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位嫂子正围着新织机站成半圆,像是围着一头神秘的巨兽张大嫂攥着汗湿的帕子,指甲几乎掐进掌心;打铁铺老板娘王桂花叉着腰,肱二头肌在粗布短衣下鼓成小山;秀才娘子李氏则攥着绣帕,目光不停扫向织机上的\"男女平等\"标语——那是林悦特意让人贴的。
\"今日不教别的,先摸清楚这铁家伙的脾气。\"林悦拍拍织机机架,枣木纹理在阳光下泛着温暖的光,\"它不是老虎,是会下金蛋的母鸡。来,张大嫂,你第一个试。\"
张大嫂踉跄着上前,围裙兜里的棉絮掉了一地。独自拉扯三个孩子,双手早已被粗活磨得像老树皮。\"俺...俺怕弄坏了...\"她盯着三枚锃亮的锭子,仿佛在看什么贵重物什。
\"弄坏了算我的。\"林悦塞给她一团新棉,\"就当是给虎娃织新衣裳,别怕。\"
李氏始终站在三步之外,鞋尖轻轻碾着地上的棉絮。林悦亲手为她系上工作围裙。
围裙是新做的,靛蓝色布料上绣着小巧的纺车图案,针脚细密如棉线。
\"李娘子的手最巧,\"林悦说,\"若用这织机纺出细纱,能绣出比苏绣还美的纹样。\" 李氏指尖轻轻抚过围裙上的纺车,当锭子转动时,她仔细观察棉线的走向,眉头渐渐舒展,按照教的逐渐上手进入状态。
五日之后,纺织坊里响起此起彼伏的踏板声。 张大嫂不再手抖,踏板踩得四平八稳,三锭子转出的棉线细如发丝;王桂花发明了\"大力出奇迹\"法,将棉条浸湿后再纺,竟让棉线强度提升一倍;李氏则改良了缠线手法,用织锦的\"通经断纬\"法处理棉线,纺出的纱竟能透出微光。
下工后,张大嫂的虎娃拽着她的衣角,手里攥着用剩的棉絮,奶声奶气地问:\"娘,真能给俺织新衣裳?\" \"能,\"张大嫂摸摸孩子的头,以后每年都有新衣裳。\"
王桂花拍着胸脯向林悦保证:\"以后每到一处,我必认真教授,谁纺得最好,就...就给她一块香皂!\"
五月端午,镇西悦来客栈的飞檐下挂满菖蒲,青石板路上铺着细沙,踩上去沙沙作响。
沐明轩身着月白锦袍,手持鎏金算盘立于门廊,目光扫过陆续到来的客商——有绸缎庄的东家摇着折扇,有马帮首领牵着戴银铃的骆驼,还有身着胡服的番商,腰间弯刀在阳光下泛着冷光。
他刻意将拍卖会设在端午,借龙舟赛的人潮造势,却对拍卖品守口如瓶,只放话\"得此名者,可掌天下纺织之牛耳\"。
客栈正厅的红绸幕布突然被风吹起一角,露出里面盖着的神秘物件。人群中响起此起彼伏的惊呼——那是一台被红绸覆盖的织机,虽未完全显露,却已能看见三枚锭子如兵器般锃亮,机架上的缠枝纹雕刻精致异常。
\"这是何物?\"县城米商王胖子扯着嗓子问,\"莫不是传说中的鲁班木牛?\"
\"非也非也。\"沐明轩轻笑,\"此乃‘pRc三锭织机',一日可纺棉十斤,顶得二十个妇人手工。\" 话音未落,厅内哗然。
番外商队代表阿古伊猛地起身,毡帽上的宝石坠子晃得人眼花:\"十斤?我在波斯见过最快的织机,一日不过五斤!\"他身后的随从们交头接耳,用番语快速讨论着,眼神中满是震惊。
辰时正,幕布轰然拉开,十位嫂子鱼贯而入,站在织机前向众人福身。
台下的商人们顿时屏息——他们从未见过妇人如此从容地站在器械旁,更未想过织娘竟能成为场上焦点。
\"诸位请看。\"沐明轩抬手示意,\"这是传统单锭纺车,一日纺棉半两。\"他指向左侧木架,老妇人正坐在那里纺纱,纺锤转动的\"吱呀\"声显得格外缓慢。 接着,他又指向右侧的黄道婆织机:\"此乃新织机,且看张嫂子如何纺纱。\"
