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楚睁开眼时,正踩在青石板铺就的长街上。
鼻尖萦绕着油炸桧的香气,混着胭脂水粉与淡淡的墨香。
身旁的晏辰正对着一面铜镜蹙眉,镜中映出的少年眉目俊朗,只是那身月白锦袍不知何时换成了粗布长衫,倒添了几分清雅脱俗。
\"这是何处?\"阿楚扯了扯腰间的布带,那上面绣着的并非熟悉的槐花,而是一只歪歪扭扭的猎犬。
晏辰放下铜镜,目光扫过街角那面\"庐州府\"的牌坊,又瞥见不远处茶楼上正与书童对弈的黑脸书生,忽然倒吸一口凉气。
\"我们......穿到里了。\"
阿楚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只见那黑脸书生额间一抹月牙,正是传说中的包拯。
她刚要开口,就见三位女子款款走来,为首的身着粉裙,鬓边斜插一朵海棠,眉眼含情地盯着晏辰。
\"这位公子好生面善,不知可否借一步说话?\"粉裙女子声音柔得像浸了蜜。
只见右侧一位绿衣少女已抢先一步,手中折扇轻摇,露出皓腕上的玉镯:\"公子看着不像本地人士,莫非是来庐州游学?小女子略通此地风土,愿为公子引路。\"
左侧的紫衣女子则更为直接,将一只绣着并蒂莲的香囊往晏辰怀里一塞:\"公子若不嫌弃,这香囊权当见面礼,往后在庐州有事,报我林府的名号便是。\"
晏辰被这阵仗吓得后退半步,香囊掉在地上。
粉裙女子立刻柳眉倒竖:\"林小姐好大的口气,也不看看公子是否稀罕。\"
绿衣少女掩唇轻笑:\"两位姐姐莫争,公子瞧着清雅,怕是不喜这般喧闹。\"
阿楚看得目瞪口呆,这才想起传闻中晏辰的容貌本就惹眼,到了这能人异士辈出的庐州,竟成了众矢之的。
\"我们还有要事。\"晏辰拉起阿楚就走,身后传来女子们的争执声,夹杂着珠钗碰撞的脆响。
转过街角,正撞见包拯与公孙策并肩而行,展昭腰悬长剑跟在一旁。
\"包大哥,你看那两人,好生奇怪。\"公孙策折扇轻点,目光落在晏辰与阿楚身上。
包拯停下脚步,月牙似的额间皱起:\"看他们衣着,不像本地百姓,却又行色匆匆,倒像是在躲避什么。\"
晏辰听得真切,知道这三人目光如炬,忙拉着阿楚低头快走。
却不想迎面撞上一位老者,对方怀里的卷宗散落一地。
\"抱歉抱歉。\"阿楚慌忙去捡,指尖触到卷宗上的\"隐逸村\"三字,心头猛地一跳。
这正是里第一个大案,隐逸村干尸之谜,多少无辜人命丧于此。
老者捋着胡须叹气:\"无妨无妨,只是这卷宗若丢了,老夫可担待不起。\"
晏辰瞥见卷宗上的官印,知是府衙文书,忙帮着整理:\"老丈是府衙的师爷?\"
老者点头:\"正是,正要将隐逸村的报案呈给包大人。\"
阿楚与晏辰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凝重。
这便是他们的第一个任务,阻止隐逸村的悲剧。
刚将卷宗交还老者,就见方才那三位女子又追了上来,粉裙女子手中捧着一碗杏仁茶:\"公子想必渴了,这是刚沏好的,尝尝?\"
绿衣少女不甘示弱,递上一块桂花糕:\"公子垫垫肚子,前面就是我家茶馆,进去歇歇脚?\"
紫衣女子则唤来仆从,指着不远处的酒楼:\"那楼里的醉蟹是庐州一绝,公子若不嫌弃,小女子做东。\"
三人你一言我一语,引得路人纷纷侧目。
包拯与公孙策恰好路过,公孙策折扇轻敲掌心:\"这位公子好福气。\"
包拯则眉头更紧:\"眼下隐逸村一案棘手,倒是让这些闺阁女子抢了风头。\"
晏辰被缠得无奈,只得道:\"诸位美意心领,只是我与同伴还有要事在身。\"
粉裙女子却不依不饶,伸手去拉他的衣袖:\"公子何必拒人于千里之外?\"
阿楚见状,忽然开口:\"三位姑娘怕是认错人了,他乃是开封府派来协助包大人查案的密探,不便与外人过多接触。\"
这话半真半假,却让三位女子愣了愣。
