定与发展的重要性。

5. 故二者不可不察焉。

- 解析:基于前文对君臣重要性的阐述,得出结论:君臣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各自的作用,是不能不仔细审察的。此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总结上文关于君臣关系的论述,又引出下文通过具体历史事例对这一观点的进一步论证。

6. 昔伊尹之佐成汤,吕尚之翼武王,皆以兴复大业,建不世之功。

- 解析:开始列举具体历史事例,说明贤才与明主相遇成就功业。从前伊尹辅佐商汤,吕尚辅助周武王,他们都助力君主振兴恢复了伟大的帝业,建立了世间少有的丰功伟绩。伊尹和吕尚作为历史上着名的贤能臣子,成汤和武王作为英明的君主,他们的组合是君臣相得成就大业的典范,有力地证明了前文贤俊之臣与明哲之君相互配合可建功立业的观点。

7. 然此皆有拨乱之才,遭革命之会,应天顺人,以成其勋者也。

- 解析:进一步分析伊尹和吕尚成功的原因。他们不仅具备拨乱反正、整治乱世的卓越才能,还遭遇了改朝换代、顺应历史变革的时机,顺应天命与民心,从而成就了他们的功勋。此句强调了才能、时机以及顺应时势在成就功业过程中的共同作用,丰富了前文关于立功条件的论述。

8. 逮至春秋之时,诸侯力争,竞相吞灭。

- 解析:描述春秋时期的时代背景,到了春秋的时候,各个诸侯国为了争夺霸权,纷纷竭尽全力相互争斗,并且竞相进行吞并消灭对方的战争。此句为下文论述春秋时期贤才与君主的关系做铺垫,展现出一个充满竞争与动荡的时代环境,在这种环境下,贤才与明主的关系对国家发展显得更为关键。

9. 当此之际,虽有管、晏之才,而无桓、文之主,亦难以显其能也。

- 解析:以春秋时期为例,指出即便存在像管仲、晏婴那样具有卓越才能的臣子,如果没有齐桓公、晋文公这样英明的君主,他们也很难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通过这个例子,从反面论证了贤俊之臣需得明哲之君的支持,才能建立功勋,再次强调了君臣相得对于成就功业的重要性,同时也突出了时机(遇上明主)的不可或缺性。

10. 故曰:“非其时,虽贤不能自致也。”

- 解析:对春秋时期的例子进行总结,得出结论:没有遇到合适的时机(这里指遇上明主),即使是贤能的人,也无法依靠自身实现抱负、建立功勋。此句再次强调时机对于贤才的重要性,与文章开篇主旨相呼应,强化了论点。

11. 秦之末也,豪杰并起,欲图霸业。

- 解析:介绍秦朝末年的局势,秦朝末年,天下大乱,各路豪杰纷纷揭竿而起,都想要谋取称霸天下的大业。此句描绘出一个风云变幻、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背景,为下文论述刘邦及其谋士集团的崛起提供了历史舞台。

12. 沛公以雄才大略,宽仁大度,吸引天下之士。

- 解析:阐述沛公刘邦的特质,刘邦凭借自己卓越的雄才大略,以及宽厚仁爱、胸怀大度的品质,吸引了天下众多贤能之士归附。这些特质使刘邦成为一个有能力领导群雄、成就大业的君主,为他最终建立汉朝奠定基础,同时也体现了明哲之君在吸引贤俊之臣方面的重要作用。

13. 张良、陈平之徒,皆为之用。

- 解析:说明刘邦吸引人才的结果,张良、陈平这些贤能之士,都愿意为刘邦效力。张良、陈平皆为智谋超群之人,他们与刘邦的结合,是贤俊之臣与明哲之君相互成就的又一典型例子,证明了君臣配合对成就功业的推动作用。

14. 此乃天授之时,而英雄遇合也。

- 解析:对刘邦与张良、陈平相遇并成就大业进行评价,认为这是上天授予的时机,也是英雄之间的相互遇合。强调了刘邦成就霸业既有时机的因素,也离不开君臣之间的契合,再次呼应文章关于时机与君臣关系对建功立业重要性的主旨。

15. 及夫汉室中微,王莽篡逆。

- 解析:讲述汉朝中期的变故,等到汉朝国势逐渐走向衰落的时候,王莽趁机篡夺皇位,叛逆汉室。此句为光武帝刘秀中兴汉室的故事提供了背景,展现出一个旧秩序被打破、急需新力量重建的时代局面,为下文论述刘秀及其臣子的功绩埋下伏笔。

