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夜谣
夏侯湛
日暮兮初晴,天灼灼兮遐清。
披云兮归山,垂景兮照庭。
列宿兮皎皎,星稀兮月明。
亭檐隅以逍遥兮,盼北极而顾南荣。
嗟白日之不与吾兮,迄今夕而久盈。
惟人生之忽过兮,若凿石之未曜。
譬彼蛟龙,乘云浮兮。
泛淫川谷,随波流兮。
奄忽容裔,逝不留兮。
心悄怆兮有哀,志惆怅兮有违。
履幅舄兮锵锵,左繁弱兮右忘归。
飞芒起兮星驰,惊电发兮扬晖。
梁弱水之濎濙兮,蹑不周之逶蛇。
想昆山之高岳兮,思邓林之扶疏。
悲离居之劳心兮,情悁悁而思归。
……
赏析:
《长夜谣》是夏侯湛的一篇佳作,以其独特的艺术表达和深沉的情感内涵展现出魏晋诗歌的魅力。
一、情感表达
1. 时光与人生之叹:诗歌开篇描绘傍晚雨后天晴的明朗景色,随着夜幕降临,诗人笔锋一转,发出“嗟白日之不与吾兮,迄今夕而久盈”的感慨,将白日的短暂与长夜的漫长进行对比,借时间维度的反差,深刻表达对时光匆匆流逝的惋惜。“惟人生之忽过兮,若凿石之未曜”进一步以凿石未曜为喻,形象地抒发了人生易逝却功业未就的无奈与忧虑,体现出对生命短暂和理想追求的思考,引发读者对人生价值的共鸣。
2. 壮志未酬的惆怅:诗中“心悄怆兮有哀,志惆怅兮有违”直接倾诉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志向难伸的惆怅。尽管诗人以蛟龙自比,展现出“乘云浮兮”“泛淫川谷,随波流兮”的洒脱与不凡,渴望像蛟龙般自由驰骋、摆脱现状,但“奄忽容裔,逝不留兮”又道出时光与机遇的转瞬即逝,理想与现实的落差使诗人陷入深深的无奈与惆怅之中,这种壮志难酬的情感贯穿全诗,强化了诗歌的悲剧色彩。
3. 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与思归之情:“梁弱水之濎濙兮,蹑不周之逶蛇。想昆山之高岳兮,思邓林之扶疏”,诗人借助弱水、不周山、昆山、邓林等充满奇幻色彩的神话意象,表达对高远、美好境界的向往,反映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憧憬。而“悲离居之劳心兮,情悁悁而思归”一句,“思归”之情既指向现实中的家乡,更指向精神上的理想归宿,暗示只有在理想境界中才能找到心灵的慰藉,深化了诗歌对理想追求与现实困境矛盾的主题。
二、艺术特色
1. 借景抒情与情景交融:诗歌巧妙地将情感融入景色描写之中。从傍晚“日暮兮初晴,天灼灼兮遐清。披云兮归山,垂景兮照庭”的明朗开阔,到夜晚“列宿兮皎皎,星稀兮月明”的静谧清幽,再到由景引发的时光感慨,景色的变化与诗人情感的起伏相呼应。宁静美好的夜景与诗人内心的惆怅形成鲜明对比,以乐景衬哀情,使情感表达更为深沉,营造出悠远而富有感染力的意境,让读者身临其境感受诗人的心境。
2. 丰富的意象运用:诗中运用了大量独特的意象,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蛟龙这一意象象征着诗人的不凡抱负与自由追求;流星、闪电“飞芒起兮星驰,惊电发兮扬晖”代表瞬间的强大力量与光芒,体现诗人对力量和辉煌的渴望;弱水、不周山、昆山、邓林等神话意象,不仅增添了诗歌的奇幻色彩,更拓展了诗歌的意境空间,使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具象化,丰富了诗歌的内涵,展现出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
