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阳县作诗二首?其一
潘岳
微身轻蝉翼,弱冠忝嘉招。
在疚妨贤路,再升上宰朝。
猥荷公叔举,连陪厕王寮。
长啸归东山,拥耒耨时苗。
幽谷茂纤葛,峻岩敷荣条。
落英陨林趾,飞茎秀陵乔。
卑高亦何常,升降在一朝。
徒恨良时泰,小人道遂消。
譬如野田蓬,斡流随风飘。
昔倦都邑游,今掌河朔徭。
登城眷南顾,凯风扬微绡。
洪流何浩荡,修芒郁苕苕。
谁谓晋京远?室迩身实辽。
谁谓邑宰轻?令名患不劭。
人生天地间,百年孰能要?
责重山岳,谁能为我挑?
寄言摄生客,试用此道推。
……
赏析:
《河阳县作诗二首·其一》是潘岳在河阳任职县令时所作,诗中不仅展现了他对自身仕途的感悟,还融入了对人生的思索,情感真挚且复杂,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一、主题思想
1. 仕途感慨与矛盾心态:诗开篇便以“微身轻蝉翼,弱冠忝嘉招”表明自己出身卑微却获征召,随后又提及“在疚妨贤路,再升上宰朝”,透露出对仕途晋升既感幸运又觉不安的矛盾。“猥荷公叔举,连陪厕王寮”表达对举荐者的感恩,而“长啸归东山,拥耒耨时苗”又流露出对归隐田园的向往,反映出诗人在官场与归隐之间的徘徊。
2. 对人生无常的认知:借自然景象“幽谷茂纤葛,峻岩敷荣条。落英陨林趾,飞茎秀陵乔”的兴衰变化,感悟到“卑高亦何常,升降在一朝”,深刻体现出对人生境遇无常的认识。诗人以“野田蓬,斡流随风飘”自比,强化了对自身命运难以掌控的无奈。
3. 对职责与人生价值的思考:“谁谓邑宰轻?令名患不劭”表明诗人虽任河阳县令,却重视自身职责,期望能获得好名声,展现积极的从政态度。“人生天地间,百年孰能要?责重山岳,谁能为我挑?”则感慨人生短暂,强调责任重大,思考如何在有限人生中实现价值。
二、艺术特色
1. 比兴手法的运用:诗中多处运用比兴。以“微身轻蝉翼”自比,突出自身卑微;用“野田蓬,斡流随风飘”比喻自己在仕途的漂泊无依,生动形象地表达出内心的无奈与感慨。自然景象“幽谷茂纤葛”等,先描绘自然的兴衰变化,再引发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使情感表达更为自然流畅。
2. 情景交融:“登城眷南顾,凯风扬微绡。洪流何浩荡,修芒郁苕苕”,诗人登城远眺,描绘出和暖南风、浩荡洪流、繁茂芒草的景象,景中含情。“凯风”“微绡”营造出轻柔氛围,衬托出对远方的眷恋;“洪流”“修芒”的壮阔暗示内心波澜,情景相互交融,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3. 情感的多层次表达:从对仕途的矛盾心态,到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再到对职责与人生价值的思考,情感丰富且层次分明。这种多层次的情感表达,使诗歌具有深度和立体感,全面展现出诗人在特定人生阶段的复杂心境。
三、文学价值
