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姻选秀之日,皇宫内张灯结彩,热闹非凡。红绸随风轻扬,仿若天边晚霞飘落人间,雕梁画栋间皆是金箔点缀,处处彰显皇家威严。苏瑶身着一袭素色宫装,裙裾绣着几枝清雅的墨竹,随着步伐若隐若现。淡雅出尘的装扮,却难掩她周身风华,妆容精致淡雅,眉眼间透着自信与从容,在一众浓妆艳抹、珠光宝气的闺秀中,宛如一朵遗世独立的白莲,格外引人注目。
皇后坐在主位上,凤冠霞帔,仪态华贵,可看着苏瑶的眼神中,却闪过一丝厌恶和嫉妒。她轻轻转动着手上的翡翠护甲,冷冷地扫视了一圈在场的闺秀,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选秀开始。”
第一轮,考校才艺。众多闺秀纷纷展示自己的拿手才艺,有的指尖轻拨琴弦,奏出缠绵悱恻的情思;有的随着乐声翩翩起舞,身姿婀娜似春日柳枝;有的挥毫泼墨,描绘出江南烟雨的朦胧之美,更有甚者,吟诗诵词,尽显才情。
轮到苏瑶时,她缓步走到琴前,裙裾扫过青砖,发出细微的沙沙声。她轻轻坐下,挺直脊背,深吸一口气,指尖搭上琴弦的瞬间,仿佛与古琴融为一体。随着手指在琴弦上灵动跳跃,悠扬的《高山流水》倾泻而出,琴音时而如潺潺流水,在山间蜿蜒流淌,清脆悦耳;时而似巍巍高山,雄浑壮阔,气势磅礴。她的神情专注,将曲子中的意境完美地展现出来,余音绕梁,令众人陶醉其中,久久回不过神来。一曲毕,全场先是一片寂静,随后爆发出如雷般的热烈掌声。
紧接着,苏瑶又移步至画案前,侍女早已备好笔墨。她提笔蘸墨,稍作思索,便挥毫泼墨,写下一首气势磅礴的边塞诗。字迹刚劲有力,笔走龙蛇间,边疆的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战士们的英勇无畏仿佛跃然纸上。诗中“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一句,更是尽显豪情壮志。皇上看后,不禁抚掌称赞:“苏小姐不仅琴艺高超,文采更是出众,难得,难得!”
第二轮,考校应对。皇上神色威严,目光在众闺秀身上一一扫过,随后亲自出题:“尔等如何看待边疆战事?”其他闺秀大多紧张慌乱,被皇上的气势吓得花容失色,回答得磕磕绊绊,不是只言片语,就是不得要领,有的甚至紧张到说不出话,急得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而苏瑶却从容不迫,微微福身,声音清亮而坚定:“边疆战事,关乎国家安危,百姓福祉。联姻虽是一种手段,可这只能解一时之急。更重要的是要加强边防建设,培养良将,训练精兵。同时,还要注重发展边疆经济,兴修水利,鼓励垦荒,让百姓安居乐业,如此,才能真正保我大楚边疆永固。”她条理清晰,见解独到深刻,在场众人无不刮目相看,就连一向严苛的老臣们也微微点头,露出赞许之色。
皇后见状,心中的嫉妒和恨意几乎要将她吞噬,指甲深深掐进掌心,在袖中紧握成拳。她暗中使了个眼色,身旁的嬷嬷立刻心领神会。在第三轮考校中,嬷嬷故意刁难苏瑶,板着一张脸,语气尖锐:“苏小姐,这行礼不够标准,弯腰角度不对,坐姿也不够端庄,如此仪态,怎能担得起联姻重任!”
苏瑶不卑不亢,再次福身行礼,声音冷静:“嬷嬷,不知我何处礼仪有失,还请明示。自小家中便请了专门的礼仪嬷嬷教导,我自信在礼仪方面不曾出错。”嬷嬷被问得哑口无言,却仍不肯罢休,继续胡搅蛮缠,挑着各种细微末节的问题,妄图将苏瑶淘汰。
就在这紧张的时刻,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萧逸身着一袭玄色锦袍,大步流星地赶来。他额间微微沁汗,显然是一路疾驰而来。他走到皇上面前,单膝跪地,行了大礼后说道:“皇上,苏小姐才情品德皆为上乘,在此次选秀中表现尤为突出。嬷嬷这般刻意刁难,实在有失公允。还望皇上明察!”皇上见萧逸为苏瑶出头,心中虽有些不悦,毕竟萧逸威望颇高,此举难免有结党之嫌,但他也看到了苏瑶的优秀,不好太过偏袒皇后,沉思片刻后,最终还是将苏瑶留了下来。
苏瑶感激地看了萧逸一眼,眼神中满是爱意与信任,那目光仿佛在诉说着千言万语。而萧逸则向她微微点头,眼神坚定,仿佛在告诉她:“别怕,我一直在。”这场选秀风波,让苏瑶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也让她与萧逸的感情在风雨中经受住了考验,愈发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