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墨兰怀孕,月淑接了墨兰的事情,墨兰只要统筹就好。
但墨兰也没有闲着,她开始提倡开办女学,让女子也能上学堂读书写字。还提倡女子可以习武上战场,只要他们自己愿意,可以走出家门,做自己的事情。
起初当然会受到阻扰,毕竟女子应该在后宅相夫教子的思想太过稳固,不是一时就能改变的,但墨兰没有放弃,依旧自费开办了女学,还请了一些愿意出头的女夫子去教学。
后来,张桂芬带着女兵在战场上屡次立功,赵顼更是公然大肆褒扬了她们,让越来越多的女子加入了进来,而陈家一直支持墨兰开办女学,陈家的嫡女也去学堂教学,这让一些文人慢慢接受她们的存在。
战场那边也没有让人失望,随着一次次胜利,赵顼把自己培养的将领都派去了边关,虽有伤亡,但辽军伤亡更甚,连西夏也参与了进来,但大军还是守住了。
刚开始对战两国兵力,有些吃力,慢慢地摸清他们的路数后,大宋军队便又开始推进进度了。
次年,墨兰诞下皇长子,赵顼给他取名赵佑,出生便被封为太子,可见赵顼对皇后母子的宠爱。
这一年,大宋又攻下两州,赵顼往边境再次增兵,这次的将领是陈书宇,是陈家嫡次子、墨兰二舅舅的长子,他带去的人里有一队女兵。
又一年,更多的女兵上了战场,这一年打的很辛苦,但结果是喜人的,连夺六州,把西夏和辽国都打怕,想要议和,但又不愿意归还剩下的几州,于是赵顼下令继续开战。
两年后,大宋终于夺回了燕云十六州,时经五年,大军终于凯旋。
大军回城那日,赵顼与墨兰还有他们的三个儿女一同来到城外迎接。
没错,墨兰和赵顼之后又生下了次子赵祈,长女赵昕。
远远的就听到了马蹄声,墨兰笑了,说道:“仲针,他们回来了,我们做到了。”
赵顼牵着墨兰的手 回道:“嗯,我知道,我们肯定可以做到的,看,现在不是已经做到了吗?”
墨兰:“嗯。”
骑马走在最前头的依旧是不服老的英国公,其后是盛长枫,张桂芬和小郑将军,而墨兰的二舅舅和他的儿子这次先驻守在边关,等下次换防时再回京。
英国公看到赵顼,下马来到跟前,拱手行礼,“老臣不负官家所托,如今得胜归朝,请官家圣安。”
“老国公快快请起。”赵顼赶紧扶起他,道:“国公大义,朕永远记得,此番得胜,收复失地,国公功不可没。”
英国公:“老臣不敢居功,还有仰仗官家信任,将士们英勇,才能有此功绩。”
赵顼:“好,我大宋儿郎们皆是英勇之士。哈哈哈,走,进城,让我大宋的百姓看看儿郎们的风采,朕已准备好庆功宴,为大家接风洗尘。”
“谢官家。”
然后大军浩浩荡荡的进城,受到了民众们的热情款待。
庆功宴后,赵顼也不吝啬,厚赏了众人。英国公封为英郡王,他的独女封为一品将军,袭英国公的爵位,是大宋开国以来第一位女侯爵。
之后又封了盛长枫为骁勇侯,为二品将军。
这次所有上了战场的女子,赵顼都准她们立女户,皆得封赏,最高的为正三品将军,从此,女子地位得到提升,女兵将也越来越多。
长枫回家后,就紧锣密鼓的筹备着他和月淑的婚礼。
如今他封了侯,赵顼给他也赐了一座侯府,成家后也是住在侯府的。不用住在盛家这事儿让月淑开心不少,嫁人后就自己当家做主。盛长枫跟她商量了接林噙霜一起住,他作为儿子要奉养自己的母亲天经地义,月淑也是赞成的,她跟林噙霜关系好,相处也融洽。
张桂芬也如愿嫁给了她的青梅竹马小郑将军,不,现在是郑大将军了。
之后的日子里,赵顼处理朝政,墨兰教养孩子,偶尔跟张桂芬和月淑她们聚聚,好不悠闲。
现在边关安稳,百姓安居乐业,女子也可以科考做官,墨兰想要做的已经基本都做到了,她要享受自己的生活了。
于是,赵顼看不下去了,他每天起早贪黑,陪妻子的时间都少,他不甘。
然后次日,赵顼把朝政交给岳父和丞相,已经十岁的太子和皇子公主交给了陈正则好好教导,给他留了一封信,带着墨兰微服私访去了。
陈正则看着自己面前喊他舅舅的小太子和小皇子,他想哭,以前给他爹娘做牛做马,现在还得给他们带孩子,这对没良心的夫妻。
而那对没有良心的夫妻正依偎在一起坐在出城的马车里。
墨兰:“仲针,我们去哪儿?孩子们怎么办?”
赵顼:“太子他们有他舅舅们在呢,昕儿有岳母她们在,不用担心。”
赵顼一点没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对,继续说:“我们为了大宋辛苦了这么久,如今天下太平,我们应该去好好看看我们辛苦打下的江山。”
墨兰觉得这话有些问题又想不起来哪里有问题,便回道:“嗯,是该看看。”
赵顼:“不要多想,你不是一直想出来走走吗?如今刚好我可陪你。”
墨兰:“嗯,谢谢夫君。”
马车渐渐远去,而大宋的繁华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