16. 光武以帝胄之亲,奋身而起,恢复旧物。

- 解析:介绍光武帝刘秀的事迹,刘秀凭借自己身为皇室宗亲的身份,奋起抗争,最终恢复了汉朝的天下。体现了刘秀抓住时代赋予的机会,凭借自身身份优势,承担起复兴汉室的重任,展现出明哲之君在关键时刻的担当与能力。

17. 邓禹、冯异等,皆能相时而动,辅成大业。

- 解析:说明邓禹、冯异等臣子的作为,邓禹、冯异等人,都能够观察时势,把握时机行动,辅佐刘秀成就了中兴大业。这表明贤俊之臣能够审时度势,选择明主并助力其成就功业,体现了君臣之间的默契配合以及对时机的准确把握。

18. 此亦遭逢际会,以成其志者也。

- 解析:对刘秀及其臣子成就中兴大业进行总结,认为这也是他们遭遇到合适的时机,从而实现了自己的志向。再次强调时机在成就功业中的关键作用,以及君臣相得对于把握时机、实现志向的重要性,强化文章主旨。

19. 自魏氏以来,天下未一,干戈日寻。

- 解析:描述曹魏以来的局势,自从曹魏建立以来,天下一直没有实现统一,战争每天都在发生。展现出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环境,为下文论述这一时期贤才难以建功立业做铺垫。

20. 虽时有俊才,而无英明之主以统御之,故功业不建,名节不立。

- 解析:分析曹魏以来贤才难以成功的原因,虽然这个时期时常出现才智出众的人,但是却没有英明的君主来统领驾驭他们,所以这些贤才无法建立功业,也难以树立名节。从反面论证了明哲之君对于贤俊之臣建立功业的重要性,同时也暗示了时机(遇上明主)的缺失会导致贤才抱负难以实现,与前文形成对比,进一步突出文章主旨。

21. 今主上圣明,四海归心,方欲兴太平之业,建无疆之祚。

- 解析:回归当下,描述当时的情况,如今主上圣明,天下百姓都心悦诚服地归附,正想要兴起太平的大业,建立长久的帝业。此句为贤才提供了一个建功立业的良好时代背景,暗示当下正是贤士立功的好时机,与前文各历史时期的情况形成对比,引出下文对贤才应如何把握时机的论述。

22. 此乃贤士立功之秋,而志士骋能之会也。

- 解析:明确指出当下是贤能之士建立功勋的大好时机,也是有志之士施展才能的难得机会。强调当下时代为贤才提供了实现抱负的舞台,呼吁贤才抓住时机,为下文论述贤才应具备的自身条件做铺垫。

23. 然欲立功者,必审于己。

- 解析:在强调时机重要性之后,笔锋一转,指出想要建立功勋的人,必须要对自己有清晰的审视。引出下文关于贤才自身应具备条件的论述,说明仅有外在时机还不够,贤才自身也需有正确认知,为论述增添全面性。

24. 若智不周务,而强欲为之,犹无楫而欲济于川,无衔而欲御于马,其不陷溺颠仆者,鲜矣。

- 解析:通过比喻说明自我审视的重要性,如果一个人的智谋不足以周全地处理事务,却勉强想要去建立功勋,就如同没有船桨却想要渡过河流,没有马嚼子却想要驾驭马匹,这样的情况下,不陷入困境、不跌倒失败的,是很少见的。生动形象地阐述了贤才自身能力与建功立业之间的关系,强调了贤才需具备与目标相匹配的能力,否则难以成功。

25. 故君子欲立大功于世,必审时度势,量己而行。

- 解析:总结前文,得出结论,所以君子若想要在世上建立大功,一定要仔细观察并分析时势的发展变化,同时要衡量自己的能力,然后再采取行动。此句全面概括了文章的核心观点,即贤才建功立业既需要把握时机,又要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二者缺一不可。

26. 若时之未至,藏器于身,以俟其动;若时既至,奋身而起,以成其功。

- 解析:进一步阐述审时度势、量己而行的具体做法,如果时机还没有到来,就把自己的才能隐藏起来,等待时机行动;如果时机已经成熟,就要奋勇而起,抓住机会成就自己的功业。为贤才提供了具体的行动指南,使文章的论述更具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27. 如此,则可以保其名节,而建不朽之业矣。

