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的雨季来得又急又猛。广州港外,暴雨如注,海浪拍打着新修的堤岸,发出雷鸣般的轰响。刺史冯盎站在望楼上,眯着眼睛望向波涛汹涌的海面——那里,一支庞大的船队正在与风浪搏斗。
\"使君,那是波斯王子的船!\"身旁的小吏惊呼道,\"看样子是要靠岸避风!\"
冯盎一把抓起蓑衣:\"速备马,随我前去接应!\"
码头上一片忙乱。当那艘伤痕累累的波斯战船终于靠岸时,甲板上走下一个浑身湿透的年轻人,正是波斯王子卑路斯。他怀中紧紧抱着一个鎏金铜匣,脸色苍白却目光炯炯。
\"王子殿下!\"冯盎快步上前,\"怎的此时渡海?\"
卑路斯艰难地行了一礼:\"奉大唐皇帝密旨,特来岭南与李泰将军会合。\"他警惕地环顾四周,压低声音,\"事关重大,还请使君速带我去见将军。\"
暴雨中的广州城笼罩在一片水雾之中。岭南道行军大总管府内,李泰正与几位水师将领研讨海图,忽闻门外亲兵高声禀报:\"波斯王子到!\"
门开处,卑路斯踉跄而入,不及寒暄便将那铜匣双手奉上:\"将军,大食水师异动,陛下命我星夜来报!\"
李泰神色一凛,迅速开启铜匣取出一卷羊皮纸。随着阅读,他的眉头越皱越紧。羊皮纸上详细记载了大食正在波斯湾集结的庞大舰队,数量竟达两百余艘!
\"好个大食,明里求和,暗里备战!\"李泰拍案而起,立即转向副将,\"传令各营,即刻备战!另派快船往泉州、明州告警!\"
卑路斯补充道:\"陛下有言,此番大食必取海路,意在切断我大唐与狮子国的联系。\"
\"王子且安心休息,岭南水师不是吃素的。\"李泰冷笑一声,转向墙上巨幅海图,\"他们若敢来,这南海便是其葬身之地!\"
当夜,广州港内灯火通明。工匠们连夜赶修战船,水兵们搬运箭矢、火油,一派大战将至的紧张气氛。李泰亲自登上新下水的\"伏波号\"楼船检查——这艘巨舰装备了改良后的拍竿和火箭发射架,是岭南水师的骄傲。
\"将军,各营已准备就绪。\"副将禀报道,\"只是...若大食水师真如情报所言那般庞大,我军恐寡不敌众。\"
李泰目光深沉:\"陛下早有预见。去岁便密令登州、明州水师各抽调二十艘战船南下,算算时日,也该到了。\"
三日后,雨过天晴。了望塔上的哨兵突然吹响警号——东南海面上,一片黑压压的船影正缓缓逼近!
广州城顿时警钟大作。百姓们惊慌失措地往城内躲避,而水师将士则迅速登船,在港口外摆开阵势。李泰身着明光铠,立于\"伏波号\"船首,冷静地观察着敌阵。
\"报!敌军前锋已至十里外,约有战船五十艘!\"
李泰微微颔首:\"传令,按甲字阵迎敌。另派快船通知后续舰队包抄敌后。\"
随着号角声起,大唐水师三十艘战船缓缓驶出港湾,在海面上排成一个奇特的\"人\"字形。这是李泰与工匠们琢磨出的新阵法——前排小船灵活机动,后排大船火力凶猛,两翼则埋伏着装备火攻器具的快艇。
双方距离渐近,已能看清对方船桅上飘扬的黑色旗帜。大食战船造型奇特,船首高翘,甲板上站满了手持弯刀的士兵。
\"将军,敌船似乎要冲阵!\"
李泰冷笑:\"找死。传令,火箭准备!\"
就在大食前锋即将冲入唐军阵型时,李泰猛然挥下手中令旗:\"放!\"
刹那间,数百支拖着火尾的箭矢从唐军战船上腾空而起,如流星雨般落向敌阵。几艘大食船顿时燃起熊熊大火,士兵们惊慌失措地跳海逃生。
\"拍竿准备!\"李泰继续下令。
当幸存的敌船勉强冲近时,唐军战船上那巨大的拍竿突然横扫而出,将数艘敌船直接拍得粉碎!海水翻腾,木屑飞溅,大食前锋顷刻间土崩瓦解。
岸上观战的百姓爆发出震天欢呼。然而李泰神色依旧凝重——远处海平面上,更多的大食战船正源源不断地涌来!
