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居赋
潘岳
岳尝读《汲黯传》,至司马安四至九卿,而良史书之,题以巧宦之目,未曾不慨然废书而叹也。曰:嗟乎!巧诚有之,拙亦宜然。顾常以为士之生也,非至圣无轨,微妙玄通者,则必立功立事,效当年之用。是以资忠履信以进德,修辞立诚以居业。仆少窃乡曲之誉,忝司空太尉之命,所奉之主,即太宰鲁武公其人也。举秀才为郎。逮事世祖武皇帝,为河阳、怀令,尚书郎,廷尉平。今天子谅闇,圣朝勿药。仆自以才拙,不堪时命,仰归闲养疾,退而赋闲居焉。其辞曰:
遨坟素之长圃,步先哲之高衢。虽吾颜之云厚,犹内愧于宁蘧。有道吾不仕,无道吾不愚。何巧智之不足,而拙艰之有馀也!于是退而闲居,于洛之涘。身齐逸民,名缀下士。背京溯伊,面郊后市。浮梁黝以迳度,灵台杰其高峙。窥天文之秘奥,睹人事之终始。其西则有元戎禁营,玄幕绿徽。溪子巨黍,异絭同机。炮石雷骇,激矢虻飞。以先启行,耀我皇威。其东则有明堂辟雍,清穆敞闲。环林萦映,圆海回渊。聿追孝以严父,宗文考以配天。祗圣敬以明顺,养更老以崇年。若乃背冬涉春,阴谢阳施。天子有事于柴燎,以郊祖而展义。张钧天之广乐,备千乘之万骑。服振振以齐玄,管啾啾而并吹。煌煌乎,隐隐乎,兹礼容之壮观,而王制之巨丽也!两学齐列,双宇如一。右延国胄,左纳良逸。祁祁生徒,济济儒术。或升之堂,或入之室。教无常师,道在则是。故髦士投绂,名王怀玺。训若风行,应如草靡。此里仁所以为美,孟母所以三徙也。
爰定我居,筑室穿池。长杨映沼,芳枳树篱。游鳞瀺灂,菡萏敷披。竹木蓊蔼,灵果参差。张公大谷之梨,梁侯乌椑之柿,周文弱枝之枣,房陵朱仲之李,靡不毕植。三桃表樱胡之别,二柰曜丹白之色。石榴蒲桃之珍,磊落蔓衍乎其侧。梅杏郁棣之属,繁荣藻丽乎其隅。华实照烂,言所不能极也。菜则葱韭蒜芋,青笋紫姜。堇荠甘旨,蓼荾芬芳。蘘荷依阴,时藿向阳。绿葵含露,白薤负霜。
于是凛秋暑退,熙春寒往。微雨新晴,六合清朗。太夫人乃御版舆,升轻轩,远览王畿,近周家园。体以行和,药以劳宣。常膳载加,旧疴有痊。席长筵,列孙子。柳垂荫,车结轨。陆摘紫房,水挂赪鲤。或宴于林,或禊于汜。昆弟斑白,儿童稚齿。称万寿以献觞,咸一惧而一喜。寿觞举,慈颜和。浮杯乐饮,丝竹骈罗。顿足起舞,抗音高歌。人生安乐,孰知其他?
退求己而自省,信用薄而才劣。奉周任之格言,敢陈力而就列。几陋身之不保,而奚拟乎明哲!仰众妙而绝思,终优游以养拙。
……
赏析:
《闲居赋》是潘岳的经典之作,通过细腻笔触,展现了他从对官场的反思到对闲居生活的热爱,反映出西晋时期文人复杂的心态与追求。
一、主题思想
1. 对官场的反思与厌倦:潘岳以读《汲黯传》引发感慨开篇,借司马安“巧宦”之事,反思自身仕途。他自认为“才拙不堪时命”,意识到在官场中难以顺遂,心生厌倦。文中回顾自己历任多种官职,却深感疲惫,这种经历促使他对官场生活进行深刻反思,表达出对官场倾轧、复杂人事的不满与无奈。
2. 向往闲居的宁静生活:作者详细描绘了闲居之地的优美环境与闲适生活场景,表达对宁静、质朴生活的向往。从对居所周边如长杨映沼、芳枳树篱、游鳞菡萏等自然景观的描绘,到家人欢聚、宴饮娱乐等生活场景的刻画,展现出一种远离尘嚣、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与官场的纷扰形成鲜明对比,突出闲居生活的美好与珍贵。
3. 孝道与家庭观念的体现:文中提及太夫人出行、家人宴饮等场景,如“太夫人乃御版舆……旧疴有痊”“席长筵,列孙子……咸一惧而一喜”,体现出潘岳对母亲的孝顺以及对家庭团聚的重视,反映出当时社会主流的儒家孝道与家庭观念,强调家庭生活在其心中的重要地位。
二、艺术特色
1. 细致入微的描写:对闲居环境的描写极为细腻,如“长杨映沼,芳枳树篱。游鳞瀺灂,菡萏敷披。竹木蓊蔼,灵果参差”,通过对植物、动物的描绘,从视觉、动态等多角度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优美宁静的画面,让读者身临其境感受闲居之地的美好。对宴饮场景“浮杯乐饮,丝竹骈罗。顿足起舞,抗音高歌”的描写,生动展现出家人欢聚的欢乐氛围。
2. 巧妙的用典与对比:用典自然贴切,借《汲黯传》中司马安“巧宦”典故,引出自身对官场的思考。将官场的复杂与闲居的宁静进行对比,如官场的“拙艰”与闲居的安乐,突出作者对不同生活方式的态度。通过“两学齐列……孟母所以三徙也”,以孟母三迁典故强调居住环境对人的影响,体现对闲居之地的满意。
