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天真为首,二十余名翰林学子闻言,下意识地将本就挺直的脊梁绷得更紧,列队肃立。
青衫虽被雨水打湿,沾染了泥点,却无一丝尘埃能玷污那份浩然正气。
无数感激的目光如暖流般投来,声声切切、发自肺腑的赞誉涌入耳中,一股从未有过的滚烫热流在这些年轻的心胸间奔涌冲撞,激荡澎湃。
那是以往在书斋中皓首穷经时从未体会过的灼热情怀。
仿佛冰冷的竹简字句骤然间染上了生命的血色与温度,变得无比鲜活,沉重且光荣!
“首席!”
杨天真眼眶通红,热血上涌,语音哽咽,几乎是吼了出来:
“今日!今日我杨天真,才真正明白,何为为生民立命!才敢说一句,对得起身上这件翰林院儒服!”
他身后的学子们亦是激动难抑,齐声低吼:“愿随首席,匡扶正义!虽千万人,吾往矣!”
萧凌云微微颔首,指腹缓缓拭过君子剑刃上残存的一抹血渍,眼神深邃如渊。
“文脉所系,本就该与苍生同息共命!从今往后,我翰林院,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象牙高塔!”
“开门纳谏,为民请命!凡有不平,皆可诉之!凡有冤屈,我必雪之!”
铮——
其声未落,一声清越悠长,仿佛来自远古洪荒的钟鸣,陡然自九霄云外传来。
那钟声蕴含着洗涤灵魂的伟力,瞬间涤荡了乱葬岗的阴霾与血腥。
滚滚铅云应声撕裂。
一道磅礴浩瀚,纯粹到极致的金色洪流,若九天悬河倾泻而下,瞬息间将持剑而立的萧凌云完全笼罩。
无量文运化作亿万璀璨光点,如同星辰环绕,围绕他周身旋转流淌,散发出温暖而神圣的光辉,将他映衬得如同神只临凡。
“天地文运!是天地文运显化!”
杨天真失声惊呼,手指颤抖地指向那撕裂天幕的金色洪流。
所有翰林学子,连同乱葬岗上的万千百姓,无不屏息仰望,被这神迹般的景象震撼得无以复加。
萧凌云抬首仰望,心有所感。
只见原本沉寂于他识海深处的丹书铁券以及文心虚影,竟不受控制地破空而出。
七十二道凝练如实质的金色流光,在天幕之上纵横交错,飞速勾勒,最终形成一尊通天伟岸、顶天立地的虚影轮廓!
那虚影头戴儒冠,身着古朴长袍,面容模糊却蕴含着无尽的智慧与威严。
“至圣先师!是至圣先师法相显化!”
人群中响起更激越的惊呼,无数百姓激动得纷纷下跪叩拜。
翰林学子们更是热泪盈眶,激动得浑身颤抖,这是所有读书人梦寐以求的至高荣耀!
云巅之上,那高达百丈的圣人虚影左手托着象征着文明传承的厚重书卷,右手执掌象征规矩法度的戒尺,目光垂落凡尘,慈悲中蕴藏着无上威严。
他广袖轻拂,刹那间,虚空中万朵金莲次第绽放,花瓣晶莹剔透,流淌着大道符文,若璀璨星河般向着下方的萧凌云飘然坠落。
“圣人垂世,天地同应!文道大兴!文道大兴!”
翰林学子们无不震撼低语,激动得难以自持。
金色莲瓣触及萧凌云肩膀的瞬间,顷刻化作缕缕青蒙之气,如同拥有灵性般,迅疾钻入他周身百窍。
浩瀚磅礴的文运之力反哺而来,如同温暖的海洋将他包裹浸润。
他体内那刻意压制,早已达到极限的武躯境巅峰瓶颈,在这股天地伟力的冲击下,竟发出不堪重负的嗡鸣,险些当场突破!
“首席!您的儒道大印!”杨天真眼尖,激动地指向萧凌云袖口。
那方古朴的儒家大印,此刻仿佛被注入了生命,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刺目光华。
印上镌刻的古老云纹与圣言,此刻仿佛活了过来,隐隐与九天之上的圣人虚影遥相呼应,发出共鸣般的嗡鸣。
嗡鸣声中,大印挣脱束缚,腾空而起,悬停在萧凌云头顶,与那光芒万丈的丹书铁券虚影,深邃浩渺的文心虚影呈三足鼎立之势!
三者之间,金色的文运之力流淌不息,构筑出一道巨大的、的金色三角结界,将萧凌云牢牢护佑其中。
更源源不断地吸纳着天地间汇聚而来的文运洪流。
汇聚而来的浩荡文运似乎通灵,感应到萧凌云那“文武并重,根基为先”的坚定意志,不再强行冲击武道壁垒,而是顺应其心念,如百川归海般倒卷识海。
然后势如破竹般直贯而下,对着那儒道修身境巅峰的坚实壁垒,发起了最猛烈的冲击!
轰——
识海中一片澄澈光明,仿佛混沌初开,瓶颈如琉璃般寸寸碎裂,消散无形。
一种前所未有的清明、通透、浩大之感充盈全身。
萧凌云双目轻阖,复又睁开。
眸底深处,已有玄奥无比的淡金色圣纹一闪而逝,只留下更加深邃睿智的光芒。
“养性境……”他低声自语,心头明悟如清泉流淌,“原来如此!养吾浩然之气,明心见性,知行合一。”
儒家修行每一步,皆需勘破心障,印证本心。
他问罪将军府,不惧权贵威压,剑斩罪魁,无视军功庇护,正是彻底斩断了心中那最后一丝对强权的敬畏与顾虑!
此心此念,至诚至坚,故而引动天地文运共鸣,降下这份宏大馈赠。
九天之上的圣人虚影似乎感应到他的突破,手臂再抬,手中那柄象征规矩与惩戒的戒尺,遥遥一点。
一道凝练到极致,蕴含着大道真意的金光,瞬间跨越空间,正中萧凌云眉心。
嗡!
如同醍醐灌顶,一道道繁复玄奥,金光璀璨的圣纹瞬间自眉心浮现蔓延,如同活物般流遍全身每一寸肌肤。
圣纹光华流转,内蕴大道至理,神辉内敛,庄严无极,在他体表形成一层若有实质的金色光膜,旋即隐入肌肤之下。
“金身圣纹!”
杨天真激动得声音发颤,几乎要跳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