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青棠的脸青一阵白一阵。
她没想到这粗鄙的婢女竟然还有些眼力,她当真是小看她了。
眼下她只能故作委屈地道:“母亲和姐姐误会了,我不知姐姐的身材,想着若不量过,直接制新衣,万一不合适,岂不是浪费?所以才挑了些我喜欢的衣裳。”
“至于首饰……我不知姐姐的喜好,所以……所以……”她吸了吸鼻子,“这些东西在青棠眼里也是极好的,姐姐看不上,青棠拿回去便是。”
沈夫人看着她柔柔弱弱的样子,也不忍心多责罚。慕青棠毕竟是她一手养大的,没什么心眼。从前娇纵惯了,不会打理这些也正常。
于是她只能愧疚地对赵玖鸢道:“鸢儿,别怪你妹妹,她没操持过这些事。”
“谁说我看不上了?“赵玖鸢忽然笑了,“这些东西虽然陈旧,但都是好东西。一条裙子能换穷人家半年的米粮,一直金簪能够供一个孩童读书识字。”
她看向慕青棠,眼中没有半分恼怒,反而带着几分真诚的感谢:“这些衣裳首饰,我打理一番就能继续用了。妹妹定是知道我不习惯铺张浪费,才会如此。”
慕青棠对上她的视线,仿佛被烫到一般,后退了一步:“是……是。”
沈夫人欣慰地上前将两人的手握在一起:“都是我的好女儿,从今往后,你们定要相互扶持!”
相互扶持?
赵玖鸢微微挑眉。
她倒是想,可眼前的慕青棠未必愿意。
只见慕青棠调整好心情,又笑盈盈地道:“这次是女儿疏忽了,过两日我让人来为姐姐量身。”
赵玖鸢勾了勾唇角。
沈夫人是因为她没有洗尘宴穿的衣裳,才让慕青棠为她送些新制的来。新衣裳从裁剪到制作,就算加急也需要三日,她已经耽搁了一日,怕不是就不希望她在洗尘宴上穿得体面。
但她瞄了眼那箱陈旧的衣物,也不急,缓缓道:“不必铺张了,我穿妹妹送来的那些就好。”
沈夫人还未来得及劝说,慕青棠又开口了。
“是了,姐姐眼下哪有功夫关心衣裳首饰这些东西,这谣言都满天飞了。这洗尘宴,岂不是让人看笑话来了。”
沈夫人受她的话所影响,一时间也有些担忧地道:“说到这个,鸢儿,公主不肯将你的卖身契拿出来,如今又流言四起,爹娘都担心你会在宴席上受委屈……”
赵玖鸢听出这话中的意思:“母亲是想说,这洗尘宴,不办了?”
“听娘的话,好孩子,就说你病了,病得起不来身!”沈夫人想到亲生女儿遭受的委屈,顿时红了眼眶,“娘知道你是好孩子,等……等风头过了,等娘和你爹想办法把卖身契要回来……”
此时此刻,赵玖鸢才真正意识到,谢尘冥是多么有先见之明。
她终于明白,为何他误服药酒那日,明明难受得无法自持,却还是让她离开。为何在玄瑶的逼迫之下,他宁可刺伤自己,也不动她。
他是在怕。
怕他一旦夺了她的清白,“试婚”这事便会成为一个利刃,狠狠刺向她,刺向镇国公府。
先前赵玖鸢一直以为他是不喜欢她,所以可以对她无动于衷。
可是……他真的像表现的那样无动于衷吗?
“母亲。”赵玖鸢回过神,反手轻覆她冰凉的手指。
“躲得了一时,躲不了一世。”她直视着沈夫人的眼睛,平静地道,“流言不会因为我的缺席而平息,只会因为我的懦弱而变得更加不堪。他们会说我是心虚,是默认,是镇国公府欲盖弥彰。”
赵玖鸢顿了顿,眼神微冷:“至于那张卖身契,只要还在公主府手中,便是一把悬在我头上的利剑,更是镇国公府的耻辱。公主捏着它,便是捏着随时可以捅向我们的刀子。”
沈夫人眼底闪过一丝讶异。
她早就见识过她女儿的聪慧机敏,有条不紊,此时赵玖鸢如此说,她竟真的听了进去。
“鸢儿,那……那你有什么想法?”沈夫人无助地问。
“母亲放心,洗尘宴,还是要堂堂正正地去,光明正大地办。”赵玖鸢的目光十分平静,“女儿既然回来了,就不再是任人揉捏的泥。洗尘宴,定不会叫父亲母亲颜面尽失。”
慕青棠看着赵玖鸢,眉心微蹙,死死咬着牙。
她不过是乡野出身,为何总感觉比自己这个国公府小姐还要有气场?她究竟还能想到什么两全其美的法子?
沈夫人听赵玖鸢这样说,悬着的心倒是微微放下。
“既然如此,那就听鸢儿的。”
赵玖鸢想到了什么,又问:“对了,母亲可认识永宁侯?”
“认识倒是认识,只是,你怎么想起他?”沈夫人问。
“他有个女儿,名为沈霓渊。母亲不妨也将她请来。”赵玖鸢道。
沈夫人面色有些僵硬:“鸢儿,洗尘宴,公主也会大驾光临。你可能不知道,沈姑娘和公主两人有些旧怨,若是沈姑娘来,恐怕会惹得公主不悦。”
“母亲放心,只需请她来便是。”赵玖鸢道。
敌人的敌人,就是盟友。
这是一条亘古不变的定理。
她想要对抗玄瑶,就要借力打力。眼下镇国公府并没有什么力可以借给她,而她被关在这府中,也不方便与谢尘冥相见。
因此,她只能竭尽所能,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
好在,沈夫人相信赵玖鸢的能力,答应了她。
慕青棠扶着沈夫人离开,走到院门口时,她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仍旧站在门边目送她们二人的赵玖鸢。
慕青棠微微蹙眉。
这婢女比想象中难对付得多。她竟不似普通丫鬟那般,举止粗鄙,见识短浅。她遇事这般沉着冷静,倒真是像极了大家闺秀的做派!
慕青棠扶着沈夫人的手紧了紧。
不,她才是母亲最贴心的女儿。就算她不是亲生的,可母亲疼爱她,兄长宠着她,父亲和祖母也喜爱她。
她自小学习琴棋书画,自然比那乡野来的丫头要好上百倍!
这样想着,她心里舒服了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