3. 语言优美华丽:作为西晋时期的作品,语言体现出当时追求华丽雕琢的风格。用词精准,如“煌煌乎,隐隐乎,兹礼容之壮观,而王制之巨丽也”,“煌煌”“隐隐”生动表现出皇家礼仪的盛大辉煌。句式整齐,多采用四言、六言句式,如“遨坟素之长圃,步先哲之高衢”,节奏明快,音韵和谐,读来朗朗上口,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三、文学价值
1. 反映时代文人心态:《闲居赋》为研究西晋文人心态提供了重要素材,展现出当时文人在追求仕途与向往自由宁静生活之间的挣扎,反映出西晋社会政治环境对文人思想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
2. 丰富田园文学内涵:在田园文学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虽非典型田园诗,但对闲居生活的细致描绘,丰富了田园文学的表现内容与手法,为后世田园文学创作提供了借鉴,推动了田园文学的发展。
……
解析:
1. 岳尝读《汲黯传》,至司马安四至九卿,而良史书之,题以巧宦之目,未曾不慨然废书而叹也。
- 解析:潘岳曾经阅读《汲黯传》,当读到司马安四次官至九卿,优秀的史官记录此事,将其列为“巧宦”一类时,不禁感慨万千,放下书本叹息。这里借司马安“巧宦”之事,引出自己对仕途的思考,为后文表达对官场的态度做铺垫。
2. 曰:嗟乎!巧诚有之,拙亦宜然。
- 解析:潘岳感叹道,“巧宦”之人确实存在,像自己这样“拙”于为官之道的人也大有人在。此句明确表达出自己对官场中“巧”与“拙”两种现象的认知,暗示自身在官场的不如意。
3. 顾常以为士之生也,非至圣无轨,微妙玄通者,则必立功立事,效当年之用。
- 解析:他一直认为,读书人活在世上,若不是达到圣人境界,行为高深莫测、精通玄理的人,就一定要建立功名、成就事业,在当世发挥作用。这表明了潘岳原本对士人的理想追求,反映出当时普遍的价值观,也与后文自己仕途的不顺形成反差。
4. 是以资忠履信以进德,修辞立诚以居业。
- 解析:因此要凭借忠诚履行信用来增进品德,修饰言辞树立诚信来成就事业。此句体现潘岳秉持的道德与事业准则,强调品德和诚信在进德修业中的重要性,然而现实与理想的差距,更增添了他对官场的无奈。
5. 仆少窃乡曲之誉,忝司空太尉之命,所奉之主,即太宰鲁武公其人也。举秀才为郎。
- 解析:我年少时在乡里私下获得一些声誉,有幸接受司空、太尉的任命,侍奉的主人就是太宰鲁武公。后来被举荐为秀才,进而成为郎官。这是潘岳讲述自己早期仕途经历,展现其起点颇高,与后文仕途坎坷形成对比。
6. 逮事世祖武皇帝,为河阳、怀令,尚书郎,廷尉平。
- 解析:到后来侍奉晋武帝,先后担任河阳令、怀令、尚书郎、廷尉平这些官职。此句继续叙述自己在不同时期担任的官职,表明其官场经历丰富,但也暗示了频繁调任可能带来的疲惫与无奈。
7. 今天子谅闇,圣朝勿药。
- 解析:如今皇帝居丧,圣明的朝廷无需药物(意为无需过多干预,自会平稳发展)。这里点明当时的政治背景,为自己下文辞官闲居的决定提供时代背景说明。
8. 仆自以才拙,不堪时命,仰归闲养疾,退而赋闲居焉。
- 解析:我自认为才能笨拙,不能顺应时势与命运,于是决定退归闲居、调养疾病,进而创作了这篇《闲居赋》。直接表明自己辞官闲居的原因和创作此赋的目的,是对前文官场经历反思后的结果。
9. 遨坟素之长圃,步先哲之高衢。
- 解析:在古代典籍的广阔园圃中遨游,在先代哲人的大道上漫步。此句表达自己闲居后沉浸于经典、追寻先哲思想的生活状态,体现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10. 虽吾颜之云厚,犹内愧于宁蘧。
- 解析:虽然我脸皮够厚,但内心仍对比自己贤能的宁武子和蘧伯玉感到惭愧。以宁武子和蘧伯玉为参照,说明自己在道德学问方面尚有不足,体现出作者谦逊的态度。
11. 有道吾不仕,无道吾不愚。
- 解析:国家有道时我未能出仕,国家无道时我也没有做到韬光养晦。此句表达对自己在不同政治环境下表现的反思,暗示对自己仕途选择的不满。
12. 何巧智之不足,而拙艰之有馀也!
