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晨曦,墨兰差不多已经收拾好了,林噙霜和陈氏相约一起去寺里添香油钱,她便去了赵顼的院子准备跟他告别。
墨兰一进院子便见李宪从厢房里出来 ,便问道:“李宪,殿下醒了吗?”
“姑娘来了,殿下已经醒了,姑娘可以进去。”李宪见是墨兰,连忙回道。
墨兰:“好的,谢谢。”
李宪:“姑娘客气了。”
“你来了,坐吧。”赵顼在屋里已经听见了墨兰与李宪的对话,他靠在床上对进门的墨兰说道。
墨兰依言坐下,回道:“嗯,我来跟你辞别的,等会儿我就要跟小娘回府了,你多保重。”
赵顼脸上一直挂着笑,“好,路上注意安全。等我回京了我去找你。”
“嗯?”墨兰疑惑,找她做什么?
“你救了我一命,我去找你报恩不正常吗?”赵顼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道。
“啊!”墨兰吃惊。
赵顼被她的表情逗笑,“跟你开玩笑的,看把你吓得。不过朋友之间有来往不正常吗?”
“嗯,好。”墨兰点头。
赵顼见她点头后和煦一笑,墨兰有些看呆了,真是翩翩美少年啊!虽然现在还小,但长大后不知该迷死多少无知少女?
墨兰跟赵顼辞别后,就跟着林小娘和陈氏一起踏上了回京的路,林鸿鹄依然把她们三人送到大相国寺门口的马车上才返回寺里。
马车上,陈氏一直拉着墨兰的手,三人说说笑笑。
“小妹啊,我现在可真舍不得墨兰回盛家,小小年纪谈吐不凡,活泼可爱,可招人疼了。”陈氏从小饱读诗书,与其交谈中,对才七岁的墨兰就有如此博学感到震惊,他若为男儿,将来定能封侯拜相。由此可见林噙霜和盛家对她的教导极好。
如果墨兰知道此时陈氏心之所想,一定会说,‘那可不,都是系统教导有方,她真没怎么努力,只是有外挂和后世几千年的历史文化的熏陶而已’。
听见陈氏夸赞自己女儿,林噙霜高兴的回道:“嫂子,哪儿有你说的那么好,你可别夸啊,我怕她啊,把狐狸尾巴给翘起来了。”
然后看向墨兰,“这丫头从小就主意大,喜欢读书,是各种书都看,像什么游记、杂记、手札之类的,你给她置办金银首饰还没有给她买几本杂书让她来的高兴;而且现在还习武,说是要强身健体,你说说这是女孩子该学的吗?连枫哥儿和他们身边的丫鬟小厮都跟着练武。”
“往后啊,这孩子就要劳烦嫂子多加管教了。”
林噙霜虽然话说的嫌弃,甚至还有些抱怨,但是语气里的自豪也显而易见的很。
陈氏越听眼睛越亮,她也喜欢看些杂记之类的书,里面有些见闻很有意思。
“是吗?”陈氏说着看向墨兰,捏捏她的小脸蛋儿,说:“墨儿也喜欢看些杂书啊,跟舅母像,看来咱们天生就该是一家人。”
“舅母那儿有许多杂书,等你以后到林家了,可以天天看。”
墨兰给了陈氏一个大大的笑容,高兴的说:“嗯,谢谢舅母,舅母真好。”
陈氏被她一路上哄得一愣一愣的,还没过继,八字才一撇,就已经把她当自己女儿了,“墨儿喜欢就好,要是家里的看完了,我带你回陈家去拿,陈家的藏书不少,你应该会喜欢,陈家以后就是你外祖家了,想看就可以随意去看。”
墨兰眼睛更亮了,这个时代没有科技产品,看看书可以打发无聊的时间,还能更了解历史文化知识,一举两得,多好。
“谢谢舅母,我都听您的。”
“好。”陈氏摸摸她的头。
聊着聊着就不知不觉的到京城了,进城后不久,来到分叉口,在陈氏依依不舍下,墨兰和林噙霜下了陈氏的马车,坐上自家马车回盛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