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儿跟娘数着人手,看目前的布置是否合理,有没有可能发展外部,提拔内部。如何做到人力最大运用达到可以发展的阶段,“思考吧,脑子。现在动不了那就动体力,木工坊出发,加班去。”跟娘说了一声,往木工坊骑去,没错骑着自行车去的,脚懒不想落地。
木工坊,董师傅正弯着腰,仔细检查着徒弟们刚做好的椅凳卯榫结实度,光滑度。
他用粗糙的大手摩挲着椅面,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的瑕疵,发现有不平整的地方,便立刻拿起工具让做的人过来看着他进行修整。
“这地方不平整,得好好处理一下。”董师傅自言自语道,然后用刨子轻轻刮去多余的木屑。他的动作娴熟而细致,仿佛在雕刻一件艺术品。
徒弟们站在一旁,看着董师傅的动作,心里有些紧张。董师傅是出了名的严谨,对细节的要求极高,徒弟们都知道,稍有不慎就会被他唠叨。
“你们这些小子,做活的时候心思得放在活上,别总想着偷懒。”董师傅一边修整一边说道,“这椅子是给人坐的,要是坐着不舒服,你们自己能安心吗?”
一个徒弟忍不住开口:“师傅,您这手艺,别说坐着不舒服了,坐着能飞起来!”
董师傅瞪了他一眼:“飞起来?你以为这是仙椅啊?做活的时候少说废话,多动手。”
另一个徒弟也跟着打趣:“师傅,您这椅子做得这么结实,坐着能飞起来不说,估计还能在天上转个圈。”
董师傅忍不住笑了:“转圈?你们这帮小子,净想着些不着边际的事。做活的时候,心思放正,别总想着偷懒。”
徒弟们嘻嘻哈哈的点头,脸上带着笑意。虽然董师傅总是唠叨,但他们知道,他是为了他们好。
“知足吧,一帮小崽子,你们命好进了园区的工坊,不然,有一个算一个自己瞧瞧外面的木工坊有这些待遇?有这些机会?我们做学徒那会儿,几年都不一定能给学一样完整的工序,还得......”董师傅说归说,手上动作不停,林悦看着他想揍人的样子,真像个老妈子。
我站在一旁想着董师傅刚来的时候,处处拘谨,给他的图纸什么的都要震惊许久,这时代没那个东家肯将吃饭的家伙给师傅还不签卖身契的,那嘴巴没合上,那表情誓死忠心。
哎呀,看着董师傅和徒弟们的互动董师傅虽然严厉,但他的心思都在徒弟们身上,为了他们能学到真正的手艺,付出了很多心血。徒弟们虽然爱开玩笑,但他们对师傅的尊敬和感激都写在脸上。
梁师傅则在另一边,耐心地指导着另一个徒弟制作化妆匣子,他一边示范着如何雕花,各种刀头花样的刻刀,啊,是林悦送给他的一整套,刀口锋利,各种细小的线条、拐角都能找到适配的工具。传家宝一样的维护,每天都擦拭。
“看好了,这雕花的功夫,可不只是手上的力气,更是心上的细致。”梁师傅一边示范,一边讲解着技巧,“这线条要流畅,不能有丝毫的犹豫,不然刻出来的花就没了灵气。”
徒弟小李子瞪大了眼睛,看着梁师傅的手指在木板上舞动,仿佛被施了魔法一般。他忍不住赞叹道:“师傅,您这手艺,简直就是神了!这花雕得栩栩如生。”
梁师傅忍不住笑了:“你这小子,慢慢来,不是短时间就可以做到师傅这般。现在你们做的都是普通的匣子,十年八年连下来,可以雕刻镂空的。”他放下刻刀,拍了拍小李子的脑袋,“多加练习。”
小李子听了,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师傅,我知道了。我再试试。”
梁师傅点了点头,又拿起刻刀,继续示范:“记住,雕花的时候,心要静,手要稳。每一刀都要有目的,不能胡乱划。你看这花瓣,要雕得轻盈,像是随时会飘落一样。”
好吧,在一张工作台边,穿上围裙,戴上手套,取了一整块薄片木头约莫20厘米的大小;用炭笔和尺子开始划线、标注。
自己做东西的感觉还是很好的,裁剪、打磨后7片不相同的木片出现;再做个边框,七巧板完工。
东家一出手,围观‘小狗’满地有。
“东家,这又是什么好玩的?”