- 解析:为何我在投机取巧方面如此欠缺,而在笨拙艰难的处境中却深有体会呢!再次强调自己不擅长官场钻营,表达对自身官场境遇的无奈与感慨。
13. 于是退而闲居,于洛之涘。
- 解析:于是我退下来闲居,住在洛水岸边。点明闲居的地点,开启对闲居生活的描写。
14. 身齐逸民,名缀下士。
- 解析:身份如同隐逸的平民,名字列在下等士人之中。表明自己闲居后的身份变化,突出闲居生活的平民化与淡泊。
15. 背京溯伊,面郊后市。
- 解析:背对着京城,逆着伊水,前面对着郊野,后面是集市。介绍闲居之地的地理位置,展现出周边环境的特点,暗示生活的便利与宁静。
16. 浮梁黝以迳度,灵台杰其高峙。
- 解析:黑色的浮桥横跨而过,高高的灵台耸立着。描绘周边建筑,“浮梁黝”与“灵台杰”形成视觉上的对比,增添环境的层次感与立体感。
17. 窥天文之秘奥,睹人事之终始。
- 解析:可以窥探天文的奥秘,观察人事的兴衰始末。说明在闲居之地可以进行对自然和人事的思考,体现出闲居生活的充实与富有内涵。
18. 其西则有元戎禁营,玄幕绿徽。
- 解析:它的西边有军事营地,黑色的营帐,绿色的旗帜。介绍居所西边的军事设施,丰富对周边环境的描述,展现出不同功能区域的分布。
19. 溪子巨黍,异絭同机。
- 解析:溪子弩和巨黍弩,虽然弩弓上的绳带不同,但发射机关相同。这里具体描述军事设施中的武器,体现出对细节的关注,也从侧面反映出当时的军事背景。
20. 炮石雷骇,激矢虻飞。
- 解析:抛石车发射石头如雷霆般骇人,射出的箭矢如飞虻般密集。通过比喻生动描绘出军事演练时的壮观场景,展示军事力量的强大。
21. 以先启行,耀我皇威。
- 解析:军队作为前行的先导,彰显我朝皇帝的威严。强调军事力量对国家权威的展示作用,从侧面反映出闲居之地所处环境的重要性。
22. 其东则有明堂辟雍,清穆敞闲。
- 解析:它的东边有明堂和辟雍,环境清幽肃穆、宽敞闲适。介绍居所东边的建筑,展现出不同风格的场所,体现出闲居之地周边文化设施的特点。
23. 环林萦映,圆海回渊。
- 解析:周围的树林环绕映衬,圆形的水池回旋幽深。描绘明堂辟雍周边的自然景观,营造出宁静、优美的氛围,体现出文化建筑与自然景观的和谐统一。
24. 聿追孝以严父,宗文考以配天。
- 解析:遵循孝道来尊敬父亲,尊崇文帝以配享上天。这里涉及到对礼仪文化和祭祀传统的描述,体现出当时社会的儒家文化观念和祭祀制度。
25. 祗圣敬以明顺,养更老以崇年。
- 解析:恭敬圣人以表明顺应,奉养老人以推崇高寿。进一步阐述在明堂辟雍所进行的活动所蕴含的文化意义,强调对传统道德和尊老观念的弘扬。
26. 若乃背冬涉春,阴谢阳施。
- 解析:当冬天过去春天到来,阴气消退阳气施布。描绘季节交替,为后文描述不同季节的活动和景象做铺垫。
27. 天子有事于柴燎,以郊祖而展义。
- 解析:天子举行柴燎祭祀,在郊外祭祀祖先以展示礼义。介绍天子在特定季节举行的重要祭祀活动,体现出当时的礼仪制度和皇家活动,反映出闲居之地周边与国家政治、文化活动的紧密联系。
28. 张钧天之广乐,备千乘之万骑。
- 解析:演奏钧天广乐,准备千辆马车和上万骑兵。通过对祭祀仪式中音乐和仪仗规模的描写,展现出皇家祭祀的盛大场面,体现出国家的威严和实力。
29. 服振振以齐玄,管啾啾而并吹。
- 解析:众人穿着整齐的黑色礼服,管乐一起吹奏发出啾啾声。从服饰和音乐方面进一步描绘祭祀仪式的场景,营造出庄重、宏大的氛围。
30. 煌煌乎,隐隐乎,兹礼容之壮观,而王制之巨丽也!
