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超市达成合作意向后,村子里到处洋溢着喜悦和期待的氛围。但我和沈砚之清楚,要真正履行合作合同,还有许多工作需要筹备,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扩大生产规模。
沈砚之站在村子的田埂上,望着那一片片农田,眉头微皱,对我说道:“晚星,按照和超市的合作协议,咱们的产量得翻上好几番,可现在这种植面积和生产能力远远不够啊。”
我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心中也是忧虑重重:“是啊,沈砚之。扩大种植面积势在必行,可村子周边能开垦的土地有限,这该如何是好?”
我们决定再次召集村民开会,商量应对之策。会议上,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
“要不把村西头那块洼地填平了种?虽然有点费功夫,但好歹能增加些面积。”一位年长的伯伯提议道。
“那块地太洼了,一下雨就积水,要改造起来可不是件容易事,投入的人力物力恐怕不少。”另一位村民提出了担忧。
这时,一位年轻的小伙子站了起来:“沈社长,林姑娘,我觉得咱们可以尝试立体种植,充分利用空间,这样说不定能在不增加太多土地的情况下提高产量。”
我眼睛一亮,觉得这个主意不错:“小伙子,你详细说说,这立体种植具体怎么个搞法?”
小伙子挠挠头,有些腼腆地说:“就是像搭架子一样,让一些藤蔓类的作物往上爬,下面再种些矮生的蔬菜,这样一层一层的,不就能多种些东西了嘛。”
沈砚之听了,点头称赞:“这想法挺新颖的,咱们可以研究研究可行性。但不管是开垦新土地还是立体种植,都需要不少资金投入。咱们还得想想办法解决钱的问题。”
提到资金,大家都沉默了下来。这确实是个棘手的难题,合作社目前的资金储备并不多,要支撑规模扩张,缺口还很大。
“要不咱们去找银行贷款?”一位大婶小心翼翼地说道。
“贷款是个办法,可银行贷款需要抵押,咱们合作社能拿什么抵押呢?”有人提出了疑问。
会议结束后,我和沈砚之陷入了沉思。资金和土地就像两座大山,横在了合作社规模扩张的道路上。
“沈砚之,土地的事儿,除了开垦洼地,我想再去周边村子问问,看有没有愿意出租土地给我们的。至于资金,咱们把合作社的资产整理一下,看看能抵押多少,再去银行碰碰运气。”我打破了沉默。
沈砚之叹了口气,说道:“也只能这样了,晚星。希望一切能顺利。”
接下来的几天,我四处奔波,跑遍了周边的村子,询问土地出租的事宜。然而,大多数村子都表示土地紧张,没有多余的土地可以出租。就在我感到有些绝望的时候,终于有一个村子的村长松了口。
“林姑娘,我们村子倒是有一些闲置的山地,不过那地有点贫瘠,种庄稼怕是收成不好。你们要是愿意要,租金倒是好商量。”村长说道。
我心中一喜,连忙说道:“村长,您让我先去看看地吧,只要稍加改造,说不定能种出好东西来。”
看过山地后,我发现虽然土地贫瘠,但阳光充足,地势也较为开阔,非常适合种植一些耐旱、适应性强的作物。我立刻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沈砚之。
“沈砚之,这块山地虽然条件差点,但咱们可以种些特色农产品,说不定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而且租金也在我们能承受的范围内。”我兴奋地说道。
沈砚之听了,也觉得是个机会:“晚星,那咱们就租下来。不过改造土地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资金问题还是得尽快解决。”
于是,我们整理好合作社的相关资产证明,忐忑地来到银行。在银行里,我们向信贷经理详细介绍了合作社的发展规划和目前面临的困境,希望能获得贷款支持。
信贷经理听了我们的介绍后,沉思片刻说道:“沈社长,林姑娘,你们合作社的项目听起来很有前景,但贷款抵押的资产价值评估还需要一些时间。而且,银行贷款也需要一定的审批流程,你们得耐心等待。”
从银行出来,我和沈砚之的心情有些复杂。虽然贷款的事儿还没有定论,但至少有了一丝希望。我们知道,在合作社规模扩张的道路上,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但我们不能退缩,只能勇往直前,一步一步去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