“来,看看,这是底托。”说着林悦将里面的七片小木板倒扣桌子上,散落开,再跟他们说,“来吧,总共7片,将它们跟刚才一样严丝合缝放进这个底托。这是第一个玩法。”
说着,7个小片儿在桌上迅速被林悦移动,“哇,这像只狗。” 二狗惊觉道。“兔子。”豆子又接话。“这是第二种玩法。你们可以来试试看。”
然后向董师傅、梁师傅走去,眼神示意,进了木工坊办公室。
这里简单明了,按照规制,林悦给配了6张写字台和6个置物柜。
“董师傅,麻烦找人去请一下毛师傅,把上次我交代制作的物件儿带来。”
“董师傅、梁师傅你们也将上次制作的都拿出来,今天组装后再进行调整。”
毕竟是给边军的武器,所以嘞,偷摸的,悄悄地,四人到齐;师傅们拿着自己的配件,对照图纸,林悦对这种小时候男孩子们都能随意制作的简单玩意儿,开始上手。
弓身(弓干一般选桑树、柘树这种又硬又有弹性的木料。不能直接用,得用火炙干),把木头里的水分烤出来,同时让它变软,方便弯曲成型。 之后,得给弓干「加固」。
把牛筋熬成胶,然后一圈圈缠在弓干上,缠得紧紧的,就像给弓干穿了一层弹力绷带。缠完筋还不够,还要贴「角片」——把牛角削成薄片,林悦用小超提供的胶粘在弓干的里外两侧,角片特别坚硬,能让弓干更扛劲儿。这整个过程就跟搭积木似的,一层一层堆起来,最后让弓干又结实又有弹性,拉起来「嗡嗡」响。
再来搓弓弦 用麻线,把线搓成一股一股的,再拧成粗绳。搓的时候得特别均匀,不能有的地方松有的地方紧,不然拉弓时容易断。搓完之后,还要在弦上涂一层蜡——是为了防水防潮。涂完蜡的弓弦又滑又结实,拉起来省力,放箭时也更顺畅。
接着做弩臂,说白了就是手持的木架子,用硬木砍削而成,形状像根扁平的长条形木板,前面宽、后面窄,握着舒服。弩臂上要开槽,这个槽是用来放箭的,叫「箭槽」。前端还要钉一个小凸台,用来卡住弓;后端则要装「弩机」,这可是弩的灵魂部件。
再接着造弩机(扳机系统) 弩机是整个弩最精巧的地方,毛师傅用生铁铸造,有点像现在的机械零件,有四个部分: 1.瞄准针;2.扳机; 3. 钩心,连接瞄准镜和扳机的小零件,相当于一个「保险装置」。 4. 固定用的销子,把这些零件全穿在一起,让弩机不会散架。
最后一步,组装! 先把做好的弓架在弩臂前端的凸台上,用绳子或者皮条捆得结结实实,保证弓不会晃荡。 然后(此处省略200字)......这样就万事俱备了——只要一扣扳机,弓弦「砰」地弹开,箭就「嗖」地飞出去了!
做好的弓弩预计能射十丈以上,比普通弓箭更省力、更精准,而且能蓄力——拉弦上箭后可以等一会儿再射,不像弓得一直拉着费劲。
“师傅们,这都看明白会组装了不?”
“看似简单的木头、牛角、筋绳,鼓捣鼓捣就能变成大杀器,不得不服!沐老将军和边北军营肯定喜欢。”
“那可说是呢。但悦儿啊,我们还继续做吗?工坊里,咱们商量好的,每个部件都是分开的做的,没有人知道这是什么。”梁师傅说道。
“行,那就一起拿来吧,咱们一起组装,你们再派人去请尚将军穆将军,我去找沐老爷子。”
“好,我去请。”丁泽自告奋勇的要去军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