- 解析:多么辉煌啊,多么盛大啊,这礼仪的壮观场面,真是王朝制度的盛大华丽体现!以强烈的感叹,表达对皇家祭祀场面的赞叹,突出其在国家制度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31. 两学齐列,双宇如一。
- 解析:太学和国学整齐并列,两座屋宇如同一体。介绍教育场所的布局,体现出对教育的重视以及教育设施的规整。
32. 右延国胄,左纳良逸。
- 解析:右边招收贵族子弟,左边接纳优秀的隐逸之士。说明两学的招生对象,展示出当时教育体系对不同人才的吸纳,反映出教育制度的开放性。
33. 祁祁生徒,济济儒术。
- 解析:众多的学生,充满着丰富的儒家学术氛围。描绘出学校中学生众多、学术活跃的景象,体现出教育的繁荣和儒家思想的传承。
34. 或升之堂,或入之室。
- 解析:有的学生学业达到较高水平,有的则更深入钻研。用“升堂入室”的概念,形象地说明学生在学习上的不同程度和进步,体现出教育成果的多样性。
35. 教无常师,道在则是。
- 解析:教学没有固定的老师,只要有道之人就是老师。强调教育注重的是学问本身,而非老师的固定身份,体现出开放包容的教育理念。
36. 故髦士投绂,名王怀玺。
- 解析:所以杰出之士弃官求学,有名的王侯也怀揣印玺前来学习。此句通过“髦士投绂”和“名王怀玺”两个具体事例,进一步说明当时教育的吸引力,无论是士人还是王侯都重视知识学问,突出教育在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37. 训若风行,应如草靡。
- 解析:教诲如同风行一般迅速传播,响应者如同草随风倒伏一样众多。形象地描绘出教育的影响力,说明良好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活动能够得到广泛的响应和传播,体现教育效果显着。
38. 此里仁所以为美,孟母所以三徙也。
- 解析:这就是选择邻里有仁德之风被视为美事的原因,也是孟母三次迁居的缘故。引用“孟母三迁”的典故,将闲居之地周边良好的教育文化氛围与孟母为孩子选择良好环境相类比,强调居住环境对人的重要影响,也表明自己选择此地闲居的合理性。
39. 爰定我居,筑室穿池。
- 解析:于是选定我的居所,建造房屋,挖掘池塘。开始详细描述自己闲居生活的具体营造,展现对居住环境的规划和建设,表达对闲居生活的投入和期待。
40. 长杨映沼,芳枳树篱。
- 解析:高大的杨树倒映在池塘中,芬芳的枳树作为藩篱。通过描写杨树和枳树,展现居所周边的植物景观,营造出优美、宁静且具有生活气息的氛围。
41. 游鳞瀺灂,菡萏敷披。
- 解析:游鱼在水中欢快游动,荷花盛开。“瀺灂”生动地描绘出游鱼的动态,“敷披”形象地展现荷花绽放的姿态,一动一静,描绘出一幅充满生机的画面。
42. 竹木蓊蔼,灵果参差。
- 解析:竹子和树木郁郁葱葱,各种珍果高低错落。进一步描绘周边植被,展现出植被的繁茂和多样性,突出闲居之地自然环境的丰富和优美。
43. 张公大谷之梨,梁侯乌椑之柿,周文弱枝之枣,房陵朱仲之李,靡不毕植。
- 解析:张公大谷的梨,梁侯乌椑的柿,周文弱枝的枣,房陵朱仲的李,没有不栽种的。列举各地的名果,表明在闲居之地种植了丰富多样的优质果树,既体现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也展现出闲居生活的富足和闲适。
44. 三桃表樱胡之别,二柰曜丹白之色。
- 解析:区分出樱桃、胡桃等三种桃子,红柰、白柰展现出红、白不同的颜色。继续介绍所种植的水果,通过对不同品种桃子和柰的描写,突出水果种类的丰富和色泽的鲜艳。
45. 石榴蒲桃之珍,磊落蔓衍乎其侧。
- 解析:珍贵的石榴和葡萄,错落有致地蔓延在旁边。描绘石榴和葡萄的生长状态,“磊落蔓衍”生动地展现出它们繁茂的姿态,为闲居环境增添生机与美感。
46. 梅杏郁棣之属,繁荣藻丽乎其隅。
- 解析:梅、杏、郁李、唐棣之类的果树,在角落处繁花似锦。描绘出角落处各类果树繁花盛开的景象,展现出闲居之地处处充满生机与美丽。
47. 华实照烂,言所不能极也。
- 解析:花朵和果实光彩灿烂,简直无法用言语来形容。总结前文对各种植物花果的描写,强调闲居之地植物景观的美丽绚烂,表达作者对这一环境的赞美之情。
48. 菜则葱韭蒜芋,青笋紫姜。
- 解析:蔬菜有葱、韭、蒜、芋,还有青笋和紫姜。开始介绍所种植的蔬菜种类,体现闲居生活自给自足的特点,展现出日常生活的质朴与实在。