- 解析:最后说明按照上述做法行事的结果,这样的话,贤才就能够保全自己的名节,并且建立不朽的功业。再次强调正确把握时机与自身能力的关系对于贤才实现抱负的重要性,收束全文,使文章主旨得以强化和升华。

……

句译:

1. 夫贤人君子将立天下之功,成天下之名,非遇其时,未易可也。

那些贤能有才德的君子,想要建立天下的功业,成就天下的美名,如果没有遇到合适的时机,是不容易做到的。

2. 每观前代立功之士,皆有恰逢其会之遇。

每每观察前代建立功勋的人,都有恰好碰上合适时机的际遇。

3. 且夫贤俊之臣,国之基也;明哲之君,国之桢也。

贤能杰出的臣子,是国家的根基;明智聪慧的君主,是国家的支柱。

4. 基不固,则栋干倾;桢不直,则栋梁挠。

根基不稳固,那么房屋的栋梁就会倾倒;支柱不笔直,那么栋梁就会弯曲。

5. 故二者不可不察焉。

所以这两者(臣子与君主)不能不仔细审察。

6. 昔伊尹之佐成汤,吕尚之翼武王,皆以兴复大业,建不世之功。

从前伊尹辅佐成汤,吕尚辅佐周武王,都使君主振兴恢复了伟大的帝业,建立了世间少有的丰功伟绩。

7. 然此皆有拨乱之才,遭革命之会,应天顺人,以成其勋者也。

然而他们都具备拨乱反正的才能,遭遇了改朝换代的时机,顺应天命与民心,从而成就了他们的功勋。

8. 逮至春秋之时,诸侯力争,竞相吞灭。

到了春秋时期,诸侯们竭力相争,竞相吞并消灭对方。

9. 当此之际,虽有管、晏之才,而无桓、文之主,亦难以显其能也。

在这个时候,即使有管仲、晏婴那样的才能,如果没有齐桓公、晋文公这样的君主,也难以施展他们的才能。

10. 故曰:“非其时,虽贤不能自致也。”

所以说:“没有遇到合适的时机,即使贤能也不能实现自己的抱负。”

11. 秦之末也,豪杰并起,欲图霸业。

秦朝末年,各路豪杰纷纷兴起,想要谋取称霸天下的大业。

12. 沛公以雄才大略,宽仁大度,吸引天下之士。

沛公刘邦凭借卓越的雄才大略,以及宽厚仁爱、胸怀大度的品质,吸引了天下的贤能之士。

13. 张良、陈平之徒,皆为之用。

张良、陈平这些人,都为他效力。

14. 此乃天授之时,而英雄遇合也。

这是上天授予的时机,也是英雄们的相遇聚合。

15. 及夫汉室中微,王莽篡逆。

等到汉朝国势逐渐走向衰落,王莽篡夺皇位,叛逆汉室。

16. 光武以帝胄之亲,奋身而起,恢复旧物。

光武帝刘秀凭借身为皇室宗亲的身份,奋起抗争,恢复了汉朝天下。

17. 邓禹、冯异等,皆能相时而动,辅成大业。

邓禹、冯异等人,都能够观察时势,把握时机行动,辅佐刘秀成就了中兴大业。

18. 此亦遭逢际会,以成其志者也。

这也是他们遭遇到合适的时机,从而实现了自己的志向。

19. 自魏氏以来,天下未一,干戈日寻。

自从曹魏建立以来,天下一直没有统一,战争每天都在发生。

20. 虽时有俊才,而无英明之主以统御之,故功业不建,名节不立。

虽然时常有才智出众的人,但是没有英明的君主来统领驾驭他们,所以这些人无法建立功业,也难以树立名节。

21. 今主上圣明,四海归心,方欲兴太平之业,建无疆之祚。

如今主上圣明,天下百姓都心悦诚服地归附,正想要兴起太平的大业,建立长久的帝业。

22. 此乃贤士立功之秋,而志士骋能之会也。

这正是贤能之士建立功勋的好时机,也是有志之士施展才能的机会。

23. 然欲立功者,必审于己。

然而想要建立功勋的人,必须要对自己有清晰的审视。

24. 若智不周务,而强欲为之,犹无楫而欲济于川,无衔而欲御于马,其不陷溺颠仆者,鲜矣。

如果一个人的智谋不足以周全地处理事务,却勉强想要去建立功勋,就如同没有船桨却想要渡过河流,没有马嚼子却想要驾驭马匹,这样的情况下,不陷入困境、不跌倒失败的,是很少见的。

