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咕咚!”
紧张之中,有人吞咽口水。
剑境本由风情所创,而陈向置身其中却泰然自若,显然其境界与风情相当。
风情缓缓解除剑境,风声、云动、人声重归喧嚣。
随即,风清扬一跃十数丈高。
他挥剑而下,令狐冲惊呼:“破剑式!”
此乃《独孤九剑》中的一式!
风清扬施展的破剑式,与令狐冲有所不同。
令狐冲重在破招,风清扬则意在破心。
风清扬如天神降临,气势磅礴,压迫感强烈,令人窒息。
张三丰挺身而出,护佑众人,但仍能感受到陈向承受的巨大压力。
面对风清扬这一剑,陈向丝毫不敢轻视。
毕竟风清扬乃剑道高手,不可小觑。
然而,这破剑式却让陈向一时无解。
若以剑对敌,正中风清扬下怀;若不用剑,心中之剑将破,再难挥剑。
张三丰暗想,风清扬此招凶猛,意在绝杀。
而陈向虽眉头紧锁,却非恐惧。
他担忧的是,若轻易动用《剑二十三》击败风清扬,奖励如何是好?
但不拔剑,岂不让风清扬得逞?
一番权衡后,陈向挥剑迎敌。
“可笑!”
风清扬自高处睥睨,陈向竟敢迎其破剑式。
然而,转瞬之间,风清扬脸色凝固。
陈向稳稳接住了那自天而降、威力惊人的一剑!
“铿锵!”
兵器交锋,天地似为之变色。
两位武道巅峰者的内功汹涌,令在场众人无不心生敬畏。
张三丰急呼:“速到我身后!”
萧峰等人闻声,急忙躲至张三丰身后。
寇仲与徐子陵未动,一是距离太远,来不及反应;二是他们身上突现白盾,护佑周全。
石之轩目睹此景,咬牙切齿道:“和氏璧!”
和氏璧果然非凡,连武道天人的威压也能抵挡。
风清扬一招过后,退到一旁,神色异样地望着陈向,疑惑地问:“你怎敢拔剑?”
陈向笑道:“你眼中的剑是剑,我眼中却不然。”
这话让风清扬愈发困惑。
陈向因天生剑体,融合众多剑法,对剑的理解超乎常人。
对他而言,万物皆可为剑。
正因如此,陈向挥剑时,风清扬见他出剑,而陈向心中却挥的是刀。
心念为刀,风清扬的破剑之术无用武之地。
风清扬的剑道理解稍逊一筹。
他看事物已非表面,而陈向已达更高境界,随心所欲。
见陈向剑道理解深刻,风清扬决定在剑道上与陈向一较高下。
他收敛气势,再次冲向陈向。
张三丰心中暗想:“风清扬要与陈向斗剑?”
陈向见风清扬再次攻来,心中暗喜,明白了他的意图。
若风清扬一直使用大招,陈向担心他难以持久,如今斗剑,陈向自是欣然应战。
“来得正好!”
陈向大喝,提起白剑迎敌。
两剑相交,未有威势爆发,剑招却连绵不绝,剑光如电,变化万千。
西门吹雪目光凝滞,这是他未触及的剑术境界,生怕眨眼错过细节。
风清扬的剑法朴实锋利,直击要害。
然而,陈向总能巧妙抵挡,令风清扬攻势愈急,剑速愈快。
除张三丰、谢晓峰、燕十三等少数人,余人已难辨二人身形。
交手之处现深坑,其势骇人。
转瞬间,二人已过百招。
片刻静默后,收剑而立。
风清扬凝视陈向,满脸疑惑与震惊。
初时交手,陈向勉强避开剑锋,但交锋次数增多,他愈发从容。
风清扬心生诧异:陈向在对决中竟持续进步!这份才情,令人心惊。
无论剑术深浅、内功破敌,还是剑招交锋,风清扬均未占优。
此役,两人难分伯仲,实为奇事!
稍许沉默后,风清扬递剑于令狐冲,令狐冲急忙接剑。
风清扬笑道:“小道长武艺非凡,我虽入天人境,仍未能胜你分毫。”
此言一出,四座皆惊!
风清扬,武林泰斗,武道已至极境,竟不敌陈向?
岂非意味着,有陈向在,他们难以脱困华山?
陈向淡然以对:“你也不差,只是恰好遇我。”
风清扬一愣,随即笑道:“真是老了,未料世间有你这样的少年,是我见识短浅。”
“罢了,这华山,你若愿守便守,我已无能为力。”
风清扬摇头,转身欲行。
众人见状,心生绝望。
这下山之路,尚未起步,难道已至尽头?
张三丰诧异上前:“连你都不能胜他?那我们真要困于此山了?”
张三丰面露异色,风清扬剑术超群,都无法胜陈向,他恐也难为之。
被困华山之巅,究竟为何?
风清扬直言:“剑法、剑意,乃至剑道理解,我都觉难以压制他。
张真人,要不你试试?”
张三丰闻言,摇头叹息:“你都不行,我更不行。”
风清扬疑惑望向张三丰,旋即笑道:“那好,张真人,我们去思过崖品茶如何?”
“也好。”
张三丰点头。
二人离去,留下众人茫然无措。
岳不群绝望至极,觉世间无望,连风清扬都无法离开,何人能胜陈向?
