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浪书院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腊月廿三的祭灶烟刚散,陈砚已在御书房核对各地年节物资的调拨清单。案头的红烛燃得正稳,烛泪顺着铜烛台蜿蜒而下,在笺纸上洇出小小的蜡痕。最底下那页是边关军饷的明细,墨迹浓淡不均 —— 想必是记账官在寒夜里呵着气写就的。

“娘娘,这是顺天府报来的流民安置册。” 小翠捧着簿子进来,袖口沾着些松针,斗篷下摆还挂着未化的雪粒,“今年冬天不算冷,城外接济点的流民比往年少了三成,只是……” 她翻开册子,指着其中一页,“有十几户是从山东迁来的,说是家乡遭了虫灾,想在京城周边垦荒。” 陈砚顺着她指的地方看去,见 “章丘县” 三个字旁画着小小的麦穗记号,想来是记录者特意标注的农事人家。

“让户部在京郊划二十亩荒地给他们,” 陈砚用朱笔在页边批注,笔尖划过纸面发出沙沙轻响,“再从粮仓拨些麦种,开春就能耕种。农具坊不是新出了一批改良犁吗?先给他们送去五副,算是朝廷的安家礼。” 正说着,殿外传来铜铃脆响,太仆寺少卿牵着一匹枣红色的马进来,马蹄裹着棉布,踩在金砖地上悄无声息:“娘娘,这是西域进贡的良驹,性子温顺,特意送来给您代步。”

陈砚走到廊下细看,那马鬃毛梳理得整整齐齐,编成三股小辫垂在颈侧,马鞍上还绣着缠枝莲纹样。她轻抚马背,指腹触到一块浅疤,便问:“这是受过伤?” 少卿笑道:“回娘娘,是去年在戈壁滩救商队时被箭擦伤的,不碍事。” 陈砚点头:“倒是匹有灵性的。送到军马场去吧,让它和本地马配种,或许能改良出更能负重的军马。”

午后的阳光透过窗棂,在地上投下菱形的光斑。陈砚换上家常的湖蓝色襦裙,裙角绣着细密的缠枝纹,带着小翠去了宫里的织锦房。三十几个宫女正忙着赶制新年的宫装,绷架上的金线在阳光下闪闪发亮,穿针引线的手指翻飞如蝶。走到最里面的绣架前,她停下脚步,见一个年轻宫女正绣着 “太平有象” 的纹样,针脚虽有些歪斜,却透着股执拗的认真。

“这里的云纹该用盘金绣,” 陈砚拿起丝线示范,银线在指尖灵活穿梭,“你看,这样转折处才更灵动。” 宫女红着脸点头,掌事嬷嬷连忙解释:“她是上个月从苏州选上来的,在家学过苏绣,就是对宫廷纹样还不熟。” 陈砚拿起绣绷:“苏绣的乱针绣绣花鸟最妙,让她试试在荷包上绣些民间纹样,比如‘连年有余’‘福寿双全’,或许能给宫里头添些新意。”

离开织锦房时,御膳房飘来豆沙馅的甜香。掌勺太监正指挥小太监们蒸年糕,蒸笼摞得比人还高,白茫茫的蒸汽裹着糯米香漫过回廊,“年年高” 的木模子在案上排成一排,模子上的吉祥话被摩挲得发亮。“娘娘要不要尝尝刚出笼的?” 掌勺太监用竹筷夹起一块,年糕上还冒着热气,“今年的桂花蜜是从杭州采的,甜得润口。” 陈砚咬了一小口,温热的年糕在舌尖化开,便问:“今年给养老院送的年货备齐了吗?”

“回娘娘,都备好了,” 太监指着墙角的木箱,箱盖敞着,露出里面整齐叠放的棉鞋,“有棉鞋、围巾,还有二十斤糖果,给老人们逗个乐子。” 陈砚点头:“再添些茶叶吧,上次去养老院,见张老汉总念叨着喝不上新茶。龙井、碧螺春各来两斤,用防潮的锡罐装着。”

转到文书房时,几个翰林正在抄写春联。案上摊着十几种字体的样张,有工整的楷书如站军姿的卫兵,也有飘逸的行书似林间穿行的风。陈砚拿起一张写着 “风调雨顺” 的红纸,纸面还带着松烟墨的清香,见落款处写着 “新科进士李默”,便问:“这是那个寒门出身的学子?” 文书房总管笑道:“正是,他书法虽不算顶尖,笔锋里却透着股踏实劲儿,老臣看了欢喜。”

陈砚将春联抚平,指尖拂过纸面的褶皱:“让他多写些,送到驿站和税卡去。往来的商旅见了,也能沾些喜气。” 正说着,吏部尚书捧着考核册进来,册页边缘卷着毛边,想来是翻看得勤了:“娘娘,这是各地官员的年终考评,您过目。” 陈砚翻开册子,见江南知府的评语里写着 “修桥三座,办学两所”,便提笔在旁边画了朵小梅花 —— 这是她定下的记号,专用来标注办实事的官员。

傍晚时分,朱标带着新酿的屠苏酒来到暖阁。酒壶是青瓷的,壶身上刻着 “岁稔年丰” 四个字,笔画里还填着金粉,在烛火下闪闪发亮。“尝尝今年的新酒,” 朱标给她斟了一杯,酒液在杯中晃出浅浅的涟漪,“比去年的多酿了一个月,更醇厚些。” 陈砚抿了一口,暖意从喉头漫到心口,忽然想起日间见到的流民册子:“陛下,不如开春后在各地设‘劝农司’,专管农事指导。就像太医院培训郎中那样,让有经验的老农去教年轻人侍弄庄稼。”