3. 细腻的情感刻画与节奏变化: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逐步深入地刻画内心复杂的情感。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到壮志未酬的惆怅,再到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与思归之情,情感层次丰富且过渡自然。诗歌节奏也随之变化,如“履幅舄兮锵锵,左繁弱兮右忘归”,短促有力的节奏表现出诗人准备有所作为的决心;而“奄忽容裔,逝不留兮”等句节奏稍缓,传达出无奈与失落,这种节奏的张弛变化,更好地烘托了诗人起伏的情感,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
解析:
1. 日暮兮初晴,天灼灼兮遐清。
- 解析:“日暮”点明时间是傍晚,“初晴”说明此前有雨,刚刚放晴。“灼灼”本意是鲜明、明亮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天空在雨后初晴时明亮的状态。“遐清”中,“遐”表示高远,“清”描绘天空的清澈,此句勾勒出傍晚时分,雨过天晴,天空高远而清澈,明亮的景象,为全诗奠定了一种开阔明朗的初始氛围,同时也暗示着天气的转变如同诗人心境变化的开端。
2. 披云兮归山,垂景兮照庭。
- 解析:“披云”描绘云朵散开,仿佛披在山间的动态,给人一种悠然的画面感。“归山”则明确云的去向,使画面更具空间感。“垂景”指太阳西斜后,余晖垂落下来,“景”通“影”,这里指日光。“照庭”表明余晖洒落在庭院之中,视角从广阔的天空与山峦,聚焦到诗人所处的庭院,这种空间的转换,自然地引出下文诗人在庭院中的所见所感,同时余晖照庭的画面,也增添了一份宁静与柔和。
3. 列宿兮皎皎,星稀兮月明。
- 解析:随着夜幕降临,景色发生变化。“列宿”指天上众多的星宿,“皎皎”形容星星明亮的样子。在这浩瀚夜空中,星星稀疏分布,而月亮显得格外明亮,此句通过对星宿和月亮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夜空氛围。这种宁静的夜景描写,不仅为后文诗人的感慨和思绪做了铺垫,同时以景衬情,暗示诗人内心的静谧与潜藏的情感波动。
4. 亭檐隅以逍遥兮,盼北极而顾南荣。
- 解析:“亭檐隅”点明诗人所处的位置在亭台屋檐的角落,“逍遥”在这里并非自由自在的逍遥之意,而是形容诗人在这角落来回徘徊的状态。“盼北极”中,“北极”指北极星,古人常通过观测北极星来辨别方向,此处诗人凝望北极星,可能寓意着对方向、目标的追寻。“顾南荣”的“南荣”指房屋的南檐,诗人又回头看向南面的屋宇,通过诗人在亭檐角落的徘徊以及视线在北极星与南檐之间的转换,暗示诗人内心思绪的流转,在这长夜之中,对自身的处境和未来进行思考。
5. 嗟白日之不与吾兮,迄今夕而久盈。
- 解析:“嗟”是感叹词,表达诗人内心的感慨。诗人在此感叹白日不肯与自己多相伴,时间短暂,而与之相对的是,夜晚却显得漫长无尽,“迄今夕而久盈”中的“盈”有充满、漫长之意。这种将白日与夜晚时长感受的对比,深刻地表达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面对长夜时内心的无奈与煎熬,同时也为下文对人生短暂的思考埋下伏笔。
6. 惟人生之忽过兮,若凿石之未曜。
