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昌城外的戈壁滩上,热浪扭曲了远处的景象。李承乾蹲在一处风化岩后,手指在沙地上勾勒着城墙的轮廓。身后传来轻微的脚步声,裴行俭猫着腰靠近,递上一个皮质水囊。
\"殿下,查清楚了。\"他压低声音,\"西城门守将是个汉人后裔,祖上因战乱流落至此。\"
李承乾眉梢微动。前世读史时,他曾注意到高昌国有不少中原移民后裔,这些人往往备受排挤。他蘸着水囊在岩壁上写了个\"唐\"字,水痕很快被热风蒸干。
\"去找这个守将,但不要暴露身份。\"他取出半枚开元通宝递给裴行俭,\"就说'长安米贵,居大不易'。\"
这是他与寒门士子约定的暗号。裴行俭会意,悄然离去。李承乾转向另一侧:\"张遂,星象如何?\"
身着胡服的年轻学者拨弄着自制的星盘:\"今夜子时,东北角楼守军换岗有半刻钟空隙。\"他顿了顿,\"但学生不解,殿下为何对那个养马的突厥少年如此在意?\"
李承乾笑而不答。他当然不能直说,那个在马厩打杂的跛脚少年,数年后会成为威震西域的\"铁勒将军\"契苾何力。这些被埋没的人才,就像沙海中的金粒,唯有穿越者才知其价值。
黄昏时分,商队主力抵达高昌东门。长孙冲一改往日贵公子做派,操着熟练的粟特语与守城军官周旋。他特意解开领口,露出脖颈上的狼头刺青——这是他在凉州时,从一个被俘的突厥探子身上学来的把戏。
\"这位将军,我家主人有薄礼相赠。\"长孙冲奉上一个锦盒,里面整齐码着十枚金饼,每枚背面都刻着细小的\"崔\"字。这是他临行前特意准备的\"礼物\",就是要让高昌人疑神疑鬼。
入城后,商队下榻在西市旁的胡人邸店。李承乾换上波斯商人的装束,带着刘神威去市集\"采购药材\"。在一个卖马具的摊位前,他故意用汉语嘀咕了几句《伤寒论》。摊主是个满脸疤痕的汉人老者,闻言手指微微一颤。
\"老丈这马鞍做工特别。\"李承乾抚过鞍桥上的暗纹,\"可是用的终南山的柘木?\"
老者眼中精光一闪而逝。这是他与\"代耕帮\"联络的暗号。当夜,独臂张忠带着三个年轻人潜入邸店,其中就有那个跛脚的突厥少年。
\"契苾何力?\"李承乾用突厥语唤道。少年猛地抬头,独眼中满是警惕。\"可愿学真正的骑射之术?\"太子取出一把特制的反曲弓,弓臂上刻着突厥人崇拜的狼神图案。
少年没有立即接过,而是反问:\"为什么选我?\"他的汉语带着浓重的口音,但眼神锐利如鹰。
\"因为我看得见沙尘下的金子。\"李承乾将弓放在桌上,\"三日后子时,马厩见。\"
次日清晨,高昌王宫传来消息:麹文泰要召见商队首领。李承乾心知这是试探,便让长孙冲假扮少主前往,自己则化装成账房先生随行。临行前,裴行俭匆匆赶来,递上一卷羊皮纸。
\"西城门守将给的。\"他低声道,\"王宫侍卫的布防图。\"
王宫大殿金碧辉煌,麹文泰高坐鎏金王座,左右分立着王叔麹德勇和王子麹智盛。李承乾一眼就看出王室内部的微妙关系——老国王面色蜡黄,手指不时轻颤;麹德勇眼中野心勃勃;而年轻的王子则神色阴郁。
\"听闻贵商队遭遇马贼?\"麹文泰的声音沙哑干涩。
长孙冲按照事先准备的说辞应答,同时奉上\"礼物\":一套精美的越窑青瓷。当侍从接过礼盒时,李承乾故意绊了一下,瓷瓶落地摔得粉碎。殿中侍卫立刻拔刀,却见碎片中滚出几粒红色药丸。
\"这是......\"麹文泰突然直起身子。
\"家父秘制的'安宫丸'。\"长孙冲不慌不忙地解释,\"专治心脉淤堵之症。\"
李承乾暗中观察着麹德勇铁青的脸色。这出戏码果然奏效——老国王当即留下\"药丸\"细细查验,而主战的王叔则怀疑这是大唐的阴谋。