绿衣少女眼珠一转:\"既是查案,那更该了解本地情况,小女子父亲曾在隐逸村附近任过职,或许能帮上忙。\"
紫衣女子立刻接话:\"我祖父收藏着庐州地形图,公子若要,我这就回去取。\"
粉裙女子则拉着阿楚的手:\"妹妹看着面善,不如我们同去茶楼详谈,让他们男人讨论正事便是。\"
阿楚被她拉着走,只觉这女子手心细腻,香气袭人,却也带着几分不容拒绝的强势。
晏辰看着被三位美女簇拥着走远的阿楚,又看了看眼前的包拯与公孙策,忽然觉得这穿越任务,怕是比碾药杵还难。
包拯已将隐逸村的卷宗翻开,眉头紧锁:\"据报案人说,隐逸村近来怪事频发,已有三人离奇失踪。\"
公孙策补充道:\"更诡异的是,村中祠堂里的干尸,竟有一具不翼而飞。\"
晏辰心头一凛,他记得剧情里,那具失踪的干尸正是解开谜团的关键,也是诸多杀戮的开端。
\"包大人打算何时启程?\"晏辰问道。
包拯看向他:\"明日一早便出发,公子若真是开封府派来的密探,不妨同行。\"
晏辰正想应下,就见粉裙女子又跑了回来,手里拿着一件披风:\"公子明日要去隐逸村?那里山高路险,早晚寒凉,这件披风你带着。\"
绿衣少女与紫衣女子也随后赶到,一人递上伤药,一人捧着干粮。
\"隐逸村多毒虫,这伤药能防蛇咬。\"
\"山路难走,这些干粮填肚子正好。\"
三人围着晏辰嘘寒问暖,连包拯都看得有些发怔。
公孙策轻咳一声:\"诸位姑娘的心意,晏公子心领了,我等还要商议行程。\"
粉裙女子却道:\"我也要去隐逸村,我父亲曾说那里有株千年灵芝,我想去采来给祖母治病。\"
绿衣少女立刻道:\"我也要去,听闻那里的泉水能养颜,我去取些回来。\"
紫衣女子则更直接:\"我祖父说地形图需当面讲解才清楚,我随你们同去。\"
晏辰看着这三位容貌各异却同样执着的女子,忽然明白,阻止悲剧的路上,怕是还得先应付这此起彼伏的争风吃醋。
第二日天未亮,庐州府衙外已停了三辆马车。
粉裙女子的马车绣着缠枝莲,绿衣少女的马车挂着流苏,紫衣女子的马车则更为奢华,车帘上缀着珍珠。
晏辰与阿楚跟着包拯等人刚走出府衙,三位女子就从各自马车里探出头。
\"晏公子,来我这车!\"
\"这边更宽敞!\"
\"我车里备了热茶!\"
展昭忍不住皱眉,握紧了腰间的剑。
包拯轻咳一声:\"诸位姑娘,隐逸村之行凶险,并非游山玩水。\"
粉裙女子却道:\"包大人放心,小女子自幼习武,不会拖后腿。\"说罢还秀了秀手臂上的肌肉,虽不明显,却也看得出有些力气。
绿衣少女则拍拍腰间的锦囊:\"我这里有解毒丹,万一遇到毒物也不怕。\"
紫衣女子掀开马车帘,露出里面的弓弩:\"家父教过我射箭,自保绰绰有余。\"
阿楚看着这阵仗,忽然觉得这三位女子怕是不简单。
晏辰被推搡着,最终还是被粉裙女子拉上了她的马车。
车帘落下的瞬间,他听见绿衣少女与紫衣女子在外面低声争执。
\"凭什么他去了你的车?\"
\"是他自己愿意的,你有本事也拉啊。\"
\"哼,到了隐逸村,看谁能帮上真正的忙。\"
晏辰揉了揉眉心,只盼着这趟行程能顺利些。
马车行驶半晌,忽然停了下来。
外面传来展昭的声音:\"前面路被落石挡住了。\"
晏辰掀帘一看,只见山路中央堆着几块巨石,显然是人为所致。
粉裙女子立刻拔出腰间短剑:\"我去看看。\"
绿衣少女与紫衣女子也纷纷下车,一人手持折扇,一人握着弓弩,警惕地环顾四周。
包拯蹲下身查看落石,眉头紧锁:\"这些石头是新搬来的,有人不想我们去隐逸村。\"
公孙策则发现石块旁有一枚玉佩,捡起来细看:\"这是......'龙'字玉佩,莫非与当年的忠良之后有关?\"
晏辰心头一动,记得剧情里,隐逸村的村民正是当年为保护忠良之后而隐居的匠人后代,这落石怕是村里的人所为。
\"我们绕路走吧。\"阿楚忽然开口,指着左侧一条小径,\"我刚才在马车里看到,那边似乎有一条小路。\"