25. 故君子欲立大功于世,必审时度势,量己而行。

所以君子若想要在世上建立大功,一定要仔细观察并分析时势的发展变化,同时要衡量自己的能力,然后再采取行动。

26. 若时之未至,藏器于身,以俟其动;若时既至,奋身而起,以成其功。

如果时机还没有到来,就把自己的才能隐藏起来,等待时机行动;如果时机已经成熟,就要奋勇而起,抓住机会成就自己的功业。

27. 如此,则可以保其名节,而建不朽之业矣。

这样的话,就能够保全自己的名节,并且建立不朽的功业。

……

全译:

大凡贤人君子想要建立天下的丰功伟绩,成就举世闻名的声誉,若没有遇上合适的时机,实非易事。

每每观察前代那些建立功勋的人,都有恰逢良机的际遇。

贤能杰出的臣子,是国家的根基;明智睿哲的君主,是国家的支柱。根基若不稳固,栋梁就会倾倒;支柱若不挺直,栋梁便会弯曲。所以,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不可不仔细审度。

从前,伊尹辅佐商汤,吕尚辅佐周武王,他们都助力君主复兴大业,建立了非凡的功绩。然而,他们不仅具备拨乱反正的才能,还遭遇了改朝换代的契机,顺应天命与民心,才成就了赫赫功勋。

到了春秋时期,诸侯们竞相角逐,彼此争战、相互吞并。在这样的时局下,即便有管仲、晏婴那般的才能,若没有齐桓公、晋文公这样的君主,也难以施展抱负。故而说:“没有遇上合适的时机,即便贤能也无法实现自身的价值。”

秦朝末年,豪杰并起,都企图谋取霸业。沛公刘邦凭借雄才大略与宽厚仁爱的胸怀,吸引了天下贤士。张良、陈平这些人,都为他所用。这正是上天赐予的时机,使得英雄得以汇聚一堂。

等到汉朝中期国势衰微,王莽篡位谋逆。光武帝刘秀凭借皇室宗亲的身份,奋起抗争,恢复了汉室江山。邓禹、冯异等人,都能审时度势,辅佐光武帝成就大业。这同样是恰逢其时,从而实现了他们的志向。

自曹魏以来,天下尚未统一,战乱频仍。虽然时常涌现出杰出的人才,但没有英明的君主来统领驾驭,所以他们难以建立功业,也无法树立名节。

如今,主上圣明,四海归心,正欲开创太平盛世,建立千秋万代的帝业。这正是贤能之士建立功勋的大好时机,也是有志之士施展才华的绝佳契机。

然而,想要建立功勋的人,必须要对自己有清晰的认知。倘若智谋不足以应对事务,却强行为之,就如同没有船桨却想渡河,没有马嚼子却想驭马,不陷入困境、不遭受挫折的,实在罕见。

所以,君子若想在世间建立大功,就一定要审时度势,量力而行。如果时机尚未成熟,就将才能深藏于身,等待时机行动;一旦时机来临,便奋身而起,成就自己的功业。如此,便可以保全名节,建立不朽的功勋。

