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纮在知道盛长枫弃文从武,要去边关上战场时,是气得七窍生烟,可他还没有说两句,就被淋鸿鹄给怼了,只能无能狂怒。
而盛家其他人对他上战场一事不甚关心,跟他们关系不大,只是觉得盛长枫脑子坏了,在京城好好做官不会吗?非要去边关吃苦,林家那些人也不知道怎么想的,竟然还同意了他胡闹。
可不管别人怎么想怎么说,盛长枫还是跟着英国公的大军去了边关。
出征那日,赵顼亲自到城门口送行。
赵顼:“国公大人,吾在京城等着国公的好消息,等到凯旋时,吾自当亲自出城迎接,为众将士庆功。”
英国公大笑,“哈哈哈,好,老臣定不负殿下所托。”
“老臣一生纵横沙场,知殿下与官家所愿,亦是我等大宋将士所愿,只是以前那些贪生怕死的东西一直……唉!不说也罢。”
这位在战场上杀伐果断,脊梁笔挺,战功赫赫的老将想到朝廷重文轻武,文治内腐的现象,也是只能低头微叹。
但又想到现在的皇长孙殿下重视兵将,主战不主和,还能在朝堂上压制那些迂腐的人,就觉得还有希望,遂说道:“不过,如今有殿下在,老臣相信定有一日完成夙愿。”
赵顼:“吾会一直以此为志,也望国公能一直与吾同战。”
英国公:“好,老臣此身不破不还。”
赵顼拱手,“吾在这里谢国公大义。”
英国公还礼,“殿下客气,这是老臣身为武将的职责。”
赵顼:“国公,到了边关,若有所缺,来信与吾,吾定当尽快安排运送,粮草不用担心,江宁郡主的封地和嘉义侯的封地上,这些年除了赈灾用去的粮食,剩下的江宁郡主会全部运去边关,后续生产的也会送去,再加上朝堂派发的,完全够用。”
“军需由吾亲自把关,派亲信直运边关,国公与将士们安心作战即可。”
英国公大喜,在征战时,最怕的就是后备不足,如今这个问题倒是解决了,他能放心上战场了。“殿下考虑周全,老臣必定全力以赴,老臣替边关的将士们谢江宁郡主和嘉义侯大义,来日得胜归朝,定亲自上门感谢。”
赵顼:“好,吾等着。”
另外一边,墨兰也在叮嘱自己的哥哥。“哥哥,上了战场要万事小心,没事儿的时候要多写信回来报平安,要多听听老将们的话,他们经验丰富,多听多看多想对你有好处。”
盛长枫在家听完父亲母亲和舅舅舅母们的话,现在又被妹妹念叨着,感觉自己像个不懂事儿的孩子似的。
“知道了,你都说几遍了,怎么比娘亲还唠叨,当心皇长孙殿下嫌弃你。”虽然嘴上说着嫌弃,但是他心里很暖,即将远行,家里有人惦着真好,他脸上的笑意就没落下过。
墨兰没好气地白了他一眼,看着等在一旁的月淑,对他说:“行了,我不说了,我去跟桂芬告别,你陪月淑说几句话。”
说完就走向张桂芬,把空间留给了盛长枫和月淑。
“桂芬,你要照顾好自己,我在家等你回来再与我打马球。记得常给我写信。”墨兰拉着她的手说道。
张桂芬拍拍她的手,说道:“我知道了,我从小在边关长大,也是近几年才回京的,放心吧,那儿我熟,我还等着你为我庆功了。再说了,忘记我们的约定了?我可是立志要做女大将军的人,你得在后方为我保驾护航。”
“好。”墨兰应着,然后贴近她的耳边小声说:“我会是你最坚固的后方,但保驾护航的不只我一个,我会等着喝你与小郑将军的喜酒呢!”
一向大大咧咧的张桂芬听了这话,红了脸颊,看了一眼离自己几步远,也一直微笑看她的少年小将军,她笑了,对墨兰说:“好,你等着。”
两人拉开距离,墨兰道:“保护好自己,还有照顾好她们。”
张桂芬顺着她的视线看向自己身后的几百女兵,郑重地回道:“好,我会的。”
然后再看向墨兰,“我走了,等我。”
“嗯。”墨兰看着她上马,骑到英国公身后。
随着英国公一声启程,大军有序的出发了。
望着开拔的大军,墨兰心里感触,这是一次发出的信号,若胜,从此将名正言顺的征战,若败,唉!那不知要面临多少困难才能再次出兵。
赵顼似乎看懂了墨兰所想,走近她身边,揽住她的肩膀,说道:“不要多想,事情一定是往好的方面发展,再说了,不是还有我吗?再难,我也会愿你所愿。”
墨兰抬头看他,嫣然一笑,回:“好。”
赵顼摸摸她的脑袋,说:“走吧,回去了。你要是太闲,可以多想想我,也可以进宫陪我处理公务,这样的话我有人陪,你也没时间多想,两全其美。”
墨兰轻轻用手肘捅了他一下,道:“想得美,我还要忙着给桂芬准备东西呢,哪有时间想你。”
赵顼故作难过,说道:“唉!我在你心里竟然还比不上你一个朋友?我太伤心,我需要你安慰我,补偿我。”
墨兰:“对,比不上。我也不想补偿。”
赵顼:“那我就自己讨。”
说着作势要亲她,但视线已经被马车帘挡住了,他们已经进了马车的车厢里。
陈月淑看着表姐跟皇长孙殿下腻腻歪歪的上了马车,也赶紧上了自家的马车,不想看他们俩撒狗粮,她也想长枫哥哥了,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