众人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果然有条被草木遮掩的小径。
粉裙女子率先走过去开路,短剑挥得虎虎生风:\"有我在,不怕有埋伏。\"
绿衣少女紧随其后,不时撒出一些粉末:\"这是我家特制的驱虫粉,山里蛇虫多。\"
紫衣女子则搭弓上箭,目光锐利如鹰:\"若有异动,我第一时间射穿他的发髻。\"
晏辰看着三位女子各显神通,忽然觉得她们或许真能派上用场。
绕小路走了约莫半个时辰,终于看到隐逸村的牌坊。
只是那牌坊上的\"隐逸村\"三字,竟被人用鲜血染红。
粉裙女子吓得后退一步,下意识抓住晏辰的衣袖。
绿衣少女强作镇定,却也面色发白:\"这......这也太吓人了。\"
紫衣女子握紧弓弩,声音发颤:\"莫不是村里已经出事了?\"
包拯走上前,用手指蘸了点血渍闻了闻:\"血还未干,出事不久。\"
公孙策则发现牌坊柱上刻着一行小字:\"生人勿进,违者必死。\"
晏辰知道,这是村里的保守派在警告外人,他们怕当年的秘密被揭开。
\"我们必须进去。\"晏辰沉声道,\"越是这样,越说明村里藏着危险。\"
阿楚点头附和:\"而且要尽快找到那具失踪的干尸,那是关键。\"
三位女子虽害怕,却都没有退缩,粉裙女子甚至挺了挺胸:\"有我们在,定能护公子周全。\"
刚进村口,就见一位老者拄着拐杖走来,须发皆白,眼神却很锐利。
\"你们是谁?为何闯我隐逸村?\"老者声音沙哑。
包拯亮出官牌:\"在下开封府包拯,特来调查失踪案。\"
老者打量他们半晌,忽然冷笑:\"我村之事,不需外人插手,请回吧。\"
绿衣少女上前一步:\"老丈此言差矣,既是人命关天,官府岂能坐视不理?\"
紫衣女子也道:\"我们只是查明真相,不会惊扰村民。\"
粉裙女子则拉着老者的衣袖:\"老丈行行好,我们也是为了大家好,若真有坏人在村里,不查清楚,大家都不得安宁。\"
老者被三位女子你一言我一语说得有些动容,却仍摇头:\"村里的规矩不能破,你们走吧。\"
晏辰忽然开口:\"老丈可知'龙啸九天'?\"
这是当年忠良之后的暗号,老者闻言浑身一震,盯着晏辰:\"你怎么知道?\"
\"我不仅知道这个,还知道你们守护的秘密,更知道有人想利用这个秘密来害人。\"晏辰语气坚定,\"若我们不查,恐怕会有更多人丧命。\"
老者沉默半晌,终于叹了口气:\"罢了,你们随我来吧,但切记,不可乱闯祠堂。\"
众人跟着老者往村里走,阿楚悄悄对晏辰说:\"祠堂正是放干尸的地方,我们得想办法进去。\"
晏辰点头,目光扫过村里那些紧闭的门窗,总觉得暗处有无数双眼睛在盯着他们。
刚到老者家坐下,就听见外面传来惊呼。
\"不好了!李大叔家出事了!\"
众人连忙赶去,只见李大叔倒在院中,胸口插着一把匕首,早已没了气息。
他的身旁,放着一具残缺的干尸。
粉裙女子吓得捂住嘴,绿衣少女脸色惨白,紫衣女子强忍着恶心,却也移开了目光。
包拯蹲下身检查尸体,眉头紧锁:\"伤口与之前失踪的三人一致,是同一人所为。\"
公孙策则发现干尸的手指少了一根:\"这干尸......似乎是被人故意放在这里的。\"
晏辰看着那具干尸,忽然想起剧情里,凶手正是利用干尸来制造恐慌,掩盖自己的身份。
\"凶手就在村里。\"晏辰沉声道,\"而且与当年的秘密有关。\"
老者看着尸体,老泪纵横:\"造孽啊,这都是造孽啊。\"
阿楚忽然指着院墙上的脚印:\"这脚印是新的,凶手刚走不久。\"
粉裙女子立刻道:\"我去追!\"
绿衣少女与紫衣女子也纷纷跟上:\"我们一起去!\"
三人追出院子,晏辰与包拯等人紧随其后。
脚印一路通向村后的竹林,粉裙女子跑得最快,忽然停在一棵竹子前:\"这里有血迹!\"
众人围过去,只见竹子上有几滴血,地上还有一枚玉佩,与之前在落石旁发现的一模一样。
\"是'虎'字玉佩。\"公孙策捡起玉佩,\"看来凶手不止一人。\"