- 解析:“惟”为发语词,引起下文对人生的感慨。“人生之忽过”直接表明诗人认为人生过得十分匆匆,转瞬即逝。“若凿石之未曜”运用比喻,将人生比作开凿石头,然而石头却还未闪耀出光芒,寓意着人生短暂,自己却还未取得显着成就,流露出诗人对人生易逝、一事无成的惋惜与忧虑之情,进一步深化了对时光和人生的思考主题。
7. 譬彼蛟龙,乘云浮兮。
- 解析:诗人在此将自己比作蛟龙,“譬”即比喻。蛟龙在传统文化中象征着强大、不凡与自由。“乘云浮兮”描绘蛟龙在云间飘浮的情景,形象地展现出一种自由自在、超凡脱俗的状态,体现出诗人渴望摆脱现实的束缚,追求高远、自由境界的心境,同时与前文对人生困境的感慨形成对比,表达出对理想状态的向往。
8. 泛淫川谷,随波流兮。
- 解析:继续描述蛟龙的行动,“泛淫”有浮游、游荡之意,描绘蛟龙在山川河谷间自由自在地游动。“随波流兮”表明蛟龙顺着水流飘荡,进一步强调其行动的自由随性,不受拘束。通过对蛟龙这一形象的刻画,诗人以物自比,更加深入地表达出自己渴望像蛟龙一样,在生活中能够自由洒脱,不受世俗限制,追求一种无拘无束的生活方式。
9. 奄忽容裔,逝不留兮。
- 解析:“奄忽”形容时间或事物的突然变化,“容裔”描绘蛟龙消逝时的姿态,形容其缓缓远去。此句描绘蛟龙瞬间消逝,不留痕迹,如同时间和机遇一般转瞬即逝。这里从对蛟龙自由美好状态的描绘,突然转到其消逝的无奈,暗示诗人意识到理想中的自由与机遇难以长久把握,呼应前文对人生短暂的感慨,进一步增添了无奈与惆怅的情绪。
10. 心悄怆兮有哀,志惆怅兮有违。
- 解析:“悄怆”形容内心忧愁、凄凉,“哀”直接表达哀伤之情,此句表明诗人内心充满忧伤。“志惆怅兮有违”中,“惆怅”体现出诗人因失意而伤感的情绪,“志有违”则说明诗人的志向与现实相违背,无法实现。这两句直接抒发诗人内心的痛苦与失落,将前文借景与借物所蕴含的情感直接点明,揭示出前面诸多感慨与想象背后的情感根源,即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导致的痛苦。
11. 履幅舄兮锵锵,左繁弱兮右忘归。
- 解析:“履幅舄”指穿着鞋子,“锵锵”模拟走路时鞋子发出的声响,描绘出诗人走路时的状态,给人一种坚定有力的感觉。“繁弱”是古代良弓名,“忘归”是良箭名,“左繁弱兮右忘归”表明诗人左手拿着繁弱弓,右手拿着忘归箭,全副武装的形象跃然纸上。这一描写暗示诗人渴望有所作为,准备行动,展现出诗人内心的壮志,然而结合前文的情感基调,又与现实中壮志未酬的无奈形成反差。
12. 飞芒起兮星驰,惊电发兮扬晖。
- 解析:“飞芒起兮星驰”描绘流星飞驰而过,光芒闪烁的景象,“飞芒”指流星的光芒,“星驰”形容流星快速划过天空。“惊电发兮扬晖”则描写闪电突然爆发,闪耀光辉。这两句以流星和闪电的迅猛和耀眼,展现出瞬间的强大力量与光芒,表达诗人内心对力量与辉煌的向往,渴望能够像流星和闪电一样,在短暂的人生中绽放出耀眼的光芒,实现自己的理想,同时也从侧面反映出诗人对现实平淡与无奈的不甘。
13. 梁弱水之濎濙兮,蹑不周之逶蛇。
- 解析:“梁”在这里用作动词,意为跨越,“弱水”在古代神话中是指水浅或险恶难渡的河流,“濎濙”形容水波荡漾的样子。“蹑”表示登上,“不周”指不周山,是古代神话中的山名,“逶蛇”形容山势曲折蜿蜒。诗人想象自己跨越水波荡漾的弱水,登上曲折蜿蜒的不周山,弱水和不周山在神话中都是充满奇幻色彩且难以到达之地,通过这种想象,表达诗人渴望突破现实的局限,追求高远目标的强烈愿望,体现出诗人对理想境界的执着追求。