正当众人思绪纷飞,沉重的脚步声响起。
大明军队缓缓登山,服饰鲜明。
他们上山后,费力拖拽重物至半山腰。
越来越多的人拉着不明物体上山。
“火……火炮!”
岳不群目睹此景,惊骇欲绝!
……
大秦皇宫,边疆战事告急,宫中难觅宁静。
宫中人来人往,皆为传递消息。
消息频传,不绝于耳。
正殿内,嬴政端坐高位,望着接连而至的信函,面露讶色。
其中一信言明:大明调动十万州府军,携火炮围困华山!
此消息令嬴政困惑不已。
即便是罗网与阴阳家,亦无需如此兴师动众。
虽为大秦精英,但嬴政自认无需如此对待。
嬴政满心疑惑。
“大明皇帝这是欲以华山之事胁迫我吗?”
“抑或是边疆战事紧急,他欲与我决一死战?”
嬴政心中一时困惑不已。
大明皇帝究竟意欲何为?他的思维是否出现了问题?
但鉴于大明已重重围困华山,而我的人马尚在山巅。
我必须给大明一些颜色瞧瞧,不能让他们的举动令大秦军队胆寒。
“传令!召李信将军入宫!”
一声令下。
不多时,一位威严的大将军稳步踏入大殿。
李信将军!
大秦军中的霸主!
不败的战神,一生罕有败绩!
“大明非但不释放我阴阳家与罗网之人,反而调集十万火炮围困华山!你速速前往边疆,与蒙恬将军联手,与那大明铁骑一决雌雄,让他们领教我大秦的威力!”
“遵命!”
李信拱手领命,随即离去。
李信走后,嬴政怒视着手中的信件,猛地将其撕得粉碎。
“区区大明!”
……
武当山脚下,武当派门前。
“师叔祖,您回来了!”
两名守门 ** 见张之维归来,急忙上前行礼。
张之维点头询问:“你们师祖何在?”
他感受不到张三丰的气息,心中涌起疑惑。
张三丰本应坐镇武当,怎会不在?
“师叔祖,师祖去了华山……”
两名 ** 将所知情况告知张之维。
张之维听后陷入沉思,手中紧握着刚得到的黑玉断续膏,心中暗忖:华山派究竟隐藏着什么秘密?
此时,洪洗象出现。
他见到张之维,说道:“师祖去华山前让我为他卜了一卦。”
张之维见洪洗象探头探脑,便让他一同上山。
路上,张之维问道:“师兄让你卜卦,卦象如何?”
洪洗象面露苦色,张之维眉头紧锁。
洪洗象三世修行,卜卦极准,此刻却如此表情,难道师兄有难?
“快说!”
张之维急切地催促。
洪洗象答道:“卦象显示师祖不宜下山,尤其是去华山,那里颇为诡异。”
“你可千万别去找师祖啊!”
洪洗象连忙劝阻。
“我不会去找他的,我刚从龙虎山取得黑玉断续膏,要先给岱岩用上。”
张之维原本欲前往西域寻药,途中想到龙虎山可能有此奇药,便改道而行。
作为龙虎山当代天师,他在龙虎山自然有分量,很快便从那里取得了黑玉断续膏,这也是他突然返回武当的缘由。
张之维与张三丰虽为同门师兄弟,但他并非武当人,而是龙虎山掌教、当代天师。
这与两人的修行之道有关。
张三丰的武功刚柔并济,韧性极强,极益养生。
张之维则不然,他的《金光咒》及其他武功皆是刚猛至极。
因此,张三丰创立了武当派,而张之维则去了龙虎山。
尽管来自不同门派,张之维与张三丰作为师兄弟,常共同钻研武学,因高手孤独,能与之切磋者甚少,这也是他们选择在武当闭关修炼的缘故。
张之维虽非武当正式 ** ,却与武当关系深厚。
作为张三丰的师弟,他自然是武当众多 ** 的师叔祖。
随后,张之维上山了,意图为俞岱岩治疗伤势。
此时,洪洗象寻机悄然离去,以维持其低调的形象。
在屋内,张翠山正看护俞岱岩,见张之维到来,激动地呼唤:“师叔!”
接着问:“师叔此次回来,是否带来了黑玉断续膏……”
张之维点头,张翠山顿感欣慰,俞岱岩有救了。
“报告师叔祖!”
突然,一名武当 ** 匆忙冲进房间,禀报:“师叔祖,有消息说大明大军正攻打华山,这次不是神行军,而是十万州府军,还配有火炮!”
张之维闻言震惊,回想起洪洗象先前的卦象,预示张三丰不宜下山。
与此同时,华山之巅,众江湖人士目睹大明军队及火炮逼近,惊愕不已。
先前神行军已被张三丰击退,大明理应撤退,为何如此迅速又集结大军前来?
还带着如此大规模的火炮!
大明意欲何为?
要知道,张三丰此刻正在华山,大明朝廷如此公然对付他,一旦传扬出去,定会在武林中引起轩然 ** 。
人群中,石之轩望向远处的大明军队,转头问阳顶天:“阳教主,你认为如何?”
阳顶天内心无奈,事情接连不断,他已近乎麻木,甚至有些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