晏辰却觉得不对劲,这玉佩出现得太刻意,倒像是故意留下的线索。
\"小心有诈。\"晏辰提醒道。
正在此时,竹林深处传来异响,粉裙女子立刻喊道:\"在那边!\"
她追过去,却被一张大网罩住,绿衣少女与紫衣女子想去救,也被网子网住。
\"哈哈哈,果然中计了!\"一个声音从树后传来,走出几个蒙面人。
包拯大喝一声:\"你们是谁?\"
蒙面人冷笑:\"等你们死了,就知道了!\"
展昭拔剑上前,与蒙面人打在一处。
晏辰趁乱解开三位女子身上的网,粉裙女子怒道:\"竟敢暗算我,看我不撕了你们的面具!\"
她拔出短剑,与绿衣少女、紫衣女子一起加入战局。
粉裙女子剑法灵动,绿衣少女折扇开合间能放出迷粉,紫衣女子箭术精准,三人配合竟也击退了两个蒙面人。
晏辰则趁乱扯下一个蒙面人的面具,只见对方脸上有一道疤痕。
\"是你!\"晏辰认出此人,正是剧情里被反派收买的村民。
那人见状不妙,转身就跑,展昭立刻追了上去。
剩下的蒙面人见势不妙,也纷纷逃窜。
绿衣少女擦了擦脸上的汗:\"这些人好凶。\"
紫衣女子检查着弓弩:\"幸好没伤到箭。\"
粉裙女子则走到晏辰身边,替他拂去衣袖上的灰尘:\"公子没事吧?刚才好险。\"
包拯看着地上的网,若有所思:\"他们故意引我们来这里,是想拖延时间。\"
公孙策点头:\"恐怕祠堂那边出事了。\"
众人连忙赶回祠堂,只见祠堂大门敞开,里面一片狼藉,原本放干尸的架子空了。
\"不好!干尸被偷走了!\"老者惊呼。
晏辰却注意到地上有一串特殊的脚印,通向祠堂后的密室。
\"他们在里面。\"晏辰指着密室入口。
展昭一脚踹开密室门,只见里面有三人正围着一具干尸,其中一人正是刚才被展昭追的疤脸男。
\"束手就擒吧!\"包拯大喝。
疤脸男却冷笑:\"晚了,这干尸上的秘密我们已经拿到了。\"
他说着,从干尸身上取下一块令牌。
晏辰认出那是当年忠良之后的信物,忙道:\"那令牌是假的,真正的信物在李大叔身上,可惜他已经被你们杀了。\"
疤脸男一愣:\"你怎么知道?\"
\"因为我知道你们的阴谋,你们想利用假令牌来冒充忠良之后,谋夺家产,甚至颠覆朝纲。\"晏辰语气凌厉,\"但你们没想到,李大叔早就发现了你们的计划,所以你们才杀了他。\"
疤脸男脸色大变:\"你胡说!\"
\"我是不是胡说,搜身便知。\"阿楚上前一步,\"你们身上肯定还有与反派联络的信件。\"
展昭立刻上前搜身,果然从疤脸男怀里搜出一封信,上面写着与京中某官员的联络暗号。
疤脸男见状,瘫倒在地。
老者看着那封信,老泪纵横:\"我们守护了这么多年的秘密,差点被你们毁了。\"
包拯将疤脸男等人捆起来,沉声道:\"这些人交由庐州府处置,定会查个水落石出。\"
绿衣少女忽然道:\"那他们为何要偷干尸?\"
公孙策解释:\"干尸上刻着当年的秘密地图,他们以为能从中找到宝藏。\"
紫衣女子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幸好被我们识破了。\"
粉裙女子则看着晏辰,眼含崇拜:\"公子真厉害,一下子就看穿了他们的阴谋。\"
晏辰刚要谦虚,就见阿楚对他使了个眼色,示意他看向祠堂角落。
那里站着一个少年,正是剧情里因为仇恨而差点误入歧途的村民之子。
晏辰走过去,拍了拍他的肩膀:\"过去的已经过去了,仇恨解决不了问题,好好活着,才是对亲人最好的告慰。\"
少年眼圈一红,点了点头。
老者也走过来,对少年说:\"孩子,别学那些坏人,我们守护秘密,是为了正义,不是为了仇恨。\"
看着少年释然的表情,晏辰知道,隐逸村的悲剧,终于被阻止了。
离开隐逸村时,三位女子依旧围着晏辰。
粉裙女子递上亲手绣的荷包:\"公子此去不知何时再来,这个你带着,睹物思人。\"
绿衣少女送上一本诗集:\"这是小女子的拙作,公子若有空,不妨一看。\"
