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瑾然深知,此时已退无可退,唯有背水一战。他迅速指挥队员们利用废弃工厂内的断壁残垣,构筑临时防御工事。队员们争分夺秒,将石块、钢梁等重物堆砌起来,形成一道道简易的掩体。苏瑾然一边指挥,一边观察日军的动向,思考着突围的策略。
日军开始发动试探性进攻,子弹如雨点般射向工厂。苏瑾然大声喊道:“同志们,稳住!节省弹药,等他们靠近了再打!”队员们紧紧趴在掩体后,双眼死死盯着前方,等待着最佳射击时机。当日军接近到一定距离时,苏瑾然一声令下:“开火!”队员们手中的武器瞬间喷吐出火舌,密集的枪声在工厂内回荡。日军被这突如其来的反击打得措手不及,纷纷寻找掩体躲避。
第一轮交锋后,日军暂时停止了进攻。苏瑾然明白,日军这是在重新调整战术,接下来的攻击必定更加猛烈。他利用这短暂的间隙,对队员们说道:“大家听着,日军不会轻易放过我们,但我们也绝不能退缩!我们身后是无数等待物资救命的同胞,我们一定要冲出去!”队员们齐声高呼:“冲出去!冲出去!”士气大振。
果然,没过多久,日军发动了第二轮进攻,这次他们还调来了迫击炮。随着一声声巨响,炮弹在工厂内爆炸,尘土飞扬,烟雾弥漫。工厂内的建筑在炮火中摇摇欲坠,一些队员也在爆炸中受伤。苏瑾然看着受伤的队员,心中满是心疼,但他知道此刻绝不能慌乱。他迅速组织队员们转移到相对安全的位置,并安排医疗兵对伤员进行紧急救治。
在激烈的战斗中,一名队员突然喊道:“队长,我们的弹药快不够了!”苏瑾然心中一紧,他深知弹药是他们战斗的根本,没有弹药,就只能坐以待毙。他迅速做出决定:“一部分人继续射击,吸引日军注意力,其他人趁机收集战场上的弹药!”队员们迅速执行命令,在枪林弹雨中穿梭,收集散落的弹药。
与此同时,林若璃在疫区也面临着新的困难。随着治疗的推进,一些患者对现有的治疗方法产生了抗药性,病情再次恶化。林若璃心急如焚,她与老中医以及医护人员们紧急商讨对策。老中医眉头紧锁,沉思片刻后说:“或许我们可以尝试加大药量,但这也存在一定风险,可能会对患者身体造成其他伤害。”林若璃咬了咬牙,说道:“现在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我们只能一试,但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
在林若璃的指挥下,医护人员小心翼翼地调整了治疗方案。然而,情况并没有立刻好转,患者们的病情依旧严峻。林若璃守在一位重症患者身边,紧紧握着他的手,鼓励他要坚持下去。她的心中充满了焦虑和无助,但她告诉自己,一定要坚强,一定要找到解决办法。
回到苏瑾然这边,日军的进攻越发猛烈,工厂内的防御工事逐渐被摧毁。苏瑾然意识到,不能再这样被动挨打,必须主动出击寻找突围的机会。他观察到日军在西北角的防守相对薄弱,于是决定集中火力从那里突围。
苏瑾然挑选了几名最为勇猛的队员,组成突击小组。他对突击小组说道:“我们从西北角突围,大家跟紧我,不要恋战,冲出去就是胜利!”突击小组的队员们眼神坚定,纷纷点头。苏瑾然一声令下,队员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朝着西北角冲去。他们一边冲锋,一边向日军射击,一时间喊杀声震天。
在突击小组的猛烈攻击下,日军西北角的防线出现了松动。苏瑾然抓住机会,大声喊道:“全体突围,冲啊!”其他队员们纷纷响应,跟着苏瑾然朝着西北角冲去。日军见状,急忙调集兵力进行拦截,但为时已晚。苏瑾然他们如猛虎下山般冲破了日军的防线,向着远方奔去。
然而,日军并不打算轻易放过他们,在后面紧追不舍。苏瑾然带领队员们一边躲避日军的追击,一边朝着目的地前进。在经过一番艰苦的跋涉后,他们终于成功摆脱了日军,将物资安全送回。
当苏瑾然带着物资回到疫区时,林若璃激动地迎了上去。两人紧紧相拥,眼中满是劫后余生的喜悦和对彼此的牵挂。苏瑾然看着林若璃疲惫却坚定的脸庞,心疼地说:“你辛苦了。”林若璃微笑着说:“你平安回来就好。”
有了这批物资,疫区的情况得到了极大改善。药品的充足使得患者们得到了更好的治疗,粮食的到来也让百姓们不再挨饿。林若璃和苏瑾然没有丝毫懈怠,他们继续组织力量,一方面加强疫病的防治工作,另一方面准备应对日军可能的再次进攻。但日军接连受挫,必然不会善罢甘休,他们又会想出什么更加恶毒的手段?林若璃和苏瑾然又将如何应对新的危机?他们的爱情能否在这连绵不绝的战火中始终坚如磐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