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今日盛家也收到宫里的帖子了吗?”如兰先一步走到王大娘子身边,特意压低了声音问。
王大娘子在宫里见到女儿,心里也很高兴。她握着女儿的手道:“可不是嘛,今日宫宴可是邀请了京里三品以上所有的文武官员及其家眷,我和你父亲就一起来了。”
既然已经进了宫,肯定就是出不去了,如兰开始考虑便宜娘亲的安全问题,“今日是谁跟着母亲进宫来伺候的?”
“刘妈妈带着银杏和东荣一起候在宫门口,我是外面妇,哪里还能带着奴才进宫。”大娘子也笑道。
哦,倒是忘了这一茬。
如兰赶紧招招手,把赵辉给她的暗卫交给大娘子。
“这是世子爷特意送我的一个婢女,很是懂宫里的规矩,今日宫宴就叫她跟在母亲身旁吧。”
谁知那女暗卫却忽然开口道:“世子妃,世子爷命令奴婢今晚务必守着世子妃,寸步不离。”
如兰自然知道赵辉什么意思,可这不是原主的便宜娘亲也进宫了吗?便宜爹那边她可以不管,但是这个便宜娘亲可是这辈子的任务,不管今日发生什么,都得让她毫发无损才行。
如兰直视女暗卫的眼睛,“好了,一会儿我会跟世子爷说,我母亲今晚就交给你了。”
她的表情是前所未有的严肃,暗卫也明白世子妃这是铁了心要她护着世子爷的岳母。无奈领命,安稳只得安安静静站在了王大娘子身后。
王大娘子听到女儿和这侍女的话,心里觉得有点儿奇怪。不过她也知道女儿的好意,又怕女婿那边儿有意见,便推辞道:
“今日宫宴,自然有人安排的妥妥当当。像我这样的命妇们,行走坐卧也都有人伺候。你不用操心的,不如叫这婢女直接就跟着你,也省的女婿跟着操心。”
想想今晚要发生的事情,哪里能不担心!
如兰没给王大娘子推脱的余地,只吩咐那个安稳跟紧了大娘子,就带着她在大殿中开始交际。
这一次宴请的名头,是荣妃的寿宴。
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官家特意下了恩旨,许在紫辰殿举办此次寿宴。
如兰扫视一圈,果然京中三品以上的官员,还有数得上名姓的皇亲国戚基本上都来了。
大殿最上首,并排两个明显是皇帝和皇后的御座。
皇帝下手挨着最近的那一张御座,大概就是此次的寿星宫荣妃的座位。
再往下数,依次就是官家后宫够得上一宫主位的嫔妃位置。很好,总共也没几个。
嫔妃下手,便是他们这是皇室宗亲。
其实宋朝的宗室人口也不算少,可府里还能留点儿体面的并不多。
能来宫宴的,都是京中各位王爷带着王妃。倒是赵辉和如兰这对儿小辈,在一众王爷跟前有点儿显眼了。又因为他们王府的血脉关系以及受宠程度,小夫妻的座位甚至超过其余王府更加靠前。
皇室宗亲下面,便是朝中文武百官了,这些人自然也是按照品级依次往下坐。
如兰看着最上手皇上和他的后妃还是一人一席,到了宗亲这边便是一对夫妻一席。
至于带着各府世子郡主的,他们也是跟着自家父王母妃在旁边加一小几而已。
往下这些朝臣,倒是只带了正妻,没人带子女。
如兰往下扫了一眼,一品大员和那些公侯伯爵们,好歹也是夫妻两个单独一席。
这些人之下,那就得两家子人凑一席。
大殿的人基本坐满了,上面皇上的后妃也都已经出席。终于在最后时刻,皇上才携着皇后,后面跟着荣妃来到大殿上。
所有的人出列,跪迎官家和皇后,当然这一次还有寿星荣妃。
人都到齐了,歌舞也演起来,宴会也正式开始。
宋朝的宫廷宴会是\"行盏制\",分前筵五盏和后筵四盏。
今晚夜宴,如兰提前得了消息,早就知道了他们的安排。
第一盏,奏乐《白龟仙》,上\"看菜\"。就是摆着好看不能吃的菜品。
第二盏,奏乐《倾杯乐》,进\"肉咸豉\"。前两盏菜品是不许动筷的。
第三盏,奏乐《三台》,上\"莲花肉\"。这就开始是热菜了,三盏开始所有人才能看着官家的行事,开始品尝菜品。
第四盏,演《梁州》舞,进\"炙子骨头\"。
第五盏,奏乐《万岁乐》,呈\"群仙炙\"。
第六盏,奏乐《延寿乐》,上\"假鼋鱼\"。
第七盏,演《采莲》舞,进\"排炊羊\"。
第八盏,奏乐《长春乐》,呈\"沙鱼脍\"。
第九盏,终曲《万岁兴隆乐》,上\"水饭\"。是一种能解酒的汤面。
一开始看着宴会菜单,上面不是鱼就是肉,唯一一道素菜还是‘看菜’,如兰就已经开始觉得发腻了。她为了避免当众表演个早起孕反,出门前特意早早填饱了肚子。
这会儿心里有事儿,她更是顾不上桌上的酒水食物。倒是有点儿心思,四处观察。
虽说是君臣和乐,可是等级划分也明显的很。
就说第一盏时上的看菜,皇上桌上的是精雕细琢的鲜花水果,使用的餐具也是一水儿的金碗盘。
到了下面后妃和宗亲的桌上,用的餐具是银质,桌上少了鲜花。
到下面普通大臣,他们用的都是铜制餐具,看菜也只是普通面点和枣塔这类的东西。
也不知道是事先规定的,还是约定俗成。总之每一盏敬酒上菜,都有合适的人带头说着合适的话。
虽说全都是千篇一律恭维皇上、皇后,然后才是给寿星祝寿。这些人精子们,那话说的真是不带一点重样。
而且这敬酒祝寿也只是个形式而已,没有人真的干杯。大家还统一的动作行\"三拜礼\",举盏、沾唇、置案。就是说沾沾嘴,酒杯就得被放下。
如兰和赵辉坐在靠前的地方,随着大溜跟着祝酒举杯。
跟着大家敬了两轮,欣赏了两支歌舞。连筷子都不能碰,如兰就算不饿也要嘀咕一句,“果然形式主义害死人。”
这些人还跟提前排演好一样,每一盏之间绝对不会超过一刻钟。
直到第三盏后,官家放下杯盏,才和皇后带头动了筷子。官家象征性的吃了一口,底下的人才跟着品尝菜肴。
看着桌案上还带有余温大鱼大肉,如兰又庆幸还好这会儿才过了夏天,正好初秋的时节,才叫菜肴上面没有飘着一层荤油。
至少这些菜还能入口。
就这么一轮一轮的敬酒,众人欣赏着一支又一支的歌舞。直到第七盏时,所有王公大臣皇亲国戚,全都离席跪在大殿中央,要向官家谢恩。
小夫妻跟在人群中跪拜,注意力却全在周围。
兖王要动手,现在可不就是好时机。所有的人都聚集在大殿中央,只要把人一围,不出意外的话真是一个都跑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