1. 反映魏晋文人心态:此诗为研究魏晋时期文人心态提供了生动样本。当时社会动荡,文人在仕途与个人追求间常感迷茫。潘岳在诗中展现的对仕途的纠结、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责任的思考,反映出魏晋文人普遍面临的困境与追求,有助于深入了解魏晋时期的文化与思想。
2. 丰富诗歌题材内涵:诗歌融合了仕途感慨、人生哲理与自然描写,丰富了魏晋诗歌的题材内涵。在展现个人情感与思考的同时,突破了传统诗歌单一题材的局限,为后世诗歌创作在题材拓展和情感表达上提供了借鉴。
……
解析:
1. 微身轻蝉翼,弱冠忝嘉招
- 解析:诗人以“微身轻蝉翼”这样形象的表述,极度自谦地强调自己身份的卑微,如同蝉翼般微不足道。“弱冠”在古代指男子二十岁行冠礼,标志着成年,这里点明自己年纪轻轻。“忝嘉招”的“忝”是自谦之词,意为有愧于,“嘉招”指美好的征召。此句传达出诗人对自己能在年少时就获征召的惊喜与自感不配的谦逊,奠定了全诗对自身仕途起点的基调。
2. 在疚妨贤路,再升上宰朝
- 解析:“在疚”原指处在忧患、痛苦之中,这里可理解为诗人内心对自己在仕途上占据位置的不安,觉得自己或许因某些不足而妨碍了贤能之人的晋升之路,体现出一种自省与自责。“再升上宰朝”表明诗人并非初次获得升迁,而是再次得到提拔,进入到宰辅执政的朝廷,这既显示出其仕途的顺遂,又与前文的不安形成鲜明对照,反映出诗人复杂的心境。
3. 猥荷公叔举,连陪厕王寮
- 解析:“猥荷”是谦卑的说法,意为承蒙。“公叔”可能指某个对诗人有举荐之恩的人。“连陪厕王寮”中,“连陪”表示接连,“厕”有参与、置身之意,“王寮”即朝廷的官僚群体。此句诗人感恩于公叔的举荐,使自己能够置身于朝廷官员之列,侧面反映出当时举荐制度对文人仕途的影响,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份机遇的珍视。
4. 长啸归东山,拥耒耨时苗
- 解析:“长啸”常被古人用于抒发内心的情感,此处表达一种洒脱与对自由的向往。“归东山”借指归隐山林,“拥耒耨时苗”描绘了一幅拿起农具去耕种应时禾苗的田园劳作场景。这两句与前文所描述的仕途形成强烈反差,表明诗人虽身处官场,但内心却渴望远离尘世喧嚣,回归自然,享受田园生活的质朴与宁静,体现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5. 幽谷茂纤葛,峻岩敷荣条
- 解析:诗人将目光投向自然,描绘出幽静的山谷中,纤细的葛藤生长得极为繁茂;高峻的山岩上,各种枝条舒展,呈现出繁荣的景象。这两句通过对不同地势植物生长状态的描写,展现了大自然蓬勃的生机,同时为下文引发对人生境遇的思考埋下伏笔。
6. 落英陨林趾,飞茎秀陵乔
- 解析:“落英”指落花,“陨林趾”描绘了落花飘落在树林脚下的情景,象征着生命的凋零。“飞茎”代表植物向上生长的茎蔓,“秀陵乔”表示茎蔓在山陵乔木间显得秀丽挺拔,寓意着生命的蓬勃向上。此句通过落花与向上生长的茎蔓的鲜明对比,突出了自然世界中生命的兴衰变化,暗示了人生境遇的无常。
7. 卑高亦何常,升降在一朝
- 解析:由前面自然景象中植物的兴衰对比,诗人顺势发出感慨,指出地位的高低并非一成不变,上升与下降可能在短时间内就发生改变。此句从自然现象升华到对人生的思考,体现出诗人对人生境遇变化莫测的深刻认识,蕴含着朴素的辩证思想。