紫衣女子则将一把匕首塞给晏辰:\"这匕首削铁如泥,公子防身用得上。\"
晏辰看着手中的礼物,又看了看三位女子期盼的眼神,忽然觉得这穿越任务,虽然惊险,却也多了几分意想不到的色彩。
包拯看着他们,忽然笑道:\"晏公子真是好福气,只是接下来的案子,怕是更棘手。\"
公孙策折扇轻摇:\"下一站,相国寺,那里最近可不太平。\"
阿楚与晏辰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决心。
不管接下来有多少案子,多少挑战,他们都要一一化解,让所有悲剧不再重演。
而那些围绕在晏辰身边的美女们,怕是也会一路同行,给这探案之路,增添更多热闹与变数。
相国寺的钟声在远处响起,仿佛在召唤着他们开启新的篇章。
晏辰深吸一口气,将荷包、诗集与匕首小心收好,跟着包拯等人,朝着下一个目的地走去。
身后,三位女子的笑声与争执声依旧,却也成了这紧张探案路上,一道别样的风景。
刚到相国寺山门外,就见一群僧人手忙脚乱地往外跑。
\"怎么了?\"包拯上前询问。
一位小和尚慌道:\"不好了,方丈圆寂了!\"
众人皆是一惊,晏辰记得,相国寺的案子正是从方丈圆寂开始,背后牵扯着皇室秘闻。
\"我们进去看看。\"包拯当机立断。
刚进寺门,就见一位身着华服的女子迎了上来,容貌绝美,气质高贵,正是当今圣上的表妹,安宁公主。
\"包大人可算来了,我父皇派我来上香,谁知竟遇到这种事。\"安宁公主语气焦急,目光却在看到晏辰时亮了起来。
\"这位公子是?\"安宁公主走到晏辰面前,眼中带着好奇。
粉裙女子立刻上前一步,挡在晏辰身前:\"公主殿下,这是我们的朋友。\"
绿衣少女与紫衣女子也纷纷上前,将晏辰护在中间。
安宁公主见状,柳眉微蹙:\"你们是谁?敢拦本公主?\"
粉裙女子毫不畏惧:\"我们是协助包大人查案的。\"
绿衣少女补充道:\"公主殿下还是关心方丈的事吧。\"
紫衣女子则道:\"查案要紧。\"
四位美女对峙,气氛瞬间紧张起来。
晏辰只觉得头更痛了,这相国寺的案子,怕是比隐逸村还要复杂。
包拯连忙打圆场:\"公主殿下,我们先去看看方丈的遗体。\"
安宁公主这才放过晏辰,却不忘回头多看了他两眼,眼神里带着势在必得。
粉裙女子哼了一声:\"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就是个公主吗?\"
绿衣少女也道:\"公子才不会被她的身份吓到。\"
紫衣女子则握紧了弓弩:\"不管她是谁,敢抢人就不行。\"
晏辰揉着眉心,跟着包拯往方丈禅房走去,心里暗叹,这查案之路,果然永无宁日。
方丈的遗体躺在禅床上,面容安详,看不出任何伤痕。
\"像是自然圆寂。\"公孙策检查后道。
晏辰却注意到,方丈的手指有轻微的发紫,这是中毒的迹象。
\"不对,方丈是被毒死的。\"晏辰肯定道。
众人皆是一惊,包拯连忙重新检查,果然在方丈指甲缝里发现了微量毒素。
\"是谁下的毒?\"安宁公主怒道,\"敢在相国寺毒害方丈,胆子也太大了!\"
粉裙女子仔细观察着禅房:\"这房里很整洁,不像有打斗痕迹。\"
绿衣少女则发现窗台上有半个脚印:\"有人从窗户进来过。\"
紫衣女子检查着桌上的茶水:\"这茶里有毒!\"
众人顺着线索排查,却发现寺里的僧人都有不在场证明。
晏辰忽然想起剧情里,方丈是因为知道了太后的秘密而被灭口,下毒者正是太后身边的太监。
\"我们去看看寺里的藏经阁。\"晏辰提议,\"那里或许有线索。\"
刚到藏经阁门口,就见安宁公主的侍女拦着不让进:\"公主殿下要在这里抄经,闲杂人等不得入内。\"
粉裙女子怒道:\"我们查案呢,什么闲杂人等!\"
绿衣少女也道:\"让开,耽误了查案你担待得起吗?\"
紫衣女子则直接拿出弓弩:\"再不让开就不客气了。\"
侍女吓得后退一步,安宁公主从里面走出来,冷声道:\"本公主在此抄经祈福,你们吵什么?\"