49. 堇荠甘旨,蓼荾芬芳。
- 解析:堇菜、荠菜味道鲜美,蓼菜、荾菜香气扑鼻。通过描写堇荠的味道和蓼荾的香气,突出这些蔬菜的特点,展现闲居生活中饮食的自然与美好。
50. 蘘荷依阴,时藿向阳。
- 解析:蘘荷生长在背阴处,时藿向着阳光生长。描绘不同蔬菜的生长习性和环境,体现出作者对生活细节的观察和对自然规律的顺应。
51. 绿葵含露,白薤负霜。
- 解析:绿色的葵菜带着露珠,白色的薤菜顶着霜。通过“含露”和“负霜”两个细节,生动地描绘出葵菜和薤菜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的状态,展现出闲居生活中田园风光的细腻与美好。
52. 于是凛秋暑退,熙春寒往。
- 解析:在这样的环境中,寒冷的秋天暑气消退,和暖的春天寒气离去。描绘季节的交替变化,为下文描写不同季节的生活场景做铺垫。
53. 微雨新晴,六合清朗。
- 解析:一场小雨过后刚刚放晴,天地间一片清朗。描绘雨后初晴的清新景象,营造出舒适宜人的氛围,展现出闲居生活中自然环境的美好。
54. 太夫人乃御版舆,升轻轩,远览王畿,近周家园。
- 解析:太夫人便乘坐着板舆,登上轻便的车子,到远处游览京城附近的地方,在近处周游自家的园林。描写太夫人在良好天气中的出行活动,体现出闲居生活中家人的闲适与惬意,也表达出作者对家人生活的关注和照顾。
55. 体以行和,药以劳宣。
- 解析:身体因为行走而调和,药物因为活动而发挥功效。说明太夫人出行对身体的益处,强调适当活动对健康的积极作用,体现出闲居生活注重养生和生活品质。
56. 常膳载加,旧疴有痊。
- 解析:日常饮食逐渐增加,旧有的疾病也有所痊愈。进一步阐述太夫人身体状况因闲适生活和适当活动而得到改善,展现出闲居生活对家人健康的积极影响。
57. 席长筵,列孙子。
- 解析:摆开长长的筵席,子孙们依次列坐。描绘家庭聚会的场景,展现出家庭的和睦与团圆,体现出闲居生活中浓厚的亲情氛围。
58. 柳垂荫,车结轨。
- 解析:柳树垂下绿荫,车辆停在一起。描绘出聚会时的环境和场景,“柳垂荫”营造出宁静、舒适的氛围,“车结轨”暗示参加聚会的人众多,突出家庭聚会的热闹。
59. 陆摘紫房,水挂赪鲤。
- 解析:从陆地上采摘紫色的果实,从水中钓起红色的鲤鱼。描述聚会时的食物来源,体现出闲居生活的自给自足和丰富多样,也展现出田园生活的美好与惬意。
60. 或宴于林,或禊于汜。
- 解析:有时在树林中宴饮,有时在水边举行禊礼。介绍家庭聚会的不同形式和活动地点,展现出闲居生活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体现出对传统习俗的传承和对生活情趣的追求。
61. 昆弟斑白,儿童稚齿。
- 解析:兄弟们头发已斑白,儿童们还是稚嫩的年纪。描绘出参加聚会的家庭成员的不同年龄层次,展现出家族的传承和延续,体现出家庭聚会中浓浓的亲情和温馨氛围。
62. 称万寿以献觞,咸一惧而一喜。
- 解析:大家举杯祝太夫人长寿,心中既为老人的健康担忧,又为能欢聚一堂而喜悦。细腻地描绘出家人在祝寿时复杂而真挚的情感,突出家庭聚会的温馨和对长辈的敬爱之情。
63. 寿觞举,慈颜和。
- 解析:祝寿的酒杯举起,太夫人面容和蔼。描绘出祝寿时的场景,展现出家庭和睦、长辈慈祥的氛围,体现出闲居生活中家庭关系的融洽。
64. 浮杯乐饮,丝竹骈罗。
- 解析:大家畅快地饮酒,各种乐器排列在一起演奏。描绘家庭聚会时饮酒作乐的场景,展现出欢乐、热闹的氛围,体现出闲居生活的轻松愉快。
65. 顿足起舞,抗音高歌。
- 解析:人们跺脚起舞,放开声音高歌。进一步描绘聚会时大家欢乐的状态,展现出家人在闲居生活中的尽情欢乐,体现出浓厚的生活情趣。
66. 人生安乐,孰知其他?
- 解析:人生如此安乐,哪里还去管其他的事情呢?总结前文对闲居生活中家庭聚会的描写,表达出对这种安乐生活的满足和珍惜,突出闲居生活的美好。
67. 退求己而自省,信用薄而才劣。
- 解析:退下来后反思自己,觉得自己的信誉微薄、才能低下。此句是作者对自己的再次审视,与前文对闲居生活的描写形成对比,体现出作者在享受闲居生活的同时,对自己过往仕途表现的谦逊反思。
68. 奉周任之格言,敢陈力而就列。
- 解析:信奉周任“陈力就列,不能者止”的格言,愿意根据自己的能力担任官职。表明自己遵循古人的为官准则,暗示之前在官场可能没有做到“陈力就列”,为自己辞官闲居找到一种合理的解释。
69. 几陋身之不保,而奚拟乎明哲!