\"报!我军左翼发现不明船队!\"
李泰心头一紧,急忙举起望远镜。只见左侧海天相接处,数十艘悬挂大唐旗帜的战船正全速驶来!为首一艘楼船上,\"登州\"二字清晰可见。
\"是援军!\"副将兴奋大喊。
李泰长舒一口气:\"陛下神机妙算,果然及时!传令各船,全面反击!\"
随着登州、明州水师的加入,战局顿时逆转。唐军采用分割包围战术,将大食舰队切成数段,然后集中火力各个击破。尤其是那些装备了\"海火\"的快艇,灵活穿梭于敌阵之中,所到之处烈焰腾空。
激战持续了整整一日。当夕阳西沉时,海面上漂浮着无数燃烧的残骸,海水都被染成了暗红色。大食残部终于支撑不住,挂起白旗投降。
战后清点,此役击沉敌船七十余艘,俘获四十余艘,毙敌无数。唐军亦损失战船二十余艘,伤亡将士千余人。
当晚,李泰在\"伏波号\"上接见了被俘的大食海军统帅。那是一位满脸虬髯的老将,虽败却不失傲气。
\"你们用妖术取胜,不算好汉!\"老将怒目而视。
李泰命人抬来几个木箱:\"看看这是什么?\"
箱中整齐摆放着黑色粉末和一些奇特的管状物。大食统帅顿时脸色大变:\"你们...你们怎么会有'沙姆之火'?\"
\"去年剿灭海盗时缴获的。\"李泰冷笑,\"我大唐工匠早已破解其中奥秘,并加以改良。今日你所见的火箭,便是成果。\"
大食统帅面如死灰,颓然坐倒。
十日后,捷报传至长安。李承乾正在两仪殿考校皇子们的学业,闻讯后大喜过望,当即宣布大赦天下,并下旨犒赏三军。
\"陛下,此战虽胜,然大食必不甘心。\"马周谨慎提醒,\"臣以为当乘胜追击,彻底掌控南海商路。\"
李承乾颔首:\"正合朕意。传旨,增设南海都护府,驻地狮子国,统辖南海诸岛事务。另命将作监加紧研制新式战船,务必在一年内建成可远洋作战的舰队!\"
初夏的长安闷热难当。这日李承乾正在冰窖消暑,忽闻晋阳公主求见。小公主带来一个意外的消息:那位被俘的大食海军统帅,竟然精通星象航海之术!
\"皇兄,此人虽为敌将,却是个难得的人才。若能收为己用...\"
李承乾眼前一亮:\"兕子此言甚善。来人,将那位大食将军请来,朕要亲自见他。\"
在通译的帮助下,李承乾与那位名叫哈桑的大食老将长谈三日,收获颇丰。哈桑不仅详细讲解了大食航海技术,还绘制了从波斯湾到天竺的详细航线图。
\"伟大的皇帝,\"哈桑最终心悦诚服地跪倒在地,\"您的胸怀如海洋般广阔。若蒙不弃,哈桑愿为大唐效力!\"
李承乾亲自扶起他:\"将军请起。朕欲设立航海学堂,就请将军任教如何?\"
就这样,曾经的大食名将成为大唐水师教习。在他的指导下,唐军航海技术突飞猛进。与此同时,将作监根据缴获的大食战船,设计出结合东西方优点的\"海鹘\"新式战舰——船体更大更稳,装备改良拍竿和旋转式火箭发射架,堪称当时海上霸主。
八月里,李承乾在骊山华清宫接见了从南海归来的李泰。兄弟二人漫步在温泉湖畔,畅谈水师建设大计。
\"四弟,经此一役,朕愈发确信未来在大海之上。\"李承乾望着湖面上嬉戏的水鸟,\"朕欲派你总领南海事务,你可愿意?\"
李泰肃然行礼:\"臣愿为陛下开疆拓海,万死不辞!\"
\"好!\"李承乾抚掌而笑,\"朕已命人在广州修建新的水师基地,可容纳战船二百艘。另在泉州、登州设分基地,形成三角联防之势。\"
李泰补充道:\"臣还建议在沿途重要岛屿设立补给站,并绘制精确海图...\"
正说着,一名侍卫匆匆跑来:\"陛下,晋阳公主派人来报,说太医署新研制出一种防晕船药,效果奇佳!\"
李承乾大笑:\"瞧瞧,朕的皇妹都比你们想得周到!传旨嘉奖太医署,命其加紧制备,配发各水师部队。\"
秋去冬来,大唐水师建设如火如荼。这日早朝,工部尚书奏报新式\"海鹘\"战舰已下水十艘,性能远超预期。李承乾龙颜大悦,当即决定亲自前往登州视察。
临行前,他将监国重任交给晋王李治和晋阳公主:\"九弟,朕离京期间,国事由你决断。若有疑难,可多与兕子商议。\"
小公主惊讶地瞪大眼睛:\"皇兄,儿臣...\"
\"朕知你虽年幼,却见识不凡。\"李承乾慈爱地摸摸她的头,\"特别是医药、航海诸事,你比许多大臣都精通。\"
腊月的登州港寒风刺骨,却挡不住皇帝视察的热情。李承乾登上新下水的\"镇海号\",详细查看了每一个细节——从改良的船舵到新型帆索系统,从多层甲板设计到隐蔽的火药舱...无不令他赞叹。
\"有此利器,何愁海疆不宁!\"李承乾对随行官员说,\"传旨嘉奖将作监全体工匠,每人赏绢十匹,银十两!\"
视察期间,李承乾还特意接见了当地渔民代表,询问海上见闻。一位老渔翁的话引起了他的注意:\"...东海之外有大岛,其上居民善织异锦...\"
回京后,李承乾立即命人查阅典籍,果然找到前朝有关\"流求\"(台湾)的记载。一个更大胆的计划在他心中萌芽——探索东海,寻找更多未知的岛屿和国度!
贞观二十四年春,一支由二十艘\"海鹘\"组成的庞大舰队从登州启航。这支被命名为\"云帆使\"的探险船队,携带着大唐皇帝致\"远方贤王\"的国书和各种精美礼物,向着朝阳升起的方向驶去。
站在送行的高台上,李承乾望着渐行渐远的船队,对身旁的晋阳公主说:\"兕子,你可知朕为何如此重视海疆?\"
小公主思索片刻:\"可是为了商贸之利?\"
\"不仅如此。\"李承乾目光深远,\"陆上疆域终有极限,而海洋...却连接着无数可能。朕要后世子孙记得,大唐不仅是陆上雄狮,更是海上蛟龙!\"
海风拂过,吹动皇帝的衣袍。在更远的海天相接处,那些洁白的船帆渐渐化作点点白云,融入无垠的蔚蓝之中。一个新的时代,正随着这些勇敢的航海者,徐徐展开。