\"我们要查藏经阁,寻找方丈被毒死的线索。\"晏辰沉声道。
安宁公主眼珠一转:\"若你们带我一起查,我就让你们进。\"
她看着晏辰,嘴角带着笑意:\"而且我还能帮你们调动人手,比你们自己查快得多。\"
包拯权衡利弊,点了点头:\"可以。\"
众人走进藏经阁,只见里面堆满了经书,安宁公主却只顾着与晏辰说话。
\"公子看着不像寻常人,不知师从何处?\"
\"公子喜欢佛法吗?我可以请高僧为你讲解。\"
\"等查完案,我请公子去皇宫做客如何?\"
粉裙女子、绿衣少女与紫衣女子见状,也纷纷围上来。
\"公子,我知道一本绝版佛经,或许有线索。\"
\"公子,我帮你翻找,你歇着。\"
\"公子,喝口水吧,查案辛苦了。\"
四位美女围着晏辰,将他与其他人隔离开来,包拯与公孙策无奈地对视一眼,只得自己动手查找线索。
阿楚看着这场景,忽然觉得有些好笑,却也知道不能耽误查案,连忙道:\"大家别围着了,快找线索吧,方丈的毒可能与某种特殊的香料有关。\"
众人这才散开,开始仔细翻找。
晏辰趁机走到角落里,对阿楚说:\"下毒的太监应该还在寺里,我们得找到他。\"
阿楚点头:\"而且太后的秘密就藏在藏经阁的某本经书里。\"
两人正说着,就见安宁公主走了过来,手里拿着一本经书:\"公子,你看这本《金刚经》有问题吗?\"
晏辰接过一看,只见经书的夹层里藏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狸猫换太子\"。
正是太后当年的秘密!
他刚要说话,就见一位僧人匆匆跑来:\"不好了,厨房着火了!\"
众人连忙赶到厨房,只见火光冲天,一个身影从里面跑出来,正是那个被太后派来的太监。
\"抓住他!\"晏辰大喊。
展昭立刻追了上去,安宁公主也命侍卫帮忙。
粉裙女子、绿衣少女与紫衣女子则拿起水桶帮忙灭火。
混乱中,那太监被展昭擒获,从他身上搜出了毒药。
面对证据,太监只得承认是奉太后之命,毒死方丈灭口。
\"太后的秘密......\"包拯看着那张纸条,神色凝重。
晏辰却道:\"秘密已经揭开,但我们不能让悲剧重演,太后虽有错,却也事出有因,我们要让她自己认错,而不是被奸人利用。\"
众人都明白他的意思,安宁公主更是道:\"我会将此事禀明父皇,让父皇公正处理。\"
方丈的案子就此告破,太后最终也向皇上坦白了过错,虽被禁足,却也避免了被奸人陷害的结局。
离开相国寺时,安宁公主拉着晏辰的手:\"公子,我会在京城等你。\"
粉裙女子、绿衣少女与紫衣女子也纷纷表示会跟着晏辰,继续协助查案。
晏辰看着身边这几位身份各异、容貌出众的女子,只觉得前路漫漫,挑战与热闹并存。
但他知道,只要与阿楚并肩作战,再难的案子,再复杂的局面,他们都能应对。
下一站,是江南的庐州书院,那里正发生着一起连环杀人案,与当年的科举舞弊有关。
晏辰与阿楚跟着包拯等人,踏上了新的旅程,身后,美女们的欢声笑语依旧,为这探案之路,续写着别样的精彩。
庐州书院的桃花开得正盛,却掩盖不住空气中的血腥味。
刚进书院,就见一位书生倒在桃树下,胸口插着一支笔。
\"又是一起命案。\"包拯眉头紧锁。
晏辰认出,这是科举舞弊案的受害者之一,背后是主考官与几位大臣的阴谋。
\"我们得尽快找到证据。\"晏辰沉声道。
书院里的女学生们听说有美男探案,纷纷围了过来,一时间,桃花树下聚集了数十位美女,个个青春靓丽,才艺出众。
她们围着晏辰,送诗送画,比拼才艺,比之前的几位女子更是热闹。
粉裙女子、绿衣少女、紫衣女子与安宁公主见状,立刻组成\"护郎队\",将其他女子挡在外面。
\"公子忙着查案,没空看你们的诗!\"
\"我们公子只喜欢我们送的东西!\"
\"都散了吧,别耽误查案!\"
场面一度十分混乱,包拯不得不出面维持秩序:\"诸位姑娘,查案要紧,还请配合。\"