- 解析:几乎连自己卑微的性命都难以保全,又怎么能与明智之人相比呢!表达对自身在官场处境的担忧和对自身能力的不自信,进一步强调自己辞官闲居的必要性。
70. 仰众妙而绝思,终优游以养拙。
- 解析:仰慕众多微妙的道理而不再思考仕途之事,最终悠闲自在地过着日子,涵养自己愚拙的本性。此句总结全文,表达出作者决定彻底远离官场,享受闲居生活,在悠闲中修养自身的决心,体现出对闲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我人生选择的认可。
……
句译:
序
1. 岳尝读《汲黯传》,至司马安四至九卿,而良史书之,题以巧宦之目,未曾不慨然废书而叹也。
我(潘岳)曾经阅读《汲黯传》,读到司马安四次官至九卿,而优秀的史官记载此事,将他列为“巧宦”一类,我每次都会感慨地放下书本叹息。
2. 曰:嗟乎!巧诚有之,拙亦宜然。
不禁感叹:唉!投机取巧之人确实存在,像我这样笨拙之人也自然有。
3. 顾常以为士之生也,非至圣无轨,微妙玄通者,则必立功立事,效当年之用。
不过我常常认为,读书人活在世上,如果不是达到圣人境界,行为高尚,精通深奥微妙之道的人,就一定要建立功名、成就事业,在当世发挥作用。
4. 是以资忠履信以进德,修辞立诚以居业。
因此凭借忠诚和守信来提升品德,修饰言辞、树立诚信来成就事业。
5. 仆少窃乡曲之誉,忝司空太尉之命,所奉之主,即太宰鲁武公其人也。
我年轻时在乡里获得些许声誉,有幸得到司空、太尉的征召任用,我侍奉的主人,就是太宰鲁武公。
6. 举秀才为郎。逮事世祖武皇帝,为河阳、怀令,尚书郎,廷尉平。
后来被推举为秀才,成为郎官。接着侍奉晋武帝司马炎,先后担任河阳县令、怀县县令、尚书郎、廷尉平。
7. 今天子谅闇,圣朝勿药。
如今皇帝居丧,圣明的朝廷无需服药(即可自行恢复安宁)。
8. 仆自以才拙,不堪时命,仰归闲养疾,退而赋闲居焉。
我自认为才能笨拙,无法承受当下朝廷的任命,于是辞官回家闲居养病,退隐后写下这篇《闲居赋》。
正文
1. 遨坟素之长圃,步先哲之高衢。
在古代典籍的广阔园圃中遨游,在先哲贤人的大道上漫步。
2. 虽吾颜之云厚,犹内愧于宁蘧。
虽然我脸皮算是厚的,但内心仍对宁武子和蘧伯玉感到惭愧。
3. 有道吾不仕,无道吾不愚。
政治清明时我没能出仕,政治黑暗时我也没有佯装愚钝。
4. 何巧智之不足,而拙艰之有馀也!
为何我的机巧智谋如此欠缺,而笨拙艰难却如此之多呢!
5. 于是退而闲居,于洛之涘。
于是我辞官退隐,在洛水岸边闲居。
6. 身齐逸民,名缀下士。
身份与隐士相同,名字列于下等士人之中。
7. 背京溯伊,面郊后市。
背对着京城,逆着伊水,前面对着郊野,后面是集市。
8. 浮梁黝以迳度,灵台杰其高峙。
黑色的浮桥横跨而过,高高的灵台耸立着。
9. 窥天文之秘奥,睹人事之终始。
在这里可以窥探天文的奥秘,察见人事的兴衰始末。
10. 其西则有元戎禁营,玄幕绿徽。
它的西边有元帅的禁军营地,黑色的营帐,绿色的旗帜。
11. 溪子巨黍,异絭同机。
有溪子弩和巨黍弩,虽然弩弓的形制不同,但发射的机关一样。
12. 炮石雷骇,激矢虻飞。
抛石车发射石块如雷霆般惊人,射出的箭矢如飞虻般密集。
13. 以先启行,耀我皇威。
(军队)作为前行的先锋,彰显我朝皇帝的威严。
14. 其东则有明堂辟雍,清穆敞闲。
它的东边有明堂和辟雍,环境清幽肃穆,宽敞闲适。
15. 环林萦映,圆海回渊。
周围的树林环绕映衬,圆形的水池深邃回环。
16. 聿追孝以严父,宗文考以配天。
遵循孝道以尊崇父亲,尊奉文帝(司马昭)以配享天帝。
17. 祗圣敬以明顺,养更老以崇年。
敬奉圣人以表明顺从,奉养老人以推崇年高者。
18. 若乃背冬涉春,阴谢阳施。
当冬去春来,阴气消退阳气降临。
19. 天子有事于柴燎,以郊祖而展义。
天子举行柴燎祭天仪式,在郊外祭祀祖先以展示礼义。
20. 张钧天之广乐,备千乘之万骑。
演奏着钧天广乐,准备了千辆车子、上万骑兵。
21. 服振振以齐玄,管啾啾而并吹。
众人穿着整齐的黑色礼服,各种管乐器一起吹奏发出啾啾声。
22. 煌煌乎,隐隐乎,兹礼容之壮观,而王制之巨丽也!
场面辉煌盛大,气势宏大,这是礼仪的壮观场面,也是王制的盛大华丽啊!
