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林离开后,辰阳陷入了长久的思考。
他从出生就没有离开过这里,阅历还不够丰富,人生观,世界观还未完全形成,但是他对自身的追求,未来的发展还是有自己看法的。
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辰阳看起来虽然只是做了“救人”这么一件事情。但是这其中展现出的公平与正义、善与恶、富与贫等等现实写照,却对他的精神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冲击。
这必将对他今后的修仙之路产生巨大的影响。
“还是要努力变强,才能保护好身边的亲朋好友。”辰阳暗暗下定决心。
他拿出杨林临走时送给他的炼器古籍。上面几个大字《玄金秘火炼器诀》,书面看上去颜色已经泛黄,估计时间已经非常久远。
翻开第一页,开头部分的介绍就让辰阳大吃一惊!这竟然是一篇地级的炼器秘籍!
秘籍和功法一样,由低到高分为黄级,玄级,地级,天级。
地级炼器秘籍和各类功法一样,都是难得一见的宝物,世间存量极少。多少修士倾其一生,可能都得不到一本。
这种秘籍一旦现世,一定会招来世人疯抢,甚至会引来杀身之祸。
如果不能守住此等宝物,有如小儿怀金过闹市,得到的也会失去,还不如从一开始就不曾拥有。
就算是对于大宗门、大家族和皇朝这些顶尖势力,这类宝物都是稀缺品。杨林能把它送给自己,足以见得他的真心回报。
作为炼器世家,家传炼器秘籍有多珍贵不言而喻。能有如此胸怀,让辰阳不禁对杨林又高看一分。
辰阳沉醉在对秘籍的研究之中,渐渐对炼器有了更多的理解。
秘籍记载了几十种炼器方法,从选材,熔炼,塑形,铭刻符文,祭炼五个方面都有详细的说明,特别是对炼制过程中各种可能遇到的问题都有详尽的应对之策。
可以说,只要达到一定修为,掌握了全部方法,找到合适的材料,低阶乃至中阶的法宝他都能独立炼制。
当然,现在还不能好高骛远。以他目前的修为,想要炼制一阶中品法宝都有些困难。就算他灵力远超同境界修士,也只能尝试炼制一阶下品的法宝。
炼制一阶法器炼器材料数不胜数,光此处记载就不下一千多种。
辰阳花了几天时间将这些材料的名称及特点完全记住。
对于材料之间的关联性,阳性材料和阴性材料的排斥和互补,炼制过程中的融合性和差异性,材料属性和五行属性的相合程度等等,也都有着细致的分析。
“炼器材料皆有五行属性,相生相克,需考虑材料属性是否相合……
炼器材料的品质和数量,材料之间比例搭配,五行属性强弱,均可导致炼制的法器,出现极大的品质差距……”
庞大的信息足够辰阳用许多年吸收和消化。
“我可以先从炼制最低阶的灵剑开始。”
辰阳决定先易后难,先简后繁,循序渐进。他把炼制一阶下品灵剑作为踏入炼器之门的开端。
灵剑这种法宝是修士最常用的兵器之一,一阶灵剑的主材是各种精铁,这种材料不是很难找,在附近的山里就可以寻到。
辰阳利用进山采药的机会在一个月内就收集了足够的黑精铁,再加上一些星纹精砂,妖兽的爪粉等辅材,已经有了可以炼制三柄灵剑的材料。
因为涉及到了杨林,所以一切事情,都是在悄悄的进行,等所有材料准备就绪,辰阳就开始了试炼。
………
辰阳每天将药园打理完毕,就利用空余时间开始炼制灵器。
第一步,练习控火术。
药园练武场中,辰阳立于场地中央,摒弃一切干扰,全神贯注,静心感受经脉深处灵力的细微波动,小心地引导灵力,沿着奇经八脉缓缓流转。
辰阳默念口诀,双手快速结印。当积蓄的力量达到巅峰,他猛地大喝:“去!”双手迅猛前推。
刹那间,“轰”的一声巨响,地面剧烈震颤,一条粗壮的地火如蛟龙破土,五丈内的地火被成功引来。
若是此刻有其他修士在场,定会大为震惊。炼气三重修士最多引动五丈地火,可辰阳首次引动地火便有此成效,其灵力之霸道,可见一斑。
但是辰阳自己清楚,“五丈绝非极限,若体内灵力运转再流畅充分些,引动地火的范围肯定更大。”
此后,他每日都重复练习沟通地火的动作,一天几十次甚至上百次。
第二天,引动地火范围扩至六丈;
第三天,达到七丈……
直到第六天,成功引动十丈地火。
“这大概就是我的极限了。”辰阳擦去满脸汗水,体力严重透支。
他吃了些妖兽肉补充气血,休息半天,待身体恢复后,又马不停蹄地开启下一步控火练习。
辰阳再次引动地火,凝神细看,赤红色的火焰腾起,炽热高温瞬间扭曲了周围空气。
反复练习引动地火,让他对五行运转有了新认知:“火生土,我打出的印诀激发了土中火气,才引动了地火。 ”
深吸一口气,辰阳尝试用灵力触碰地火,好似伸出无形的手去安抚狂躁的宠物。
起初,他输出的灵力微弱,面对强大的地火,根本无法掌控,灵力刚一靠近,就被无情吞噬。
……
直至第七天,辰阳通过持续调整灵力输出强度与运转方式,逐渐摸到了门道。
他发现,地火燃烧过猛时,需轻柔注入灵力,平息火焰的躁动;地火变弱时,则要加大灵力输出,为其补充能量。
每次灵力调整都需全神贯注,稍有不慎,地火就可能失控。
为更好掌控地火,辰阳展开针对性训练。
他在火中放置形状各异的石头,试图用地火将其熔成特定形状。
起初,状况频出,石头要么因火势太猛,化为难以辨认的岩浆,要么因火候欠佳,仅表面留下浅浅痕迹。
但辰阳毫不气馁,每次失败后都仔细观察,总结经验。
历经无数次尝试,他终于成功将一块石头熔成了心中所想的模样。
“还不错,总算有了些进展。”
辰阳暗自鼓劲,随即开启新挑战:塑造更复杂形状,维持地火稳定与温度均匀。
日子一天天过去,他的控火术愈发娴熟,不仅能随心改变地火大小、形状,还能精准控温,让火苗在意念下自由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