众人才勉强散去,却仍在远处偷偷观望。
晏辰松了口气,开始仔细勘察现场,发现那支笔上刻着一个\"钱\"字,正是主考官钱大人的姓氏。
\"我们去钱大人的书房看看。\"晏辰提议。
刚到书房门口,就见钱大人的女儿钱大小姐走了出来,容貌秀丽,气质温婉,却也带着几分倔强。
\"你们是谁?为何来我父亲书房?\"钱大小姐警惕地问。
\"我们查案,怀疑令尊与命案有关。\"包拯道。
钱大小姐脸色一变:\"不可能,我父亲不是那样的人!\"
粉裙女子上前:\"姑娘,我们只是看看,若令尊清白,自然会还他公道。\"
绿衣少女也道:\"我们不会冤枉好人的。\"
紫衣女子则道:\"但若他真有罪,也不能包庇。\"
安宁公主更是亮出身份:\"我是安宁公主,查案是奉了皇命。\"
钱大小姐见无法阻拦,只得让开:\"你们看吧,但别乱翻东西。\"
众人走进书房,开始仔细搜查,晏辰在书架后的暗格里发现了一本账册,上面记录着科举舞弊的证据。
\"找到了!\"晏辰喊道。
钱大小姐见状,瘫倒在地:\"怎么会......\"
就在这时,钱大人走了进来,看到账册,脸色惨白:\"我认罪。\"
他承认自己收受贿赂,调换考卷,被书生发现后杀人灭口。
\"你可知错?\"包拯厉声问。
钱大人痛哭流涕:\"我知错了,求大人放过我女儿。\"
晏辰看着钱大小姐悲痛的神情,忽然道:\"你若真心悔改,就协助我们找出其他参与舞弊的官员,将功补过。\"
钱大人点头:\"我愿意。\"
在钱大人的协助下,其他参与舞弊的官员也纷纷落网,科举舞弊案顺利告破。
钱大小姐对晏辰感激不尽:\"多谢公子给我父亲改过自新的机会,小女子无以为报......\"
她话未说完,就被粉裙女子等人打断。
\"姑娘客气了,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公子是好人,不用谢。\"
\"我们还要赶路呢,告辞了。\"
她们拉着晏辰就走,生怕钱大小姐也加入追求者的行列。
钱大小姐看着晏辰的背影,眼中满是感激与不舍。
离开庐州书院时,江南的春雨淅淅沥沥地下了起来。
安宁公主撑开一把油纸伞,走到晏辰身边:\"公子,我送你。\"
粉裙女子立刻拿出一把更精致的伞:\"公子用我的。\"
绿衣少女与紫衣女子也纷纷拿出伞,争抢着要为晏辰遮雨。
晏辰无奈,只得自己撑开一把伞,与阿楚并肩而行。
雨水打湿了桃花,落了一地绯红,仿佛为这告破的案件,画上了一个凄美的句号。
但晏辰与阿楚知道,这还不是结束,他们还要继续前行,去揭开更多的阴谋,阻止更多的悲剧。
而那些围绕在他们身边的美女们,也会继续陪伴,让这探案之路,永远不会寂寞。
\"我们帮你守护宝藏,不让坏人得逞。\"晏辰道。
灵溪姑娘点头:\"多谢公子,我知道宝藏的入口,带你们去。\"
众人跟着灵溪姑娘来到湖底的一个洞穴,里面果然堆满了金银珠宝。
刚要清点,就见洞穴外传来脚步声,正是那些黑衣人的头目,也是当年忠臣的叛徒。
\"哈哈哈,多谢你们帮我找到宝藏!\"头目大笑。
\"你的阴谋不会得逞的。\"包拯厉声道。
双方立刻展开激战,展昭与头目打得难解难分,晏辰则趁机将宝藏转移到安全的地方。
粉裙女子等人则负责保护灵溪姑娘和宝藏。
激战中,头目被展昭打败,承认了自己的罪行。
\"我也是一时糊涂,被钱财迷了心窍。\"头目痛哭流涕。
晏辰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这些宝藏本就是国家的,你若真心悔改,就协助我们将宝藏上交朝廷。\"
头目点头:\"我愿意。\"
千鲤湖的案子就此告破,灵溪姑娘为了感谢晏辰,编了一个鲤鱼形状的荷包送给他。
\"公子若不嫌弃,还请收下。\"灵溪姑娘羞涩道。
晏辰刚接过,就被粉裙女子等人围住。
\"这荷包没我的好看!\"
