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元年二月初,长安城外的积雪渐渐消融,杨柳抽芽,春风拂过渭水,带来一丝暖意。
李承乾站在东宫校场边,望着远处正在操练的禁军将士,心中若有所思。自上次上元节结识房遗直、魏叔玉等文臣之子后,他愈发觉得,自己身边缺少一批能征善战的武将子弟。文可治国,武可安邦,若想将来坐稳储君之位,必须文武兼收。
\"殿下,今日天气甚好,不如去西郊马球场看看?\"小福子捧着一套崭新的胡服走来,低声道,\"听闻今日程咬金、尉迟恭几位将军的公子都在那儿赛马球。\"
李承乾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嘴角微扬:\"正合我意。\"
他换上一身绛红色窄袖胡服,腰间系着蹀躞带,脚踏乌皮靴,整个人显得英姿勃发。为免引人注目,他并未带太多随从,只带了小福子和两名贴身侍卫,骑马出了东宫,直奔西郊马球场。
西郊马球场依山而建,四周旌旗招展,场边围满了观战的勋贵子弟和长安城的富家少年。场中两队人马正激烈交锋,马蹄声如雷,球杆挥舞间,木球破空飞射,引得围观者阵阵喝彩。
李承乾勒马驻足,目光落在场中一名魁梧少年身上。那人身着玄色劲装,手持球杆,策马如飞,在人群中横冲直撞,竟无人能挡。
\"那是谁?\"李承乾问道。
小福子低声道:\"回殿下,那是卢国公程咬金家的三公子,程处弼。\"
李承乾微微点头,程咬金乃当世猛将,其子果然骁勇。正观察间,忽见另一侧冲出一骑,马上少年身形矫健,一杆挥出,竟将程处弼的球截下,随即一个漂亮的转身,将球击入球门。
\"好!\"场边爆发出一阵欢呼。
\"这又是何人?\"李承乾眼中闪过赞赏之色。
\"鄂国公尉迟恭的次子,尉迟宝林。\"
李承乾暗自记下,正欲再问,忽听身后传来一阵爽朗笑声:\"这位兄台面生得很,也是来打马球的?\"
回头一看,却是一名约莫十六七岁的少年,浓眉大眼,身形挺拔,腰间配着一柄短刀,笑容豪迈。
李承乾微微一笑:\"只是路过,见诸位英姿勃发,忍不住驻足一观。\"
那少年哈哈一笑,抱拳道:\"在下秦怀道。兄台若不嫌弃,不如一同观赛?\"
姓秦,莫不是秦琼之子!李承乾心中一动,秦琼之子竟如此豪爽。他不动声色地回礼:\"在下姓李,单名一个'乾'字,今日得遇秦兄,幸会。\"
秦怀道似乎并未认出他的身份,热情地拉着他往场边走:\"李兄来得正好,下一场该我们上了!\"
李承乾一怔:\"我们?\"
秦怀道笑道:\"方才那场是程处弼和尉迟宝林的对决,下一场轮到我们这些'闲散人'上场了。李兄既然来了,不如一起玩玩?\"
李承乾本就想试探这些武将子弟的本事,当即点头:\"好!\"
李承乾翻身上马,接过侍从递来的球杆,与秦怀道一同策马入场。对面队伍里,赫然站着一名面容冷峻的少年,手持长杆,目光锐利。
\"那是谁?\"李承乾低声问。
秦怀道咧嘴一笑:\"李靖将军的侄子,李业诩。这小子骑射了得,待会儿可得小心。\"
李承乾心中暗喜,今日竟能遇上这么多名将之后,真是天赐良机。
比赛开始,李承乾并未急于表现,而是先观察众人实力。秦怀道果然勇猛,冲锋陷阵如入无人之境;李业诩则沉稳冷静,每次挥杆都精准无比;程处弼和尉迟宝林虽未上场,但在场边高声助威,气氛热烈。
半场过后,比分胶着。李承乾见时机成熟,突然策马加速,一个假动作晃过防守,随即一杆挥出,木球如流星般直飞球门!
\"砰!\"球应声入网。
场边顿时爆发出一阵惊叹。
\"好身手!\"秦怀道大笑着拍马而来,\"李兄深藏不露啊!\"
李业诩也策马靠近,眼中闪过一丝赞赏:\"阁下马术精湛,不知师从何人?\"
李承乾微微一笑:\"家学渊源,略懂皮毛。\"
众人见他谦逊,好感更增。比赛结束后,程处弼和尉迟宝林也围了过来,七嘴八舌地讨论方才的精彩瞬间。
\"李兄这最后一球,颇有当年卫国公(李靖)的风采!\"尉迟宝林笑道。
程处弼则豪爽地拍了拍李承乾的肩膀:\"李兄,改日咱们再比一场!\"
李承乾顺势道:\"诸位若不嫌弃,改日可来东……\"他顿了顿,改口道,\"可来城西的'青云阁'一聚,那里清静,适合饮酒论武。\"
众人欣然应允。
三日后,青云阁。
李承乾早早备下酒宴,静候众人。秦怀道最先到,随后是程处弼、尉迟宝林,最后李业诩也如约而至。
酒过三巡,众人渐渐熟络。李承乾故意将话题引向兵法武艺,程处弼当即拍案道:\"我爹常说,为将者,当勇猛果决!当年虎牢关一战,他率三百铁骑直冲敌阵,杀得窦建德溃不成军!\"
尉迟宝林不甘示弱:\"我爹尉迟恭更是一人独守玄武门,单骑退敌!\"
李业诩却淡淡道:\"勇猛固然重要,但兵者诡道,叔父曾言,'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李承乾眼中精光一闪,顺势问道:\"李兄对兵法如此了解,可曾读过《李卫公问对》?\"
李业诩点头:\"家中有手抄本,我时常研读。\"
李承乾心中暗喜,这些武将子弟各有所长,若能收为己用,将来必成大器。
酒宴将散时,李承乾起身举杯:\"今日与诸位相识,实乃幸事。他日若有闲暇,可常来青云阁一叙。\"
众人纷纷应和,秦怀道更是豪迈道:\"李兄如此仗义,他日若有差遣,尽管开口!\"
李承乾微笑颔首,心中已开始盘算如何将这群少年才俊逐步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
回宫路上,小福子低声道:\"殿下今日为何不表明身份?\"
李承乾目视远方,淡淡道:\"以太子身份结交,他们难免拘束。如今以'李乾'之名相交,反而能见真性情。\"
小福子恍然。
夜色渐深,李承乾站在东宫高台上,望着长安城的万家灯火,嘴角微扬。
文有房遗直、魏叔玉... ...
武有程处弼、秦怀道、李业诩……
贞观一代的英才,正逐渐汇聚于他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