张大嫂踩下踏板,三枚锭子瞬间飞转,棉线如银练般从她指间流出,不过半盏茶工夫,锭杆上已缠满细密的棉线。王胖子掏出算盘飞速计算,脸色瞬间涨红:\"半柱香纺一两,一日十二时辰...乖乖,真能纺十斤!\" 秀才娘子李氏此刻身着工装,手持棉丝混纺的纱线走上前:\"诸位请看,此乃用新织机纺的纱,可织出这般细布。\"她展开一匹米白色布料,上面用金线绣着简单的几何图案,布料虽薄却坚韧,对着阳光能看见均匀的纹理。
沐明轩趁热打铁,举起缩小版织机模型:\"今日拍卖的,是这织机的**天下首用冠名权**!得此名者,可在首批千台织机上镌刻名号,随商队传遍大胤十三州,乃至西域、波斯!\"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更可优先与pRc园区签订独家经销协议,垄断新式织机的民间销路。\"
县城布庄东家赵德财率先出价:\"五百两!我要叫'赵记织机',织出的布卖去乡下!\"
话音未落,粮商钱万贯冷哼一声:\"八百两,冠名'钱氏丰衣',织机随粮车走南闯北!\"他算盘打得精——若掌控织机销路,便可将棉线与粮食捆绑销售,形成产业链。
阿古伊的银锭\"砰\"地砸在桌上,惊得烛火一跳:\"一千五百两!'古伊明珠'织机,必定让波斯贵族趋之若鹜!\"
马帮首领老刀客:\"两千两!'大漠飞驼'织机,跟着我的驼队穿越大漠,连匈奴人都得抢着要!\"他的声音带着西北汉子的豪横。
当价格炒到三千两时,厅门忽然被推开,八名黑衣护卫鱼贯而入,分列两旁。众人回头,只见一位身着湖蓝缎面长袍的老者缓步走来,腰间玉佩刻着\"鹤\"字——竟是京城布行巨头孙鹤年,江湖人称\"布业孟尝君\",掌控着都城七成的绸缎生意。
\"五千两。\"孙鹤年掷出一张万两庄票,票面盖着\"汇通天下\"的朱印,\"就叫'黄道婆织机'。\"他扫过众人震惊的面孔,悠然道,\"诸位可知,当今皇后的袆衣,便是咱家供的织锦?\" 厅内死寂。这话如同一记重锤,砸出了京城财阀的底蕴——能给皇宫供布,意味着\"黄道婆\"织机将成为身份象征,甚至可能被纳入宫廷采买名录。
沐明轩接过庄票时,指尖触到票面上的暗纹——那是只有皇室商队才有的标记。他忽然明白,孙鹤年来自朝堂势力。而这,正是林悦想要的效果:让京城势力介入,借贵族效应推动织机普及。
可是随后又道:“刚刚拍卖的是织布机的冠名权,这以后此款织机都是这个名字,“但...”众人屏息继续听,“织布机是需要另行购买的,此次只有五台,一百两起拍价,各位可以喊价了,价高者得。”
“一百五。”
“两百。”
......
拍卖会结束后,阿古伊拦住沐明轩,低声道:\"若'黄道婆'织机肯卖去番邦,愿以良马十匹换一台。\"
沐明轩挑眉:\"十匹良马?\"
\"不错。\"阿古伊眼中闪过精光,\"波斯贵族以穿中原布为贵,若能打上'pRc'的印记,一匹马换十匹布都不止!\"
“这样,你晚些时候再来酒楼找我,咱们的交情,给你一台。”沐明轩大气的说着。
与此同时,孙鹤年的马车里,管家正在汇报:\"老爷,宫里传来消息,皇上想瞧瞧这新式织机,让立即进宫。\" 孙鹤年望着皇城方向,“皇上如此想拿下冠名权,还要署名’黄道婆‘?这是谁?”
说到底就是,皇上的小‘间谍’将织布机的一切缘由、制造、署名都汇报了,南宫老头多精明,拐着弯的送钱给林悦这丫头,反正对自己有好处。皇上...谁都能当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