下一站,是繁华的开封城,那里有更大的阴谋等着他们去破解。
刚到府衙,就接到报案,一位重要的大臣在家中被刺杀,现场没有留下任何线索。
包拯立刻带人前往勘察,晏辰与阿楚也一同前往。
大臣家中戒备森严,却还是被人得手,可见凶手身手不凡。
\"现场很干净,凶手很谨慎。\"公孙策检查后道。
晏辰则注意到,大臣手中紧紧攥着一片枫叶。
\"这枫叶有问题。\"晏辰道,\"开封城里只有枫叶山才有这种枫叶。\"
众人立刻前往枫叶山,刚到山脚,就见一位女子在采摘枫叶,容貌清冷,气质孤傲,正是江湖上有名的杀手组织首领,冷月。
\"你是谁?在这里做什么?\"包拯上前询问。
冷月抬头,目光冰冷:\"与你们无关。\"
粉裙女子怒道:\"我们查案,问你话就快说!\"
绿衣少女也道:\"是不是你杀了大臣?\"
紫衣女子则搭弓上箭,警惕地盯着她。
安宁公主更是道:\"大胆狂徒,见了本公主还不下跪!\"
冷月却毫不在意,转身就要走。
\"站住!\"展昭拦住她。
冷月拔出腰间的刀,与展昭打了起来,她的刀法凌厉,招招致命。
晏辰知道,冷月其实是被奸臣利用,她的家人被奸臣所害,才被迫成为杀手。
\"住手!\"晏辰大喊,\"你家人的仇,我们帮你报,你别再被人利用了!\"
冷月动作一顿,看向晏辰:\"你说什么?\"
\"杀害你家人的是当朝奸臣王大人,不是这位大臣,你被他骗了!\"晏辰道。
冷月愣住了,刀法也慢了下来。
展昭趁机收剑,包拯也道:\"我们会查明真相,还你家人公道。\"
冷月看着晏辰,眼中闪过一丝犹豫:\"我凭什么信你?\"
\"因为我们一直在追查奸臣的阴谋,一定会让他们受到惩罚。\"阿楚道。
冷月沉默半晌,终于收刀:\"好,我信你们一次。\"
在冷月的帮助下,众人很快就查到了王大人的罪证,他不仅杀害了冷月的家人,还刺杀了大臣,想要独揽大权。
王大人被擒后,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
\"我也是被权力迷了心窍。\"王大人后悔道。
晏辰道:\"权力是用来为百姓做事的,不是用来害人的,你若真心悔改,就交出其他同党的名单。\"
王大人点头,交出了名单,协助朝廷清除了所有奸臣。
冷月看着仇人被绳之以法,对晏辰感激道:\"多谢公子,大恩不言谢。\"
她说完,转身消失在枫叶林中。
开封府的案子就此告破,朝堂之上也恢复了清明。
晏辰与阿楚站在开封府的屋顶上,看着下方繁华的街道,心中感慨万千。
\"我们已经阻止了很多悲剧。\"阿楚道。
晏辰点头:\"是啊,反派们也都受到了惩罚,有的还改邪归正了。\"
就在这时,粉裙女子、绿衣少女、紫衣女子、安宁公主、灵溪姑娘与冷月都来到了屋顶。
\"公子,案子破了,我们该庆祝一下。\"粉裙女子道。
绿衣少女也道:\"是啊,难得这么开心。\"
紫衣女子则拿出了好酒:\"我们不醉不归。\"
安宁公主提议:\"我在府里设了宴,大家一起去吧。\"
灵溪姑娘也笑着点头,冷月虽然依旧清冷,却也没有反对。
晏辰看着眼前这些性格各异、却都真心待他的女子,忽然觉得很温暖。
\"好,我们一起庆祝。\"
宴席上,众人欢声笑语,气氛热闹。
晏辰看着大家,忽然觉得,或许穿越到这里,不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也是为了遇到这些人。
酒过三巡,阿楚忽然对晏辰说:\"你看,天上的星星好亮,是不是我们可以回去了?\"
晏辰抬头,只见夜空中一颗流星划过,一道光芒笼罩了他们。
\"看来,我们的任务完成了。\"晏辰笑道。
光芒越来越亮,晏辰与阿楚的身影渐渐消失在光芒中。
晏辰与阿楚再次睁开眼时,已经回到了熟悉的药铺。
晏辰与阿楚对视一眼,都笑了起来。
他们的故事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