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兄陈磊率先踏入比赛场地,闻佳宁和金肖德紧随其后。三人甫一出现,仿佛自带聚光灯,瞬间攫取了全场目光。
这支队伍刚刚经历了主教练临阵换帅的震荡,然而此刻,他们身着统一的比赛服,步伐沉稳有力,目光锐利而沉静,脸上透着一股超越年龄的坚毅。
最令人无法忽视的,是他们颈间跳跃的那一抹亮色——闻佳宁系着一条完全和比赛服同色同料的丝巾,陈磊和金肖德则的领带上,巧妙地别着一个领带夹,细一看,领带甲和衣服也是同色同料的。
有细心观察的其他队伍,马上发现了这个“小心机”,但是现在要学,来不及了啊。再说了,上哪里去找同色的布料呀。
他们不知道的是,这绝非刻意的时尚点缀,而是源于一场“不得已”的巧思。
“佳宁,丝巾系好了吗?别松散了。”金肖德压低声音,目光扫过闻佳宁的颈间。
闻佳宁下意识地抚了抚那抹柔软却坚韧的布料,嘴角微微上扬:“放心,江教练的手艺,结实着呢。”
陈磊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感慨,“谁能想到,当初闻佳宁那件嫌大的比赛服,剪下来的边角料,倒成了咱们的‘战袍标识’了。”
很快,工作人员宣布,请所有的选手严格遵守规定,将手机等个人物品交给自己的教练,然后进入封闭候场室。
陈磊作为大师兄,在把自己的手机交给守在外面的江琴琴和张强时,不忘再次郑重地低声叮嘱:“强子,看好东西,照顾好江老师,外面就拜托你们了。”张强用力点头,眼神里满是祝福和保证。
江琴琴看着三个孩子,想说什么,最终只化作一句:“加油,我们在外面等着看你们的精彩表现。”
候场室的门缓缓关闭,这一刻开始,他们必须得离开教练,完全靠自己了。
虽然还在候场室,但空气里已经弥漫着无声的紧张。组委会宣布需要进行二次抽签加密,这个加密号,也决定了上场顺序。
抽签人选?三人互相看了一眼,默契地达成了共识——选运气最好的!
于是,一场紧张又带着点孩子气的“运气王”选拔赛在角落展开。先是“黑白配”淘汰掉一个陈磊,接着是闻佳宁和金肖德“剪刀石头布”,几轮角逐下来,金肖德咧着嘴,有些不好意思地举起了“胜利”的手势。
三人的希望都寄托在他身上。
金肖德深吸一口气,走向抽签箱。手伸进去,摸索片刻,抽出一个球——上面赫然写着“86号”。
候场区瞬间安静了一下,随即是其他组选手轻微的庆幸或同情的叹息。
全国各省、自治区、单列市全部队伍加起来,一共86支队伍参加国赛。金肖德一抽,就抽到了86号,最后一队。
这意味着他们将在封闭的候场室里等待整整八个小时以上!
这不仅仅是技术实力的比拼,更是对体力、耐力和心理承受力的严峻考验。
金肖德的肩膀瞬间垮了下去,脸上写满了懊恼和自责:“我……我手气太臭了……”
“你抽的签很好啊!”闻佳宁的声音清脆地响起,她拍了拍金肖德的胳膊,脸上带着鼓励的微笑,“最后一组怎么了?那是压轴啊!最后一组,也是累了一天的裁判们最盼望的一组啊。”
她的话语像一股清泉,冲散了金肖德心头的阴霾,也让陈磊和吴磊的眼睛亮了起来。
对啊,换个角度看,这未必不是优势。三人重新打起精神,利用这漫长的等待时间,或闭目养神,或低声交流策略,互相打气,努力保持着最佳状态。
比赛现场,江琴琴和张强一开始观摩国级高手过招,看得津津有味。特别是张强,手机不停地拍摄,什么都想带回去研究学习。江琴琴也看得仔细,不是点拨一下身边的张强,他可是明年的主力队员啊。
到了中午之后,他们的情绪就开始受影响了。时间一分一秒流逝,看着其他组的队伍陆续出来,却始终不见自家孩子的身影。
张强不停地看表,踱步;江琴琴表面平静,紧握的双手却泄露了内心的焦灼。
终于,在傍晚时分,所有人都显露疲态时,最后一组的6支队伍终于走出了候场室。
江琴琴一眼就在一起出来的18名选手中捕捉到了陈磊他们——眉眼间不见一丝倦意,腰杆挺直,眼神明亮锐利,精神状态明显比其他的队伍要好得多。江琴琴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悬着的心放下了一半。
工作人员开始分发比赛专用的耳麦,要求各队选手进行设备试音。安静的场地瞬间被此起彼伏的试音声打破:
“喂喂喂……”
“您好,您好!”
“测试,测试,123……”
大多是简单、机械的确认音。
就在这时,闻佳宁灵动的眼睛眨了眨,一个念头闪过。她没有像其他人那样随意发声,而是拿起话筒,调整了一下呼吸,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清晰、稳定又不失温度,甚至带上了一丝恰到好处的敬意和关怀:
“您好,评委老师们,辛苦啦。”
旁边的吴磊反应极快,几乎是立刻领悟了小师妹的意图。他紧随其后,声音沉稳有力,同样饱含尊重:
“您好,裁判老师们,辛苦啦。”
金肖德明显愣了一下,似乎没跟上节奏,但看到陈磊也这样做了,他瞬间明白了用意,赶紧凑近话筒,声音带着他特有的憨厚和真诚:
“您好,工作人员辛苦啦!”
这三句与众不同的试音,宛如在单调的噪音中投下了一颗温润的玉石。
饱含情感的问候,对评委、裁判、工作人员的全方位致意,瞬间吸引了整个场地所有人的注意!
原本在忙碌或略显疲惫的工作人员抬起头,脸上露出惊讶和一丝暖意;
正在检查设备的裁判老师们,精神明显为之一振,目光投向了6号工位;
就连观摩区的师生们也纷纷侧目,窃窃私语,不少人更是呼啦啦地围拢过来,好奇地看向这支“特别会说话”的队伍。
这别出心裁的试音,不仅成功测试了设备,更像是一股清泉,滋润了略显沉闷紧张的赛场气氛,也让86号队伍成为了全场瞩目的焦点。
场外一直忧心忡忡的江琴琴和张强看到这一幕,特别是看到裁判老师们脸上露出的赞许神情,悬着的心彻底放了下来。
他们不知道的是,在场地广告牌的后面,吴立江听到熟悉的声音,咧着嘴笑了:“这些孩子们,总是能创造惊喜。”
随后的正式比赛过程异常激烈。题目难度高、强度大,时间分秒必争。
封闭的工位里,三人全神贯注,动作精准,思维高速运转,配合默契,将漫长的候场积蓄的力量全部爆发出来。汗水浸湿了额发,眼神却始终专注如鹰隼。
他们的吴立江教练近在咫尺,但是隔着大隔板,啥也看不到,只能竖着耳朵倾听。他们的江琴琴教练,在观摩席上眼睛都不眨地盯着,却不能给予任何指导和提醒。
场内,大师兄陈磊的统筹、闻佳宁的机敏、金肖德的缜密,紧密配合,让他们在惊涛骇浪中稳稳前行。
当终场的提示音响起,三人几乎同时停下动作,长长地吁出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