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刺破云层,将大明宫含元殿染成一片金黄。新皇端坐在蟠龙金柱环绕的御座上,望着阶下群臣,眉头不自觉地皱起。自登基以来,朝堂上的争斗愈发激烈,而今日,一场风暴似乎即将在此爆发。
\"有事起奏,无事退朝。\"随着宦官尖细的嗓音落下,萧丞相萧振国身着紫袍,手持象牙笏板,缓缓出列。他的目光扫过站在文官之首的苏砚,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冷笑。
\"陛下,臣有本奏。\"萧振国的声音浑厚有力,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天机阁自成立以来,行事越发肆意妄为。他们打着维护江湖秩序的旗号,实则在江湖中培植势力,甚至插手朝廷事务,此乃大忌!\"他将手中奏折高举过头顶,\"臣恳请陛下,裁撤天机阁,以正朝纲!\"
此言一出,朝堂顿时哗然。萧氏党羽纷纷出列,争相附和。\"萧丞相所言极是,天机阁近年来独断专行,早已逾越本分!江湖之事自有朝廷律法约束,何须天机阁多管闲事!\"一时之间,弹劾之声此起彼伏。
苏砚神色从容,待众人稍静,方才上前一步。他的玄色朝服上,金线绣制的玄鸟图腾在晨光中熠熠生辉,腰间的玄甲玉温润而内敛,却隐隐散发着一股令人心安的气息。
\"陛下,臣以为萧丞相所言差矣。\"苏砚的声音不疾不徐,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天机阁自先帝创立之初,便以守护江山社稷、维护江湖安稳为己任。这些年来,我们铲除幽冥殿余孽,平定江湖纷争,为的是让百姓免受战乱之苦,让朝廷无后顾之忧。\"
他展开手中竹简,继续说道:\"就说去年的东海之乱,若不是天机阁及时出手,海龙帮与倭国联军不知要残害多少沿海百姓,损毁多少朝廷商队。这些,难道不是天机阁存在的意义?\"
萧振国冷哼一声:\"苏阁主莫要拿江湖之事来搪塞!天机阁私自铸造兵器,训练死士,这难道也是为了江山社稷?\"他转头看向新皇,眼中满是忧虑,\"陛下,臣担心,长此以往,天机阁恐成朝廷大患啊!\"
朝堂气氛瞬间剑拔弩张。新皇看着对峙的双方,心中暗自叹息。萧氏一族是他登基的重要助力,而天机阁则是稳定朝局的关键力量,两边他都不想失去。
就在此时,户部尚书突然出列:\"陛下,臣有话说。\"他转向萧振国,\"萧丞相指责天机阁越权,可近年来朝廷的赋税逐年增加,百姓安居乐业,这其中也有天机阁维护江湖稳定的功劳。若无他们,商路受阻,税银何来?\"
刑部尚书也附和道:\"不错!天机阁协助官府破案,缉拿江洋大盗,不知为朝廷省去多少麻烦。如此有功之臣,怎能说撤就撤?\"
萧振国脸色铁青,正要反驳,苏砚却再次开口:\"陛下,臣明白萧丞相关心朝廷安危。但若因此裁撤天机阁,无异于自毁长城。臣恳请陛下,给天机阁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若日后有任何逾越之举,臣甘愿领罪!\"
新皇沉思良久,终于开口:\"苏卿所言有理。天机阁暂不裁撤,但往后行事,需更加谨慎。\"他看向萧振国,\"萧丞相,你也要相信朕的判断。\"
退朝后,萧振国在宫门外拦住苏砚。他凑近苏砚,低声威胁道:\"苏阁主,莫要以为有陛下撑腰就能高枕无忧。这朝堂,可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
苏砚微微一笑,目光坚定:\"萧丞相,天机阁问心无愧。倒是丞相,还望不要走错了路。\"说罢,他转身离去,留下萧振国在原地,脸色阴沉得可怕。
一场朝堂交锋暂时落下帷幕,但所有人都知道,这只是开始。萧氏一族不会善罢甘休,而天机阁,也必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在这场权力的博弈中,谁能笑到最后,尚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