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爷迈着沉稳且坚定的步伐缓缓下山,落日的余晖将他的身影拉得修长,仿若一尊从远古走来的神只。
不多时,几个平日里对三爷忠心耿耿、形影不离的随从匆匆跟了过来。
为首的随从,面容消瘦却眼神锐利,他快走几步,与三爷并肩,一脸疑惑与关切交织,忍不住开口问道:“三爷,您向来超脱于世,对修真界那些纷繁复杂的俗事向来不屑一顾,一心专注于打理那遍布天下的108座地下暗城。可这次,为何却要如此大费周章,甚至不惜与清微宗这样的名门大派正面冲突,如此严厉地教育他们呢?”
三爷微微放缓脚步,深邃的眼眸望向远处连绵起伏的山峦,那山峦在余晖下仿佛被镀上了一层金边,如梦如幻。
但三爷的心思显然不在这美景之上,他的神色渐渐柔和下来,带着几分追忆与温情,缓缓说道:“清微宗不过是我用来给修真界那些心怀不轨之徒的一个警示,是杀鸡儆猴的对象罢了。我真正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她。如今她正在知源书院求学,我必须竭尽全力保证她能在那里安心修行,不受任何外界的干扰与威胁。”
随从们听闻此言,皆是微微一愣,脸上写满了惊讶与好奇。
他们跟随三爷多年,对三爷的行事风格了如指掌,三爷向来独来独往,极少为他人之事出面,更别提为了保护某人而与一个大派公然作对,可见此人在三爷心中的分量举足轻重。
“三爷,究竟是何等重要之人,能让您如此上心,甚至不惜为她打破自己一贯的原则呢?”另一个身材魁梧的随从忍不住好奇地问道,他的眼神中满是探寻之色。
三爷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浅笑,那笑容中蕴含着无尽的温柔与坚定。
他微微仰头,思绪仿佛飘回到了遥远的过去,缓缓说道:“她的祖上,与我有莫大的恩情。当年,我深陷绝境,性命攸关之时,是她的祖上不顾自身安危,倾尽全力搭救于我。这份恩情,我一直铭记于心,从未敢忘。如今,我不过是在履行当年许下的承诺,护她一世周全。只要有我在,那些妄图对知源书院不利,进而影响她修行的势力,都得好好掂量掂量自己的分量,莫要轻易挑衅我的底线。”
说罢,三爷眼神中闪过一丝凌厉的光芒,随即加快脚步,朝着山下走去。夕阳的余晖洒在他身上,将他的身影映照得愈发坚毅而高大。
随从们赶忙神情肃穆地跟上,心中对三爷口中那位神秘的“她”充满了好奇与猜测,同时也暗暗下定决心,定要协助三爷守护好这位对三爷至关重要的人。
三爷正阔步前行,似是感受到清微宗方向那残留的目光与复杂氛围,他缓缓回过头,眼神平静而深邃,再次看向那座刚刚被他强势震撼的清微宗。此时的清微宗,在夕阳的余晖下,仿佛笼罩着一层压抑的阴影,弟子们的惊惶、长老们的颓败,都尽收他的眼底。
“我何尝不知晓,此番举动会引来其他十境强者的关注,也必将引来世人对我的瞩目。”三爷的声音低沉而平稳,带着一种历经沧桑的淡然,却又透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身旁的随从们听闻此言,心中皆是一凛。他们自然明白,十境强者在修真界宛如传说般的存在,每一位都拥有毁天灭地的威能,他们之间向来保持着一种微妙的平衡。三爷此次公然对清微宗出手,无疑是在平静的湖面投入了一颗巨石,必然会激起千层浪,打破这份原有的宁静。
“三爷,那……这可如何是好?”为首的随从眉头紧皱,眼中闪过一丝担忧。
三爷轻轻摆了摆手,神色依旧镇定自若:“无需担忧。我既已做出此决定,便有应对之策。那些所谓的十境强者,若只是忌惮我的实力而暗中窥探,倒也罢了;倘若他们敢有所动作,妄图阻拦我护她周全,那就休怪我不客气。至于世人的目光,我本就不在乎。我做事,只求问心无愧,对得起当年那份恩情。”
三爷的话语如洪钟般坚定有力,在山间回荡。他的眼神望向远方,仿佛已经看穿了即将到来的风云变幻,而他,已然做好了迎接一切挑战的准备。
随从们看着三爷那坚毅的背影,心中的担忧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对三爷的绝对信任与忠诚,他们紧紧跟随在三爷身后,步伐整齐而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