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的夜,似被浓稠的墨汁浸染,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月光透过层层厚重的云层,在地上投下斑驳而微弱的光影,如同大楚王朝此刻看似平静却暗藏危机的局势。三年时光匆匆流逝,当初那场惊心动魄的朝堂纷争、与柳氏的殊死较量仿佛还在昨日,而如今,边疆的烽火再次无情地打破了短暂的安宁。
当楚墨寒那封八百里加急军报呈现在众人眼前时,苏瑶正坐在宁王府的书房里,耐心地教着萧逸年幼的弟弟读书识字。稚嫩的童声,一字一句地念着圣贤书,清脆而纯真,为这略显沉闷的夜晚增添了一丝生机。可当那封军报传入,这温馨的画面瞬间被打破,空气仿佛都凝固了。军报上的字迹力透纸背,邻国联合草原部落,号称百万大军压境,这短短几字,如同一记重锤,狠狠砸在众人心中。
苏瑶的手微微颤抖,紧紧攥着军报,眼神中满是担忧与决然。她仿佛又看到了边疆百姓在战火中流离失所、哀嚎遍野的惨状,那些曾经与她共同经历过生死、给予她温暖与信任的人们的面容,一一浮现在脑海中。而此时,萧逸早已神色凝重,连夜入宫面见新皇。
皇宫内,气氛紧张到了极点。新皇在大殿内来回踱步,眉头紧锁,脸上写满了焦虑与不安。他时不时抬头望向殿外那漆黑的夜空,仿佛能从那里寻找到一丝破敌的希望。当萧逸匆匆赶到时,新皇连忙迎上前去,声音中带着一丝慌乱:“萧卿,这可如何是好?百万大军压境,这……这让朕如何是好?”
朝堂之上,次日的早朝,主和派与主战派展开了激烈的争吵。主和派的官员们一个个面色凝重,言辞恳切:“陛下,如今敌军势大,我军若贸然迎战,恐难以抵挡。不如先派使者求和,以保我大楚百姓一时安宁,再从长计议。”他们的话语中,满是对敌军的畏惧,以及对和平的渴望,却也透着一丝懦弱。
而主战派的官员们则义愤填膺,满脸通红,大声反驳:“求和?岂有此理!我大楚将士,个个英勇无畏,怎可未战先怯?边疆乃我大楚门户,若轻易放弃,敌军必将长驱直入,我大楚江山危矣!唯有一战,方能保我大楚尊严,护我百姓周全!”他们的声音洪亮而坚定,眼神中闪烁着炽热的斗志与忠诚。
就在两派争执不下,新皇犹豫不决之时,苏瑶身着一袭素色长裙,身姿挺拔地从群臣中走了出来。她的眼神坚定而明亮,宛如夜空中最耀眼的星辰,散发着令人无法忽视的光芒。她行礼后,声音清脆而有力:“臣妾愿随王爷出征,边疆百姓于我有恩,此番定要护他们周全!”
此言一出,朝堂瞬间安静了下来,众人纷纷将目光投向苏瑶。有惊讶,有质疑,也有敬佩。新皇微微一怔,眼中闪过一丝犹豫。他看着苏瑶那坚定的眼神,心中暗自思索:一个女子,真的能在战场上发挥作用吗?但转念一想,苏瑶这些年来的聪慧与果敢,以及她与边疆的深厚渊源,或许真的能带来转机。片刻后,新皇终于缓缓点头,应允了苏瑶的请求。
得到新皇的许可后,苏瑶没有丝毫耽搁,立刻回到府中准备出征事宜。她站在铜镜前,静静地凝视着镜中的自己。曾经那个柔弱的女子,如今早已历经风雨,变得坚强而勇敢。她缓缓拿起战甲,一件一件地穿上,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力量与决心。当战甲完全穿戴整齐,她仿佛变了一个人,英姿飒爽,尽显巾帼风范。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楚墨寒骑着一匹矫健的骏马,如同一道黑色的闪电般疾驰而来。他翻身下马,大步走进房间,眼神中满是关切与心疼:“瑶儿,此番前去,凶险万分,你……”
苏瑶不等他说完,便走上前去,伸手轻轻握住他的手,微笑着说道:“墨寒,我知道前方困难重重,但我怎能眼睁睁看着边疆百姓受苦。我们曾经在边疆并肩作战,那些日子让我明白,守护这片土地,守护这些百姓,就是我的使命。我与你一同经历过生死,这次,也定要与你一起面对。”她的声音温柔却坚定,眼神中传递着无比的信任与支持。
楚墨寒看着苏瑶,心中涌起一股暖流,紧紧握住她的手,用力地点了点头:“好!有你在我身边,我便无所畏惧。这次,我们要让他们知道,大楚的疆土,一寸都不能丢!”他的话语中充满了豪情壮志,眼神中燃烧着熊熊的斗志。
出征的日子很快到来,京城的百姓们纷纷涌上街头,为即将出征的大军送行。街道两旁,人头攒动,人们的脸上写满了担忧与不舍,却也充满了对将士们的信任与期待。苏瑶和楚墨寒骑着高头大马,走在队伍的最前方。苏瑶望着眼前的百姓,心中感慨万千。她想起了第一次来到边疆时,那些给予她帮助的百姓们,他们的善良与热情,让她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如今,她要用自己的力量,守护这份温暖。
大军浩浩荡荡地开拔,马蹄声、车轮声、将士们的脚步声交织在一起,响彻云霄。苏瑶骑在马上,望着天边那绚丽的晚霞,心中涌起一股豪情。那晚霞如同一团团燃烧的火焰,映红了半边天,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一场激烈战斗。她知道,无论前路有多少艰难险阻,有多少风雨,她都将与萧逸、楚墨寒并肩而立,为守护这万里山河,不惜一切代价。
而在京城的深处,一场新的挑战也在悄然逼近。柳氏虽已伏诛,但她的余党并未完全肃清。在阴暗的角落里,一些心怀不轨之人正在暗中勾结,企图趁着大军出征,京城防守空虚之际,发动一场惊天动地的阴谋。他们秘密集结兵力,散布谣言,蛊惑人心,试图颠覆大楚的统治。
然而,苏瑶、萧逸和楚墨寒早已有所准备。在出征前,他们便与宁王等人商议,留下了一批精锐暗卫,暗中监视京城的一举一动。这些暗卫如同隐藏在黑暗中的利刃,时刻准备着,一旦有任何风吹草动,便会毫不犹豫地出击。
大军一路疾驰,向着边疆进发。途中,苏瑶和楚墨寒不断商讨着作战策略。他们分析着敌军的兵力部署、作战特点,以及边疆的地形地势,力求制定出最完美的作战计划。每一个细节,他们都反复推敲,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影响战局的因素。
随着距离边疆越来越近,空气中仿佛都弥漫着一股紧张的气息。苏瑶站在高处,望着远方那隐约可见的烽火,眼神坚定而冷峻。她知道,一场残酷的战斗即将来临,但她早已做好了准备,为了大楚,为了百姓,她将义无反顾,勇往直前。
终于,大军抵达了边疆。边疆的百姓们得知大军前来支援,纷纷欢呼雀跃,奔走相告。他们自发地组织起来,为将士们提供食物、水源,帮助搭建营地。看着百姓们那一张张充满信任和感激的脸庞,苏瑶和楚墨寒更加坚定了心中的信念,一定要将敌军击退,还边疆百姓一个安宁的生活。
而此时,敌军的百万大军也已在边疆不远处安营扎寨,虎视眈眈。一场决定大楚命运的大战,一触即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