离开王宫后,李承乾没有立即回邸店,而是转道去了西市一家破旧的铁匠铺。铺主是个独眼老者,正捶打着一块烧红的铁条。见到来人,他头也不抬:\"客官要打什么?\"
\"打一把能切开谎言的刀。\"李承乾放下三枚特制的铜钱,排列成三角形。
老者独眼中闪过一丝精光,转身掀开里屋的帘子。昏暗的屋内,五个年轻人正在研读活字印刷的《孙子兵法》。见有人进来,他们齐刷刷起身行礼——这些都是被高昌权贵打压的各族才俊,有汉人、突厥人,甚至还有个粟特少年。
\"从今日起,你们归裴将军调遣。\"李承乾指向身后的裴行俭,\"记住,你们效忠的不是大唐,而是这条丝绸之路上的公平交易。\"
当夜,契苾何力如约来到马厩。李承乾没有教他射箭,而是先让他辨认几种植物的毒性。\"真正的猎手,要懂得利用周围的一切。\"太子指着马槽边一丛不起眼的野草,\"这是'断肠草',涂在箭头上见血封喉。\"
少年独眼炯炯有神:\"你不像商人。\"
\"你也不像马夫。\"李承乾递给他一把短刀,\"三日后高昌会有变乱,保护好你自己。\"
第三日黄昏,王宫突然传出钟声——麹文泰病危!全城戒严,商队被团团围住。就在麹德勇的亲兵冲入邸店的刹那,西城门方向突然传来震天的爆炸声。那是裴行俭带领的奇兵引爆了预先埋设的火药。
混乱中,李承乾带着契苾何力直奔王宫马厩。少年跛着脚却行动敏捷,很快牵出三匹汗血宝马。\"走密道!\"他指向葡萄园方向,\"王子在那里等你们!\"
葡萄架下的地窖里,麹智盛正焦急踱步。见到李承乾,他直接跪倒在地:\"求大唐出兵平乱!王叔已勾结突厥,要献城投降!\"
\"出兵可以。\"李承乾扶起王子,\"但我有条件。\"
他展开一卷羊皮纸,上面用汉文和高昌文并列写着通商条约:开放商路、降低关税、保护各国商旅......最特别的是最后一条:设立\"都护学堂\",各族子弟皆可入学。
\"这......\"麹智盛迟疑道,\"贵族们不会同意。\"
\"所以需要一场彻底的变革。\"李承乾指向地窖角落,那里站着契苾何力和几个衣衫褴褛的年轻人,\"他们,才是高昌的未来。\"
当夜,在裴行俭的接应下,大唐商队与麹智盛的亲卫里应外合,一举平定叛乱。令人意外的是,最关键的一击竟来自那个跛脚少年——他带着马厩的杂役们,用浸过毒草的草料放倒了麹德勇的精锐骑兵。
晨曦初露时,李承乾站在城楼上,看着被俘的麹德勇。这位不可一世的王叔怎么也想不通,自己竟会败在一群\"贱民\"手中。
\"殿下下一步打算如何处置高昌?\"长孙冲低声问道。
李承乾望向东方渐白的天际:\"让麹智盛继位,但真正的权力......\"他转头看向正在整编部队的裴行俭,以及他身边那些各族青年,\"要交给懂得丝绸之路上真正需要什么的人。\"
七日后,当大唐使团离开高昌时,队伍中多了十几个特殊成员——有汉人铁匠的学徒,有粟特商人的私生子,甚至还有几个突厥牧民的子弟。他们将在长安接受系统的培养,成为未来经营西域的骨干。
驼铃声声中,契苾何力突然策马追上李承乾:\"为什么是我?\"
太子笑而不答,只是抛给他一本手抄的《卫公兵法》。少年翻开扉页,上面写着一行小字:\"英雄不问出处,只问初心。\"
远处沙丘上,一队骑兵正疾驰而来——是李世民派来的接应部队。为首的年轻将领英姿勃发,正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王方翼。李承乾嘴角微扬,又一个被埋没的人才,即将登上属于他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