方浪书院推荐阅读:快穿渣女万人迷结婚生娃快穿:被攻略了,新男主他很会撩我的能力藏不住了帝女临安策秋凉了,婆家该灭门了!重生主母手执刃,侯府满门上西天我开了一间精灵饲育屋全员团宠郡主别太坏快穿:绑定大佬后不辜道者从诡异大陆开始军爷以身许国,军嫂许他也许家[射雕同人]妖女盛气凌妻摄政王带娃娇宠野玫瑰穿书后,恶毒女配携带空间发大财寻龙藏珠重生婚宠:总裁撩上瘾一晚情深,首席总裁太危险我家有直男被弃鬼宅?玄学大佬的直播间火了引她深爱弑天刃面甜心黑小白菜,重生八零撩了狼小姑娘腰细身软,三爷诱吻成瘾毕业后,我回村种地直播四合院:随身一个成长空间四方飘摇逃婚后,她在古代养殖创业暴富了滨城霸主:虐妻悔途剑修小师妹,她六艺全通灵异万界人在奥特:吾乃雷奥尼克斯摆烂吃瓜:满朝文武嘻嘻?不嘻嘻直播算命:遇到亲生父母人偶们的舞台剧这个法师怎么比战士还能打冷面大理寺少卿,天天热脸把我宠扮演舔狗后,深陷修罗场超兽武装:轮回者的系统八零娇妻妩媚,高冷学神食髓知味堂堂女大学生,你说我是阴间使者不灭钢之魂林有德摄政王的王妃狂炸天修仙大佬异世养夫记命格被夺后,她被五个哥哥争着宠重活一世避祸为上清穿:病弱贵妃的荣宠路终极一班:抓住这只丁小雨
方浪书院搜藏榜:我在末世拥有了躺平生活恭送道友飞升偷偷招惹重生七零美女画家拿捏工程师神算疯玫瑰,撩得恶犬贺爷心尖宠LOL:快苟到世一上,你玩实名制?综影之我在清剧里想摆烂美漫:什么年代了还当传统蝙蝠侠葱茏如叶八零换亲女配?我靠签到系统杀疯青鲤修仙记摆烂后我重生了福天记等穗抽芽等爱开花茵绝遥全家重生,五岁萌宝被全京城团宠我爹是皇上鬼帝狂妃倾天下在朝堂被偷听心声后,他们都颠了梦回花国娘子别走,为夫一定认真背夫纲现实世界里的爱丽丝我用重生埋葬他勾魂的眼神末世重生,只想囤粮摆烂度日非人世界的人类生活普通人快穿指南八零年代探案日常情逢对手就是爱你,小糯米梦初迷离总有叹惋穿成末世文漂亮女配,男主宠上瘾全民武道:我以诡魂凶兽为食逃荒海岛,奶包福运绵绵赶海发家小马宝莉:马格分裂的公主炮灰好像变了你好呀,作文民国聊斋杀穿诡片世界前任求着我回去先离后爱,前妻在恋综市场杀疯了云阁飞梦穿成修仙界的凡人公主后我登基了高门军官灭妻:要她改嫁送她进监人在武动,开局签到药老戒指我看上了哥哥的战友尘世长生仙爱我吧,稳赢契约新妻怀孕出逃除我以外,全队反派厉少你前妻带崽来抢家产啦
方浪书院最新小说:重生八零,二婚改嫁大佬搞事业棋中客四合院:让我妥协?你们想多了!仓鼠,家财万贯天幕直播:灵石狂魔浮生若梦之民国绝恋穿越,我的系统兼容万统神格代码:从社畜到创世魂法代码:我想她偿还我的一切!我在古代休假种田搞基建重生拥有混沌灵根无限逃生指南穿越女尊怎么办?我有美强狂老婆略施耳光,乡下来的真千金竟是玄门老祖暴走的崩铁医女荒山种田忙,灵泉空间粮满仓她不伺候后,京圈太子们急疯了退亲分家别想拦,手握空间忙赚钱女配被男主们读心后,人设崩了莲花楼之开局捡到他一寸相思综影视:素锦的百世历劫前世机缘被抢?惊!小师妹更强了亲爱的沈老师,请回头炮灰穿书后,被毒舌师弟盯上了好孕娇娇茶又媚,母凭子贵夺凤位试婚娇奴庶女上位日常团宠妹妹三岁,全球大佬争着宠快穿惊大姥她开局捡虐文系统奥特:变身少女的进化之率难逃!惹上偏执恶徒还想跑?不服就揍,小丧尸她理直气也壮快穿之我的对象竟然是最大反派我怎么不知道我和街头混混有崽啦资本家真千金觉醒,极品全被虐哭寂寞繁生双生魂记资本家小姐下乡,科研撩夫样样行!郡主回京后,皇子们哭着喊姑奶奶锦堂春退婚后,王妃带崽嫁皇叔离婚后她火爆全球,携子下跪不原谅回望之风云骤起港综:东星四九仔,爆兵扎职精灵:重生小智缘起城都成就梦想克苏鲁迷城,我能无限死亡回档!港片太子:女厕藏枪认错人那个修仙走后门的凡人疯了蔺总,太太说她捞够就离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