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清曼在山上成功救下张寡妇家儿子后,与李芳菲一同下山。一路上,村民们簇拥着她们,纷纷对姜清曼竖起大拇指。
“清曼啊,你可真是太勇敢了,要不是你,小帅这孩子可就危险了!”一位大爷满脸敬佩地说道。
“是啊,张寡妇男人没了后,一个人辛苦拉扯着大闺女和儿子,日子苦着呢。小帅要是有个啥事,她肯定也活不下去了。”
“就是就是,清曼这丫头不仅聪明,还胆大心细,关键时刻总能想出办法。”旁边的大婶也跟着称赞。
姜清曼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客气地回应道:“大家过奖了,当时情况紧急,我也是着急小帅的安危,换做任何人都会这么做的。而且这也多亏了大家都在一起,让我有了勇气,不然我一个人也不大敢呢。”
尽管嘴上谦虚,但看到村民们感激的眼神,姜清曼心里还是暖暖的。
回到家后,李芳菲兴致勃勃地对姜清曼说:“清曼,今天在山上可真是惊险又刺激,不过现在想想还挺有意思的。对了,咱们挖的菌子怎么吃啊?”
“菲姐,你去休息会吧,一会咱们吃饭。”说着姜清曼就利落的把采来的菌子洗净用几片五花肉炸香清炒。刚开始满满一锅菌子,最后炒出来只剩下两盘。她夹了一筷子尝尝,真香啊,野生的就是好吃。
又和了一块面,去院子里割了几大绺韭菜,洗净切碎,放了几个鸡蛋,烙了一些韭菜盒子。
李芳菲并没有闲着,虽然平日里在家不干活,可是她也并不矫情,帮着姜清曼烧火,摘菜。
最后姜清曼做了一个地三鲜后又炒了一大盘辣子肉满意出锅。爹娘这时也回来了。家里天天都有来送草药的,二人担心天气,所以一般当日的活计一般当日就做完,好在现在加上冯涛夫妇轻快了些许。
“清曼,这也太香了,比我家厨子做的好吃十倍,不,好吃一百倍。”李芳菲闻着那诱人的香气说道。
“哈哈哈,你还没尝呢,哪有这么夸张,就是一些普通家常菜罢了。”
等到大家都坐齐整,纷纷拿起筷子吃了起来,“好吃,好吃,太好吃了。”李芳菲此时毫无大家闺秀的样子,一个劲的往嘴里吃着。
冯涛夫妇也从未吃过这么好吃的菜,再加上那好吃的韭菜盒子,简直是人间美味。只是二人不好意思表达,只是一味点头。
“菲姐,你慢点,吃快了容易长胖哈。”
“哎呀,慢不下来,太好吃了。”
“正好,多吃些也行,吃完饭陪我去地里挖些红薯,消消食。”
吃过饭,两人各自背个背篓,来到红薯地。姜清曼熟练地蹲下身子,抓住红薯藤,镰力一割,用力一扯,一串串饱满的红薯就露出了地面。
李芳菲学着姜清曼的样子,却不小心把红薯扯断了,看着手里半截红薯,她有些懊恼地说:“哎呀,我怎么这么笨,连个红薯都挖不好。”
姜清曼笑着安慰道:“没关系,刚开始都这样,你看,要顺着红薯的生长方向,轻轻用力。”在姜清曼的指导下,李芳菲逐渐掌握了技巧,挖得越来越顺手。不一会儿,两个背篓就装满了红薯。
第二日清晨,天边刚泛起鱼肚白,姜清曼和李芳菲就坐着马车,带着几背篓红薯前往庆云楼。姜清曼之前答应过庆云楼的刘掌柜,要把红薯做成一道新菜品,推向市场。
到了庆云楼,刘掌柜热情地迎了出来。“妹子,你几日没来,我都以为你忘了答应我的事了呢。”
“刘掌柜,这几日家中有事耽搁了,这不一得闲就过来了,看,这些红薯够你用上十天半月了。”
刘掌柜看着看香甜的红薯,眯着眼笑了起来。“够了,够了,妹子,你说要做什么新菜品啊!”
姜清曼走进厨房,熟练地挑选了几个大小适中的红薯,洗净去皮后,将它们切成大小均匀的块状。
接着,她在锅里倒入适量的油,等油热后,把红薯块放入锅中炸。红薯块在油锅里滋滋作响,外表逐渐变得金黄酥脆,内里却软糯香甜。姜清曼捞出炸好的红薯,沥干油分备用。
另起一锅,加入少许水和白糖,用小火慢慢熬制。她目不转睛地盯着锅里,不停地搅拌着白糖,随着温度升高,白糖逐渐融化,颜色也由浅变深。
当糖液变成诱人的焦糖色,开始冒起细密的小泡泡时,姜清曼迅速将炸好的红薯块倒入锅中,快速翻炒,让每一块红薯都均匀地裹上糖液。最后,她将做好的拔丝红薯盛出装盘,一道香甜可口的拔丝红薯就完成了。
酒楼的伙计们将拔丝红薯端到大厅,瞬间,香甜的气息弥漫开来。老板和几位大厨率先品尝,只见他们轻轻夹起一块红薯,糖丝如丝线般拉长。
放入口中,红薯的软糯与糖液的香甜完美融合,口感丰富,令人陶醉。“哇,这味道简直绝了!比我们吃过的任何点心都好吃。”一位大厨忍不住赞叹道。
刘掌柜尝了也连连点头:“清曼妹子,你这手艺真是越来越精湛了,这道菜肯定能大受欢迎。”
庆云楼当天中午就推出了这道拔丝红薯。消息一传开,顾客们纷纷慕名而来,其中有打扮精致的女人,活泼可爱的孩子,还有白发苍苍的老人。
大家品尝后,无一不被这道菜的美味所折服,软糯香甜的口感让人吃了还想吃。一时间,庆云楼内热闹非凡,客人们对这道菜赞不绝口。
然而,问题也随之而来。由于红薯的产量有限,刘掌柜无奈地表示,这道菜一天最多只能提供十份,多了原料实在供应不上。
这一消息传出,引得顾客们纷纷抱怨。“掌柜的,你这也太少了吧,我们大老远赶来,就为了吃这一口,你就不能多准备点吗?”一位顾客不满地说道。
老板满脸无奈地解释道:“实在对不住各位客官,这红薯咱们东盛并没有,是一位朋友从遥远的地方运来的,数量有限,我们也实在没办法。”
尽管如此,每天不到中午,就有许多顾客抢着过来品尝这道美味的拔丝红薯。甚至有人提前预定,就为了能第一时间吃到。庆云楼的生意因为这道拔丝红薯更加火爆,门口常常排起长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