23. 两学齐列,双宇如一。
太学和国子学并列,两座屋宇一模一样。
24. 右延国胄,左纳良逸。
右边招收贵族子弟,左边接纳优秀的隐逸之士。
25. 祁祁生徒,济济儒术。
学生众多,儒家学术兴盛。
26. 或升之堂,或入之室。
有的学生学问高深,有的学生造诣稍浅。
27. 教无常师,道在则是。
教学没有固定的老师,只要有学问道理的人就是老师。
28. 故髦士投绂,名王怀玺。
所以杰出的士人弃官就学,有名的王侯也怀揣印玺前来学习。
29. 训若风行,应如草靡。
教诲如同风行一般迅速传播,响应者如同草随风倒伏一样众多。
30. 此里仁所以为美,孟母所以三徙也。
这就是选择邻里有仁德之风被视为美事的原因,也是孟母三次迁居的缘故。
31. 爰定我居,筑室穿池。
于是选定我的居所,建造房屋,挖掘池塘。
32. 长杨映沼,芳枳树篱。
高大的杨树倒映在池塘中,芬芳的枳树作为藩篱。
33. 游鳞瀺灂,菡萏敷披。
游鱼在水中欢快游动,荷花盛开。
34. 竹木蓊蔼,灵果参差。
竹子和树木郁郁葱葱,各种珍果高低错落。
35. 张公大谷之梨,梁侯乌椑之柿,周文弱枝之枣,房陵朱仲之李,靡不毕植。
张公大谷的梨,梁侯乌椑的柿,周文弱枝的枣,房陵朱仲的李,没有不栽种的。
36. 三桃表樱胡之别,二柰曜丹白之色。
区分出樱桃、胡桃等三种桃子,红柰、白柰展现出红、白不同的颜色。
37. 石榴蒲桃之珍,磊落蔓衍乎其侧。
珍贵的石榴和葡萄,错落有致地蔓延在旁边。
38. 梅杏郁棣之属,繁荣藻丽乎其隅。
梅、杏、郁李、唐棣之类的果树,在角落处繁花似锦。
39. 华实照烂,言所不能极也。
花朵和果实光彩灿烂,简直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40. 菜则葱韭蒜芋,青笋紫姜。
蔬菜有葱、韭、蒜、芋,还有青笋和紫姜。
41. 堇荠甘旨,蓼荾芬芳。
堇菜、荠菜味道鲜美,蓼菜、荾菜香气扑鼻。
42. 蘘荷依阴,时藿向阳。
蘘荷生长在背阴处,时藿向着阳光生长。
43. 绿葵含露,白薤负霜。
绿色的葵菜带着露珠,白色的薤菜顶着霜。
44. 于是凛秋暑退,熙春寒往。
在这样的环境中,寒冷的秋天暑气消退,和暖的春天寒气离去。
45. 微雨新晴,六合清朗。
一场小雨过后刚刚放晴,天地间一片清朗。
46. 太夫人乃御版舆,升轻轩,远览王畿,近周家园。
太夫人便乘坐着板舆,登上轻便的车子,到远处游览京城附近的地方,在近处周游自家的园林。
47. 体以行和,药以劳宣。
身体因为行走而调和,药物因为活动而发挥功效。
48. 常膳载加,旧疴有痊。
日常饮食逐渐增加,旧有的疾病也有所痊愈。
49. 席长筵,列孙子。
摆开长长的筵席,子孙们依次列坐。
50. 柳垂荫,车结轨。
柳树垂下绿荫,车辆停在一起。
51. 陆摘紫房,水挂赪鲤。
从陆地上采摘紫色的果实,从水中钓起红色的鲤鱼。
52. 或宴于林,或禊于汜。
有时在树林中宴饮,有时在水边举行禊礼。
53. 昆弟斑白,儿童稚齿。
兄弟们头发已斑白,儿童们还是稚嫩的年纪。
54. 称万寿以献觞,咸一惧而一喜。
大家举杯祝太夫人长寿,心中既为老人的健康担忧,又为能欢聚一堂而喜悦。
55. 寿觞举,慈颜和。
祝寿的酒杯举起,太夫人面容和蔼。
56. 浮杯乐饮,丝竹骈罗。
大家畅快地饮酒,各种乐器排列在一起演奏。
57. 顿足起舞,抗音高歌。
人们跺脚起舞,放开声音高歌。
58. 人生安乐,孰知其他?
人生如此安乐,哪里还去管其他的事情呢?
59. 退求己而自省,信用薄而才劣。
退下来后反思自己,觉得自己的信誉微薄、才能低下。
60. 奉周任之格言,敢陈力而就列。
信奉周任“陈力就列,不能者止”的格言,愿意根据自己的能力担任官职。
61. 几陋身之不保,而奚拟乎明哲!
几乎连自己卑微的性命都难以保全,又怎么能与明智之人相比呢!