朱标放下酒杯,拿起案上的《农桑辑要》,书页间夹着的桑树叶标本还带着淡淡的青绿:“正合朕意。让户部拨些银子,给劝农司的人做身统一的制服,就用靛蓝色,看着清爽。” 两人正说着,窗外掠过几只信鸽,翅膀带起的雪沫落在窗纸上,轻轻簌簌的。掌灯时分,陈砚站在阶前眺望,见宫墙下的灯笼次第亮起,橘黄色的光晕在雪地上铺开,像一串落地的星辰。

三更天时,她仍在批改奏折。最底下那本是各地报来的年俗记录,浙江的 “打年糕”、山西的 “蒸花馍”,图文并茂,读着倒像本有趣的画册。其中一页画着孩童们在冰上抽陀螺,墨笔勾勒的棉帽上还点着朱砂,旁边注着 “京师腊月最乐事”,笔迹稚嫩,想来是哪个小吏家的孩子随手画的。陈砚忍不住笑了,提笔在旁边添了句 “亦需备暖炉,防孩童冻手”,墨迹在纸上慢慢晕开。

天快亮时,雪又下了起来。陈砚推开窗,见锦衣卫正踏着积雪巡逻,靴底的铁钉在雪地上留下整齐的脚印,像给大地绣了道花边。远处的钟鼓楼传来晨钟,一下下敲得沉稳 —— 再过七日便是除夕,到那时,无论是守边关的将士,还是赶回家的旅人,案头总会摆上一碗热汤吧。就像这慢慢流淌的时光,不必有波澜壮阔,安稳便是最好的景致。

方浪书院推荐阅读:史上最强练气期方羽上唐小柔无敌小兵三国行这个书生不能惹名门医女我的谍战岁月三国:我吕布一口真气可灭万军开局十选三,召唤十神将称霸异世极限保卫捡到一只始皇帝帝国雄心穷不拉几的李二大唐双穿:小兕子是我的!大康:皇帝老儿非要我当驸马晚唐余晖史上最强庶子在下首席谋士,只是有点缺德大乾憨婿从我的团长开始抗日砍不平三国江东霸主扛着AK闯大明悠闲王爷,太子的一生之敌召唤系统:从土匪开始称霸天下大秦:殿下,天凉加件衣服吧都穿越了,谁还娶公主啊?造反!宋晋府录天下兴亡红楼之万人之上大明:舞弄乾坤三国:东归志!渣男娶平妻?那就把婆家搬空了吧帝王战场:我朱厚照,就喜欢横推锦衣状元朱浩三国我为尊刘大耳的春天至尊神医之帝君要下嫁重生南宋,泼皮称帝传红楼:从今以后,我就是贾琏枌榆草木长朱元璋:咱大孙有帝王之姿从勃兰登堡到神圣罗马帝国天命玄鸟,华夏始焉惜芳时帝王霸宠:爱妃哪里逃!仙人只想躺着震惊,我居然穿越成了大唐小地主我是科技之王包青天之奇案新妖孽兵王盛宠娇妃我是一个原始人穿越医女嫁贤夫
方浪书院搜藏榜:抗日之铁血狂兵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万历四十八年疯鼠篮坛传奇崛起人在大隋,开局曝光穿越者身份皇帝直播间刺明大明:我真的不是皇长孙南明日不落穿越之我在流放中逆袭瀚海唐儿归吕布有扇穿越门劫貂蝉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徒篡儒大明:我朱雄英来了盛宠医妃刷视频给老祖宗们看新时代大明:朱元璋是我干爹恶明三造大汉,蜀之汗马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毕业后,忽悠大家去当雇佣兵凡尘如梦三国:我可以编辑剧本三国群雄乱舞大明:我的母亲把朱标揍惨了逼我去和亲,国库空了你哭啥?大宋河山三国:开局黄巾渠帅,阵斩关羽从靖康开始开局退婚后女帝要我做夫君藏武魂穿林冲,我化身杀神杀穿水浒汉鼎王妃想和离,王爷却是穿越人光荣使命1937我死后,给老朱直播大明烽烟再起德意志涅盘穿越之权御天下三国之汉室再兴弃妃种田:病娇王爷倾城宠替嫁之农门福妻特种兵之开局震惊唐心怡三国大曹贼,开局拯救杜夫人三国之开局偷袭孙策我真没想当阁老双穿门:被迫给女帝打工的那些年质子为王
方浪书院最新小说: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穿越大雍:从瞎子到千古一帝大明:我是崇祯,亡国倒计时两天铜镜约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唐代秘史衣冠谋冢英烈传奇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明朝的名义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锦衣血诏道藏辑要玉符传奇落魄县男:捉奸现场成了订婚仪式?大唐:我有一个武器库史上最强县令浴血山河笔架叉将军北宋第一狠人亡国之君?朕开局就御驾亲征万浪孤舟,沧海一粟穿越之原始之路靖康前夜:帝业重光大秦帝师:狱中讲课,始皇跪求我治国驸马不要脸,骚衣夜勾栏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大明辽国公穿越后,我从厂仔变成王爷万界大暴君:开局召唤厂公雨化田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云起惊鸿客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别演了娘娘,本奴才听得见你心声!水浒,高启强魂穿晁盖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陌上!乔家那位病公子我,乡野村夫,皇帝直呼惹不起祖龙假死,我带领大秦走向日不落!说好的神医,怎么又成诗仙了?我权倾天下,全靠娘娘努力!穿越北宋靖康耻灭吾主沉浮穿越大唐:农家子弟挣钱忙新科状元的搞笑重生路2高门庶子我和兄弟一起穿越红楼从公爵之子到帝国皇帝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