8. 徒恨良时泰,小人道遂消
- 解析:“良时泰”描述的是当时社会处于太平盛世,然而诗人却“徒恨”,即白白地遗憾。“小人道遂消”中的“小人”是诗人自谦之词,这里指自己秉持的处世原则或方式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逐渐难以施行。此句反映出诗人在太平盛世中,因自身处世之道与现实环境的冲突而产生的无奈与失落情绪。
9. 譬如野田蓬,斡流随风飘
- 解析:诗人以“野田蓬”自比,田野中的蓬草常被视为漂泊无依的象征。“斡流随风飘”形象地描绘出蓬草随着流转的风四处飘荡的状态,进一步强化了漂泊之感。通过这个比喻,诗人深刻地表达出自己在仕途和人生道路上无法掌控自身命运的无奈,如同蓬草般只能随波逐流。
10. 昔倦都邑游,今掌河朔徭
- 解析:诗人回顾往昔,直言自己对在都城的宦游生活产生了厌倦之情。“都邑游”代表在繁华都城的官场生涯,而“今掌河朔徭”表明如今自己掌管着河朔地区的徭役事务,意味着仕途发生了变化,从都城转到地方任职,体现出诗人人生轨迹的转变,同时也暗示了心境的改变。
11. 登城眷南顾,凯风扬微绡
- 解析:“登城”这一动作,表明诗人登上城楼,“眷南顾”说明其满怀眷恋地向南眺望,体现出对南方(可能是都城或家乡)的思念。“凯风”指和暖的南风,“扬微绡”描绘出南风轻轻吹动轻薄丝绸的画面,营造出一种轻柔、舒缓的氛围,从侧面衬托出诗人此刻内心复杂而又略带惆怅的情绪。
12. 洪流何浩荡,修芒郁苕苕
- 解析:诗人的视线从南方收回,看到眼前的景象:浩浩荡荡的洪流奔腾不息,“何”字加强了对洪流气势的感叹。“修芒郁苕苕”描绘出修长的芒草生长得郁郁葱葱,连绵不绝的样子。这两句自然景色的描写,一方面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与生机,另一方面也可能借景抒情,暗示诗人内心如洪流般的波澜起伏,以及对未来如芒草般绵延的思绪。
13. 谁谓晋京远?室迩身实辽
- 解析:诗人发出疑问,谁说晋京路途遥远呢?表面上看,距离或许并不遥远,“室迩”即住所看似很近。然而“身实辽”表明实际上自己身处河朔,与晋京在心理和现实层面都产生了较大的距离感。此句深刻地表达出诗人虽对晋京(都城)仍有眷恋,但因身处异地,已产生了一种疏离感,突出了在异地任职的孤独与对过去都城生活的怀念。
14. 谁谓邑宰轻?令名患不劭
- 解析:诗人再次发出反问,谁说县令这个职位微不足道呢?“邑宰”指县令,诗人认为不应轻视这一职位。“令名患不劭”表达出诗人所担忧的是自己的美好名声不能变得更加美好、高尚。此句体现出诗人对自身职责的重视,尽管担任的是地方小官,但仍期望能有所作为,通过努力建立良好的声誉,反映出他积极向上的从政态度。
15. 人生天地间,百年孰能要?
- 解析:此句以宏观的视角感慨人生,人生活在天地之间,“百年”指代人的一生,“孰能要”意思是谁能要求自己一定活到百岁呢,强调了人生的短暂与生命的有限性,引发读者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深入思考。
16. 责重山岳,谁能为我挑?