62. 仰众妙而绝思,终优游以养拙。
仰慕众多微妙的道理而不再思考仕途之事,最终悠闲自在地过着日子,涵养自己愚拙的本性。
……
全译:
序
我(潘岳)曾经拜读《汲黯传》,当读到司马安四次荣升至九卿之位,优秀的史官记载此事,并将他归为“巧宦”一类时,不禁感慨万千,每每放下书卷叹息。不禁自语:“唉!世上确实有善于钻营的人,而像我这般笨拙之人也大有人在。”
我常常觉得,读书人活在世上,若不是达到圣人那般高尚境界,行为高尚且精通深奥微妙之道的人,就必定要建立功名、成就事业,在当世施展才能。因此,人们凭借忠诚和守信来提升自身品德,通过修饰言辞、树立诚信来成就一番事业。我年少时在乡里略有薄名,有幸承蒙司空、太尉的征召任用,侍奉的主人便是太宰鲁武公。后来被举荐为秀才,进而成为郎官。之后又侍奉晋武帝司马炎,历任河阳县令、怀县县令、尚书郎以及廷尉平。如今皇帝居丧,圣明的朝廷无需借助外力(即可自行恢复安宁)。而我自认为才能笨拙,难以胜任当下朝廷的任命,于是辞官归乡,闲居养病,退隐之后便作了这篇《闲居赋》。
正文
我在古代典籍的广袤园圃中畅游,在先哲贤人的大道上漫步。虽说我脸皮还算厚,可内心仍对宁武子和蘧伯玉感到羞愧。政治清明时我未能出仕,政治黑暗时我也未佯装愚钝。为何我如此缺乏机巧智谋,却饱尝笨拙艰难之苦呢!于是,我选择辞官退隐,在洛水之畔闲居度日。此刻,我身份如同隐士,名字也只算得上是下等士人。这里背向京城,逆伊水而居,前临郊野,后靠集市。黑色的浮桥横跨而过,高高的灵台傲然耸立。在此,我既能窥探天文的奥秘,又能察见人事的兴衰变迁。
居所西边是元帅的禁军营地,黑色营帐与绿色旗帜交相辉映。各种精良弓弩,虽形制各异,但发射机关相同。抛石车发射石块,声如雷霆,射出的箭矢密集如飞虻。这支军队作为先锋前行,彰显着我朝皇帝的无上威严。
居所东边则是明堂与辟雍,环境清幽肃穆,宽敞闲适。周围林木环绕,相互映衬,圆形水池深邃回环。人们遵循孝道以尊崇父亲,尊奉文帝司马昭配享天帝。敬奉圣人以表明顺从,奉养老人以推崇长者。每当冬去春来,阴气消散,阳气升腾,天子便会举行柴燎祭天仪式,在郊外祭祀祖先以展示礼义。届时,演奏钧天广乐,千车万骑严阵以待。众人身着整齐的黑色礼服,各种管乐器齐鸣。场面辉煌盛大,气势恢宏,这壮观的礼仪场景,尽显王制的盛大华丽!
太学和国子学并列而立,两座屋宇毫无二致。右边招收贵族子弟,左边接纳优秀的隐逸之士。学生众多,儒家学术兴盛。学生们学业水平参差不齐,有的造诣高深,有的稍显浅薄。教学没有固定的老师,只要有学问道理的人便是老师。因此,杰出的士人弃官就学,有名的王侯也怀揣印玺前来求学。教诲如风行般迅速传播,响应者如草随风倒伏般众多。这便是选择邻里有仁德之风被视为美事的原因,也是孟母三次迁居的缘由。
于是我选定此处作为居所,建房造屋,挖掘池塘。高大的杨树倒映在池塘之中,芬芳的枳树环绕成篱。游鱼在水中欢快游动,荷花绽放娇艳。竹木郁郁葱葱,珍果高低错落。张公大谷的梨、梁侯乌椑的柿、周文弱枝的枣、房陵朱仲的李,各类佳果无一不种。区分出樱桃、胡桃等三种桃子,红柰、白柰展现出红白不同色泽。珍贵的石榴和葡萄,错落蔓延在一旁。梅、杏、郁李、唐棣之类的果树,在角落处繁花似锦。花朵与果实光彩夺目,简直难以用言语形容。蔬菜有葱、韭、蒜、芋,还有青笋和紫姜。堇菜、荠菜味道鲜美,蓼菜、荾菜香气扑鼻。蘘荷喜阴,时藿向阳。绿葵带着露珠,白薤顶着霜花。
在这样的环境里,寒秋暑气渐退,暖春寒气消散。一场微雨过后,初晴的天地清朗明澈。太夫人乘坐着板舆,登上轻便的车子,远处可游览京城周边,近处能周游自家园林。身体因行走而调和,药物因活动而发挥功效。日常饮食逐渐增加,旧有的疾病也有所痊愈。此时,摆开长长的筵席,子孙们依次入座。柳树垂下绿荫,车辆停靠在一起。从陆地上采摘紫色的果实,从水中钓起红色的鲤鱼。有时在树林中宴饮,有时在水边举行禊礼。兄弟们头发已斑白,孩子们尚显稚嫩。大家举杯祝太夫人长寿,心中既为老人的健康担忧,又为能欢聚一堂而欣喜。祝寿的酒杯举起,太夫人面容和蔼。众人畅快饮酒,丝竹乐器齐奏。人们跺脚起舞,放声高歌。人生如此安乐,又何必在意其他呢?
退隐之后,我反思自己,觉得信誉微薄、才能欠佳。我信奉周任“根据自己的能力担任官职,不能胜任就应辞职”的格言,然而几乎连自己卑微的性命都难以保全,又怎能与明智之人相比呢!我仰慕众多微妙的道理,不再思索仕途之事,最终选择悠闲自在地生活,涵养自己愚拙的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