14. 想昆山之高岳兮,思邓林之扶疏。
- 解析:“昆山”即昆仑山,在古代文化中象征着高洁、神圣,常被视为仙境所在。“高岳”强调昆仑山的高大雄伟。“邓林”相传是夸父逐日渴死后,弃其杖所化的树林,代表着生机与繁茂。诗人思念昆山的高山,向往邓林的繁茂,这两个意象进一步表达诗人对美好、高远境界的追求,昆山的高洁和邓林的生机,象征着诗人理想中的精神家园和人生状态,深化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这一主题。
15. 悲离居之劳心兮,情悁悁而思归。
- 解析:“悲离居”表明诗人悲伤于长久的离别状态,“劳心”体现出因离别而内心忧虑、疲惫。“悁悁”形容忧愁、忧郁的样子,“思归”直接表达出诗人满怀思念渴望回归的情感。这里的“归”既可以指回归现实中的家乡,寻求心灵的慰藉,也可理解为回归到理想的生活状态或实现理想,总结全诗,点明内心的痛苦根源与渴望,将前面所表达的各种情感归结于对理想归宿的追求,升华了诗歌的主题。
……
句译:
1. 日暮兮初晴,天灼灼兮遐清。
傍晚时分雨刚停,天空明亮且高远澄澈。
2. 披云兮归山,垂景兮照庭。
云朵散开,仿佛披着山间,落日余晖洒落在庭院之中。
3. 列宿兮皎皎,星稀兮月明。
天上众多星宿明亮闪烁,繁星稀疏,明月格外皎洁。
4. 亭檐隅以逍遥兮,盼北极而顾南荣。
我在亭台屋檐的角落徘徊,时而仰望北极星,时而回望南面的屋宇。
5. 嗟白日之不与吾兮,迄今夕而久盈。
唉,白日不肯多与我相伴,如今这夜晚却漫长无尽。
6. 惟人生之忽过兮,若凿石之未曜。
人生匆匆而过,就如同开凿石头却还未让它闪耀光芒。
7. 譬彼蛟龙,乘云浮兮。
我好比那蛟龙,在云间自在飘浮。
8. 泛淫川谷,随波流兮。
在山川河谷间浮游游荡,顺着水流自在飘荡。
9. 奄忽容裔,逝不留兮。
蛟龙瞬间消逝,缓缓远去,不再停留。
10. 心悄怆兮有哀,志惆怅兮有违。
我的内心忧愁哀伤,志向无法实现而满怀惆怅。
11. 履幅舄兮锵锵,左繁弱兮右忘归。
我穿着鞋子行走,发出锵锵声响,左手持着繁弱良弓,右手握着忘归利箭。
12. 飞芒起兮星驰,惊电发兮扬晖。
流星飞驰,光芒乍起,如闪电爆发,闪耀光辉。
13. 梁弱水之濎濙兮,蹑不周之逶蛇。
我想要跨越水波荡漾的弱水,登上曲折蜿蜒的不周山。
14. 想昆山之高岳兮,思邓林之扶疏。
心中想着昆仑山的巍峨山峰,思念着邓林的繁茂树林。
15. 悲离居之劳心兮,情悁悁而思归。
悲伤于长久的离别让我心力交瘁,满怀忧愁渴望回归。
……
全译:
傍晚时分,雨过初霁,天空明亮耀眼,高远而澄澈。
云朵如披散般向山间飘去,落日的余晖倾洒,照亮了庭院。
夜空中,点点星宿皎洁闪烁,繁星稀疏,明月显得格外明朗。
我在亭台屋檐的角落徘徊,时而仰望北极星,时而回望南面的屋宇。
唉,白日为何如此短暂,不愿与我多作相伴,而这夜晚却漫长无尽。
人生啊,匆匆如过客,恰似开凿石头,却尚未见其闪耀光芒。
我好似那蛟龙,在云间悠然飘浮。
于山川河谷间自在浮游,顺着水波任意飘荡。
蛟龙瞬间消逝,缓缓远去,不再停留。
我的内心满是忧愁哀伤,志向难伸,满心惆怅。
我脚步匆匆,鞋子发出锵锵声响,左手握着繁弱良弓,右手拿着忘归利箭。
流星飞驰,光芒乍现如闪电爆发,闪耀着光辉。
我欲跨越水波荡漾的弱水,踏上那曲折蜿蜒的不周山。
心中思念着昆仑山的雄伟高峻,向往着邓林的枝繁叶茂。
长久的离别让我心力交瘁,满怀忧伤,一心渴望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