- 解析:诗人将自己肩负的责任比作山岳,形象地突出责任之重大。“谁能为我挑?”以反问的形式,表达出在这份沉重责任面前,诗人意识到无人能替自己承担,体现出他对职责的深刻认识和勇于担当的精神,同时也流露出在责任重压下的感慨。
17. 寄言摄生客,试用此道推
- 解析:“摄生客”指那些注重养生、追求长生的人。诗人寄语这些人,不妨试着用自己对人生的这些感悟和思考去推理、审视人生。此句不仅是对前文关于人生短暂、责任重大等思考的总结,还将自己的感悟推广开来,引发更广泛的对人生价值和责任的思考,使诗歌的主题得到进一步深化。
……
句译:
1. 微身轻蝉翼,弱冠忝嘉招
- 翻译:我身份卑微如同蝉翼,二十岁时愧受美好的征召。
2. 在疚妨贤路,再升上宰朝
- 翻译:内心愧疚,恐妨碍贤才进身之路,却又再次升迁进入宰辅执政的朝廷。
3. 猥荷公叔举,连陪厕王寮
- 翻译:承蒙公叔的举荐,得以接连置身于朝廷官员之列。
4. 长啸归东山,拥耒耨时苗
- 翻译:真想长啸着归居东山,拿起农具去耕种应时的禾苗。
5. 幽谷茂纤葛,峻岩敷荣条
- 翻译:幽静的山谷中,纤细的葛藤生长繁茂;高峻的山岩上,枝条繁荣铺展。
6. 落英陨林趾,飞茎秀陵乔
- 翻译:落花飘落在树林脚下,向上生长的茎蔓在山陵乔木间显得秀丽。
7. 卑高亦何常,升降在一朝
- 翻译:地位高低哪有永恒不变的,上升下降往往在一朝之间。
8. 徒恨良时泰,小人道遂消
- 翻译:只遗憾在这太平盛世,我这小人物的处世之道却渐渐行不通。
9. 譬如野田蓬,斡流随风飘
- 翻译:我就像田野里的蓬草,随着流转的风四处飘荡。
10. 昔倦都邑游,今掌河朔徭
- 翻译:往昔厌倦了在都城的宦游生活,如今掌管着河朔地区的徭役事务。
11. 登城眷南顾,凯风扬微绡
- 翻译:登上城楼眷恋地向南眺望,和暖的南风轻扬着轻薄的丝绸。
12. 洪流何浩荡,修芒郁苕苕
- 翻译:洪流是多么浩浩荡荡,修长的芒草郁郁葱葱,连绵不绝。
13. 谁谓晋京远?室迩身实辽
- 翻译:谁说晋京路途遥远?它看似近在咫尺,可我身处异地,实则与它相距甚远。
14. 谁谓邑宰轻?令名患不劭
- 翻译:谁说县令职位低微?我只担心美好的名声不能更显高尚。
15. 人生天地间,百年孰能要?
- 翻译:人生存于天地之间,谁能要求自己一定活到百岁呢?
16. 责重山岳,谁能为我挑?
- 翻译:我肩负的责任重如泰山,有谁能替我承担呢?
17. 寄言摄生客,试用此道推
- 翻译:寄语那些注重养生的人,不妨试着用此理来思考人生。
……
全译:
我身份卑微如蝉翼般轻微,二十岁时有幸愧受那美好的征召。
内心满是愧疚,生怕妨碍了贤才的进身之路,却又再次升迁,得以进入宰辅执政的朝廷。
承蒙公叔的大力举荐,让我能接连置身于朝廷官员的行列之中。
我时常想着,真想长啸着归居东山,拿起农具去耕种应时的禾苗。
幽静的山谷里,纤细的葛藤正肆意地生长,显得格外繁茂;高峻的山岩之上,各种枝条蓬勃舒展,一片繁荣的景象。
缤纷的落花悠悠飘落在树林的脚下,而那向上生长的茎蔓在山陵的乔木间,显得愈发秀丽挺拔。
地位的高低哪有什么永恒不变的呢?上升与下降常常就在转瞬之间。
只可惜在这太平的盛世,我这小人物坚守的处世之道,却渐渐难以施行。
我就好似那田野间的蓬草,只能随着流转的风儿四处飘荡,身不由己。
过去我早已厌倦了在都城的宦游生涯,如今则掌管着河朔地区的徭役事务。
登上城楼,我满怀眷恋地向南眺望,和暖的南风轻轻扬起那轻薄的丝绸。
眼前的洪流气势磅礴,浩浩荡荡地奔腾而去;修长的芒草生长得郁郁葱葱,连绵不绝。
谁说晋京的路途十分遥远呢?它看起来仿佛近在咫尺,然而我身处异地,实则与它在心理和现实上都有着很大的距离。
谁说县令这个职位就微不足道呢?我只是忧心自己美好的名声,不能够变得更加高尚。
人生存于天地之间,谁又能要求自己必定活到百岁呢?
我所肩负的责任重如泰山,又有谁能够替我来承担呢?
在此我想寄语那些注重养生、追求长生的人,不妨试着用我对人生的这些感悟来思考人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