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清曼看着地上晕倒气绝的十几人,眼中闪过一丝决绝。她深知,这些人背后是燕妃这个强大且狠辣的对手,若留下活口,后患无穷。
于是,她迅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化尸水,毫不犹豫地洒向这些人。化尸水接触到人体,瞬间发出“滋滋”的声响,伴随着阵阵刺鼻的气味,十几个人的身体在片刻之间便化为一滩血水,消失得无影无踪,仿佛他们从未在这世间出现过。
处理完这一切后,姜清曼小心翼翼地环顾四周,确认没有留下任何痕迹,这才趁着夜色进入空间,偷偷回了家。
她在心中暗自思量,燕妃既然打算在正月十五前动手,那么在这之前,姜家村应该是安全的。从这里到京城至少三天,而且这些人神不知鬼不觉的消失,等到燕妃得到消息也不知多久了。
今夜,姜家村没有再响起那令人胆战心惊的声音,整个村子沉浸在一片静谧之中。村民们悬着的心终于放下,大家都放松了警惕,安心地睡了一整晚。
第二天,便是大年初二,按照习俗,是要回娘家的日子。赵氏早早地就起了床,精心打扮了一番。她穿上了那件崭新的蓝色棉布衣裳,头上戴着一朵鲜艳的红花,脸上洋溢着期待的笑容。
姜清曼看到母亲如此高兴,心中也暂时抛开了烦恼,帮着母亲准备回娘家要带的礼物。
“娘,我好久没见外公外婆了,都快忘记他们的样子了。”姜清曼试探着问道。
“是啊,曼儿,咱们已经将近一年没见到你外公外婆了,你舅舅妗子在外面做生意顾不上你表哥,你外公外婆也跟着过去照旺着。你说他们看到我们家变化这么大,得多开心呐。”赵氏一边往篮子里放着给娘家人准备的糕点、腊肉和香肠,一边笑着说道。
“娘,我记得以前一年之中最好的时候就是回外公外婆家,在那里咱们才可以吃饱饭,有点心吃,舅舅妗子还会给我们铜板。”姜清才一边回忆一边说道。
“是啊,这些年咱们一大家能健康的活下来,多亏了他们经常接济我们啊!”赵氏感慨的说道。
姜清曼笑着回应:“娘,那都是过去的事了。现在咱们有能力了,以后咱们家要多帮舅舅他们才行。”
赵氏回过神,定定的说道:“哎!好!咱们多给他们拿点东西,我给你外婆拿了100两银子。”
家里人太多,马车坐不开。王五赶着马车,打算先送爹娘妹妹和弟弟几人过去,然后再回来拉一趟。
一家人浩浩荡荡的坐着马车往赵氏的娘家山林村去,一路上遇到不少认识的人,他们都热情的打着招呼。
“小娥,听说你们姜家村日子越来越好了,看来是真的,看着你都年轻了十岁不止呢!”一个妇人抱着孩子走着,看到从马车探出头的赵小娥说道。
“小文姐,是你吗?咱们好几年没见了吧?”赵氏惊讶的问道,这是她昔日的好姐妹,出嫁后不在一个村子,需要操持家长里短,很少能见得了面。
“是我啊,小娥,你们家都买马车了!”她羡慕的看着赵氏。
赵氏让马车停下,把她和孩子拉上来,“车上正好还有空位,咱们一起回山林村,小文姐,说起来,咱们得五六年没见过了吧。”
赵小文点点头,四处打量着马车,眼中很是羡慕。二人拉着家长里短很快就到了山林村。赵小文在村头就下车了,赵小娥看她包袱空空,还给她拿上了一斤糕点和一些糖果,她高兴的下车去了。
到了村子中央,就到了赵小娥娘家,娘家哥嫂和爹娘等人已经站在大门口等着了。看到马车停在家门口,他们还很疑惑,“爹,娘,哥哥,嫂子,我回来了。”赵小娥一边下车一边激动喊着。
姜忠和姜清曼姐弟四人也下车和他们打着招呼。外婆一下把几个孩子抱在怀里,激动道:“外婆的好孩子,你们来了,小才呢?”
“娘,马车拉不开,这不又回去一趟,今年啊,你又多了几个大外甥!”赵小娥说道。
看她爹娘哥嫂疑惑,赵氏才慢悠悠的把事情和盘托出。“小娥,你做的对,那几个都是好孩子,一会过来我要好好看看。”她娘笑呵呵说道。
没过一会,王五几人就赶到了,刚一下马车,王五几人就懂事的给外公外婆跪下,清脆地喊道:“外公外婆,新年好!”
老两口脸上笑开了花,赶忙上前把几个孩子一一扶起来,嘴里念叨着:“乖孩子,快起来,过年好呀!”说着,外公外婆从兜里掏出早就准备好的压岁钱,给在场的孩子们给每人分了20个铜板。
这20个铜板,对于如今家境殷实的姜清曼一家来说,或许不算多,但对于普通人家而言,可不是个小数目。更何况赵氏家里现在有十几个孩子,一下子分出去这么多铜板,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姜清曼悄悄观察舅舅妗子,只见他们脸上满是欣喜,丝毫没有不情愿的神色。姜清曼心中不由一暖,感受到了这份浓浓的亲情。
紧接着,姜忠赵氏指挥孩子们从马车上抬下大包小包的东西,有糕点、腊肉腊肠,还有各式各样的礼品。其中,还有专门给娘家嫂子和母亲精心准备的护肤品。
当这些东西一一摆在眼前时,赵氏娘家的人都目瞪口呆。舅舅惊讶地张大了嘴巴,妗子则忍不住问道:“小娥,这是咋了?咋拿来这么多东西?家里孩子多,不要浪费银钱!”
也不怪赵氏的嫂子疑惑,这些年赵氏过得不算好,每年都是给他们一些银钱贴补家用,今年突然变成这样他们肯定很纳闷。
赵氏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把姜清曼带着一家人发家的事情简单说了一遍。
娘家人听着,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短短一年未见,竟然发生了这么多翻天覆地的变化。
赵氏的母亲听着听着,心疼地流出眼泪,她轻轻抚摸着赵氏的手说:“闺女啊,这些年你们受苦了,如今可算是熬出头了。”
赵氏也红了眼眶,说道:“娘,多亏了清曼这孩子,要不是她,咱们家还不知道啥时候才能过上这样的日子呢。”说着拿出100两银子的银票递给娘。
娘家人第一次看到那么大的银票都惊呆了,反复确认后才收了下来。赵氏看到自己终于也可以帮到他们,内心很是满足。
姜清曼兄弟姐妹以及姜忠陪着赵氏在娘家度过了愉快的一天。赵氏与娘家人久别重逢,大家围坐在一起,欢声笑语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